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entinel-2的江淮分水岭撂荒地提取
1
作者 李元庆 宋宏利 +2 位作者 刘欢 李伟涛 刘兴宇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47-52,76,共7页
[目的]研究江淮分水岭因地形破碎、丘陵起伏、云覆盖严重等原因导致撂荒地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方法]基于GEE云平台,以凤阳县为研究区域,使用Sentinel-2 MSI影像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凤阳县2017—2023年土地进行分类,获取7年的土... [目的]研究江淮分水岭因地形破碎、丘陵起伏、云覆盖严重等原因导致撂荒地提取精度较低问题。[方法]基于GEE云平台,以凤阳县为研究区域,使用Sentinel-2 MSI影像数据,采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对凤阳县2017—2023年土地进行分类,获取7年的土地分类数据,并制定撂荒地识别规则,在此基础上提取研究区撂荒地数据。[结果]遥感影像的总体土地分类精度在82.45%~91.37%,符合研究所需精度要求;2018年研究区撂荒地面积最大,为974.52 hm^(2),撂荒率最高,为0.91%;2018—2019年撂荒地面积呈减少趋势,2019—2021年撂荒地面积逐年增加;2018—2023年撂荒地的复耕地面积最大约为678.15 hm^(2),而最小复耕地面积约为78.23 hm^(2),复耕率最高值达到69.59%,复耕率最小值为37.02%。[结论]该研究为评估农田抛荒的风险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也为其他撂荒地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撂荒地 江淮分水岭 Sentinel-2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 凤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多源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精度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23
2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07-214,I0005,I0006,共10页
国家及区域尺度的土地覆被信息对于解决环境演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评价及环境建模等一系列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以中国科学院CHINA2000数据为参考,从国家尺度比较了当前全球4种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分类精度,以便解释验... 国家及区域尺度的土地覆被信息对于解决环境演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评价及环境建模等一系列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以中国科学院CHINA2000数据为参考,从国家尺度比较了当前全球4种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分类精度,以便解释验证数据与参考数据在空间及专题上的一致性和异质性。结果表明:与参考数据相比,4种遥感产品的土地覆被类别的空间分布,从整体上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但在局部区域差异性较大,特别是在景观异质性较强的西南和东南地区;GLC2000遥感产品从相关系数和总体精度方面都表现出与参考数据较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为0.92,总体精度为55.86%,GLOBCOVER产品则表现出与参考数据较差的一致性;4种产品与参考数据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混淆现象,混淆主要发生于林地、灌木、草地和耕地之间,这表明粗空间分辨率遥感产品在识别叶类土地覆被类型的能力上仍需要改进,该文为中国用户合理利用遥感产品提供了科学合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分类 尺度 中国区域 土地覆被 精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的多源遥感产品土地覆被分类精度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陈宜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32-139,共8页
针对现有土地覆被遥感产品及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体系转换方法,实现了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框架下多源产品的集成,并以 GEOWIKI、林业调查数据为参考,通过绝对及交叉验证方法对融合结果精度进行了评... 针对现有土地覆被遥感产品及融合方法存在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体系转换方法,实现了证据理论(Dempster-Shafer)框架下多源产品的集成,并以 GEOWIKI、林业调查数据为参考,通过绝对及交叉验证方法对融合结果精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总体精度还是类别精度,融合结果与原始数据相比均有一定提高,说明在融合过程中,吸收了多源数据的类别分布特征,做到了多源数据间的互补。通过融合结果的不确定性分析,总体上融合结果的不确定性较小,但在景观异质性较强区域,融合结果的不确定性显著,不确定性值集中于0.4~0.7之间,这说明如何提高景观异质性区域的土地覆被类别精度,实现该区域数据重构是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该文所得成果为未来全球或区域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研制及产品精度验证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不确定性分析 分类 证据理论 土地覆被 遥感产品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南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伦更永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6-238,共3页
以1997年和2007年Landsat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根据Costanza、谢高地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分析了邯郸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所引起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1997-2007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十... 以1997年和2007年Landsat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根据Costanza、谢高地等人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测算方法,分析了邯郸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所引起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1997-2007年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明显,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414.90km2,林地面积增加了644.33km2,草地面积减少了602.51km2,建设用地增加了252.37km2,水域减少了121.99km2,未利用地增加了178.81km2;(2)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1997-2007年10a间呈下降态势,根据Costanza、谢高地、段瑞娟等提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计算分别下降了1.2,9.7,27.1亿元,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邯郸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高分辨率全球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相对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1 位作者 王雨 王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18-124,I0004,共8页
国家及区域尺度的土地覆被信息对于解决环境演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评价及环境建模等一系列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国家及区域尺度分别比较了当前全球2种最高分辨率的土地覆被遥感产品,以便解释两者在空间及专题上的一... 国家及区域尺度的土地覆被信息对于解决环境演变、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评价及环境建模等一系列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从国家及区域尺度分别比较了当前全球2种最高分辨率的土地覆被遥感产品,以便解释两者在空间及专题上的一致性和异质性。结果表明,GLOBCOVER和MODIS2种产品在国家尺度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区域尺度上仍有较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和西南地区;2种产品在林地、灌木、耕地和草地间存在严重的混淆现象;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在全国尺度和区域尺度有着较大的差异,总体精度值从全国尺度的56.35%降为区域尺度的27.01%,Kappa系数值从全国尺度的47.09%降为区域尺度的16.57%。在全国尺度上东北区域有着最好的一致性,四川盆地的总体一致性最差;MODIS产品的类别均质性百分比明显优于GLOBCOVER,类别一致性百分比与空间一致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决定系数R2为0.724,说明产品间的类别均质性百分比差异越小,两者的空间一致性越高。该研究可为遥感产品的使用者提供准确可信的信息分布,为产品生产者有针对性改进分类算法提供科学合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覆被数据 相对一致性 混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区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2 位作者 张义文 张景森 周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5期200-206,共7页
为了定量分析邯郸市土地空间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异规律,采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生物丰度指数及植被覆盖指数,从土地利用景观及生态结构2方面着手,借助1km×1km网格进行空间表达,阐述了2006年邯... 为了定量分析邯郸市土地空间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异规律,采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生物丰度指数及植被覆盖指数,从土地利用景观及生态结构2方面着手,借助1km×1km网格进行空间表达,阐述了2006年邯郸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邯郸市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土地利用/覆盖多样化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呈现从中部及东南部向四周辐射状降低的趋势;邯郸市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出林地聚集分布于西部山区,耕地呈环绕状分布于东南部地区,城镇住宅用地呈饼状分布,农村住宅用地呈现星罗点状分布,交通用地呈现条带及换代分布等特征;邯郸地区生物丰度指数及植被覆盖指数分布具有空间一致性,同时呈现出从中部城镇聚集区向四周边缘地区递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生态结构 邯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黄骅湿地景观动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1 位作者 周俊杰 刘海新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40-43,共4页
以黄骅湿地为例,利用GIS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湿地信息提取,并采用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动态变化率等模型对黄骅湿地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黄骅湿地的总面积减小,人工化程度加重,湿地正处于退化状态,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应立即采... 以黄骅湿地为例,利用GIS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湿地信息提取,并采用景观类型转移矩阵、动态变化率等模型对黄骅湿地景观变化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黄骅湿地的总面积减小,人工化程度加重,湿地正处于退化状态,湿地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湿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GIS RS 景观变化 动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遥感图像湿地信息提取——以黄骅湿地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1 位作者 李俊付 王雨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471-6472,6475,共3页
以黄骅湿地为例,通过对湿地信息源分类和解译标志的建立,利用GIS和RS技术进行湿地信息提取,以实现湿地类型分布和湿地面积的调查。结果表明,黄骅湿地总面积10 138.6 hm2,其中河流湿地650.1 hm2,库塘湿地3 436.5 hm2,沼泽湿地1 737.2 hm2... 以黄骅湿地为例,通过对湿地信息源分类和解译标志的建立,利用GIS和RS技术进行湿地信息提取,以实现湿地类型分布和湿地面积的调查。结果表明,黄骅湿地总面积10 138.6 hm2,其中河流湿地650.1 hm2,库塘湿地3 436.5 hm2,沼泽湿地1 737.2 hm2,沿海滩涂湿地247.5 hm2,虾池2 422.9 hm2,盐田1 644.4 hm2,湿地人工化程度严重,应加强措施对天然湿地进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GIS RS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GI的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精度验证 被引量:3
9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以GEO_WIKI和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获取的自发地理信息为参考,通过误差矩阵分析FROM-GLC-agg 500 m升尺度数据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相同空间分辨率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类别精度及类别混淆,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模型计... 以GEO_WIKI和Degree Confluence Project获取的自发地理信息为参考,通过误差矩阵分析FROM-GLC-agg 500 m升尺度数据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相同空间分辨率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类别精度及类别混淆,采用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模型计算FROM-GLCagg 500 m数据的类别精度空间图谱,结果表明:无论是制图精度还是用户精度,FROM-GLCagg 500 m数据与MODIS数据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优势,两种数据在林地与灌木、草地与裸地、耕地与灌木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类别错分现象;FROM-GLC-agg的类别精度图表明在中国的西北部、东北及华北南部等裸地、林地及耕地聚集区,类别精度较高,该区域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6.77%,而在青藏高寒区、中国西南部等地表景观异质性显著区域,类别精度相对较低,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 遥感产品 精度评价 自发地理信息 反距离加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温器对冷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宏利 倪计民 《汽车与配件》 2014年第10期70-72,共3页
节温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受冷却液温度控制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一般布置在与散热器串联的管路中,调整流经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目前在车用发动机上使用的节温器主要为石蜡式节温器,利用感应体内石蜡的热胀冷缩现象来控制主阀门... 节温器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受冷却液温度控制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一般布置在与散热器串联的管路中,调整流经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目前在车用发动机上使用的节温器主要为石蜡式节温器,利用感应体内石蜡的热胀冷缩现象来控制主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发动机冷却系统动态特性研究对于改善发动机过渡工况性能,优化设计控制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发动机冷却系统中的关键零部件,节温器对冷却系统动态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利用AMESim R10软件建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一维模型,并深入研究节温器对冷却系统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态特性 节温器 冷却液 发动机冷却系统 AMESIM 温度控制 车用发动机 关键零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西部生态空间网络结构时空演变及其与固碳功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宏利 王悦悦 +3 位作者 张启斌 李倩 田正 于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6-237,248,共13页
构建生态空间网络是优化区域景观结构、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常用方法,但对于生态空间网络结构与特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产品,以邯郸西部为研究区,分析了固碳功能及生态空间网络的时空演变特征... 构建生态空间网络是优化区域景观结构、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常用方法,但对于生态空间网络结构与特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的关系鲜有报道。本研究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产品,以邯郸西部为研究区,分析了固碳功能及生态空间网络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了生态空间网络拓扑结构特征与固碳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量平均值为2.17×10^(8)kg/(m^(2)·a),固碳功能呈上升趋势;研究区生态空间网络整体连接性较高,模块结构明显,不均匀性极强,20年间结构变化趋势显示,网络连接性基本稳定,不均匀性略有升高;研究区节点介数、PageRank、度3个指标与固碳功能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节点介数相关性最为明显,PageRank和度次之,这3个指标为生态空间网络中节点固碳功能的潜在有效判断指标。研究结果对于生态空间网络构建与优化、区域固碳功能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网络 时空演变 固碳功能 相关性 邯郸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多源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类别精度探索性分析
12
作者 宋宏利 张晓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6-41,共6页
分析了GLOBCOVER,MODIS COLLECTION5,GLCNMO和GLC2000四种数据在中国区域的类别精度、空间一致性及类别均质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种全球土地覆被遥感数据与参考数据存在一定的混淆现象,混淆主要发生于林地、草地、灌木和耕地之间... 分析了GLOBCOVER,MODIS COLLECTION5,GLCNMO和GLC2000四种数据在中国区域的类别精度、空间一致性及类别均质性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四种全球土地覆被遥感数据与参考数据存在一定的混淆现象,混淆主要发生于林地、草地、灌木和耕地之间,其中灌木与其他地类的混淆程度最为严重;四种数据完全空间一致性区域主要位于以林地、耕地、草地为主的光谱特征较为显著区域,其总面积约占研究区域总面积的39.03%;较为一致区域主要分布于完全一致区域周围,该区域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0.67%,该区域主要地表类型为草地和裸地以及耕地为主;不一致区域的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8.56%,该区域地表类型较为复杂,地表景观呈现明显的破碎现象,耕地、林地、灌木、草地交错分布;完全不一致区域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74%,并且集中分布于胡焕庸地理分界线两侧,成典型的带状分布特征;四种土地覆被遥感数据的空间均质性谱图整体上趋于一致,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华北平原、西北沙漠地区和东南地区。图谱表明,各地表土地覆被类别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均质性区域几乎消失,这主要是因为该区域地表景观过于复杂,表现出强烈的景观异质性。本文为用户合理利用这些数据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为多源土地覆被数据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先验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遥感产品 误差矩阵 空间一致性 空间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GIS的煤矿瓦斯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海新 杨庆娥 +2 位作者 张兆江 宋宏利 杨大兵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104,共2页
运用GIS技术,设计开发了煤矿瓦斯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SuperMap Objects5.0平台和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相应的编程语言完成。重点讨论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的实现技术,解决了专题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 运用GIS技术,设计开发了煤矿瓦斯管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SuperMap Objects5.0平台和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相应的编程语言完成。重点讨论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以及系统的实现技术,解决了专题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集成问题,为煤矿瓦斯信息的管理与可视化、管理部门辅助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式GIS 瓦斯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统计学的区域生态服务价值空间分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晓楠 宋宏利 李振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68-171,175,共5页
以1997年和2007年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格网作为表达单元,分别从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邯郸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997—2007年10a间邯郸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比较稳定,空间分... 以1997年和2007年Landsat TM影像解译数据为基础,采用空间格网作为表达单元,分别从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邯郸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997—2007年10a间邯郸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比较稳定,空间分布格局基本未发生改变,通过极值分析表明10a间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下降态势;邯郸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其中高值区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地、丘陵地带,而低值区则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城镇聚集区;从空间结构的角度分析,邯郸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结构特征,不同方向的空间自相关程度相异、块金效应和空间异质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空间分异 地统计学 空间格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技术的湿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分析——以黄骅湿地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晓楠 宋宏利 +1 位作者 王雨 刘海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233-236,共4页
以黄骅湿地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分析了湿地1987~2003年16 a间景观类型间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生态环境指数、区域土地利用转变类型生态贡献率评价了景观类型间的转变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骅湿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质... 以黄骅湿地为例,在RS和GIS技术支撑下分析了湿地1987~2003年16 a间景观类型间的变化情况,并通过生态环境指数、区域土地利用转变类型生态贡献率评价了景观类型间的转变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黄骅湿地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质量下降,其生态环境指数由1987年的0.492变为2003年的0.422;湿地处于退化状态,应加强对湿地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转移矩阵 生态环境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市周边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俊杰 宋宏利 +2 位作者 刘海新 张红芬 周龙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0-109,共10页
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不同于一般做法,文中用地震的活动性来分析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为了解邯郸市周边存在的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基于邯郸市附近地震台网监测的地震数据,利用地震纵波速度和震源位置联合反演方法,得到... 断裂活动和地震活动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不同于一般做法,文中用地震的活动性来分析断裂带的活动特征。为了解邯郸市周边存在的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基于邯郸市附近地震台网监测的地震数据,利用地震纵波速度和震源位置联合反演方法,得到了邯郸市周边主要断裂带上地震波速度及震中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了地下壳质的纵波速度结构特征。综合分析表明:邯郸市周边小震的活动主要由磁县断裂和林州-武安断裂引起,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南端(邯郸—磁县段)几乎没有活动;地震活动集中在6~10km的范围内;活动时间特征是,从开始的2条断裂带同时活动逐渐演变为以磁县断裂活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地震分布 邯郸市 速度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邯郸城市热空间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晓楠 宋宏利 张叶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75-77,85,共4页
以邯郸市区以及周围部分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年至2010年间5景Landsat TM/ETM+热红外波段数据反演邯郸市地表亮温,通过对多时相地表亮温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温度,并进行热岛分级。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间邯郸市出现热岛区的... 以邯郸市区以及周围部分县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88年至2010年间5景Landsat TM/ETM+热红外波段数据反演邯郸市地表亮温,通过对多时相地表亮温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相对温度,并进行热岛分级。研究结果表明:20多年间邯郸市出现热岛区的位置相对稳定,但大面积低温、次低温区转换为中温区、次高温和高温区,热岛现象向西、南方向扩张;热岛面积总体呈上升趋势。热岛时空分布特征及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城市化的加快导致邯郸市下垫面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邯郸市 城市热岛 亮度温度 LANDSAT TM/E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中关键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伟涛 宋宏利 张义文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6年第2期87-89,共3页
通过对县(市)级11∶万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建设,根据自身的建库经验并结合一些相关的资料拟定了建立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流程,对当前建库过程中的线状地物面积的扣除、图斑文件入库后如何为图斑赋图斑号等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国土 土地利用 数据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东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植被硒元素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杰 刘志民 +5 位作者 刘翔 陈文娜 宋宏利 尚明 侯毅凯 李兰海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7期257-261,共5页
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研究植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对区域土地质量和农作物经济价值均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分析、测定不同海拔高度野外样品,研究土壤、植物样品的硒含量特征及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空间... 硒是环境中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研究植物和土壤中的硒含量对区域土地质量和农作物经济价值均有重要意义。以不同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分析、测定不同海拔高度野外样品,研究土壤、植物样品的硒含量特征及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土壤中硒含量为0.20~0.43 mg/kg,平均值为0.32 mg/kg,其中山地草甸>山地草甸草原>高寒草甸>半荒漠草地>荒漠草地。草地地上部硒含量为0.06~0.14 mg/kg之间,平均值为0.08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类型 海拔高度 土壤硒含量 植被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CS的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类别相对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晓楠 宋宏利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6-310,315,341,共7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CCS分类体系的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间类别一致性的定量计算方法,并以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为数据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者间的类别...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LCCS分类体系的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间类别一致性的定量计算方法,并以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种大尺度土地覆被遥感产品为数据源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GLOBCOVER和MODIS COLLECTION5两者间的类别一致性区域较小,且集中分布于中国的华北、四川盆地、台湾省、西北沙漠地区和喜马拉雅山东麓。类别一致性值分区统计表明,两种土地覆被遥感产品的类别一致性面积百分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在东北区域,高值区和低值区总面积相近,该区域一致性值以0.5~0.7为主,约占该区域总面积的35%;在西北区域,一致性值以0.7~0.9为主;在华北区域,一致性值表现出明显的高值优势,一致性值大于0.9的区域约占区域总面积的63%;在东南区域,类别一致性值表现出高值面积百分比大于低值面积百分比的特征;青藏高寒区的类别一致性值则与东南区域相反;四川盆地的陆表土地覆被类别以耕地为主,因此表现出与华北区域类似的分布特征;西南区域各个区间的类别一致性值百分比表现出较为均匀的分布特征,并无明显优势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覆被遥感产品 相对一致性 亲近度矩阵 LC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