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真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继松 宋德恒 +2 位作者 章祥洲 李勇 杜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0期1374-137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植入术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的疗效。方法:选择烧伤后瘢痕挛缩影响功能患儿28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例。观察组瘢痕切除后行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移植术;对照组行瘢痕松解后中厚皮移植术。比较2组患儿术后供皮区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1周创面感染率及术后随访6个月取皮区、植皮区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供皮区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1周2组植皮区创面均无感染,所植皮片基本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2组供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植皮区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儿童四肢烧伤后瘢痕挛缩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修复 烧伤 人工真皮 刃厚皮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与自体皮瓣移植修复手部深度软组织缺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宋德恒 刘继松 +4 位作者 李勇 郝擎宇 章祥洲 赵刚宏 吉旭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比较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与自体皮瓣移植在修复手部深度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手部深度软组织缺损患者22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手部... 目的:比较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与自体皮瓣移植在修复手部深度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手部深度软组织缺损患者22例,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修复手部缺损,对照组采用自体皮瓣进行修复。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半年期间手部及供区瘢痕增生情况,观察术后手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等。结果:术后随访半年,观察组手部瘢痕增生评分[(2.27±1.19)分]明显少于对照组[(4.09±1.83)分];观察组供皮区瘢痕增生评分[(1.02±0.94)分]明显少于对照组[(5.27±2.15)分];术后外观上,观察组无明显异常,对照组则臃肿明显,其中8例选择进行二次修复手术;观察组手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0.9%)高于对照组(63.6%)。结论:对于手部深度组织缺损的修复,应用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进行修复效果确切,术后手部瘢痕增生少,功能恢复好,供区损伤大大降低,相比自体皮瓣进行修复拥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手部缺损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在儿童四肢深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宋德恒 李勇 +3 位作者 刘继松 郝擎宇 章祥洲 余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16年第4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四肢深II度烧伤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创面清创后,观察组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对... 目的:探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治疗儿童深Ⅱ度烧伤创面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5月我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四肢深II度烧伤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创面清创后,观察组外用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对照组采用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涂抹,无菌纱布包扎。两组均根据创面渗出情况换药。比较两组患儿的换药次数、入院第7天的发热率、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换药次数(8.63±2.37)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4.70±2.30)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7天患儿发热率为6.67%(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23.3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第7、11、15和19天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0.70±2.30)d,住院时间为(21.33±3.67)d,均较对照组[(27.63±3.63)d和(28.30±3.30)d]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治疗儿童四肢深II度烧伤创面能减少换药次数,加速创面愈合,减少患者痛苦,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离子藻酸盐敷料 烧伤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D联合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在手足电击伤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德恒 刘继松 +2 位作者 李勇 章祥洲 余勇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515-517,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手足电击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VSD联合人工真皮支架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足电击伤创面的病例,共11例创面,对创面先行扩创+VSD,10... 目的:观察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移植修复手足电击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VSD联合人工真皮支架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足电击伤创面的病例,共11例创面,对创面先行扩创+VSD,10 d^3周创面基底肉芽发育良好后行人工真皮移植,2周后进行自体刃厚皮片移植。结果:11处电击伤创面移植皮片全部成活,皮片质地柔软形态饱满、弹性佳,手足关节功能满意,供皮区瘢痕不明显。结论:应用VSD联合人工真皮复合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修复手足电击伤创面能较好地保护患肢的形态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击伤 人工真皮 皮片移植 负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真皮在整形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德恒 刘继松 +2 位作者 郝擎宇 陈秀 李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表缺损及瘢痕的整复手段也越来越成熟。皮瓣手术,无论是修复体表缺损或是瘢痕整形,带来的创伤都较大,且操作技术要求高,存在术后创面外观臃肿。人工真皮的诞生给创面修复及瘢痕整形带来了新的方式,不仅克...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体表缺损及瘢痕的整复手段也越来越成熟。皮瓣手术,无论是修复体表缺损或是瘢痕整形,带来的创伤都较大,且操作技术要求高,存在术后创面外观臃肿。人工真皮的诞生给创面修复及瘢痕整形带来了新的方式,不仅克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的弊端,而且手术操作简便,术后外观令人满意。随着人们对外观美学要求的不断提高,人工真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笔者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将人工真皮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归纳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真皮 整形 创面修复 瘢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便携式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在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宋德恒 曹统 吴杭庆 《感染、炎症、修复》 2023年第2期93-9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自制便携式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修复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11例剖宫产术后切口严重脂肪液化患者,年龄23~35岁,横切口8例,纵切口3例,腹膜外切口全层裂... 目的:探讨自制便携式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修复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创面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11例剖宫产术后切口严重脂肪液化患者,年龄23~35岁,横切口8例,纵切口3例,腹膜外切口全层裂开,长度10~15 cm,宽度2~4 cm,深度3~4 cm,局部筋膜外露。患者或家属主观意愿拒绝手术,采用自制便携式简易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对切口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11例患者切口均愈合良好,平均住院时间(16.55±4.08)d,自简易负压治疗开始到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4.91±6.39)d,平均换药(7.09±2.02)次。随访1年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3.09±0.70)分。结论:简易负压封闭引流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使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创面的愈合时间缩短,使换药次数减少,住院天数减少,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自制 便携 剖宫产 脂肪液化 创面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在北海召开
7
作者 宋德恒 《农村成人教育》 1994年第3期39-,共1页
广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于1993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北海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区教委、区农业厅有关领导、各地市教育局分管成教工作的副局长、成教科长、全区26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联系点校长、以及北海市一县两区教育局长、成... 广西农村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于1993年12月11日至13日在北海市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有区教委、区农业厅有关领导、各地市教育局分管成教工作的副局长、成教科长、全区26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联系点校长、以及北海市一县两区教育局长、成教股长,24个分管教育工作的乡镇长共100多人。北海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教育局和县(区)有关党政领导出席了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成人教育 咸田镇 工作会议 农民教育 副局长 成人中专 日至 教育工作 工作研究会 协作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创面感染患者细菌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郝擎宇 葛乃航 宋德恒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创面感染患者创面的细菌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创面感染患者139例,对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9例慢... 目的研究慢性创面感染患者创面的细菌分布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慢性创面感染患者139例,对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39例慢性创面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共培养出细菌菌株2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4株,构成比为53.39%,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30.28%。革兰阴性菌115株,构成比45.82%,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9.56%。真菌菌株2例,构成比为0.80%,均为近平滑假丝酵母。检出率较高的细菌菌种除对部分抗生素敏感外,对大多数抗生素均耐药。结论慢性创面感染常见细菌存在普遍耐药性,对慢性创面的治疗,应在充分了解细菌菌种及其耐药性的基础上合理选用抗生素,并进行适当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难愈性创面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9
作者 郝擎宇 葛乃航 +3 位作者 宋德恒 温从吉 徐建 张林林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3期186-189,共4页
临床上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经1个月以上正规治疗仍未愈合也无愈合倾向的创面。这种创面无法按照正常有序的机制进行自我修复,而是成为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在解剖和功能上均无法达到完整性[1]。慢性难愈性创面主要包... 临床上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经1个月以上正规治疗仍未愈合也无愈合倾向的创面。这种创面无法按照正常有序的机制进行自我修复,而是成为一种病理性炎症反应状态,在解剖和功能上均无法达到完整性[1]。慢性难愈性创面主要包括糖尿病溃疡、创伤、压迫性溃疡(褥疮)、动静脉性溃疡、放射性溃疡、恶性肿瘤、感染性溃疡等。慢性难愈性创面较高的致残率与病死率不仅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难愈性创面 创面治疗方法 炎症反应状态 糖尿病溃疡 压迫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 放射性溃疡 感染性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地区2012-2016年住院儿童烧烫伤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刚宏 刘继松 +2 位作者 李勇 章祥洲 宋德恒 《感染.炎症.修复》 2017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省蚌埠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2012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0~14岁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程度、季节分布、城乡差别等进... 目的:分析安徽省蚌埠地区小儿烧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我院烧伤整形科2012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0~14岁烧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患儿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程度、季节分布、城乡差别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治烧伤患者2 456例,其中0~14岁患儿1 171例(47.68%)。1 171例患儿中,男714例(60.97%),女457例(3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烧伤儿童平均年龄(2.47±2.38)岁,1~3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热液烧伤是主要致伤因素(962例,占82.15%);烧伤部位以躯干(包括会阴)最多(673例,占57.47%)。烧伤程度以中度为主(683例,占58.33%);冬春季节多发;农村患儿(832例,占71.05%)多于城市患儿(339例,占2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3岁为小儿烧伤好发年龄,尤其是来自农村的患儿,需要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加强预防烧伤的知识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小儿 流行病学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埠地区2456例烧伤住院患者临床分析
11
作者 赵刚宏 刘继松 +2 位作者 宋德恒 李勇 章祥洲 《淮海医药》 CAS 2017年第6期702-704,共3页
目的:调查研究蚌埠地区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预防。方法:收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入院患者病史数据,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热源、烧伤部位、烧伤面积、烧伤季节、城乡比例、住院... 目的:调查研究蚌埠地区烧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利于充分利用资源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预防。方法:收集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入院患者病史数据,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热源、烧伤部位、烧伤面积、烧伤季节、城乡比例、住院日的特征。结果:共纳入患者2 456例,男1 557例(63.40%),女899例(36.60%);烧伤患者平均年龄(24.35±25.61)岁,最小患儿2月15天,最大年龄患者94岁;热液烧伤是主要致病因素,共1 757例(71.54%);烧伤部位以头面颈最多,占32.41%;烧伤面积小于等于TBSA10%的共1 383例(56.31%);好发于夏秋季;城乡比为1:1.54,患者住院时长多在2周以内,占62.13%。结论:烧伤具有长期存在的特性,可以发生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空间,应针对烧伤流行病学的基本特征,做好预防工作,减少此类灾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蚌埠地区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二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继松 宋德恒 +3 位作者 赵刚宏 李勇 章祥洲 程秀 《中华全科医学》 2018年第5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治疗二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诊断为二度烧伤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银锌霜皮肤...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在治疗二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诊断为二度烧伤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新型生物敷料治疗,对照组采用银锌霜皮肤黏膜抗菌剂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换药次数、入院第7天患者发热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及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换药次数(4.39±1.14)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0.72±3.39)次;观察组第7天患者发热率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50.00%;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15.67±5.05)d及住院时间(17.22±6.46)d明显小于对照组(21.94±5.47)d和(26.06±10.07)d;观察组在创面换药二次创伤程度、换药舒适度、敷料覆盖舒适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半年创面瘢痕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观察组(3.44±0.98)分明显好于对照组(4.94±1.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新型生物敷料Ⅱ型治疗二度烧伤创面能减少换药次数,加速创面愈合,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创面瘢痕增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敷料 烧伤 创面愈合
原文传递
清创联合负压伤口疗法和局部皮瓣治疗魟鱼刺伤一例
13
作者 姜涛 吴杭庆 +2 位作者 曹统 宋德恒 张建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73-875,共3页
2018年1月10日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1例魟鱼刺伤左大腿3 d的35岁男性患者。入院时患者左大腿红肿、疼痛明显,入院当天即在门诊手术室急诊行局部清创,去除感染坏死组织。常规换药创面好转后行手术清创、负压伤口疗法,最终采用局部皮瓣修复... 2018年1月10日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1例魟鱼刺伤左大腿3 d的35岁男性患者。入院时患者左大腿红肿、疼痛明显,入院当天即在门诊手术室急诊行局部清创,去除感染坏死组织。常规换药创面好转后行手术清创、负压伤口疗法,最终采用局部皮瓣修复创面。皮瓣修复术后14 d患者拆线出院。随访半年,患者术区恢复良好。本病例提示魟鱼刺伤后及时正确的院前处理、入院后及时彻底清创、全身抗生素应用是减少毒素进一步损害重要手段,负压伤口疗法完善"创面床"准备后采用局部皮瓣移植方式修复创面可达到较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伤口疗法 外科皮瓣 魟鱼 刺伤
原文传递
浅析会展设计中的空间处理
14
作者 宋德恒 《艺术时尚》 2022年第15期0087-0089,共3页
近些年,我国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做好会展的设计工作首先必须处理好会展的空间布局问题。空间是由场所、环境或物体构成,并能与人产生相互关系,通过空间合理的安排能够构建出一系列直观的视觉图式,表现出一种合... 近些年,我国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会展业的快速发展,做好会展的设计工作首先必须处理好会展的空间布局问题。空间是由场所、环境或物体构成,并能与人产生相互关系,通过空间合理的安排能够构建出一系列直观的视觉图式,表现出一种合理有效的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方式,确保了空间能传递出一定的信息。因此,本文主要就会展设计中的空间处理进行了探究。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