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LCBDE+PS与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平 宋振顺 +1 位作者 周嘉 陈季松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LC+LCBDE+PS)与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LC+LCBDE+PS)与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EST+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市同仁医院、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LC+LCBDE+PS组(n=1 036)和ERCP+EST+LC组(n=428),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病例进行匹配,匹配后每组398例。对两组治疗效果、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SM后,LC+LCBDE+PS组成功实施382例,ERCP+EST+LC组成功实施320例。与ERCP+EST+LC组相比,LC+LCBDE+PS组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更低,但引流管留置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C+LCBDE+PS组比较,ERCP+EST+LC组术后胆漏发生率更低,但胰腺炎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胆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LCBDE+PS和ERCP+EST+LC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均安全有效。LC+LCBDE+PS技术成熟,操作并不困难,适用于大多数患者;ERCP+EST+LC由于存在两种独立手术,需要内镜医师和外科医师进行序贯操作,导致成功率较低,手术的并发症较高,但其创伤更小,对不能耐受全麻及气腹的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细胞过程中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振顺 顾克菊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 :观察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以便更深入了解有关机制。方法 :人胰腺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后 ,用梯度离心法将胰腺外分泌细胞和胰岛分离 ,混于外分泌组织中的导管上皮细胞即具有转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经C... 目的 :观察成人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 ,以便更深入了解有关机制。方法 :人胰腺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后 ,用梯度离心法将胰腺外分泌细胞和胰岛分离 ,混于外分泌组织中的导管上皮细胞即具有转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在体外经CMRL10 6 6及不含血清的DMEM /F12加多种营养因子的培养液中培养 2 7d ,在培养的不同时间点取细胞作PDX 1、CK 19等单抗的免疫组化染色。光镜和电镜观察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上述方法可获得大量以往在胰岛分离时丢弃的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体外一定条件的培养后 ,其形态学变化过程为 :导管上皮细胞迅速分裂增殖转变为有分化能力的干细胞继而转分化为胰岛细胞。结论 :成人胰腺的导管上皮具有干细胞潜能 ,并可在体外转分化为大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干细胞 胰岛 转分化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干细胞及其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宋振顺 安家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52-1054,共3页
胰岛素产生细胞的缺陷或缺乏导致的Ⅰ型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最近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使得糖尿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成为可能,供体的缺乏和移植排斥反应制约了胰岛移植的广泛应用,胰腺干细胞将成为胰岛素产生细胞... 胰岛素产生细胞的缺陷或缺乏导致的Ⅰ型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最近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的研究进展,使得糖尿病的细胞替代治疗成为可能,供体的缺乏和移植排斥反应制约了胰岛移植的广泛应用,胰腺干细胞将成为胰岛素产生细胞的潜在来源,随着干细胞领域研究的深人,胰腺干细胞分离及诱导分化技术的进步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干细胞 胰岛素产生细胞 细胞替代治疗 移植排斥反应 Ⅰ型糖尿病 组织工程 细胞移植 人类健康 胰岛移植 诱导分化 细胞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干细胞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宋振顺 顾克菊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7期389-392,共4页
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能力的一类未分化细胞.于细胞可按其分化能力分为全能、多能、定向干细胞3种.也可根据其来源将它们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人体就是由受精卵这个全能干细胞不断分化而成.
关键词 胰腺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糖尿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防治体会
5
作者 宋振顺 曹大勇 +1 位作者 王琳 窦科峰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4期364-365,共2页
目前由于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使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真菌感染仍是主要并发症和死因之一。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发生率为6%~38%,而其死亡率高达40%~100%。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现就我院... 目前由于各种免疫抑制剂的合理应用,使肝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有所下降,但真菌感染仍是主要并发症和死因之一。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发生率为6%~38%,而其死亡率高达40%~100%。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肝移植术后的真菌感染,现就我院器官移植中心的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中的超急排斥反应
6
作者 宋振顺 荆俊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33-35,共3页
随着免疫移植理论和移植外科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全世界都存在着供体器官远远不能满足受者需要的问题。异种移植有可能解决这一矛盾,但异种移植最大的障碍就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的超急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 随着免疫移植理论和移植外科技术的发展,器官移植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全世界都存在着供体器官远远不能满足受者需要的问题。异种移植有可能解决这一矛盾,但异种移植最大的障碍就是在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的超急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供、受体间种源关系越远,越易发生超排反应,与人种源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却因数量少,生长缓慢,不易饲养,易将某些可感染人的病毒传递给受者以及伦理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满足需要,与人种源关系较远的物种中,猪可能是较为合适的一种,猪可在6个月内成熟,其脏器大小与人相似,特别是它的多乳头肾与人肾有相似的肾小球滤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超急排斥反应 免疫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中的超急排斥反应及其防治策略
7
作者 宋振顺 荆俊杰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9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异种移植有可能解决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不足的矛盾,但是异种移植却受到了超急排斥反应(超排)的严重阻碍。超排反应由宿主体内的自然抗体或预存在抗体及补体系统介导,主要损伤内皮细胞。细胞免疫也参与了超排发生。
关键词 异种移植 超急排斥反应 自然抗体 补体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浆作透析液的血液透析在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宏宝 陈威 +4 位作者 窦科峰 李振江 宋振顺 徐月清 王汉民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 :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 (PHD) ,观察其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 ,并与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血浆置换 (PE)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ARS)的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 :2 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 ,7例行HVHF治疗 2 4h ,... 目的 :以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透析液行血液透析 (PHD) ,观察其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 ,并与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血浆置换 (PE)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MARS)的效果进行比较。  方法 :2 1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 ,7例行HVHF治疗 2 4h ,4例行PE治疗 2h ,6例行MARS治疗 6h ,4例行PHD治疗 6h。PHD以 4L人体新鲜冰冻血浆作为透析液循环使用 ,AV6 0 0滤器作透析器 ,持续治疗 6h 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测定血清总胆红素 (TB)、直接胆红素 (DB)、间接胆红素 (IB)、总胆汁酸 (TBA)和血氨水平变化 ,及HVHF超滤液、PHD血浆透析液中TB、DB及IB浓度。 结果 :①HVHF治疗 2 4h后 ,血清TB、DB及IB分别下降 (19 1± 9 4 ) %、(2 7± 14 8) %及 (2 2 6± 11 0 ) % ,TBA和血氨分别下降 (19 6± 5 0 ) %和 (47 0± 8 0 ) % ,超滤液中TB、DB及IB分别为 (4 6± 2 2 )、(2 3± 1 0 )及 (2 2± 1 2 ) μmol/L ;②PE治疗 2h后血清TB、DB及IB分别下降 (39 9± 13 1) %、(41 0± 6 1) %及 (40 9± 16 4 ) % ,TBA和血氨分别下降 (33 8± 3 5 ) %和 (48 2± 2 9) % ;③MARS治疗 6h后血清TB、DB及IB分别下降 (36 6± 6 9) %、(33 9± 12 9) %及 (38 2± 6 3) % ,TBA和血氨分别下降 (36 9± 4 1) %和 (47 6± 9 9)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透析液 血液透析 高胆红素血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军 卢列盛 宋振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3133-3136,共4页
直肠癌肝转移(colore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女性发病率第2位[1]。其中有20%-3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就... 直肠癌肝转移(colore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es,CRLM)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3位,女性发病率第2位[1]。其中有20%-3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时就已经伴有远处转移,而且一旦伴有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只有6%-8%[2]。肝脏是结直肠癌血行转移最主要的靶器官,15%-25%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原发肿瘤确诊时即有肝转移,大约20%的患者在肠癌手术后出现肝转移。目前手术治疗仍是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愈手段,但 CRLM 患者在确诊时仅15%-20%适合手术治疗[3]。所以,结直肠癌发生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一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切除者经新辅助治疗后可以变为可切除病灶。因此,通过多学科合作团队对 CRLM 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不同的肝转移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模式,个性化地制定治疗目标,开展采用新辅助化疗、全身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和肝转移灶局部治疗(射频消融、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探索出最佳的模式组合,以提高肝转移灶手术切除率,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综合诊疗 直肠癌患者 手术治疗 肝转移灶 分子靶向治疗 远处转移 li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应用胆宁片预防胆囊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钱明平 徐彬 +4 位作者 孟红波 龚健 王龙 周波 宋振顺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60-161,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胆宁片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因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LC术前、术后均服用胆宁片,对照组仅在术后口服胆宁片,两组术后观察疗程为2...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胆宁片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因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治疗组LC术前、术后均服用胆宁片,对照组仅在术后口服胆宁片,两组术后观察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出现PCS情况,并统计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PCS发生率明显降低,治疗组发生率为12%,对照组为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胆宁片预防PCS具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宁片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108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钱明平 宋振顺 +5 位作者 周波 孟红波 邹绍武 龚健 许杰 王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因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PC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以胆舒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奥克胶囊治疗,... 目的观察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ostcholecystectomy syndrome,PC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因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PCS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治疗组以胆舒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奥克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右上腹部疼痛、恶心或腹胀等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为4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舒胶囊治疗PCS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胆舒胶囊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抑制剂联合顺铂对胰腺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江伟 李开宗 +3 位作者 窦科峰 宋振顺 苏明权 于文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elecoxib和顺铂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细胞增生、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Celecoxib和顺铂处理胰腺癌BxPC-3细胞后,用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的相对存活率,RT-PCR检测COX-2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elecoxib和顺铂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细胞增生、凋亡的影响. 方法:用Celecoxib和顺铂处理胰腺癌BxPC-3细胞后,用噻唑蓝(MTT)检测细胞的相对存活率,RT-PCR检测COX-2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 258染色检测其对BxPC-3的凋亡诱导作用. 结果:Celecoxih作用于BxPC-3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其中24 h的IC50值为100 nM, Celecoxib可明显降低BxPC-3细胞COX-2 mRNA的表达; Celecoxib和顺铂联合应用对胰腺癌细胞增生的抑制和凋亡的诱导作用更加明显,Hoechst-33 258染色可呈现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结论:COX-2抑制剂和顺铂联合应用对抑制胰腺癌细胞增生和诱导细胞凋亡的高效性,表明其在临床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抑制剂 顺铂 胰腺癌 癌细胞增生 细胞凋亡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CT影像人工神经网络辅助诊断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波 张治英 +9 位作者 徐德忠 闫永平 彭勇 夏结来 秦明新 宋振顺 高凯 姜建辉 贾娟 李琼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475-479,共5页
目的:评价人工神经网络辅助诊断模型应用于肝癌CT影像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以临床各期肝癌和其它肝占位疾病的CT影像特征数据为训练样本集,建立肝癌CT影像人工神经网络辅助诊断模型,并确定该神经网络应用于肝癌CT影像诊断的截断... 目的:评价人工神经网络辅助诊断模型应用于肝癌CT影像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以临床各期肝癌和其它肝占位疾病的CT影像特征数据为训练样本集,建立肝癌CT影像人工神经网络辅助诊断模型,并确定该神经网络应用于肝癌CT影像诊断的截断点;同时,将另外收集的肝癌和其它肝占位疾病CT影像特征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进行仿真运算,得到网络诊断输出,计算该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肝癌CT影像诊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结果:神经网络用于肝癌CT影像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0%和96.0%,诊断准确度为97.0%;进一步计算该神经网络模型诊断可靠性,其诊断符合率为91.0%,卡帕值为0.82(Z=4.8,P<0.05)。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应用于肝癌CT影像的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肝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远期并发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24
14
作者 韩洪超 王爱坤 +1 位作者 王立胜 宋振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9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中、远期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关于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 目的:评价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与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中、远期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Google Scholar数据库中关于LCBDE与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术式的胆总管结石残留率与复发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RCT文献,总样本量为1 414例,其中LCBDE组708例,EST组70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胆总管结石残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48,95%CI:0.23~1.03,P=0.06),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LCBDE组低于EST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2,95%CI:0.19~0.53,P<0.0001)。结论:两种术式的术后结石残留率相近,但LCBDE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率低于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探查术 腹腔镜检查 括约肌切开术 内窥镜 手术后并发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分析与预防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德盛 窦科峰 +6 位作者 宋振顺 岳树强 陶开山 何勇 帝振宇 刘正才 曹大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分布。结果9例患者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7例治愈,2例因感染死亡。胆道并发症...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00例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各危险因素的分布。结果9例患者确诊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7例治愈,2例因感染死亡。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为9%,单因素分析及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胆道血供和胆道吻合口直径与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缺血性损伤和吻合口大小是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及时预防、诊断、处理胆道并发症将明显地提高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入式双层连续缝合加捆绑在胰肠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海民 窦科峰 +3 位作者 宋振顺 赵青川 周景师 刘正才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480-480,共1页
目的改进胰肠吻合缝合技术,预防胰瘘发生。方法24例胰十二指肠手术,采用2-0或3-0嶶乔吸收缝线行套入式双层连续缝合加捆绑胰肠吻合术。结果吻合时间平均18min,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双层连续缝合加捆绑胰肠套入式吻... 目的改进胰肠吻合缝合技术,预防胰瘘发生。方法24例胰十二指肠手术,采用2-0或3-0嶶乔吸收缝线行套入式双层连续缝合加捆绑胰肠吻合术。结果吻合时间平均18min,均未出现胰肠吻合口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双层连续缝合加捆绑胰肠套入式吻合,操作简便、省时、并发症少,是胰肠吻合术的一种有效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双层连续缝合术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胰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t通过磷酸化p27诱导胆管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锋 胡启立 +7 位作者 李健 赵严 刘华 汤茂春 夏小俊 孟宏波 宋振顺 徐晓蓉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Akt和p27蛋白控制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突变载体、突变失活载体以及位点突变基因的转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PI3K、转染各类载体对胆管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检测PI3K抑制剂、转染各类载体对P27蛋... 目的探讨Akt和p27蛋白控制胆管癌细胞生长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突变载体、突变失活载体以及位点突变基因的转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PI3K、转染各类载体对胆管癌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印迹、免疫荧光检测PI3K抑制剂、转染各类载体对P27蛋白表达及分布的影响。结果 PI3K抑制剂LY294002引起胆管癌细胞株G1期细胞周期阻滞,并引起p27蛋白入核;Akt能通过诱导p27蛋白出细胞核而解除LY294002的G1期细胞周期阻滞;Akt通过磷酸化野生型p27蛋白第157位苏氨酸逆转细胞周期阻滞。结论 Akt通过磷酸化p27第157位苏氨酸来诱导p27细胞内重定位于细胞质,促进胆管癌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P27 AKT 磷酸化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饮食的观察 被引量:3
18
作者 钱明平 王龙 +4 位作者 周波 熊肇明 孟红波 许杰 宋振顺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恢复饮食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该院行LC的282例老年患者,分为流质到半流质饮食恢复组(192例)和半流质到普通饮食恢复组(90例),观察不同的饮食恢复方式对于...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恢复饮食方式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8月在该院行LC的282例老年患者,分为流质到半流质饮食恢复组(192例)和半流质到普通饮食恢复组(90例),观察不同的饮食恢复方式对于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观察指标为有无腹胀、恶性、呕吐等。结果流质到半流质饮食的恢复方式较半流质到普食的方式为好,表现在老年患者在LC后腹胀等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减少,流质到半流质的饮食恢复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加,术后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增加。结论术后循序渐进从流质到半流质两步曲方法的饮食恢复模式有利于LC后老年患者的康复,术后患者进食后消化功能的恢复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消化功能恢复越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老年患者 恢复饮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CD_(105)和CD_(34)标记微血管密度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怀志 赵国强 +1 位作者 窦科峰 宋振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087-2090,共4页
目的比较以CD105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研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50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22例非肝癌疾病组织标本进行CD34和CD105染色,并比较它们的微血管密度(MVD)。... 目的比较以CD105和CD34为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研究中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对50例肝细胞癌组织标本、22例非肝癌疾病组织标本进行CD34和CD105染色,并比较它们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肝癌组织中CD105、CD34的表达均高于非癌组织,差异有显著性(T=12.586、20.852,P<0.001);CD105与门脉癌栓、肝内转移、病理分级均有密切关系,(T=2.3802 ̄5.583,P<0.05);而CD34-MVD与上述3种临床指标无明显相关性(P>0.05);CD105、CD34均与肿癌的大小有关(T=2.1289、2.9652,P<0.05)。结论CD105是一种较好的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标记物,适用于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05 CD 微血管密度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的表达不依赖PCNA和P53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东 李开宗 +4 位作者 窦科峰 高志清 宋振顺 赵青川 付由池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1-722,726,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 (HCC)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P5 3基因的关系 ,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4 2例HCC组织中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 ... 目的 :研究肝细胞癌 (HCC)中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hTERT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P5 3基因的关系 ,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 4 2例HCC组织中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P5 3蛋白的表达 ,并对hTERT与HC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PCNA、P5 3蛋白表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HCC中hTERT、PCNA和P5 3蛋白的阳性率 ,分别为 71.4 % (30 / 4 2 )、76 .2 % (32 / 4 2 )、73.8% (31/ 4 2 ) ;而hTERT在正常肝脏组织中不表达。hTERT在Ⅰ、Ⅱ和Ⅲ级HCC组织中的表达率 ,分别为 4 0 .0 % (4 / 10 )、70 .0 % (14 / 2 0 )及 10 0 % (12 / 12 )。HTERT的表达率与疾病复发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TERT表达的异常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关。hTERT与PCNA和P5 3无明显的相关性。检测hTERT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肝癌预后复发的潜在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端粒酶 癌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