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章文法视野下义例、史法、义法之辨析 |
宁俊红
王阳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
|
甲氨蝶呤治疗侵蚀性葡萄胎的血药浓度监测及不良反应观察 |
宁俊红
吴志刚
雷莹
张若梅
|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
2013 |
5
|
|
3
|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处方点评 |
宁俊红
吴志刚
张若梅
|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
2010 |
5
|
|
4
|
20世纪古代散文批评范式的演变与反思 |
宁俊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7
|
|
5
|
梁启超“新文体”散文的近代转型意义——兼及“新文体”散文的传统渊源 |
宁俊红
王丽萍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6
|
清代诸子学兴盛与文章发展史观的变迁——以章学诚、刘师培文章史观的接续与发展为例 |
宁俊红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7
|
论当代古典戏曲理论研究体系的建立及其内涵 |
宁俊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8
|
谈《教坊记》中“戏”的涵义 |
宁俊红
|
《社科纵横》
|
1998 |
4
|
|
9
|
《水浒》女性形象漫说──兼谈《水浒》的“话语” |
宁俊红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0
|
甘肃省图书馆藏吴镇《松厓文稿三编》述要 |
宁俊红
杨齐
|
《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1
|
散文与经学关联视野中韩愈文道观的本体论内涵及意义——兼与刘勰、朱熹文道观比较 |
宁俊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2
|
文体的文学史意义——以刘咸炘《文学正名》《文变论》的观点为主 |
宁俊红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3
|
“斯文之统自在浙东”:清初浙东学派李杲堂的古文成就 |
宁俊红
|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4
|
经史之学与文章创作——清代浙东学派“叙事之文”研究 |
宁俊红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14 |
1
|
|
15
|
明代散文复古思潮中关于“法”的论争 |
宁俊红
|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16
|
论古代“文章学”的兴起与嬗变 |
宁俊红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1
|
|
17
|
中国古代散文“文学性”问题的反思与突围 |
宁俊红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8
|
向古代散文实际的回归——评谭家健先生《中国古代散文史稿》 |
宁俊红
杨齐
|
《甘肃高师学报》
|
2008 |
1
|
|
19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散文研究的文化审视 |
宁俊红
|
《科学.经济.社会》
CSSCI
|
2003 |
1
|
|
20
|
李渔“重机趣”说与古典戏曲“本色”的探求 |
宁俊红
刘士义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