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脾汤对化疗肌无力大鼠抗炎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宋予馨 雷萍 +2 位作者 魏东升 王艺 马贤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21-929,共9页
目的:结合课题组前期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探讨归脾汤改善化疗肌无力的抗炎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28 mg/kg)连续5 d,... 目的:结合课题组前期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探讨归脾汤改善化疗肌无力的抗炎机制。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28 mg/kg)连续5 d,建立化疗肌无力模型,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灌胃(0.5、1、2 g/mL),连续干预14 d。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及抓力,免疫荧光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活性氧(ROS)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腓肠肌组织中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趋化因子受体CCR1、CCR2、CCR7、CXCR‑4及TNF家族受体TNFR1、TRAF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及抓力显著降低(均P<0.01);腓肠肌ROS产生显著增多(P<0.01);组化结果显示HIF‑1α表达升高(P<0.01);IL‑1β、IL‑6、TNF‑α、CCR1、CCR2、CCR7、CXCR‑4、TNFR1、TRAF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归脾汤低、中、高剂量组腓肠肌ROS产生显著减少(P<0.01);HIF‑1α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IL‑1β、IL‑6、TNF‑α、CCR1、CCR2、CCR7、CXCR‑4、TNFR1和TRAF6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归脾汤可能通过抑制肌肉内炎症水平,诱导HIF‑1α的激活以对抗炎症所致的氧化应激,从而达到缓解化疗肌无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肌无力 归脾汤 炎症 TNF家族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脾汤对5-FU诱导的化疗相关性疲劳模型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自噬蛋白的影响
2
作者 雷萍 宋予馨 +4 位作者 许欣竹 韩晓伟 董墨思 徐铭 王建光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3-597,共5页
目的 探讨归脾汤对化疗相关性疲劳(CIF)模型骨骼肌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归脾汤低剂量组,归脾汤高剂量组,每组12只。将除空白组以外的大鼠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 目的 探讨归脾汤对化疗相关性疲劳(CIF)模型骨骼肌氧化应激和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4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归脾汤低剂量组,归脾汤高剂量组,每组12只。将除空白组以外的大鼠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5-FU),剂量为28mg/kg,每天给药一次,连续5d。在造模的同时归脾汤组给予不同剂量归脾汤灌胃,其余组灌胃生理盐水,期间测量体质量及抓力。第12天处死动物取腓肠肌并提取线粒体,测ROS含量和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Parkin、OPTN、NDP52和USP30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抓力显著下降(P<0.05),ROS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归脾汤组抓力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ROS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的Parkin、OPTN、NDP5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USP30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而归脾汤可显著上调Parkin、OPTN、NDP52的蛋白表达(P<0.01)和显著下调USP30蛋白的表达。结论 归脾汤可通过减轻骨骼肌线粒体的氧化应激损伤以及影响线粒体自噬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CI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疲劳 氧化应激 线粒体自噬 归脾汤
原文传递
基于IGF-1/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归脾汤对化疗肌少症的调节作用探讨
3
作者 宋予馨 王艺 +4 位作者 马贤德 许欣竹 王建光 张月宇 雷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37-2343,共7页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肌少症的发生机制是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有关,并用归脾汤进行调节。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 目的探讨5-氟尿嘧啶(5-FU)诱导的肌少症的发生机制是否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有关,并用归脾汤进行调节。方法选取4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8mg/kg 5-FU)、归脾汤低剂量组(28mg/kg 5-FU+0.5g/ml归脾汤)、中剂量组(28mg/kg 5-FU+1g/ml归脾汤)、高剂量组(28mg/kg 5-FU+2g/ml归脾汤),每组8只,造模的同时归脾汤组灌胃不同剂量归脾汤,连续干预14天。末次给药后,大鼠禁水禁食,次日处死大鼠,取腓肠肌等以待检测,期间记录各组大鼠体重、抓力等生理状况。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腓肠肌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腓肠肌组织中肌萎缩相关蛋白Fbxo32及Trim63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腓肠肌组织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腓肠肌组织中IGF-1、IGF-1R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组织中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抓力均明显下降(P<0.01);肌细胞间隙增大、细胞核紊乱出现核内移,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IGF-1、IGF-1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Fbxo32、Trim6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归脾汤低、中、高剂量大鼠体质量、抓力上升(P<0.05,P<0.01);腓肠肌内IGF-1、IGF-1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Fbxo32、Trim63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P<0.01);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水平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归脾汤对5-FU诱导的肌少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可能与激活IGF-1/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上调IGF-1、IGF-1R、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肌少症 骨骼肌 归脾汤 IGF-1/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探讨归脾汤改善化疗肌无力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宋予馨 雷萍 +2 位作者 魏东升 王艺 马贤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2期20-23,I0015-I0017,共7页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归脾汤对化疗肌无力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归脾汤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检索“肌无力”的相关靶点,用Ven...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归脾汤对化疗肌无力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相关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归脾汤潜在作用靶点,通过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检索“肌无力”的相关靶点,用Venn软件获得归脾汤-肌无力的共同靶点,Cytoscape软件筛选获取归脾汤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相关疾病的网络图,利用MCODE插件筛选获取归脾汤改善肌无力的关键靶点。使用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探索归脾汤改善肌无力可能涉及的核心免疫细胞,经基因本体(GO)、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归脾汤-关键靶点-主要通路-肌无力”的网络图。结果共得到394个药物靶向基因,914个肌无力相关靶点,构建MCODE网络获得归脾汤改善肌无力的35个keycluster基因,ssGSEA显示趋化因子受体及TNF家族成员受体与keycluster基因相关性最高。根据GO富集分析获得归脾汤改善肌无力的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基因表达、细胞生物合成过程、及大分子代谢过程等的调控,KEGG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冠状病毒病、恰加斯氏病、IL-17信号通路、癌症、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结论综上,归脾汤可能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抑制肌肉内炎症水平,诱导HIF-1α的激活以对抗炎症所致的氧化应激,从而达到缓解化疗肌无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肌无力 归脾汤 炎症 TNF家族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