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肝损伤(DILI)研究的分布特点、发展现状和趋势热点,并与DILI总体研究情况进行对比,为儿童DILI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22日发表的儿童DILI及DILI相关文献,采用C...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肝损伤(DILI)研究的分布特点、发展现状和趋势热点,并与DILI总体研究情况进行对比,为儿童DILI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1999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22日发表的儿童DILI及DILI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 6.1.R6 Advance软件对儿童DILI及DILI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国家/地区、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8757篇,最终纳入4640篇,包括儿童DILI 334篇和DILI 4306篇。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DILI发文量总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儿童DILI发文量处于波动状态,无明显发展趋势;美国、中国发文量分别位居第1,2位,研究机构以国外高校、医院、职能监督机构为主;关键词分析提示,DILI研究侧重发病机制、相关共病、诊治评估、风险预测、疾病管理等方面,并有与新的数据处理、分析技术相结合的趋势;儿童DILL集中于DILI相关风险的基础研究,趋向于DILI的风险管理。结论应创新DILI的研究模式,重视和深入研究儿童DILI的发病机制、风险预测和疾病管理。展开更多
目的挖掘和评价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磷酸氯喹上市后安全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不良事件...目的挖掘和评价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磷酸氯喹上市后安全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信号挖掘,重点分析3种目标药物上报频数前30位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及特定医学事件(designated medical event, DME)信号。结果 3种目标药物上报频数前30位ADE较为相似,利巴韦林以血液系统毒性信号较显著,LPV/r以肝毒性、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信号较显著,磷酸氯喹以心脏毒性、眼毒性信号较显著;三者DME共性信号为肝衰竭、溶血症、溶血性贫血、骨髓功能衰竭、Steven-Johnson综合征等。结论基于真实世界自发上报数据库的ADE信号检测有助于利巴韦林、LPV/r、磷酸氯喹的安全性评价,降低临床用药风险。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挖掘和评价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磷酸氯喹上市后安全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不良事件报告进行信号挖掘,重点分析3种目标药物上报频数前30位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及特定医学事件(designated medical event, DME)信号。结果 3种目标药物上报频数前30位ADE较为相似,利巴韦林以血液系统毒性信号较显著,LPV/r以肝毒性、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信号较显著,磷酸氯喹以心脏毒性、眼毒性信号较显著;三者DME共性信号为肝衰竭、溶血症、溶血性贫血、骨髓功能衰竭、Steven-Johnson综合征等。结论基于真实世界自发上报数据库的ADE信号检测有助于利巴韦林、LPV/r、磷酸氯喹的安全性评价,降低临床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