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遗传多样性的大豆裂荚性状解析
1
作者 宋英培 王灿 +3 位作者 周会汶 孔可可 许孟歌 王瑞凯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目的】探究抗裂荚分子机制,挖掘抗裂荚大豆种质资源,可为揭示大豆裂荚性遗传和驯化机理、加速南方大豆抗裂荚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和野生栽培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探寻大豆裂荚性相关基因。使用... 【目的】探究抗裂荚分子机制,挖掘抗裂荚大豆种质资源,可为揭示大豆裂荚性遗传和驯化机理、加速南方大豆抗裂荚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定位和野生栽培大豆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探寻大豆裂荚性相关基因。使用302份大豆材料进行2年表型测定,借助9574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使用包括1308份栽培大豆和203份野生大豆的重测序数据进行QTL区段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检测到3个表型变异解释率大于10%的QTL位点,分别为qPdh-Chr08(Gm08:3048312)、qPdh-Chr15(Gm15:312814)和qPdh-Chr16(Gm16:29951529)。其中qPdh-Chr16是已知基因pdh1(Pod dehiscence habit 1)。结合野生和栽培大豆重测序数据发现,qPdh-Chr08和qPdh-Chr15内存在人工选择导致的群体分化序列,发现2个重要候选基因Glyma.08G038600和Glyma.15G003600。根据功能注释发现,这两个基因参与生长素和木质素的代谢。【结论】使用2年数据检测到大豆裂荚性2个新的QTL位点qPdh-Chr08和qPdh-Chr15,并在QTL区域内鉴定野生栽培大豆分化基因,最终筛选到2个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裂荚性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遗传多样性 作物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花叶病毒HC-Pro基因保守序列克隆及其RNAi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高乐 宋英培 +4 位作者 李凯 章红运 沈颖超 翟锐 智海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4-749,共6页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大豆的产量和品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能够在mRNA水平特异性沉默同源靶基因,为抗病毒作物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对国内外11个不同SM...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病是全球最主要的大豆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大豆的产量和品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能够在mRNA水平特异性沉默同源靶基因,为抗病毒作物的培育提供了新的途径。本研究对国内外11个不同SMV流行株系的HC-Pro基因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比对,并以SC3株系的cDNA为模板克隆出高度保守的268 bp的基因片段,进而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适合农杆菌介导大豆转化的RNAi表达载体pB7GWIWG2(II)-HC-Proi。并对BP反应和LR反应的纯化产物进行了测序鉴定,测得序列在NCBI上进行比对,匹配度为100%;以35S启动子和终止子设计引物,扩增得到464和478 bp两个片段,说明HC-Proi基因与pB7GWIWG2(II)重组形成反向重复结构,载体构建成功。结果为利用RNA干扰技术改良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的抗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HC—Pro基因 克隆 RNAI GATEWAY技术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翻译延伸因子GmEF1A干扰载体的构建及大豆遗传转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廖文林 栾鹤翔 +5 位作者 高乐 丁雪妮 宋英培 殷金龙 牛浩鹏 智海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02-910,共9页
研究发现GmeEF1A与大豆花叶病毒的P3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并且参与SMV在大豆体内的繁殖。通过大豆GmeEF1A基因5个拷贝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确定其保守区间,克隆得到180 bp的干扰片段GmeEF1Ai。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干扰(RNA interfe... 研究发现GmeEF1A与大豆花叶病毒的P3蛋白存在互作关系,并且参与SMV在大豆体内的繁殖。通过大豆GmeEF1A基因5个拷贝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确定其保守区间,克隆得到180 bp的干扰片段GmeEF1Ai。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表达载体pB7GWIWG2(II)-e EF1Ai,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转化法导入到受体大豆品种天隆1号中。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中插入的干扰片段GmeEF1Ai与目标序列完全符合,通过PCR和酶切验证表明GmeEF1Ai是以反向重复形式插入到表达载体中。经转化获得组培苗8株,PCR、除草剂涂抹和PAT/bar试纸条多重检测确认7株为阳性。绝对荧光定量结果显示,阳性苗中4株为单拷贝。GmeEF1A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GmeEF1Ai载体对GmeEF1A的5个拷贝基因有不同程度的阻抑。这不仅为验证GmeEF1A基因在大豆受SMV侵染时的功能提供试验材料,也为大豆抗病育种提供新的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花叶病毒 GmeEF1A基因 RNAI GATEWAY技术 农杆菌介导大豆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花叶病毒成株抗性及种粒抗性的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宋英培 高乐 +4 位作者 刘志涛 李凯 沈颖超 仲勇坤 智海剑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5-1019,共5页
通过接种我国黄淮海及长江流域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3和SC7,对50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抗性及种粒抗性(包括种粒斑驳抗性及种传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仅有2份大豆品种(SD1112和驻豆11)对SC3和SC7株系表现抗病。对SC3和SC7具有种粒斑驳... 通过接种我国黄淮海及长江流域大豆产区流行株系SC3和SC7,对50份大豆品种(系)进行了成株抗性及种粒抗性(包括种粒斑驳抗性及种传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仅有2份大豆品种(SD1112和驻豆11)对SC3和SC7株系表现抗病。对SC3和SC7具有种粒斑驳抗性的材料分别为4和3份,接种两个株系后的大豆品种(系)的平均斑驳率分别为44.98%和49.42%,其中A3、SD1112和SD1108对SC3和SC7株系均具有种粒斑驳抗性。所选大豆品种(系)对SC3和SC7株系的平均种传率分别为1.47%和1.22%,对上述两个株系具有种传抗性的大豆品种(系)分别为19和29份。本研究首次鉴定了大豆品种对SC3和SC7株系的种粒抗性,为SMV种粒抗性育种工作拓展了种质抗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花叶病毒 种粒斑驳 种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征提取数学建模分析
5
作者 吕扬 宋英培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2,共7页
地震对人类生活安全有很大的威胁,对建筑结构有明显的影响,研究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征可为地震的预防提供参考。研究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征提取模型,分别设定确定性参数和随机参数的取值。对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性进行傅里叶分析,根... 地震对人类生活安全有很大的威胁,对建筑结构有明显的影响,研究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征可为地震的预防提供参考。研究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征提取模型,分别设定确定性参数和随机参数的取值。对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性进行傅里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取数学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设定;将记录的地震波动强度所对应的数振幅谱进行分解,拆分成一组不同尺度的分量,并对其重组创建连续分量,提取地震波振幅谱;利用地震波的振幅谱和相位谱之间的关系对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征进行提取。经过仿真实验证明,本方法提取地震波动强度非平稳特征的准确度更高,对分析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动强度 非平稳特征 数学建模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软腐病的检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6
作者 宋英培 王璠 周会汶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3,56,共4页
江西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油茶是江西省重要的林业产业资源,其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文章叙述了油茶软腐病的检测及防治措施,旨在有效控制油茶病虫害影响,深入挖掘江西省油茶潜在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提... 江西省位于亚热带地区,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油茶是江西省重要的林业产业资源,其种植面积及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文章叙述了油茶软腐病的检测及防治措施,旨在有效控制油茶病虫害影响,深入挖掘江西省油茶潜在生产力,发挥应有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区域农林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必要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油茶软腐病 检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对油茶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吴杨 姚小华 +7 位作者 何正盛 王春娥 周会汶 叶思诚 宋英培 王璠 张弦 高银祥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7,共11页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发展油茶种植是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首要生态因子,直接决定着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油茶光合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对复杂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规律,...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发展油茶种植是填补我国食用油缺口、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的有效途径。光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首要生态因子,直接决定着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深入了解油茶光合生产性能及生长发育对复杂光环境的生态适应规律,对于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不同光照环境对油茶植株光合生理特性、形态指标、同化物积累与转运、抗氧化酶系活性和内源激素的影响机制,以了解油茶光合作用及其生长发育对不同光照强度和光质环境的响应机制,为培育油茶高光效优良种质和确立合理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光合作用 生长发育 光照强度 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药工程专业特点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1
8
作者 宋英培 王瑞凯 +2 位作者 刘文波 余群英 姜登钊 《广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6期228-228,233,共2页
本文针对制药工程专业体内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阐述,主要介绍了现阶段体内药物分析课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两个方面,以期培养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新型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 制药工程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苗期耐铝毒特性综合评价及种质筛选 被引量:1
9
作者 周会汶 黄朝平 +5 位作者 汪子怡 吴兰花 宋英培 王瑞凯 吴杨 王春娥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4-662,共9页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与产量形成,筛选耐铝毒大豆种质对耐铝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苗期铝毒处理适宜浓度,采用6种铝离子浓度(0, 50, 100, 150, 200和300μmol·L^(-1))处理7种大豆种质;使... 铝毒是酸性土壤中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大豆的生长与产量形成,筛选耐铝毒大豆种质对耐铝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筛选苗期铝毒处理适宜浓度,采用6种铝离子浓度(0, 50, 100, 150, 200和300μmol·L^(-1))处理7种大豆种质;使用已筛选适宜铝毒浓度处理256份遗传变异广泛的大豆种质,以主根相对伸长率、相对总根长、相对总根表面积、相对平均根直径、相对总根尖数为评价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值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各种质苗期耐铝毒性。结果表明:在100μmol·L^(-1)处理下,主根伸长量、总根长分别较对照(0μmol·L^(-1))下降19.10%和32.00%,150μmol·L^(-1)抑制程度过大,选择适宜铝毒处理浓度为100μmol·L^(-1)。铝毒胁迫对不同大豆种质各单项耐铝毒指数存在不同程度影响,与对照相比,主根伸长量、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和总根尖数平均值分别下降了33.24%、43.75%、37.52%和42.06%,平均根直径增加了6.05%。基于综合评价值聚类分析,将256份大豆种质分为5个耐性等级,分别为耐铝毒性强种质(23份)、耐铝毒中等种质(53份)、耐铝毒一般种质(128份)、铝毒敏感种质(41份)、铝毒强敏感种质(11份)。本研究筛选出的耐铝毒性强与铝毒强敏感大豆种质,可为大豆耐铝毒性育种和耐性机制研究提供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铝毒 种质评价 根长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登钊 任锦 +3 位作者 宋英培 刘文波 曾明 余敬谋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12期265-265,276,共2页
针对目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加大仿真实验操作、增加线上视频操作演示并改革实验考核体系提高药物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实验能力... 针对目前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加大仿真实验操作、增加线上视频操作演示并改革实验考核体系提高药物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综合实验能力。未来将进一步通过选题多样化,开放先进实验仪器设备,与其他专业学科实验交叉联合等措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药物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分析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考核 综合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设计学》项目式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文波 余群英 +2 位作者 姜登钊 宋英培 周瑜 《化工时刊》 CAS 2020年第1期34-35,58,共3页
《药物设计学》是现代药物研发的前沿和热门学科,它不仅是新兴的交叉理论学科,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药学本科专业开展项目式教学是专业发展的必然。本文从授课平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 《药物设计学》是现代药物研发的前沿和热门学科,它不仅是新兴的交叉理论学科,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药学本科专业开展项目式教学是专业发展的必然。本文从授课平台、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学 项目式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构建的化学反应机理教学探索
12
作者 余群英 余敬谋 +4 位作者 宋英培 刘文波 赵建国 姜登钊 曾明 《广州化工》 CAS 2020年第15期181-183,230,共4页
反应机理在现代有机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用弯箭头表示法描述反应机理过程中电子流向是有机化学课程中最重要的表征方法之一。本论文借鉴国内外教学人员关于利用弯箭头表示法描述化学反应机理教学中的建议,选取亲电加成、亲核取代、... 反应机理在现代有机化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用弯箭头表示法描述反应机理过程中电子流向是有机化学课程中最重要的表征方法之一。本论文借鉴国内外教学人员关于利用弯箭头表示法描述化学反应机理教学中的建议,选取亲电加成、亲核取代、双分子消除反应这几个章节为例,将知识构建教学策略应用于该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机理 弯箭头 知识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