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皂苷单体Rb_1在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收缩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1
作者 宋张娟 唐兰兰 +6 位作者 黎关龙 赵珊 王园园 刘亚坤 王淑君 周俊辉 王万铁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80-1384,共5页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单体Rb1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hypoxia hypercapnia-induced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HPV)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健康雄性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取第2~5代细胞至低氧高二氧化碳(1%O2,6%CO2... 目的探讨三七皂苷单体Rb1在低氧高二氧化碳性肺动脉收缩(hypoxia hypercapnia-induced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HPV)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健康雄性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取第2~5代细胞至低氧高二氧化碳(1%O2,6%CO2)条件下继续培养,并分别用8、40、100mg/LRb1孵育24h后收集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blot测定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蛋白表达,半定量RT-PCR检测ERK1和ERK2mRNA表达。结果常氧组p-ERK蛋白及ERK1、ERK2mRNA表达均呈弱阳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组p-ERK蛋白及ERK1、ERK2mRNA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经不同浓度Rb1干预后,p-ERK蛋白及ERK1、ERK2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P<0.01),并呈剂量依赖关系,以100mg/L效果最好。Rb1各浓度组p-ERK蛋白表达与ERK1和ERK2mRNA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00、0.977,P<0.01)。结论 ERK1/2信号通路可能介导大鼠HHPV;三七皂苷单体Rb1可能通过抑制ERK1/2通路减轻HH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高二氧化碳肺动脉收缩 肺动脉高压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通路 三七皂苷单体R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与左旋精氨酸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张娟 陈茜 李保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2-914,共3页
目的比较川芎嗪 (TMP)与川芎嗪和左旋精氨酸 (L arg)联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 ( pituitrin ,Pit)尾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MI模型 ,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MP治疗组、TMP与... 目的比较川芎嗪 (TMP)与川芎嗪和左旋精氨酸 (L arg)联合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大鼠的心肌保护作用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垂体后叶素 ( pituitrin ,Pit)尾静脉注射复制大鼠AMI模型 ,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MP治疗组、TMP与L arg联合治疗组 ,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梗死时P 选择素、E 选择素的表达情况 ,并测定血清肌酸激酶 (CK)、肌钙蛋白T(TnT)及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的浓度。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血清CK、TnT浓度、心肌组织MPO浓度有明显升高 (P <0 0 1 ) ,P 选择素、E 选择素的表达明显上调 (P <0 0 1 ) ;TMP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 ,上述各指标均下降 ,联合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 (P值均 <0 0 5 )。结论TMP与L arg合用可通过多种环节抑制黏附分子的表达和降低白细胞的浸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保护作用 左旋精氨酸 川芎嗪 联合治疗 表达 对照组 结论 环节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活性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环氧化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张娟 邱晓晓 +1 位作者 王青 汪洋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各10只,前三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分支结扎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1 h后结束实验...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各10只,前三组均采用冠状动脉分支结扎术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1 h后结束实验;其中观察1组和观察2组分别于冠状动脉结扎术前20 min经股静脉注射佛波酯及多黏菌素B;对照组为假手术组。实验结束后各组均取静脉血,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肌酸激酶(CK)和丙二醛(MDA)水平;处死动物,取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KC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K、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心肌PKC表达无明显差异、COX-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观察2组相比,观察1组血清CK、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心肌PKC表达明显升高、COX-2表达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 PKC激活有利于减轻心肌氧化应激损伤,可能机制为下调COX-2表达;此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 蛋白激酶C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PBL案例库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张娟 张琪 金可可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31期281-282,共2页
案例是PBL教学活动的基础,其设计理念和质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随着PBL教学的进一步展开,我校已初步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病理生理学PBL案例库,但还需要不断完善,并进行持续的质量监控。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PBL 案例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创建思路与实践
5
作者 宋张娟 王万铁 +2 位作者 金可可 倪世容 郑绿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51-2251,共1页
关键词 精品课程建设 病理生理学 省级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高等学校 教育部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创建的思路与实践
6
作者 宋张娟 金可可 +2 位作者 倪世容 郑绿珍 汪洋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8期226-227,共2页
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200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精品课程。关于精品课程的创建主要的措施包括:学科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创建精品... 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200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精品课程。关于精品课程的创建主要的措施包括:学科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教材建设及实验室建设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 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万铁 戴雍月 +10 位作者 许益笑 邱晓晓 汪洋 郝卯林 倪世容 王方岩 金可可 王卫 郑绿珍 宋张娟 王青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 I)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2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12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L-精氨酸组(L-Arg,12... 目的:探讨L-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 I)时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12只)、肺缺血-再灌注组(I/R,12只)和肺缺血-再灌注加L-精氨酸组(L-Arg,12只)。分别于再灌注5 h取左肺组织,观察bcl-2、bax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细支气管上皮,L-Arg组bcl-2 mRNA的表达及bcl-2/baxmRNA的比值显著高于I/R组(均P<0.01),bax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1);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I/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L-精氨酸可上调肺组织bcl-2 mRNA的表达、下调肺组织baxmRNA的表达、调控bcl-2/baxmRNA之间的平衡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 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基因 BCL-2 基因 bax 细胞凋亡 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兔乳酸脱氢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万铁 沈炳权 +4 位作者 金可可 宋张娟 王卫 王青 潘雪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349-351,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MIRI)时乳酸脱氢酶 ( L DH)活性的变化以及中医药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盐水组和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 PGI)组 ,每组 10只。制作 MIRI模型 ,观察血清及心肌组织 L DH活... 目的 :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MIRI)时乳酸脱氢酶 ( L DH)活性的变化以及中医药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对照组、盐水组和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 PGI)组 ,每组 10只。制作 MIRI模型 ,观察血清及心肌组织 L DH活性、血栓素 B2 ( TXB2 )和 6酮前列腺素 F1α( 6 keto PGF1α)含量、TXB2 /6 keto PGF1α( T/ K)比值变化及 PGI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MIRI过程中 ,盐水组血清 L DH活性进行性升高( P<0 .0 5或 P<0 .0 1) ,心肌组织内 L DH活性明显下降 ( P<0 .0 1)而 T/ K比值显著增高 ( P<0 .0 1) ;PGI能降低血清中升高的 L DH活性 ,降低心肌组织中 L DH活性和 T/ K比值 ,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和 P<0 .0 1)。结论 :PGI可通过纠正 TXA2 与前列环素的平衡 ,对 MIRI时 L DH活性的异常改变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乳酸脱氢酶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血栓素B1 6-酮-前列腺素F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万铁 陈瑞杰 +8 位作者 郝卯林 倪世容 王青 王方岩 宋张娟 金可可 王卫 郑绿珍 汪洋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肺缺血/再灌注加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10只。分... 目的探讨左旋精氨酸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PIRI)时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C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肺缺血/再灌注加左旋精氨酸组(L-Arg组),每组10只。分别于再灌注3h取左肺组织,观察Fas/Fas配体(Fas/FasL)mRNA定位表达、凋亡指数(AI)、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肺损伤组织学定量评价指标(IQA)及光镜、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L-Arg组Fas/FasL mRNA在肺小动脉内(外)膜、肺小静脉内膜、肺泡上皮及肺支气管上皮呈弱阳性表达,明显低于L/R组(P<0.05);AI、W/D和IQA值显著低于L/R组(P<0.01和P<0.05);肺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不同程度减轻。结论左旋精氨酸可下调肺组织Fas/FasL mRNA的表达而减轻细胞凋亡,对PIRI发挥积极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FAS/FAS配体 细胞凋亡 左旋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硫氧还蛋白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细胞凋亡及Bcl-2/Bax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倪世容 王万铁 +4 位作者 王鑫 郝卯林 戴雍月 邱晓晓 宋张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71-875,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人硫氧还蛋白对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h、3h、5h组和人硫氧还蛋白干预1h、3h和5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以及人硫氧还蛋白对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肺缺血再灌注1h、3h、5h组和人硫氧还蛋白干预1h、3h和5h组。复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电子显微镜和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观测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和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Bcl-2、Bax及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肺缺血再灌注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SK1、Bcl-2和Bax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超微结构呈严重损伤性改变。人硫氧还蛋白干预组ASK1、Bax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Bcl-2的表达及Bcl-2/Bax比值显著上调(P<0.05或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也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与ASK1、Bax蛋白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775、r=0.814;均P<0.01);与Bcl-2/Bax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275,P<0.05)。结论:Bcl-2/Bax比值下调启动的肺组织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了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人硫氧还蛋白可能通过下调ASK1的表达,提高Bcl-2/Bax的比值减少肺组织细胞凋亡,从而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BCL-2/BAX 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 硫氧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式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益笑 郑绿珍 +3 位作者 宋张娟 金可可 王青 王万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01-1901,共1页
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学科综合性强,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大。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仅将其定位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自主性的培... 病理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学科综合性强,知识的广度、深度和跨度大。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念仅将其定位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和自主性的培养。因此,我们积极研究和改革教学方法,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选取右心衰和肝功能不全2个实验进行案例式教学,并结合动手操作进行理论验证;对其余实验则采取传统实验授课结合临床小问题讨论的形式。这样既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内容和质量,又能充分体现案例教学紧密结合临床的特点。在案例式教学中,我们以科学、典型、完整、规范为原则,并兼顾知识内容的覆盖面和讨论负荷量的大小,精心选择临床病例并设计问题。学生6—8人一组,课前1周布置讨论的病例和问题以便预习。实验课中,教师简单讲解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讨论,回答问题并展开辩论。最终由教师对当次教学做出评价和总结。成绩考核以课堂评价、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相结合,通过主观评价和客观考核、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一个评估体系,科学判断学习的实际效果,与课程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万铁 沈炳权 +4 位作者 金可可 王卫 宋张娟 王青 潘雪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PGI)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加PGI治疗组(C组),分别在心肌缺血前、缺血40min、再灌注20mi... 目的探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PGI)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兔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B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加PGI治疗组(C组),分别在心肌缺血前、缺血40min、再灌注20min不同时相点,检测血浆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DA)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浓度、内皮素(ET)含量、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含量、TXB_2/6-keto-PGF_(1α)比值及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和心肌组织SOD及NO明显下降(P<0.05和P<0.01),MDA、ET、TXB_2及TXB_2/6-keto- PGF_(1α)显著升高(P<0.05和P<0.01),心肌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使用PGI后,上述各指标的异常变化明显减轻,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结论PGI通过提高机体NO水平、增强SOD活性、降低MDA浓度、减少ET含量及纠正TXA_2与PGI_2的平衡,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加用川芎嗪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性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益笑 金可可 +2 位作者 王万铁 宋张娟 王青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加川芎嗪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凋亡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S)组、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e ischemical reperfusion,IIR)组、川芎嗪治疗(ligustrazine,LGT)组、缺血预处...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加川芎嗪抑制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肝细胞凋亡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sham,S)组、肠缺血再灌注(intestine ischemical reperfusion,IIR)组、川芎嗪治疗(ligustrazine,LGT)组、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组和川芎嗪+缺血预处理(LGT+IPC)组5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技术检测肝细胞凋亡,并测定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LGT+IPC组肝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除S组外的其他各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Bcl-2/Bax比值增高。同时LGT+IPC组肝组织SOD活性增高,MDA含量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肝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川芎嗪 细胞凋亡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NO、NOS变化及丹参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洁 潘景业 +6 位作者 金可可 陈雷 宋张娟 张艳杰 王小蓉 董缪武 孙英刚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NO、NOS的变化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及丹参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S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组织中的NO、NOS的变化以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的影响,探讨失血性休克复苏大鼠肺损伤的机制及丹参的治疗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复苏组(HS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实验结束时,取全肺测定肺系数,取血和肺组织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并对肺组织作光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HS组相比较,SM组血清和肺组织中的NO含量、NOS活性均显著升高;肺系数降低;肺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NO的大量释放参与肺损伤过程,丹参对这种肺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复苏 大鼠 肺组织 NO NOS 复方丹参注射液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鳞癌中p16、p21^(WAF1)、Rb、cyclinE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15
15
作者 董磊 宋张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4-556,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 p16、p2 1WAF1、Rb、cyclinE 4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探讨它们在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对 88例宫颈鳞癌组织 ,1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 (CIN)组织 ,15例... 目的 通过观察 p16、p2 1WAF1、Rb、cyclinE 4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探讨它们在宫颈癌的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二步法对 88例宫颈鳞癌组织 ,16例宫颈上皮内病变 (CIN)组织 ,15例宫颈炎组织进行 p16、p2 1WAF1、Rb、cyclinE 4种蛋白表达的检测。 结果 p16、p2 1WAF1、cyclinE在宫颈癌中的表达高于宫颈炎(P <0 0 5 ) ;Rb在宫颈癌的表达少于宫颈炎 (P <0 0 5 ) ;Rb与p16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 (r =- 0 6 75 ,P <0 0 5 )。结论 宫颈癌细胞周期G1期中 ,由于Rb蛋白的缺失 ,使cyclinE表达升高 ,致使癌细胞增生 ;同时 ,p16、p2 1WAF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增高 ,并失去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蛋白表达 P16 P21^WAF1 RB CYCL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处理加用川芎嗪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性心肺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金可可 陈雷 +2 位作者 王卫 王万铁 宋张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51-354,共4页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加川芎嗪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 cl 2和B 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川芎嗪治疗组(Ⅲ组)、缺血预处理组(Ⅳ组)和川芎嗪+缺血预...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加川芎嗪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 cl 2和B 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川芎嗪治疗组(Ⅲ组)、缺血预处理组(Ⅳ组)和川芎嗪+缺血预处理组(Ⅴ组)5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肺组织B cl 2和B ax蛋白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肺细胞凋亡,并测定心、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 PO)活性及丙二醛(M DA)含量。结果:Ⅴ组心、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除Ⅰ组外的其他各组,B cl 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肺组织B 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心肌细胞B ax蛋白表达明显比Ⅱ组降低,同时Ⅴ组心、肺组织SOD活性增高,M PO活性和M DA含量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肺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处理 川芎嗪 细胞凋亡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BL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万铁 梁瑛琦 +5 位作者 许益笑 郝卯林 宋张娟 应磊 汪洋 倪世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CPBL(Case-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建立及应用。方法针对温州医科大学医学本科生教学活动的现状,建立并应用了CPBL教学法,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初步总结了改革方案的... 目的探讨CPBL(Case-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的建立及应用。方法针对温州医科大学医学本科生教学活动的现状,建立并应用了CPBL教学法,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初步总结了改革方案的实施成果。结果 CPBL教学法进一步激发了医学本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发挥了本课程的基础-临床的桥梁作用。结论在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中,建立并应用CPBL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法 本科生 分析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lackboard平台支持下病理生理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益笑 王德选 +4 位作者 王卫 倪世容 宋张娟 王万铁 金可可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37期159-161,共3页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本文从国内高校医学教育现状出发,探索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实行传统的课堂授课与小组讨论的PBL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引入Blackboard平台网络课程,希望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1]... 病理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本文从国内高校医学教育现状出发,探索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实行传统的课堂授课与小组讨论的PBL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引入Blackboard平台网络课程,希望使学生在扎实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的^([1])同时,同时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BLACKBOARD平台 PBL 混合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血液NO、NOS的改变和丹参的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周小洁 潘景业 +2 位作者 金可可 宋张娟 王卫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7期676-677,共2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及丹参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平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组(HS-R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分别测定三组血清NO、NOS含量。...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大鼠血液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的变化及丹参对其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平分成正常对照组(NC组)、失血性休克再灌注组(HS-R组)和丹参治疗组(SM组)。分别测定三组血清NO、NOS含量。结果与NC组相比较,HS-R组血清NO、NOS含量明显增高(P<0.01)。SM组的血清NO、NOS含量明显低于HS-R组(P<0.01)。结论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时NOS大量激活,使NO产生增多,NO介导了失血性休克再灌注损伤,大量释放的NO参与休克再灌注损伤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丹参通过减少NO的生成,抗脂质过氧化反应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再灌注 大鼠 血液 NO NOS 丹参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教育病理生理学教学现状与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雍月 汪洋 +2 位作者 王万铁 倪世容 宋张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84-2284,共1页
关键词 医学成人教育 病理生理学 教学现状 温州医学院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