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胰腺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轨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米合日古丽·热西提 卢爽 +2 位作者 朱彩霞 郑坚江 宁娜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轨迹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医学诊疗中心胰腺科收治的21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轨迹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胰医学诊疗中心胰腺科收治的21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识别出急性胰腺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2条轨迹分别为“恐惧持续下降组”(171例,80.3%)和“恐惧持续增长组”(42例,19.7%)。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情程度、复发情况、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情程度、自理能力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呈现不同轨迹,应针对患者的恐惧疾病进展轨迹特点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其恐惧疾病进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恐惧疾病进展 轨迹特征 纵向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OVL3在预测肝细胞癌预后中的作用
2
作者 宁娜 巴图 +3 位作者 穆尼沙·买买提力 玉苏甫卡迪尔·麦麦提尼加提 卢爽 陈雄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8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索精准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在TCGA数据库下载肝细胞癌(LIHC)样本的mRNA表达数据及相应的临床预后数据,并且收集从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91例肝细胞癌(HCC)患... 目的探索精准预测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在TCGA数据库下载肝细胞癌(LIHC)样本的mRNA表达数据及相应的临床预后数据,并且收集从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肝切除手术的91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用R软件筛查差异表达基因(DEGs)后,进一步进行Cox单变量回归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筛出与HCC患者生存相关的风险基因;用R软件的ggplot2分析包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ELOVL3在不同肝组织上的表达情况,Survival分析包实现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初步筛查得到752个DEGs,包括表达上调的247个基因和505个下调基因。进一步通过Cox回归分析得出175个与HCC患者的生存显著相关的基因集,LASSO回归分析,挑出14个与HCC患者生存密切相关的风险基因。最终通过预实验和文献调研将目标基因确定为ELOVL3。TCGA-LIHC的分析结果显示:ELOVL3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P<0.001),而且该基因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也高于互相匹配的癌旁组织(P<0.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提示:ELOVL3在59例(64.8%)患者的肝癌组织中表达阳性,而32例(35.2%)患者的肝癌组织中没有表达;在互相匹配的癌旁组织中表达均为阴性。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LOVL3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比ELOVL3阴性患者低(r=0.028);ELOVL3高表达的患者总体生存率相对于ELOVL3低表达的患者低,而且表达量越高,预后越差(HR=1.7,P=0.008)。结论ELOVL3的表达与HC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而且具有做预测HCC预后的新型分子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TCGA数据库 差异表达基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模式教学运用于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的研究
3
作者 宁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4期0160-0163,共4页
研究在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分析实际教学结果并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从我院接受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的护士生群体中选取研究观察对象,总共有157例护士生参与本... 研究在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中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教学工作,分析实际教学结果并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从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期间从我院接受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的护士生群体中选取研究观察对象,总共有157例护士生参与本次医学研究,我院将这些护士生各自分为Y组(n=79)以及X组(n=78),其中Y组护士生接受常规护理教学模式,X组护士生接受“互联网+”护理教学模式,将两组护士生的实际护理教学效果进行对比与总结。结果 从最终统计结果中得知,Y组护士生理论考试成绩分数为(87.42±3.53)分,X组护士生理论考试成绩分数为(95.85±3.15)分,对比两组护士生理论考试成绩得分得知组间差异明显(P<0.05),组间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在实践考试成绩分数结果对比中得知,Y组护士生实践考试成绩分数为(86.48±3.63)分,X组护士生实践考试成绩分数为(93.86±3.42)分,对比两组护士生的实践考试分数结果得知组间P值大小(P<0.05),组间差异明显且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最后再统计两组护士生对各自护理教学模式的教学评分状况与满意度结果得知,Y组教学评分状况整体低于X组教学评分状况,组间存在明显差异且P值大小(P<0.05),组间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在教学满意度结果中得知,Y组护士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为83.54%(66/79),X组护士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为96.15%(75/78),对比两组护士生的教学满意度结果得知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且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运用“互联网+”模式开展肝胆胰外科护理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体考试成绩分数,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护士生的教学满意度,建议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广泛推广“互联网+”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护理教学结果 考核成绩 教学质量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山梨酸钾/壳聚糖复配对葡萄果梗褐变防控及果实保鲜效果研究
4
作者 王晓茜 宁娜 +2 位作者 刘明娇 唐玥 南立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154,共8页
为优化抑制葡萄果梗褐变的保鲜配方,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常温贮藏条件下,对浸泡葡萄果梗的褪黑素、山梨酸钾、壳聚糖浓度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综合指数为响应值,对其保鲜配方进行优化,并对最佳配方处理下的葡萄果梗... 为优化抑制葡萄果梗褐变的保鲜配方,以“夏黑”葡萄为试验材料,常温贮藏条件下,对浸泡葡萄果梗的褪黑素、山梨酸钾、壳聚糖浓度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以综合指数为响应值,对其保鲜配方进行优化,并对最佳配方处理下的葡萄果梗失重率、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和葡萄果实落果率、感官评价、可溶性固形物、MDA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评价调控葡萄果梗褐变及果实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抑制葡萄果梗褐变的最佳配方为:褪黑素0.50 mmol/L+山梨酸钾0.25%+壳聚糖1.00%;通过对果梗和果实各生理指标的测定,得出贮藏第7天时,最佳配方处理的葡萄果梗失重率,PPO、POD活性和葡萄果实落果率、MDA含量均显著低于CK组,综合指数、感官评价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CK组。因此,该最佳配方处理能有效抑制葡萄果梗褐变进程,对葡萄果实也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果梗褐变 褪黑素 山梨酸钾 壳聚糖 葡萄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离心法分离餐厨废油脂 被引量:26
5
作者 宁娜 任连海 +1 位作者 王攀 岳建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430-1434,共5页
为了提高餐厨垃圾中废油脂分离回收效率,采用湿热-离心法分离餐厨废油脂,通过试验探讨了加热时间、温度以及离心转速等处理参数对餐厨废油脂分离回收效率的影响;同时,将其与湿热-重力法进行比较,以确定有利于餐厨废油脂分离回收的适宜... 为了提高餐厨垃圾中废油脂分离回收效率,采用湿热-离心法分离餐厨废油脂,通过试验探讨了加热时间、温度以及离心转速等处理参数对餐厨废油脂分离回收效率的影响;同时,将其与湿热-重力法进行比较,以确定有利于餐厨废油脂分离回收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湿热-离心法较湿热-重力法更有利于餐厨废油脂的分离;随着温度升高和加热时间延长,餐厨垃圾脱油性能呈上升趋势,温度越高,趋势越明显;120℃下湿热处理80 min,餐厨垃圾固相内部油脂液化浸出效果最佳,最佳离心转速为2 500 r/min时,餐厨垃圾废油脂分离回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垃圾 湿热处理 离心 油脂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和模糊评判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0
6
作者 宁娜 舒和平 +1 位作者 刘东飞 马金珠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9-375,共7页
基于对泥石流形成的多种因素分析,根据大、小型泥石流沟的实际特征,对大型泥石流沟选取了主沟长度、流域面积等9个评价指标,对小型泥石流沟选取了沟床平均宽度、主沟纵坡降等8个评价指标,利用熵权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单沟泥石流进... 基于对泥石流形成的多种因素分析,根据大、小型泥石流沟的实际特征,对大型泥石流沟选取了主沟长度、流域面积等9个评价指标,对小型泥石流沟选取了沟床平均宽度、主沟纵坡降等8个评价指标,利用熵权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单沟泥石流进行危险性评价.结果显示:小型泥石流沟对应于轻度、中度、高度、极高度危险等级,模糊评判结果所占比例分别为40.0%,26.7%,26.7%,6.7%,熵权评判结果所占比例分别为33.3%,46.7%,20%,0,两种评价结果一致率达到80%;大型泥石流沟两种评价结果一致率达到78%,因此两种评价结果的吻合程度较高.对于存在差异的泥石流沟进行野外实地查勘和历年灾情分析,表明基于模糊评判法对于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的结果更为真实可靠,能够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熵权法 模糊评判法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同时测定黄连及金芪降糖片中3种小檗型生物碱 被引量:10
7
作者 宁娜 周晶 +3 位作者 刘芳 李卓燕 杨茉 王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1-554,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连及金芪降糖片(金银花、黄连、黄芪)中3种小檗型生物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 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检测...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黄连及金芪降糖片(金银花、黄连、黄芪)中3种小檗型生物碱(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 mol/L磷酸二氢钾(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在上述条件下测定黄连中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平均含量分别1.34%、1.61%、7.12%,金芪降糖片中药根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5%、0.64%、1.5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黄连及金芪降糖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连 金芪降糖片 小檗型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南部武都地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宁娜 田黎明 +2 位作者 张鹏 齐识 马金珠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1-609,共9页
泥石流的发生受控于多种因子,而各因子属性段对泥石流的发生起到不同的作用。以甘肃南部武都地区为研究区,考虑到地震扰动影响并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选取了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点密度、地震因子、地质构造缓冲区... 泥石流的发生受控于多种因子,而各因子属性段对泥石流的发生起到不同的作用。以甘肃南部武都地区为研究区,考虑到地震扰动影响并结合当地的地质环境条件,选取了高程、坡度、岩性、土地利用类型、滑坡点密度、地震因子、地质构造缓冲区及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等8个评价因子进行危险性评价。而后基于信息量模型和敏感性分析法对各影响因子属性类进行计算分析,得到各属性类的量化值。最后通过叠置分析,得到泥石流灾害危险性分区。结果表明,在中度、高度及极高度危险区内,信息量模型中分布的泥石流面积占研究区泥石流总面积的百分比为22.5%,24.7%,37.2%,而敏感性模型中占到的比例分别为25.5%,28.1%和36.4%。敏感性模型中中度危险区以上包含的泥石流比例占到90%,大于信息量模型的84.4%,因此,采用敏感性模型得到的危险性分区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性,能够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信息量法 敏感性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的生物学活性 被引量:35
9
作者 宁娜 陈乃宏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30,共7页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S)是一类含唾液酸的糖鞘脂,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组织细胞膜上,尤其在胎儿和新生儿的脑中高浓度存在,因此被认为与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树突的伸长、突触的形成有重要关系,较早的研究就已发现外源性施加神经节...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S)是一类含唾液酸的糖鞘脂,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各组织细胞膜上,尤其在胎儿和新生儿的脑中高浓度存在,因此被认为与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树突的伸长、突触的形成有重要关系,较早的研究就已发现外源性施加神经节苷脂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再生和突触的形成。随着合成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发现神经节苷脂不仅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老年痴呆、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患有密切关系,而且与肿瘤的发病过程也有一定的联系,由此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对近年国际上对神经节苷脂在生物学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突触可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三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神经可塑性 阿尔采末病 帕金森病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酶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胡宇莉 邹宗尧 郁建生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26,共7页
为了研究微波辅助酶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以姜黄素收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姜黄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选姜黄素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用量9.8 mg/g,酶解时间75 min,酶解p H值4.7,酶解温度4... 为了研究微波辅助酶法提取姜黄中姜黄素的工艺,以姜黄素收率为考核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姜黄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选姜黄素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用量9.8 mg/g,酶解时间75 min,酶解p H值4.7,酶解温度43℃。所建立的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 姜黄素 纤维素酶 微波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辅助乙醇浸提积雪草苷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薛东芳 陈彪 胡宇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3-197,共5页
为了研究复合酶辅助乙醇浸提积雪草中积雪草苷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复合酶用量、酶解p H值及酶解温度对积雪草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用量2.6 m... 为了研究复合酶辅助乙醇浸提积雪草中积雪草苷的工艺,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研究了酶解时间、复合酶用量、酶解p H值及酶解温度对积雪草苷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9 min、复合酶用量2.6 mg/g、酶解p H值5.0、酶解温度44℃。在该条件下,积雪草苷得率达到5.25 mg/g,与理论预测值(5.23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说明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 积雪草苷 复合酶 乙醇浸提 响应面
原文传递
黄连生物碱4种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
12
作者 宁娜 杨政水 韩建军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452-5453,5456,共3页
采用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法和酶辅助冷浸法提取黄连生物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中的生物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法和酶辅助冷浸法的黄连小檗碱提取率分别为26.10%、52.24%、54.15%和81.27%;总生物... 采用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法和酶辅助冷浸法提取黄连生物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液中的生物碱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超声波法、回流法、冷浸法和酶辅助冷浸法的黄连小檗碱提取率分别为26.10%、52.24%、54.15%和81.27%;总生物碱提取得率分别为28.66%、59.70%、61.58%和89.36%。酶辅助冷浸法提取黄连生物碱所得提取率较高,优于其他3种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生物碱 超声波法 回流法 冷浸法 酶辅助冷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薛东芳 陈彪 胡宇莉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用量、酶解时间作为自变量,以橙皮苷收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橙皮苷提...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陈皮中橙皮苷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解温度、酶解p H值、酶用量、酶解时间作为自变量,以橙皮苷收率为响应值,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相互作用对橙皮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并优化该酶解辅助提取条件。优选得到橙皮苷的最佳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50℃、酶解p H值5.0、酶用量8.9 mg/g、酶解时间47 min。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纤维酶辅助提取橙皮苷的收率为5.24 mg/g,与理论预测值(5.26 mg/g)的相对误差仅为0.38%。优选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皮 橙皮苷 纤维素酶 乙醇回流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模糊评判的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娜 张鹏 +1 位作者 马金珠 赵艳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11-114,123,共5页
基于对甘肃南部泥石流历史与现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武都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泥石流沟主沟纵坡降为主导因子,山坡平均坡度与暴发频率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对泥石... 基于对甘肃南部泥石流历史与现状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相结合,对武都地区代表性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泥石流沟主沟纵坡降为主导因子,山坡平均坡度与暴发频率的关联度较大,说明对泥石流危险性的影响也越大。应用此方法划分出白龙江干流、北峪河两岸及甘泉-佛崖乡属泥石流灾害极度危险区;盘底乡属高度危险区段;五库乡属中度危险区段;五马乡等地段属轻度危险区段,此评价结果可为研究区泥石流灾害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度 模糊综合评判法 泥石流 危险性评价 甘肃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当归中阿魏酸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郁建生 邹宗尧 牟少霞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0,共5页
为了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的阿魏酸,并选用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 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阿魏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 为了用响应面法优化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工艺,试验采用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的阿魏酸,并选用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 H值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4个因素为自变量,阿魏酸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超声协同酶法提取当归中阿魏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50 min,酶用量0.3%、酶解温度45℃、酶解p H值4.4;在此条件下,阿魏酸得率可高达0.673 mg/g。说明由响应面法得到的优化工艺参数比较准确,对于当归中阿魏酸的提取具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阿魏酸 纤维素酶 超声法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酶法辅助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胡宇莉 邹宗尧 郁建生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2-105,共4页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乙醇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荷叶碱过程中的酶解p H值、酶解温度、纤维素酶用量及酶解时间对荷叶碱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p H值4.... 为了优化纤维素酶辅助乙醇回流提取荷叶中荷叶碱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提取荷叶碱过程中的酶解p H值、酶解温度、纤维素酶用量及酶解时间对荷叶碱提取率的影响,得出优化的酶解辅助提取工艺为:酶解p H值4.5、酶解温度45℃、纤维素酶用量1.5 mg/g、酶解时间50 min,在此条件下荷叶碱提取率达到0.536%。该提取工艺合理、稳定、可行,为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荷叶碱 纤维素酶 回流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蛇床子中蛇床子素的酶法提取工艺 被引量:2
17
作者 宁娜 韩建军 +2 位作者 胡宇莉 邹宗尧 郁建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173,共5页
采用蛇床子素作为原料,通过酶法从蛇床子中提取蛇床子素,并以蛇床子素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料液比、酶种类、酶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酶解p H值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 采用蛇床子素作为原料,通过酶法从蛇床子中提取蛇床子素,并以蛇床子素提取率为指标,研究料液比、酶种类、酶用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以及酶解p H值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 g∶30 m L、酶用量(纤维素酶∶果胶酶=1∶1)10.4 mg/g、酶解温度46℃、酶解时间125 min、酶解p H值4.6,在此条件下蛇床子素的提取率可达95.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床子 蛇床子素 复合酶 提取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草胺对马铃薯田杂草防除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宁娜 姚满生 +1 位作者 郭平毅 李斐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433-436,共4页
以大田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播后立即喷施乙草胺(A处理)和播后14天喷施(B处理)对马铃薯田中多种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在2.25~3.75L.hm-2剂量范围内,A处理和B处理均可有效地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待马... 以大田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播后立即喷施乙草胺(A处理)和播后14天喷施(B处理)对马铃薯田中多种杂草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乙草胺在2.25~3.75L.hm-2剂量范围内,A处理和B处理均可有效地防除单子叶和双子叶杂草。待马铃薯出苗后15天调查结果如下:A处理株防效在93.08%~95.28%之间,总鲜重防效在94.6%~99.37%之间;B处理株防效在93.0%~97.16%之间,总鲜重防效在97.38%~98.22%之间,而不同处理下不同剂量乙草胺杂草防效差异不明显,且对马铃薯生长无不良影响。从不同施药时间对后茬作物影响角度出发,建议播后立即喷施3.00L.hm-2防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马铃薯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对谷子烯草酮胁迫的缓解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宁娜 郭平毅 +5 位作者 姚满生 原向阳 杨艳君 聂萌恩 李斐 郭俊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第12期1254-1258,共5页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对谷子幼苗耐烯草酮的作用,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通过SA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幼苗对外源SA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外源SA不同程度促进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叶片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 为了明确外源水杨酸对谷子幼苗耐烯草酮的作用,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通过SA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幼苗对外源SA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外源SA不同程度促进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叶片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分别使其含量提高2.5%,2.4%,2.9%,4.5%。SA处理提高了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叶片SOD和POD活性,分别提高24.3%,19.4%,并与烯草酮胁迫处理差异显著。SA处理能够改善0~0.5 mL/L烯草酮胁迫下谷子幼苗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缓解烯草酮对谷子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表明外源SA可以通过提高植株抗氧化能力,保护光合色素,一定程度上减轻烯草酮对谷子幼苗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烯草酮胁迫 谷子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ystone变换实现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宁娜 郝凤玉 《现代电子技术》 2011年第24期133-136,共4页
在传统PD雷达中,当相干积累时间较长或信号带宽很大,目标运动速度很高时,回波会出现越距离单元走动,从而影响雷达探测目标的性能。Keystone变换是校正脉冲回波距离走动的常用方法。在此研究了Keystone变换的3种常用实现方法,通过仿真分... 在传统PD雷达中,当相干积累时间较长或信号带宽很大,目标运动速度很高时,回波会出现越距离单元走动,从而影响雷达探测目标的性能。Keystone变换是校正脉冲回波距离走动的常用方法。在此研究了Keystone变换的3种常用实现方法,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找出了低复杂度算法,对工程实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雷达 越距离单元走动 KEYSTONE变换 运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