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31例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宋玉燕 黄长先 +5 位作者 周璐 张英 张安 詹柱 李群堂 邱敏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0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中医药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31例COVID-19重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 目的分析中西医联合疗法与单纯西医疗法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重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中医药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31例COVID-19重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西医组给予对症支持、氧疗、抗病毒等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ICU后临床疗效指标,包括住院天数、入住ICU天数、住院费用、使用高流量氧疗时间、使用无创通气时间、核酸转阴时间、危重转化率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①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相较于西医组患者在住院天数方面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入ICU后第14天,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相较于西医组患者在氧合指数、前白蛋白等指标的改善方面更具优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改善住院治疗期间氧合指数,并明显缩短COVID-19重型患者的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疗效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预防重症监护病房插管患者喉水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玉燕 杨俊 +3 位作者 向礼芳 罗亚东 谭顺 何美惠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9年第12期1451-1454,共4页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插管患者喉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ICU收治的气管插管并顺利拔管的危重症患者318例,随机分为布...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预防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插管患者喉水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ICU收治的气管插管并顺利拔管的危重症患者318例,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每组106例.布地奈德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地塞米松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于插管前,插管后6、12、24、36及48 h检测三组患者的最小潮气量(MTV)、相对漏气量(CLR),检测并比较三组患者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与平均动脉压(MAP).采用单变量分析人口统计学因素与CLR的相关性.结果:插管后12、24、36及48 h,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患者MTV、CLR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36、48 h,布地奈德组患者CLR水平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24、36及48 h,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患者HR、SaO2及MAP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插管后,布地奈德组、地塞米松组患者HR、SaO2及MAP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均可有效预防ICU插管患者喉水肿并发症的发生;与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相比,布地奈德雾化吸入预防的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喉水肿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孩子
3
作者 宋玉燕 《小学教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孩子 尊重 贺年卡 上课 教室 老师 讲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灌洗液中SP-A水平与ARDS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杨俊 朱涛 +7 位作者 王导新 邓火金 李鹤 祝麟 何婧 邓欣雨 杨艳丽 宋玉燕 《西部医学》 201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水平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入住医院RICU初次诊断为ARDS患者151例中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75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以28天...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水平与氧合指数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入住医院RICU初次诊断为ARDS患者151例中根据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75例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以28天时患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27例和非存活组48例。以横断面研究记录患者性别、年龄等基础指标;患者入RICU时的APACHEII评分、呼吸机参数(PIP、PEEP和VT)、血常规指标(WBC和NS)、PCT和氧合指数(PaO2/FiO2);入RICU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使用ELISA检查BALF中SP-A的水平。结果结果显示存活组患者体重指数(BMI)高于非存活组患者(P<0.05),其余基础指标两组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均<0.05)。入RICU时的APACHEII评分、呼吸机参数(PIP、PEEP和VT)、血常规指标(WBC和NS)、PCT、氧合指数(PaO2/FiO2)和BALF中SP-A的水平在存活组与非存活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同时相关性分析显示BALF中SP-A水平与氧合指数有强相关性(R2=0.531)。结论临床研究表明非存活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较存活组患者差,BALF中SP-A水平与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可作为ARDS的标记物。但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肺泡灌洗液(BALF)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SP-A) 氧合指数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秦娅蓝 宋玉燕 +2 位作者 周璐 崔勇 张安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9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甲泼尼龙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3月重庆市收治的首次确诊重症COVID-19的部分患者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热毒宁联合甲泼尼龙组(A组)和甲泼尼龙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热毒宁联合甲泼尼龙对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3月重庆市收治的首次确诊重症COVID-19的部分患者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热毒宁联合甲泼尼龙组(A组)和甲泼尼龙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合指数和白细胞(WBC)、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病毒核酸转阴时间的差异。结果与B组比较,治疗后A组患者WBC,IL-6,IL-17,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IL-4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住院时间、入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热毒宁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COVID-19,可显著降低患者炎症水平及住院时间,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热毒宁 甲泼尼龙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敢于对教材说“不”
6
作者 宋玉燕 《福建教育》 2005年第01A期40-40,共1页
生:老师,我不赞同课本上讲的“四舍五入法”,比如说65,它离60是5,离70也是5,因此它的近似数可以是60也可以是70,我认为不能说“五入”。
关键词 四舍五入法 近似数 老师 教材 课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7
作者 彭俊男 戚迪 +6 位作者 宋玉燕 崔勇 罗亚东 邓旺 何婧 田文广 王导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3-857,共5页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 目的:探讨重庆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3月30日于重庆市4所定点医院收治的225例COVID-19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柏林定义标准将患者分为ARDS组和非ARDS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和预后的差异。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获得独立危险因素,并根据各因素优势比(odds ratios,OR)进行赋值,以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225例患者中,男性141例,女性84例;年龄中位数56岁。62例患者(27.6%)并发ARDS。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5.849,95%CI=2.716~12.593,P=0.000)、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OR=4.318,95%CI=2.001~9.316,P=0.000)、D-二聚体≥0.5 mg/L(OR=3.049,95%CI=1.300~7.152,P=0.010)及合并糖尿病(OR=2.491,95%CI=1.102~5.632,P=0.000)为COVID-19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CI=0.794~0.892,P=0.000)。结论:年龄≥60岁、淋巴细胞计数≤1.0×10^9个/L、D-二聚体≥0.5 mg/L及合并糖尿病是预测COVID-19患者并发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COVID-19并发ARDS具有较好的早期预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危险因素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神经内分泌癌2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汤英姿 吕亮 +2 位作者 于晓东 张英 宋玉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15-1016,共2页
例1男性,56岁,半个月前咽喉部疼痛伴异物感,吞咽梗阻加重,左侧颈部疼痛明显。体检:左侧颈部扪及一直径2 cm的肿大淋巴结,表面尚光滑,动度稍欠佳,稍有压痛,无皮温增高。纤维鼻咽喉镜:会厌喉面见一直径2 cm的暗红色新生物,呈广基息肉样。... 例1男性,56岁,半个月前咽喉部疼痛伴异物感,吞咽梗阻加重,左侧颈部疼痛明显。体检:左侧颈部扪及一直径2 cm的肿大淋巴结,表面尚光滑,动度稍欠佳,稍有压痛,无皮温增高。纤维鼻咽喉镜:会厌喉面见一直径2 cm的暗红色新生物,呈广基息肉样。例2男性,70岁,2个月前咽喉部疼痛伴吞咽困难,右侧颈部疼痛明显。体检:右侧颈部扪及直径4 cm的肿大淋巴结,左下腹见包块,活动性欠佳。纤维鼻咽喉镜:右侧披裂内侧增厚,见一直径2.5 cm的息肉样新生物生长,表面不光滑,右声带中份表面粗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免疫组织化学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20例经鼻高流量氧疗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梅 张安 +1 位作者 宋玉燕 陈耀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9,共5页
为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疗效,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收治的20例接受HFNC治疗的重型NCP患... 为评价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治疗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疗效,对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收治的20例接受HFNC治疗的重型NC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经HFNC治疗后,7例(35%)患者症状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用P/F表示)改善,继续HFNC治疗;13例患者(65%)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加重或恶化,改为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或有创机械通气(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IMV).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FNC治疗失败组平均年龄高于HFNC治疗成功组(分别为63.30岁和57.76岁).对HFNC治疗进行失败风险的单因素分析发现,治疗成功及失败患者的初始呼吸频率、CD4+绝对值、P/F、治疗前ROX指数(rate-oxygenation index)、12 h ROX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成功者基线SaO 2、治疗后2 h ROX指数和治疗后12 h ROX指数显著升高(p<0.05).对单因素分子中p<0.05的因素及基线P/F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基线SaO 2、基线P/F和治疗后2 h、治疗后12 h的ROX指数均不是HFNC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它们的值越低,HFNC治疗失败的风险就越大.基线P/F<200 mmHg(1 mmHg=0.133 kPa)时,HFNC治疗失败的风险高于P/F≥200 mmHg者.HFNC可用于治疗基线P/F≥200 mmHg的重型NCP患者,而基线P/F<200 mmHg或年龄≥50岁的患者,治疗失败的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高流量氧疗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疗效分析 机械通气 ROX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亮 宋玉燕 +1 位作者 李同心 张英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19-321,共3页
目的 探讨艾滋病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IDS-DLBCL)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AIDS-DLBCL的认识。方法 对4例AIDS-DLBCL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 目的 探讨艾滋病相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IDS-DLBCL)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AIDS-DLBCL的认识。方法 对4例AIDS-DLBCL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的免疫组化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随诊其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在4例AIDS-DLBCL中,患者发病年龄34~54岁,平均46岁,首发的临床症状主要为体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以中等—大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异型性明显;免疫组化主要表达B细胞淋巴瘤的标记,如CD20、CD10、干扰素调节因子4(MUM-1)、重组人B细胞淋巴瘤蛋白(Bcl-6)。随访截至2020年12月,随诊时间6~14个月,4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接受了R-CHOP方案及抗AIDS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现情况良好、无复发。结论 AIDS-DLBCL总体预后不良,临床确诊晚,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改善AIDS-DLBCL总体生存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相关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P-D及CRP水平在ARD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俊 向礼芳 +2 位作者 罗亚东 杨红 宋玉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967-970,97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C反应蛋白(CRP)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ARDS患者82例为ARDS组,同时选择健康对照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常规实验... 目的探讨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C反应蛋白(CRP)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ARDS患者82例为ARDS组,同时选择健康对照者60例为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及常规实验室指标,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测血清SP-D及CRP。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SP-D及CRP用于ARDS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DS组血清SP-D及CRP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严重程度ARDS患者的SP-D水平由低至高分别为:轻度ARDS[(19.23±7.06)ng/mL]、中度ARDS[(23.48±9.09)ng/mL]及重度ARDS[(29.91±7.10)ng/mL];CRP水平由低至高分别为:轻度ARDS[(247.05±130.18)mg/L]、中度ARDS[(298.94±168.11)mg/L]、重度ARDS[(491.45±210.26)mg/L)]。ARDS组患者中,SP-D及CRP均与乳酸、ARDS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呈负相关(P<0.05)。SP-D及CRP单独检测诊断ADR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8及0.765,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60。SP-D及CRP单独检测用于鉴别诊断中重度ARDS与轻度ARDS的AUC分别为0.737及0.704,二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792。结论血清SP-D及CRP的检测对ARDS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且联合检测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表面活性蛋白D C反应蛋白 诊断 曲线下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亮 宋玉燕 张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2年第8期765-768,共4页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G)是一种罕见的Epstein-Barr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4)相关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肺部多发结节性病变,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到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受累极为罕见,诊断难度大,病程不可预测,目前尚...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LYG)是一种罕见的Epstein-Barr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4)相关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通常表现为肺部多发结节性病变,胃肠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到影响,其他器官系统受累极为罕见,诊断难度大,病程不可预测,目前尚未建立LYG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征以及近年来的新进展,希望能够对淋巴瘤样肉芽肿病的诊断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样肉芽肿病 发病机制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治疗与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用于重度AECOPD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俊 向礼芳 +3 位作者 罗亚东 杨红 王婷婷 宋玉燕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2628-26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重度AECOPD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0 d病死情况分为生存组(69...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用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短期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入住重症监护室(ICU)的重度AECOPD患者11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30 d病死情况分为生存组(69例)和病死组(46例)。患者入住ICU后24 h内收集一般资料及常规实验室指标,计算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GDF-15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GDF-15的预后价值。结果病死组血清GDF-15水平[(2199.01±471.59)pg/mL]明显高于生存组[(1656.63±342.7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491.82±131.47)ng/mL]明显高于生存组[(389.29±109.2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15水平单独预测重度AECOPD患者30 d病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CRP的AUC为0.811,APACHEⅡ评分的AUC为0.791,SOFA评分的AUC为0.782。GDF-15联合CRP预测30 d病死的AUC为0.859,GDF-15联合APACHEⅡ评分的AUC为0.855,GDF-15联合SOFA评分的AUC为0.857。年龄(OR=1.078)、CRP(OR=1.014)、APACHEⅡ评分(OR=1.016)、GDF-15(OR=1.083)是30 d病死的危险因素,血氧分压(OR=0.830)是30 d内病死的保护因素。结论血清GDF-15检测用于重度AECOPD患者的短期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生长分化因子-15 C反应蛋白 序贯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功能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结核病误诊的原因分析
14
作者 杨俊 王宇 +1 位作者 宋玉燕 钟放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8期1534-1535,共2页
目的通过对肾结核病误诊的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对重庆中山医院收治的13例肾结核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其中肾结核病误诊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4~78岁。13例患者入院... 目的通过对肾结核病误诊的病例的原因进行分析,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对重庆中山医院收治的13例肾结核病例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其中肾结核病误诊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24~78岁。13例患者入院前误诊为尿路感染、肾脏囊肿、前列腺增生症、出血性膀胱炎、肾炎、肾结石、血尿原因待查、肾积水原因待查、肾功能异常。在确诊后予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治疗,12~18个月)治疗者中9例,4例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肾结核临床症状,主要表现在膀胱,典型肾结核的特征为逐渐加重的慢性膀胱炎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血尿。非典型肾结核的上述表现多不明显,本组13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误诊,在进行了泌尿X线摄片检查或CT检查、肾盂造影,部分病人尿中找到抗酸杆菌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例 肾脏囊肿 误诊率 原因分 非典型肾结核 出血性膀胱炎 重庆中山医院 前列腺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转化风险预测
15
作者 李仕康 李卓 +8 位作者 徐瑞卿 严晓峰 李建华 吕亮 宋玉燕 孙强中 李同心 钱斓兰 张英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利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技术来识别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转化高风险患者,帮助医生及时制订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1月24日到2020年2月16日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2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全病... 目的利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的技术来识别潜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转化高风险患者,帮助医生及时制订有针对性的救治方案。方法收集整理2020年1月24日到2020年2月16日在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收治的21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全病程多模态(即不同类型)的数据,构建了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的评估预测模型,对患者当前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对轻症患者发生重症转化的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该模型对患者当前状态的病情评估准确度高于95%,对轻症患者发展成为重症患者的预测准确度高于90%。结论基于多模态深度学习模型比传统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更准确。同时利用多模态诊疗数据能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转化风险进行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情评估及预测 深度学习 多模态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亮 宋玉燕 +1 位作者 李同心 张英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990-992,共3页
患者男性,71岁。HBs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10余年,规律药物治疗,2天前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提示:肝右前叶下段稍高回声结节,考虑肝脏占位,于2019-08入住我院。辅助检查:异常凝血酶原65 mAU/ml,肝脏CT增强示肝S5段高密度灶,直径<2 cm,考... 患者男性,71岁。HBs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10余年,规律药物治疗,2天前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提示:肝右前叶下段稍高回声结节,考虑肝脏占位,于2019-08入住我院。辅助检查:异常凝血酶原65 mAU/ml,肝脏CT增强示肝S5段高密度灶,直径<2 cm,考虑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1期,肝功能评分5分(A级),查体:慢性肝病面容,巩膜无明显黄染,无明显肝掌、蜘蛛痣,肝右肋缘下未触及肿大,肝区无叩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 病理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吕亮 宋玉燕 张英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98-301,共4页
报告1例HIV感染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3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额部持续性隐痛1个月,伴视物模糊、纳差、恶心、呕吐。右侧枕部占位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弥漫浸润的小-中等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伴广泛坏死,胞质丰富淡... 报告1例HIV感染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3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额部持续性隐痛1个月,伴视物模糊、纳差、恶心、呕吐。右侧枕部占位组织病理检查显示弥漫浸润的小-中等大小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伴广泛坏死,胞质丰富淡染,核质细腻,可见核仁,核膜清晰,核分裂易见。患者3年前确诊抗HIV抗体阳性,未进行规范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根据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诊断为HIV感染者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予以大剂量甲氨蝶呤+阿糖胞苷或替莫唑胺,并辅助抗病毒治疗。因患者现处于艾滋病晚期,机体免疫力低下,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治疗后效果较差,4个月后出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停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三园”优化农村美术教育
18
作者 宋玉燕 《现代教学》 2010年第11期8-9,共2页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小学美术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开始注意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的教材。作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我结合崇明的特点和实际,借助"三园"课程资源的优势,设计弹性教学,更好地为教学...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深入,小学美术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同时,开始注意利用一些本土化的课程资源,开发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活"的教材。作为农村小学美术教师,我结合崇明的特点和实际,借助"三园"课程资源的优势,设计弹性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本文中的“三园”,是指“校园”和农村地区特有的“庭园”和“田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小学 美术教育 优化 美术教师 课程资源 二期课改 现实生活 弹性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请维护学生的“面子”
19
作者 宋玉燕 《教育艺术》 2003年第5期7-7,共1页
以前,我们把学生比喻成花朵,老师是园丁.老师爱学生,就以此为理由,理直气壮地、随意地为他们修叶整枝,试图改变学生身上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把育人这一行为变成生产标准件的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孰不知,每个学生都... 以前,我们把学生比喻成花朵,老师是园丁.老师爱学生,就以此为理由,理直气壮地、随意地为他们修叶整枝,试图改变学生身上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把育人这一行为变成生产标准件的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孰不知,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其个性应受到充分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意味着老师对学生可以批评教育,但不能污辱学生的人格,不能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漠视和污辱学生人格的尊严和自尊,会带来学生的畸形发展.在被漠视和被污辱中成长的人,难有做人的尊严,在与人的交往中不会尊重人也不会自尊.我国的<学记>中也主张教学应"不凌节而教",也就是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做他不愿干的事,也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他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个性 教师 批评教育 人格 师生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精、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的分离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玉燕 包晗 +2 位作者 陈美灵 朱云 田惠桥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0-94,共5页
用两个解剖针挤压胡萝卜花粉使其破裂释放出精细胞。用酶解-解剖方法分离胡萝卜胚囊中的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胡萝卜胚珠先在酶液中酶解40~50min,然后将其转移到不含酶的分离液中用解剖针解剖胚珠。将胚珠的合点端切破,轻轻挤压... 用两个解剖针挤压胡萝卜花粉使其破裂释放出精细胞。用酶解-解剖方法分离胡萝卜胚囊中的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胡萝卜胚珠先在酶液中酶解40~50min,然后将其转移到不含酶的分离液中用解剖针解剖胚珠。将胚珠的合点端切破,轻轻挤压胚珠的珠孔,卵细胞、助细胞和中央细胞即可逸出。在最佳条件下,20min可从20个胚珠中分离出5个卵细胞。对分离胚囊细胞的渗透压和酶液成分进行了筛选。分离出的卵细胞用显微操作仪收集。胡萝卜精、卵细胞的成功分离为在双子叶植物中进行离体受精探索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卵细胞 精细胞 助细胞 中央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