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粒径聚乙烯微塑料对赤子爱胜蚓的代谢毒性
1
作者 杨晓霞 张雪梅 +6 位作者 舒晓 谢蔓莉 孟霞 张伟 杨俊英 龚久平 李必全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63-1073,共11页
以赤子爱胜蚓为试验生物,以蚯蚓个体生长及繁殖、代谢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CYP)亚酶活力和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响应为指标体系,从个体到分子跨尺度水平探讨不同粒径(小粒径30~50μm、大粒径125μm)、不同浓度(0.5,2.5,10,20g/kg)聚乙烯... 以赤子爱胜蚓为试验生物,以蚯蚓个体生长及繁殖、代谢解毒酶细胞色素P450(CYP)亚酶活力和小分子代谢物(代谢组)响应为指标体系,从个体到分子跨尺度水平探讨不同粒径(小粒径30~50μm、大粒径125μm)、不同浓度(0.5,2.5,10,20g/kg)聚乙烯微塑料的代谢毒性.暴露试验结果表明,小颗粒聚乙烯更易在蚯蚓体内停留及持续累积,其对生物体的危害更大;大颗粒聚微乙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蚯蚓的繁殖.代谢组试验结果提示,不同粒径微塑料聚乙烯胁迫下,基于代谢组学识别出的前12位重要代谢物的响应明显不同,聚乙烯的粒径大小对其毒性效应有显著影响.在小粒径高浓度(10,20g/kg)聚乙烯胁迫下,7个重要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二十二碳五烯酸、(5Z, 8Z, 14Z)-11, 12-二羟基二十碳-5, 8, 14-三烯酸(11,12-DHET)、肌醇及全反式维甲酸)的水平比对照显著增加20.5%~70.2%.小粒径聚乙烯可引发蚯蚓炎症反应及神经代谢紊乱效应,并对其渗透调节代谢产生损害;CYP2B6及CY2C9活力显著被诱导的现象揭示了蚯蚓自身具有一定解毒功能.在大粒径聚乙烯(浓度为0.5~20g/kg)胁迫下,蚯蚓CYP2B6及CYP3A4活力与对照组相当,但多数代谢物(L-甲酰犬尿氨酸、雄甾烷二酮、雄烯二酮、3’-磷酸腺苷、肌苷与黄嘌呤)的水平,相比对照显著降低20.0%~77.3%,抑制蚯蚓荷尔蒙生成,进而影响繁殖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繁殖 炎症 神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动作研究测试量表评定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信效度和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娱倩 张玉梅 +4 位作者 臧大维 范小伟 王安心 张晓丽 孟霞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5-923,共9页
目的探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量表应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评定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方法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7家医院住院的300例缺... 目的探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量表应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评定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方法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7家医院住院的3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并由两名评定者分别对受试者进行ARAT量表评估。同时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作为效标。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ARAT量表的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评价ARAT量表的内部信度、敏感性及外部信度。结果以FMA-UE为效标,ARAT量表总分与其总分呈正相关(r=0.946,P<0.001)。结构效度检验中,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间相关系数范围为0.79~0.92,模型整体拟合指标为χ^(2)/df=7.011,P=0.001,比较拟合指数=0.906,增值拟合指数=0.907,规范拟合指数=0.895,近似误差均方根=0.055。各因子的组合信度值在0.964~0.983,各因子的平均变异抽取量在0.940~0.952。内部一致性检验中,评分等级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7,敏感性分析中,Cronbach’sα系数在0.986~0.987。外部一致性检验中,两名评定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最高为0.999,95%CI集中于0.961~0.999。结论ARAT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结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适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上肢功能 手功能 效标效度 结构效度 信度 敏感性 上肢动作研究测试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群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天津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志宇 马桢 +2 位作者 孟霞 吴宁 康健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6-83,共8页
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提供更契合居民需求的基层医疗服务,以天津市主城区10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要素。结果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呈从中心向环城逐次降低的... 为优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提供更契合居民需求的基层医疗服务,以天津市主城区10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人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要素。结果表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率呈从中心向环城逐次降低的分布特征,与覆盖率分布不同,就诊人群空间分布呈“中-高-低”空间分布特征。其次,居住小区数量密度、路网密度、公交站点密度、街区的人口密度、老龄化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数量、设备水平和建筑面积都与就诊量呈显著正相关。最后,依据结构方程模型发现,社会要素对就诊量的影响最大,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888,资源配置要素和空间要素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43和0.305。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优化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就诊人群 空间分布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鱼油对猫毛发质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4
作者 张邱杨 史超 +8 位作者 陈雯雅 姬凡 陈庭劼 殷秋怡 毛鹏 王志浩 李建基 王亨 孟霞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005-8013,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米鱼油对于短毛猫毛发质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将20只短毛猫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在饲喂全价基础饲粮的基础上,纳米鱼油组每天每只饲喂2 mL纳米鱼油[含有60 mg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米鱼油对于短毛猫毛发质量及血清抗氧化指标、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将20只短毛猫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在饲喂全价基础饲粮的基础上,纳米鱼油组每天每只饲喂2 mL纳米鱼油[含有60 mg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鱼油组每天每只饲喂2 mL普通鱼油(含有60 mg EPA+DHA),高剂量鱼油组每天每只饲喂1 mL普通鱼油(含有300 mg EPA+DHA),对照组每天每只饲喂蒸馏水2 mL,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纳米鱼油极显著改善了猫的毛发鳞片长度(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0.01),极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P<0.01)。同时,纳米鱼油组血清中维生素D_(3)以及微量元素锌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A、维生素D_(2)、微量元素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综上所述,每天饲喂2 mL纳米鱼油能够有效改善猫的毛发生长质量、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及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D和微量元素硒、锌和钙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鱼油 毛发质量 抗氧化能力 维生素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部分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27
5
作者 孟霞 卓嘎 +1 位作者 大次卓嘎 栾运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
为发掘西藏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 为发掘西藏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6个地区34份青稞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西藏青稞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相关分析表明,西藏青稞各农艺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如穗粒数与株高、单株有效穗数与穗长、总小穗与穗长等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和偏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株高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千粒重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参试的34份青稞材料的7个农艺性状分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为91.192%,穗型的贡献率最高,达到46.4338%。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5.18水平上可聚为三大类型:矮秆短穗少粒型、长穗多粒型、穗多粒重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青稞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来石超细粉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6
作者 孟霞 张旭东 +2 位作者 何文 徐国纲 李红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9-82,共4页
对莫来石的结构、性能、应用、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通过对莫来石的传统电熔法、烧结法、固相反应合成法、高能球磨低温投烧法以及溶胶—凝胶法、水解—共沉淀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等制备方法的研究,为超... 对莫来石的结构、性能、应用、超细粉体的制备方法以及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通过对莫来石的传统电熔法、烧结法、固相反应合成法、高能球磨低温投烧法以及溶胶—凝胶法、水解—共沉淀法、喷雾热解法、水热法等制备方法的研究,为超细粉体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进一步探讨了在较低温度或其他溶剂的情况下,由水热法制取莫来石粉体以及对前驱体的体系用微乳分散剂进行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来石 超细粉体 制备方法 水热法 低温煅烧 合成法 前驱体 研究进展 微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植株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孟霞 卓嘎 +2 位作者 旦巴 大次卓嘎 王建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309-314,共6页
为拓宽西藏油菜的种质资源,并为发掘可提供西藏油菜研究利用的优异遗传资源,对来自西藏6个地区38个县的50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最高是株粒重为7... 为拓宽西藏油菜的种质资源,并为发掘可提供西藏油菜研究利用的优异遗传资源,对来自西藏6个地区38个县的50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最高是株粒重为75.00%,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单株有效角果数为0.9821;(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21个农艺性状化为6个主成分,其中累积贡献率为85.19%,以角果因子的贡献率最高为42.99%;(3)基于形态性状应用非加权配对法聚类,在遗传距离为6.61水平上可聚为五大类群,这五大类群可区分为矮秆粒重型、多分枝多角果型、高秆少分枝型等五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野生油菜 形态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因分析法预防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被引量:10
8
作者 孟霞 孟晓敏 +3 位作者 李雪娇 肖映红 杨芦夏 索珊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8期53-56,共4页
目的探索根因分析法预防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根因分析对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种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可能原因,遵照解放军总医院十项护理核心制... 目的探索根因分析法预防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以期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根因分析对老年外科高危患者各种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可能原因,遵照解放军总医院十项护理核心制度,加强其中值班交接班制度、分级护理巡视制度、护理安全评估及报告制度、使用约束患者管理制度等的执行力度,改善留置各类管道及约束具的固定方法,针对相关陪护人员进行更完善的训练,提高医护患间的沟通与合作等符合临床实际需求、个性化的整改措施,并与整改措施实施后的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各类留置管道非计划性拔管由5.0%下降到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老年外科高危患者的特点,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的执行,加强各方沟通,设计及执行改善的行动计划,有效地降低了各类管道滑脱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外科高危患者 非计划性拔管 根因分析法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群落结构研究及优势真菌菌群变化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孟霞 裴乐乐 +2 位作者 张安 张亚豪 张文学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4,共6页
采用构建18SrDNA克隆文库及ARDRA分型分析对发酵过程中青菜泡菜样品进行研究,了解其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744个阳性克隆子分布于11个类群,其绝对优势真菌Debaryomyces贯彻整个发酵中期,Pichia在发酵第15天为绝对优势菌,Kodam... 采用构建18SrDNA克隆文库及ARDRA分型分析对发酵过程中青菜泡菜样品进行研究,了解其真菌的多样性。结果表明:所得到的744个阳性克隆子分布于11个类群,其绝对优势真菌Debaryomyces贯彻整个发酵中期,Pichia在发酵第15天为绝对优势菌,Kodamaea ohmeri在发酵第81天为绝对优势菌,检测到的主要优势真菌有Candida等。荧光定量qPCR的结果与克隆文库基本吻合,进一步说明了克隆文库的准确性。此结果不仅能够较全面、真实地反映同种原料泡菜发酵过程中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差异,而且能发挥免培养技术的优势,可为泡菜等发酵食品的研究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真菌 ARDRA 18S rDNA克隆文库 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芪散对肝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孟霞 刘树红 +3 位作者 李霞 丰平 卢静 王学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肝癌前病变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方剂槲芪散(HQS)、君药槲寄生对其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HQS大剂量组[8 g/(kg·d)]、小剂量组[4 g/(kg·d)]、槲寄生碱组[8 mg/(kg·d)]及正常组。运用经...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肝癌前病变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及方剂槲芪散(HQS)、君药槲寄生对其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模型组、HQS大剂量组[8 g/(kg·d)]、小剂量组[4 g/(kg·d)]、槲寄生碱组[8 mg/(kg·d)]及正常组。运用经典的Solt-Farber二步法复制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模型,采用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的表达;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AFP的表达;采用Quantitative Telomerase Detection Kit(QTD Kit)测定肝脏组织中端粒酶的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肝脏组织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的方法测定IκB-α在胞浆蛋白中的含量。结果 HQS和槲寄生总碱治疗后,肝脏中γ-GT阳性灶面积、AFP的阳性细胞数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同时显示治疗组大鼠肝脏中NF-κB P65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IκB-α在胞浆中的蛋白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HQS和槲寄生总碱能够抑制肝癌前病变组织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其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相关基因NF-κB的过表达,增加IκB-α的表达,进而降低端粒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芪散 端粒酶 肝癌前病变 NF-ΚB P65 IΚB-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sen评分在TIA、缺血性小卒中与大卒中患者中预测效度的比较 被引量:18
11
作者 孟霞 王伊龙 +7 位作者 赵性泉 王春雪 刘丽萍 潘岳松 荆京 李超 陈宇 王拥军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6期486-492,共7页
目的比较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缺血性小卒中和缺血性大卒中患者的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的效度。方法以前瞻性、多中心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 目的比较Essen卒中风险分层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缺血性小卒中和缺血性大卒中患者的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的效度。方法以前瞻性、多中心中国国家卒中登记研究(China National Stroke Registry,CNSR)中连续录入的11 384例完成1年随访的TIA、非心房颤动性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为研究人群,小卒中定义为入院时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3分,大卒中定义为NIHSS评分>3分。采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ESRS对TIA、缺血性小卒中和大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复发风险的分层能力,预测卒中复发和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的效度。结果本研究有1061例TIA,3254例小卒中,7069例大卒中患者。在TIA患者中,ESRS预测卒中复发AUC=0.57,预测联合血管事件AUC=0.56;小卒中患者中,ESRS预测卒中复发的AUC=0.58,预测联合血管事件AUC=0.59;大卒中患者中,ESRS预测卒中复发的AUC=0.60,预测联合血管事件AUC=0.60。结论 ESRS评分对大卒中的卒中复发/联合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效度最高,其次是对小卒中,在TIA中预测效度最低,但是三组人群中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小卒中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调控及槲寄生碱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孟霞 王学丛 +2 位作者 丰平 卢静 王学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I0001,I0002,F0002,共9页
目的探讨瘦素调控大鼠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机制及槲寄生碱的干预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45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自由饮食、饮水;模型组和槲寄生碱治疗... 目的探讨瘦素调控大鼠肝纤维化的信号转导机制及槲寄生碱的干预作用。方法以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45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药物干预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自由饮食、饮水;模型组和槲寄生碱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40%CCl4-植物油溶液2 m L/kg,每周2次,共8周。实验第9周,治疗组经灌胃给予大鼠槲寄生碱8g/(kg·d),模型组灌胃给予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共8周。实验第17周颈椎脱臼法处死所有动物,取出肝脏左前叶。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方法观察槲寄生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槲寄生碱对大鼠肝星状细胞瘦素及瘦素受体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肝脏组织JAK2、STAT3蛋白水平以及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肝脏大体、HE染色以及Masson胶原染色结果提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槲寄生碱具有阻断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槲寄生碱明显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Western Blot显示,正常对照组JAK2、STAT3蛋白表达量最少;模型组JAK2、STAT3蛋白高表达;而药物处理组的JAK2、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下调。结论槲寄生碱可有效逆转大鼠肝脏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的表达,进而影响JAK2/STAT3信号通路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寄生碱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瘦素 瘦素受体 JAK2/STAT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足目虹彩病毒1 RAA-LFD快检方法建立与应用
13
作者 田飞焱 吴众怡 +6 位作者 徐节华 黄海莉 裴建明 孟霞 刘文珍 周文华 谢世红 《中国动物检疫》 2025年第2期100-107,共8页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的方法,利用DIV1 ATPase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RAA-nfo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结合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建立了可现场检测DIV1的...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现场检测十足目虹彩病毒1(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的方法,利用DIV1 ATPase编码基因保守序列设计RAA-nfo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并结合侧向流试纸条(LFD)技术,通过优化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建立了可现场检测DIV1的RAA-LFD方法。该方法能够在37℃下恒温反应20 min,并在LFD显色5 min后判读结果;对嗜水气单胞菌、弗氏柠檬酸杆菌、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传染性皮下和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虾肝肠胞虫(EHP)以及致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Vp_(AHPND))等虾类病原无交叉反应,仅对DIV1检测呈阳性;最低检测限为5.25×10^(1) copies/反应;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结果良好。使用该方法与已报道的套式PCR和qPCR方法对采集的60份克氏原螯虾样品进行平行检测,检测结果与套式PCR一致,与qPCR方法相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3%和100%。结果表明,该方法反应快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可信度,适用于临床样品的现场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足目虹彩病毒1 重组酶介导扩增技术 侧流层析技术 恒温扩增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炎沙门氏菌非编码小RNA STnc640对菌毛相关基因的调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霞 孟宪臣 +5 位作者 朱春红 王亨 王金秋 倪杰 王勇祥 朱国强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1-755,共5页
STnc640是一种功能未知的沙门氏菌非编码小RNA(sRNA),为研究其对肠炎沙门氏菌(SE)菌毛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λ噬菌体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SE50336株stnc640缺失突变株(50336△stnc640),并利用表达载体p BR322构建了回补株5033... STnc640是一种功能未知的沙门氏菌非编码小RNA(sRNA),为研究其对肠炎沙门氏菌(SE)菌毛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λ噬菌体Red同源重组系统构建了SE50336株stnc640缺失突变株(50336△stnc640),并利用表达载体p BR322构建了回补株50336△stnc640/pstnc640。利用荧光定量RT-PCR(q RT-PCR)检测STnc640在SE50336株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细菌生长的稳定后期STnc640转录水平最高,为对数生长早期表达量的16.5倍;同时检测主要菌毛亚单位sefA、safA、stbA、sthA、csgA、csgD、peg 和外膜蛋白基因ompD的表达,结果显示,相比亲本株50336,50336△stnc640中sef A、csgD和ompD基因的表达均显著下调,而50336△stnc640/pstnc640回补株中以上各基因的表达均得到恢复。本实验结果表明STnc640对SE部分菌毛基因的表达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沙门氏菌 STnc640 菌毛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胶液中的6种有机酸 被引量:10
15
作者 孟霞 彭敬东 刘绍璞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70,共5页
建立了蜂胶中6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固定相为Eclipse XD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的冰乙酸溶液(φ=30∶70,pH=2.93),流速0.8mL/min,柱温28℃.检测波长采用设定波长程序的方法,样品中6种组分的加标... 建立了蜂胶中6种有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固定相为Eclipse XDB-C18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4%的冰乙酸溶液(φ=30∶70,pH=2.93),流速0.8mL/min,柱温28℃.检测波长采用设定波长程序的方法,样品中6种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在89.35%~104.5%之间,绿原酸、咖啡酸、香草酸、阿魏酸、苯甲酸、肉桂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22~44,0.025~50,0.029~58,0.022~44,0.0414~62.1,0.0444~66.6μg/mL,检测限分别为4.55,3.95,8.7,6.29,10.35,3.92ng/m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可用于蜂胶中6种有机酸的同时分离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蜂胶液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在《兽医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孟霞 李建基 +1 位作者 王亨 朱国强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0-41,共2页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做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兽医微生物学是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该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是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做引导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高等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兽医微生物学是兽医专业的基础课程,PBL教学方法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 兽医微生物学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形态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孟霞 旦巴 +2 位作者 卓嘎 顿珠卓玛 王建林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23-327,共5页
对西藏各地(市)搜集而来的14份野生白菜型油菜进行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株高、基生叶、伸长茎叶和苔茎叶、千粒重等都非常丰富。采用卡方距离、离差平... 对西藏各地(市)搜集而来的14份野生白菜型油菜进行形态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株高、基生叶、伸长茎叶和苔茎叶、千粒重等都非常丰富。采用卡方距离、离差平方和聚类方法对14份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的植株高度、主茎粗度、分枝总数、主花序角果数等7个主要考种性状进行聚类,基于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G1类群包括野白5、野白6、野白9共3份种质材料,占种质资源总数的21.43%,属于下生分枝型;G2类群包括野白14一份种质资源,占种质资源总数的7.14%,属于上生分枝型;G3类群包括野白1、野白2、野白3、野白4、野白7、野白8、野白10、野白11、野白12、野白13等10份材料,占种质资源总数的71.43%,属于均生分枝型。当阈值为0.54时,可将供试材料划分为SG1、SG2、SG3、SG4、SG5等5个亚类群。该聚类方法用于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的综合分类是科学可靠的。另外聚类结果也如实反映了各类群之间的差异性,这为正确评价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及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野生白菜型油菜 形态性状 多样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孟霞 王春艳 +1 位作者 欧勤芳 陆海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563-1566,共4页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ICU清醒病人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ICU危重症病人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照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前瞻性护理干预。2组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匹茨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结果:2组病人干预前的PSQI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PSQI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ICU清醒病人,有助于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且能缓解其焦虑、抑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理 前瞻性护理 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与卒中复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孟霞 张星 +3 位作者 吕微 张心邈 荆京 谷鸿秋 《中国卒中杂志》 2019年第7期653-659,共7页
目的调查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个月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与1年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18岁以上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药物依从性被定义为随访期间规律服用所有... 目的调查中国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现状,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个月二级预防药物的依从性与1年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研究纳入18岁以上的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药物依从性被定义为随访期间规律服用所有出院时所带的二级预防药物。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出院3个月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出院3个月药物依从性与1年卒中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共纳入2768例病例,平均年龄为(62.3±11.4)岁,女性988例(35.7%)。3个月随访时,药物依从者2016例(72.8%),非依从性者752例(27.2%),药物依从性最高的是抗血小板药物(95.3%),随后是降糖药物(90.9%)、降压药(90.2%)和降脂药物(85.4%),抗凝药的依从性最低(73%)。糖尿病史(OR1.40,95%CI1.14~1.73,P=0.0016)和降糖药物使用史(OR1.43,95%CI1.14~1.79,P=0.0022)可能是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但校正年龄、性别后两者对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性别、医保类型、吸烟、疾病史、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3个月二级预防药物依从性是出院1年的卒中复发率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OR0.36,95%CI0.14~0.91,P=0.03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3个月药物依从性良好是1年卒中复发率降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从性 二级预防药物 卒中复发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提取麻黄碱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孟霞 韩熠 袁黎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81-382,共2页
比较分析了从麻黄草中提取麻黄碱的两种方法。以0.5%盐酸浸泡麻黄草,分别用乙醚、氯仿萃取麻黄粗提物,通过柱色谱法分离提纯麻黄碱。实验结果表明:浸泡3次为最佳,选用氯仿萃取为最优方式。
关键词 麻黄 麻黄碱 薄层色谱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