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内旅游概念规划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宋增伟 张述林 +1 位作者 胡科翔 邹语佳 《旅游论坛》 CSSCI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通过对国内有关文献的梳理和回顾,对旅游概念规划的概念界定、与传统旅游物质规划间的关系、基本内涵研究以及主体内容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最后对目前旅游概念规划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旅游 概念规划 旅游概念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原则与传播方式 被引量:4
2
作者 宋增伟 周栋 李康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怎样才能有效对人民群众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与传播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怎样才能有效对人民群众进行核心价值观宣传与传播是十分现实的问题。文章系统梳理了古今中外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总结目前中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的主要传播方式,并结合一些地方的积极探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播原则 传播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公正与人性假设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增伟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86,共8页
当公正被确认为制度的首要价值时,现实的制度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符合公正要求的制度体系则被视为制度公正。一种制度公正与否自然不能脱离人性假设的考虑,现实的制度设计都是由不同的人性假设为理论前提的。制度公正是符合人性要求的产物... 当公正被确认为制度的首要价值时,现实的制度设计所体现出来的符合公正要求的制度体系则被视为制度公正。一种制度公正与否自然不能脱离人性假设的考虑,现实的制度设计都是由不同的人性假设为理论前提的。制度公正是符合人性要求的产物,同时设定并付诸实施的制度又会反作用于人性。制度公正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或者维护人性中的某些方面,或者抑制、纠正、引导人性中的某些方面。制度公正的主要功能就是抑恶扬善,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个性,协调私利与社会公益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公正 制度设计 人性假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正义与人性缺陷 被引量:3
4
作者 宋增伟 李国涛 《管理学刊》 2016年第6期57-60,共4页
西方思想家在探讨制度的起源时大都指向了人性的缺陷,人性缺陷是制度正义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制度正义是符合人性要求的产物,它不仅具有纠正、抑制人性恶的作用,而且具有引导、维护人性善的作用。对待人性缺陷既不能任性妄为,也不能... 西方思想家在探讨制度的起源时大都指向了人性的缺陷,人性缺陷是制度正义的逻辑前提和现实基础。制度正义是符合人性要求的产物,它不仅具有纠正、抑制人性恶的作用,而且具有引导、维护人性善的作用。对待人性缺陷既不能任性妄为,也不能逆性而动,正确的方法是制度引导,制度正义是克服人性缺陷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人性是一种天然的动力资源,要善于利用人性资源,实现制度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制度正义 人性缺陷 人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增伟 王默忠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36,共3页
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是社会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时的公正化程度和状态。制度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调节人的善恶行为的有效手段。和谐社会的理想... 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是社会对权利和义务进行分配时的公正化程度和状态。制度公正是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调节人的善恶行为的有效手段。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度公正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公正 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公正与人性制约 被引量:5
6
作者 宋增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29,43,共6页
制度公正指社会在进行制度设计、制度选择、制度实施、制度创新和制度评价过程中要遵循社会公正原则。制度公正是符合人性要求的产物,同时设定并付诸实施的制度又会反作用于人性。一种制度公正与否自然不能脱离人性的考虑,制度公正的人... 制度公正指社会在进行制度设计、制度选择、制度实施、制度创新和制度评价过程中要遵循社会公正原则。制度公正是符合人性要求的产物,同时设定并付诸实施的制度又会反作用于人性。一种制度公正与否自然不能脱离人性的考虑,制度公正的人性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正确的人性假设是制度公正的前提;2.制度公正必须符合人性实际的要求;3.人性的局限性决定了制度公正的相对性;4.制度公正的实现还受到人性发展水平的制约。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就是抑恶扬善,协调私利与社会公益的矛盾,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公正 制度设计 人性制约 人性假设 社会公正原则 制度实施 评价过程 制度创新 制约因素 人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现代化制约因素及对策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增伟 张莹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党的现代化 党的组织 党建 民主化 自身建设 马克思主义 理论观 中国实际 时代特征 社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环境与人性完善 被引量:6
8
作者 宋增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0-54,共5页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规律和社会实践的制约。人性完善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只有在社会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社会塑造是实现人性完善的主要途径,主要方式是道德教化和制度规... 人性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自然性、社会性和主体性的统一,它的形成和发展受自然规律和社会实践的制约。人性完善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只有在社会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实现。社会塑造是实现人性完善的主要途径,主要方式是道德教化和制度规范。其中,制度规范具有优先地位。制度规范是社会塑造的有效方式。制度环境是人性完善的基础和保障,人性完善的程度取决于制度环境的优良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环境 人性完善 制度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个人利益是衡量制度设计是否科学的关键 被引量:6
9
作者 宋增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1-36,共6页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的思想,他通过寓言得出结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普遍幸福,只有顺应人的利己本性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和评价个人利益的积极作用。就公私两种行为而... 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的思想,他通过寓言得出结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普遍幸福,只有顺应人的利己本性才能得到实现。因此,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充分认识和评价个人利益的积极作用。就公私两种行为而言,制度是针对人的利己主义行为的,尊重个人利益是衡量制度设计是否科学的关键。制度的主要功能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解决“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即如何能够使人人像关心个人利益一样关心公共利益,这就是私利公益问题。制度设计的目标是实现私利公益,而只有建立在尊重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制度设计才能实现社会公益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设计 个人利益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宋增伟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旨在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制度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 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旨在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制度公正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制度公正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伴生过程。其辩证关系表现在:一方面,人的发展推动制度公正;另一方面,制度公正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的和宗旨。人的全面发展是制度公正的终极目标,而制度公正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公正 制度规范 人的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公正的抑恶扬善功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增伟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共4页
人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制约、塑造和影响,制度对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和教育功能。制度和制度环境不仅决定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同时还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善恶行为而言,制度主要是针对人的... 人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制度的制约、塑造和影响,制度对于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塑造和教育功能。制度和制度环境不仅决定社会道德秩序的遵守,同时还决定人们道德人格的养成和道德践行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善恶行为而言,制度主要是针对人的恶行的,制度决定人的善恶取向。制度公正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规范体系,是一定的价值观念、伦理精神的实体化、具体化。制度公正具有“底线”特征,是维持社会正常秩序的基本要求,它的基本功能就是抑恶扬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 规范 制度公正 抑恶扬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2
12
作者 宋增伟 温小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31-35,共5页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借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提出的理论,笔者认为,学习型政党建设主要有以下基本途径:树立危机意识,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观念创新;确...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借鉴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提出的理论,笔者认为,学习型政党建设主要有以下基本途径:树立危机意识,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实现观念创新;确立团队奋斗目标,树立共产主义共同愿景;培养团队学习能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运用系统思考方法,具有驾驭全局执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学习型政党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大学生生命意识与人生态度比较研究——基于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宋增伟 梅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9-94,182,共7页
对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发现,"90后"城乡大学生主流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但城乡大学生在生命意识、人生追求、生活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对各种生存常识和逃生技能的了解程度高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热... 对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发现,"90后"城乡大学生主流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但城乡大学生在生命意识、人生追求、生活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对各种生存常识和逃生技能的了解程度高于农村大学生;城镇大学生热爱生活、有理想抱负、勇于克服困难,追求内心的体验和宁静,渴望有大的作为,有更强的成就动机;农村大学生更渴望获得幸福美满的家庭等现实的幸福,生命责任意识更强,但相对缺乏安全感。城乡大学生生命意识和人生态度的差异,首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及其所导致的城乡环境的差异引起,深入研究这些差异,对于我们有针对性的开展生命价值观教育工作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大学生 生命意识 人生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回到马克思”到“发展马克思” 被引量:3
14
作者 宋增伟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8-21,共4页
马克思主义不可战胜的真理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昭告世人 :未来不能没有马克思。苏东剧变和新的时代主题转换使我们深深认识到 :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不但要重新“回到马克思” ,而且还要勇于“发展马克思”。只有这样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回到马克思 发展马克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公正与德福统一 被引量:3
15
作者 宋增伟 《伦理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3期61-64,共4页
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德福背离现象存在的主要根源是制度问题或者体制问题。德福统一是评价社会制度是否公正的主要标准之一。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是抑恶扬善,有效调节人的善恶行为,最终实... 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德福背离现象存在的主要根源是制度问题或者体制问题。德福统一是评价社会制度是否公正的主要标准之一。制度公正的基本功能是抑恶扬善,有效调节人的善恶行为,最终实现德福统一的理想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公正 德福统一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发展的辩证逻辑和历史趋势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增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11,共3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仍没有过时,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多,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减少的量变过程。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仍没有过时,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是一个不断进行自我否定的历史过程,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多,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减少的量变过程。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的无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辩证逻辑 历史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社会主义的价值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增伟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2,共4页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由科学体系、价值体系和制度设计三位一体构成的,而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和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得价值问题突现出来;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观是由科学体系、价值体系和制度设计三位一体构成的,而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和改革的深入发展,使得价值问题突现出来;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主要取决于它的核心价值;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价值学说仍然没有过时,但在不同的国家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判断社会主义的标准是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和面临资本主义包围情况下,加强社会主义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 价值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认识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思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增伟 《求实》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13,共5页
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冷到热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赋予它越来越多的内涵和意义。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思想的意义不能无限扩大 ,要准确把握“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内涵 ,这对于我们如何学习... 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冷到热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赋予它越来越多的内涵和意义。对马克思“卡夫丁峡谷”思想的意义不能无限扩大 ,要准确把握“卡夫丁峡谷”思想的内涵 ,这对于我们如何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新认识 马克思 “卡夫丁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魅力与创新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增伟 任凤梅 《高教学刊》 2015年第16期187-188,共2页
本文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出发,探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在教育实践中创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显性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公正与公民道德建设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增伟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33-37,共5页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制度化是极其必要的现实途径,公民道德制度化是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它是一种底线伦理,而底... 公民道德是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在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制度化是极其必要的现实途径,公民道德制度化是公民社会的必然要求。制度公正就是使每个人的正当权利和义务能够得到保障的制度规范体系,它是一种底线伦理,而底线伦理主要适用于公共领域,用于那些严重影响到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制度公正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石和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制度公正通过有效调节公民的善恶行为、公私行为和道德与幸福关系,从而提升公民道德水平和实现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公正 公民道德建设 有效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