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实薤白桂枝汤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楠 王映予 +3 位作者 刘一畅 公雨欣 牟景龙 孟永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05-109,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患病率日益增加,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名方之一,全方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效。研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 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在我国患病率日益增加,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枳实薤白桂枝汤为治疗“胸痹心痛”的经典名方之一,全方共奏通阳散结、祛痰下气之效。研究发现,枳实薤白桂枝汤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该方可通过多靶点、多机制协同作用干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发挥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肌细胞功能等作用。本文就近几年枳实薤白桂枝汤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与作用机制进行梳理,为推进枳实薤白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薤白桂枝汤 心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泻白散质量标志物的发现及其作用机制预测分析
2
作者 马天宇 肖智杰 +4 位作者 段卓然 常梓睿 牟景龙 孟永海 翟春梅 《中国药事》 CAS 2024年第2期189-200,共12页
目的:旨在明确泻白散质量标志物并预测其作用机制,确保临床疗效。方法:通过Q-markers“五原则”筛选泻白散质量标志物;采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取Q-markers潜在作用靶点,构建质量标志物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KEGG... 目的:旨在明确泻白散质量标志物并预测其作用机制,确保临床疗效。方法:通过Q-markers“五原则”筛选泻白散质量标志物;采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获取Q-markers潜在作用靶点,构建质量标志物的蛋白互作网络。通过KEGG、GO、拓扑富集分析构建“关键靶点-关键通路-关键生物过程”网络,进而预测泻白散质量标志物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研究显示,氧化白藜芦醇、绿原酸、阿魏酸、甘草素、甘草酸和芒柄花素6个化合物可作为泻白散的潜在质量标志物,这些物质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反应中的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AGEs-RAGE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作用。结论:通过初步探讨泻白散的质量标志物及其作用机制,为泻白散质量控制与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白散 五原则 质量标志物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教学在中医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
3
作者 徐世一 祝星宇 +6 位作者 孟永海 王思远 赵楠 邸金霖 牟景龙 翟春梅 阎雪莹 《中国数字医学》 2024年第7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在中医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医药实训平台为依托,选取我校参与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和药学GMP实训课程的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业随机分为4组,即中医实验组、中医对照组、药学实验组和药学对... 目的:探究虚拟仿真教学在中医药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中医药实训平台为依托,选取我校参与中医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和药学GMP实训课程的各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专业随机分为4组,即中医实验组、中医对照组、药学实验组和药学对照组各60人。实验组的学生教学模式为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对照组的学生教学模式为传统实训教学。结果:中医实验组考核通过率为91.67%,对照组为75.00%;药学实验组为96.67%,对照组为73.33%。实验组学生在技术操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思维建立以及自主学习热情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虚拟仿真教学融入中医药实训课程中,可有效提升实训教学效果和技能考核通过率,增加中医药实训教学课程的延展性和前瞻性,也为建立综合一体化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中医药 实训教学 教学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培养创新思维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的中药化学“金课”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6
4
作者 孟永海 周媛媛 +4 位作者 王知斌 关枫 谢国梁 翟春梅 杨炳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65-69,共5页
中药化学课程是中药学高等教育专业及专科院校的必修课程,也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传统优势课程。结合当前教育部“金课”建设目标与要求,近几年课程团队率先提出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培养目... 中药化学课程是中药学高等教育专业及专科院校的必修课程,也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传统优势课程。结合当前教育部“金课”建设目标与要求,近几年课程团队率先提出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化学培养目标。历经几代人近五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融合创新教学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合理有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与教育理念,建立多元科学、多样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机制”课程建设理念。经过多年大量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与优化,探索了一条适合于中药化学“金课”建设的方法和思路。本课程的建设能为中药学相关其他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化学 金课 创新思维 社会服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蓟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孟永海 王秋红 +2 位作者 姜海 杨炳友 匡海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小蓟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UV、1H-NMR、13C-NMR、ESI-MS、DEPT、HSQC、HMBC)。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7R,8S)-dehydroconiferyl alcohol-8,5′-dehydroconiferly aldehyde-9... 目的:研究小蓟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溶剂法提取,色谱法分离,光谱法鉴定结构(UV、1H-NMR、13C-NMR、ESI-MS、DEPT、HSQC、HMBC)。结果: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7R,8S)-dehydroconiferyl alcohol-8,5′-dehydroconiferly aldehyde-9-O-β-D-glucopyranoside(Ⅰ)、(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Ⅱ)、Isokaempferide-7-O-β-D-glucopyranoside(Ⅲ)、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Ⅳ)、Pectolinarin(Ⅴ)、Rutin(Ⅵ)、Sucrose(Ⅶ)、β-sitosterol(Ⅷ)。结论:化合物Ⅰ、Ⅱ、Ⅲ、Ⅳ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文首次报道了小蓟中的木脂素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化学成分 木脂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天然药物化学思维导图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孟永海 杨春娟 +5 位作者 王知斌 关枫 周媛媛 翟春梅 刘一畅 杨炳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6期189-192,共4页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巨大变革,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教学理念与方法必然要引入课堂和教学进程中,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巨大变革,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方法和模式也迫切需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现代教学理念与方法必然要引入课堂和教学进程中,以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满足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已经得到广泛使用,尤其是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使之作用发挥到了更高的水平。本文结合天然药物化学课堂教学实践,系统总结了思维导图在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的应用特点,形成了比较完整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建立了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线的思维导图知识体系。希望能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药学人才,服务于社会和人类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天然药物化学 思维导图 构建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野生松针粉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孟永海 怀雪 +5 位作者 翟春梅 李廷利 卞宏生 马智超 孟祥瑛 王艳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84-189,共6页
就长白山野生松针粉对老年小鼠抗氧化作用以及果蝇延缓衰老作用进行研究。选取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老龄小鼠20只随机分为老年模型组与老年给药组,同样选取10只正常年龄的ICR小鼠为青年对照组,老年给药组... 就长白山野生松针粉对老年小鼠抗氧化作用以及果蝇延缓衰老作用进行研究。选取美国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老龄小鼠20只随机分为老年模型组与老年给药组,同样选取10只正常年龄的ICR小鼠为青年对照组,老年给药组给予剂量为5 g/kg长白山野生松针粉30天后,检测各组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肝组织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GSH)等氧化指标。同时以果蝇为生物模式,在其培养基中添加低(0.115%)、中(0.461%)、高(1.845%)不同浓度的松针粉,对果蝇寿命相关行为学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与老年模型组相比,松针粉可显著性增加老年给药组小鼠血清SOD(P<0.05)、肝组织GSH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松针粉可延长果蝇寿命,增加果蝇的子代数量,提高老年蝇的攀爬能力,提高老龄果蝇抗亚急性氧化损伤能力及体内水份含量。长白山野生松针粉具有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可改善老年小鼠、果蝇与寿命相关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粉 小鼠 果蝇 抗氧化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产小蓟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孟永海 王秋红 +2 位作者 杨柳 姜海 匡海学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对黑龙江产小蓟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小鼠载玻片法凝血实验、小鼠断尾止血实验方法探讨小蓟的药理作用。结果:黑龙江产小蓟提取部位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对小鼠的凝血、... 目的:对黑龙江产小蓟的药理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进行抗炎实验、小鼠载玻片法凝血实验、小鼠断尾止血实验方法探讨小蓟的药理作用。结果:黑龙江产小蓟提取部位能明显减轻二甲苯所致小鼠炎症,对小鼠的凝血、止血和出血量作用显著。结论:黑龙江产小蓟提取部位具有很好的止血、凝血和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抗炎 止血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2O模式的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6
9
作者 孟永海 杨琳 +5 位作者 关枫 王知斌 周媛媛 翟春梅 谢国梁 杨炳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3期23-26,共4页
通过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提高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根据在线教学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O2O)模式对中药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重新进行了课程设计与实践,优化了实验教学策略,新增了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了适... 通过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提高中药化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根据在线教学的特殊性,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O2O)模式对中药化学教学内容和方法重新进行了课程设计与实践,优化了实验教学策略,新增了实验教学资源,建立了适合于中药化学在线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结果表明基于O2O模式的中药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丰富中药化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为培养高素质的中药学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线下 中药化学 实验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梗五加果中木脂素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0
作者 孟永海 王欣慰 +5 位作者 翟春梅 郭江涛 姜海 杨春娟 宋洋 王知斌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分离和鉴定短梗五加果提取物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短梗五加果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和MS等谱学技术确定结构。结果:从短梗五加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 目的:分离和鉴定短梗五加果提取物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制备液相等方法对短梗五加果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NMR和MS等谱学技术确定结构。结果:从短梗五加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丁香树脂酚-4-O-β-D-吡喃葡萄糖苷(1),短梗五加苷E(2),杜仲树脂醇双吡喃葡萄糖苷(3),松脂醇二吡喃葡萄糖苷(4),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5),(7S,8R)-urolignoside(6),新短梗五加酚(7)。结论:化合物3、5、6为首次从五加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果 化学成分 木脂素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分析白术炮制前后差异性成分 被引量:7
11
作者 孟永海 马智超 +3 位作者 张振朋 董永亮 孟祥瑛 翟春梅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4期145-153,共9页
目的:本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UPLC/Q-TOF-MS)建立白术麸炒白术、清炒白术的化学成分图谱,结合多元的统计分析数据技术,对白术生品与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以及差异性成分进行考察,为白术炮制原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 目的:本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UPLC/Q-TOF-MS)建立白术麸炒白术、清炒白术的化学成分图谱,结合多元的统计分析数据技术,对白术生品与各炮制品的化学成分以及差异性成分进行考察,为白术炮制原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正离子模式下,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Waters),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作为洗脱溶剂,电喷雾离子源,采集数据。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寻找生品与各炮制品间的成分差异。结果:经PCA分析对比,发现6种化合物在生品与各炮制品间存在差异。分别是:7-Hydroxycoumarin、Atractylenolide VI、Atractylenolide II、Atractylenolide III、Atractylenolide I、8-β-methoxy atractylenolide I。结论:白术生品与各炮制品间在化学成分上存在明显差异,此实验为白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规律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炮制 化学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大鼠肌肉组织蛋白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永海 王欣慰 +4 位作者 史连宏 康天济 陈忠新 李冀 翟春梅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661-663,670,共4页
建立并优化组织蛋白的提取方法.以大鼠肌肉组织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改良的TCA/丙酮沉淀法和试剂盒法对其组织蛋白进行提取,对三种方法提取的蛋白进行光密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紫外光谱检测表明TCA/丙... 建立并优化组织蛋白的提取方法.以大鼠肌肉组织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三氯乙酸(TCA)/丙酮沉淀法、改良的TCA/丙酮沉淀法和试剂盒法对其组织蛋白进行提取,对三种方法提取的蛋白进行光密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紫外光谱检测表明TCA/丙酮沉淀法在波长562 nm蛋白含量比较低,而改良的TCA/丙酮沉淀法和试剂盒法的蛋白含量比较高,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证实:常规的TCA/丙酮沉淀法提取的蛋白条带模糊,其他两种方法的提取的蛋白条带很清晰,蛋白没有降解,无拖尾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蛋白提取 蛋白定量 聚丙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协同酶解法对山药总多酚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孟永海 孟祥瑛 +2 位作者 付敬菊 秦蓁 翟春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3-66,共4页
目的采用超声波协同酶解法对山药中总多酚进行测定,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山药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探。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仪,采用福林酚法于760 nm波长处对山药总多酚进行含量测定,从酶的种类、酶的用量、适宜酶解pH值、酶解时间、超... 目的采用超声波协同酶解法对山药中总多酚进行测定,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山药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探。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反应检测仪,采用福林酚法于760 nm波长处对山药总多酚进行含量测定,从酶的种类、酶的用量、适宜酶解pH值、酶解时间、超声提取时间等方面对山药总多酚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DPPH、ABTS和总还原能力为指标考察山药总多酚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在纤维素酶催化条件下,pH为5,酶解温度50℃,乙醇浓度65%(V/V),纤维素酶用量15 mg/g,酶解时间55 min,超声提取时间40 min时山药总多酚总提取量为10.168 mg/g,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结论超声波协同酶解法具有提取率高、节约溶剂及时间等优点,山药中多酚类成分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为天然抗氧剂和抗氧化类保健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总多酚 抗氧化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刺玫果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6
14
作者 孟永海 马智超 +2 位作者 佟颖 刘晓冰 翟春梅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为使刺玫果总黄酮更高效的提取出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刺玫果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提取刺玫果总黄酮,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将总黄酮含量视为考察指标,... 目的:为使刺玫果总黄酮更高效的提取出来,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刺玫果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提取刺玫果总黄酮,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刺玫果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将总黄酮含量视为考察指标,选取最优提取工艺。结果:正交试验优化后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0、醇浓度55%、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总黄酮含量:27.41%。结论:由上述数据判断,正交试验实验次数少,数据点分布均匀,结论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总黄酮 含量测定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梗五加果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孟永海 王欣慰 +6 位作者 吴高松 郭江涛 姜海 翟春梅 杨春娟 宋洋 王知斌 《中医药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3-16,共4页
目的:对短梗五加果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开口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系统的化学分离,使用1H-NMR、13C-NMR、1H-1HCOSY、HSQC和HMBC等波谱学手段,结合ESI-MS质谱确定其分子结构。结果:从短梗五加果中分离了9个化合物,并确定... 目的:对短梗五加果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开口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系统的化学分离,使用1H-NMR、13C-NMR、1H-1HCOSY、HSQC和HMBC等波谱学手段,结合ESI-MS质谱确定其分子结构。结果:从短梗五加果中分离了9个化合物,并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川芎哚(1)、3-羧基川芎哚(2)、5-羟基-2-羰基-吲哚-3-乙酸甲酯(3)、烟酰胺(4)、焦谷氨酸甲酯(5)、对羟基苯乙醇(6)、2-(p-羟基苯基)丙烷-1,3-二醇-1-O-β-D-吡喃葡萄糖苷(7)、赤式-愈创木基丙三醇8-O-β-D-吡喃葡萄糖苷(8)、亮氨酸(9)。结论: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五加属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梗五加果 分离 鉴定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水煎液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系中CYP1A2和CYP2E1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永海 史连宏 +2 位作者 王欣慰 盖应丽 翟春梅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4期25-28,共4页
目的:研究石膏水煎液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YP1A2和CYP2E1活性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CYP1A2和CYP2E1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石膏水煎液对大鼠... 目的:研究石膏水煎液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CYP1A2和CYP2E1活性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CYP1A2和CYP2E1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石膏水煎液对大鼠肝脏中的CYP1A2含量有降低的趋势,对CYP2E1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石膏对大鼠肝微粒体CYP1A2活性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当与经过CYP1A2代谢的药物合用时应适当调整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 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CYP450酶 CYP1A2 CYP2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法协同超声波法提取刺玫果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永海 付敬菊 +3 位作者 怀雪 马智超 孟祥瑛 翟春梅 《化学工程师》 CAS 2019年第10期70-75,共6页
目的:采用酶解协同超声波两种技术方法来测定刺玫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并由此进一步优化来得到最佳的刺玫果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选择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刺玫果提取工艺考察的指标,通过考察不同纤维素酶的用量、乙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等条... 目的:采用酶解协同超声波两种技术方法来测定刺玫果中总黄酮的含量,并由此进一步优化来得到最佳的刺玫果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选择总黄酮的提取率为刺玫果提取工艺考察的指标,通过考察不同纤维素酶的用量、乙醇的体积分数、料液比等条件因素来测定对刺玫果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来优化刺玫果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在pH值为5,酶解温度为50℃、料液比1∶15,50%的乙醇体积分数,10mg·g^-1用量的纤维素酶、120min的酶解提取时间,超声25min时刺玫果中总黄酮的提取率较高,含量为126mg·g^-1,是无酶超声提取的1.3倍。结论:该刺玫果总黄酮的优化工艺提取率较高,提取成本低廉,可以用于刺玫果中总黄酮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总黄酮 纤维素酶解 超声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玫果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被引量:5
18
作者 孟永海 怀雪 +2 位作者 翟春梅 王知斌 陈忠新 《化学工程师》 CAS 2018年第11期26-28,共3页
测定刺玫果提取物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得刺玫果水提物和醇提物总黄酮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指数确定刺玫果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刺玫果水提物总黄酮含量为96.4mg·g-1;刺玫果... 测定刺玫果提取物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测得刺玫果水提物和醇提物总黄酮含量,利用DPPH自由基抗氧化活性指数确定刺玫果水提物和醇提物的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刺玫果水提物总黄酮含量为96.4mg·g-1;刺玫果醇提物总黄酮含量为220.6mg·g-1。刺玫果水提物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1.323;醇提物IC50为0.078。结论:刺玫果水提物和醇提物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存在较大差距。刺玫果醇提物总黄酮含量高于水提物;且醇提物抗氧化活性优于水提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技术辅助酶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孟永海 付敬菊 +2 位作者 秦蓁 孟祥瑛 翟春梅 《化学工程师》 CAS 2020年第7期51-57,共7页
对近年来国内应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及复合酶与超声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主要对酶技术与超声技术提取黄酮类化学成分、皂苷类化学成分和多糖类化学成分等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地应用酶技术与超声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 对近年来国内应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及复合酶与超声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主要对酶技术与超声技术提取黄酮类化学成分、皂苷类化学成分和多糖类化学成分等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地应用酶技术与超声技术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技术 超声技术 提取 中草药有效成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椒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孟永海 史连宏 +1 位作者 杨欣 翟春梅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4期26-28,共3页
采用GC-MS技术初步分析和鉴定花椒中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并鉴定化学成分。从花椒中共鉴定出56个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8.375%,。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酰丁香酮(12.711%)、(-)... 采用GC-MS技术初步分析和鉴定花椒中的挥发油成分。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离并鉴定化学成分。从花椒中共鉴定出56个化合物,相对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88.375%,。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酰丁香酮(12.711%)、(-)-4-萜品醇(11.911%)、4-甲基-1-(1-甲基乙基)-二环[3.1.0]己-2-烯(8.866%)、萜品烯(5.922%)、芳樟醇(5.777%)、桉叶油醇(4.483%)、4,7,7-三甲基二环[4.1.0]庚-4-烯(4.312%)、β-水芹烯.(3.745%)、柠檬烯(3.434%)、α-松油醇(3.349%)、邻-异丙基苯(3.149%)。花椒中鉴定出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多,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GC-MS 挥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