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含量及热处理对Al-Cu-Mn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宋转转 尹登峰 +2 位作者 王华 谢凯文 徐庆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6-162,共7页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和Cu含量对2种常规铸造Al-Cu-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8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8 h,Cu5.7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14 h;在此热处理制度下,Cu... 研究了热处理制度和Cu含量对2种常规铸造Al-Cu-Mn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2.8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8 h,Cu5.7合金适宜的热处理制度为525℃×16 h+170℃×14 h;在此热处理制度下,Cu2.8合金与Cu5.7合金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09.76 MPa、349.15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107.15 MPa、216.21 MPa。详细研究了时效后合金的析出行为,Cu含量对Al-Cu-Mn合金时效析出行为有重要影响,固溶过程中T相的析出使低Cu合金Cu原子贫化,θ′相只在T相附近黏附,只有高Cu合金基体中才能析出弥散的θ″相,θ″相是高Cu合金强度更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MN合金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时效强化 固溶处理 析出相 弥散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对Al-Cu-Li-Mg-Ag-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庆 尹登峰 +2 位作者 王华 谢凯文 宋转转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共9页
通过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微量Mn、Zn、Ti元素的复合添加对Al-Cu-Li-Mg-Ag-Zr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元素能显著细化铸态合金晶粒组织,同时使固溶态合金中的难... 通过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研究了微量Mn、Zn、Ti元素的复合添加对Al-Cu-Li-Mg-Ag-Zr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元素能显著细化铸态合金晶粒组织,同时使固溶态合金中的难溶第二相Al(CuMnFe)也得到细化;复合添加微量Mn、Zn、Ti元素能有效促进T6、T8峰时效态Al-Cu-Li-Mg-Ag-Zr合金中主要强化相T_(1)细小弥散地析出,提高合金力学性能;相比T6峰时效态,Al-Cu-Li-Mg-Ag-Zr合金在T8峰时效态析出的T_(1)相数量明显增多、尺寸明显减小,分布更均匀弥散,强度和塑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Li-Mg-Ag-Zr合金 微合金化元素 热处理 力学性能 显微组织
原文传递
核壳型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拒水剂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庆 杨蒙 +3 位作者 吕斌 宋转转 欧思梦 鲁彬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22-728,733,共8页
为合成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拒水剂,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成核单体,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KH-151)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成壳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得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乳... 为合成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拒水剂,以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成核单体,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KH-151)和甲基丙烯酸月桂酯(LMA)为成壳单体,采用核壳乳液聚合法制得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乳液.研究功能单体(G04+KH-151)和反应性乳化剂1-烯丙氧基-3-(4-壬基苯酚)-2-丙醇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DNS-86)的用量对乳液性能及拒水性能的影响.并对自制的含氟硅丙烯酸酯无皂乳液进行红外和热失重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反应性乳化剂制备的无皂拒水剂的拒水效果明显提升,经自制无皂拒水剂整理后棉织物对水的接触角为138.2°,静水压为2.74kPa,具有良好的拒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硅丙烯酸酯 核壳乳液聚合 反应性乳化剂 拒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唇散白蚁工蚁生殖可塑性相关的性腺发育和基因表达
4
作者 叶晨旭 宋转转 +4 位作者 张文秀 吴涛宇 刘鹤 邢连喜 苏晓红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7-667,共11页
【目的】为了探讨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雌性工蚁向补充生殖蚁转化过程中的卵巢发育特征以及卵母细胞从滞育到恢复生长发育的起点。【方法】观察圆唇散白蚁雌性工蚁从3龄-6龄-转化成补充生殖蚁发育过程中的卵巢和卵母细胞... 【目的】为了探讨圆唇散白蚁Reticulitermes labralis雌性工蚁向补充生殖蚁转化过程中的卵巢发育特征以及卵母细胞从滞育到恢复生长发育的起点。【方法】观察圆唇散白蚁雌性工蚁从3龄-6龄-转化成补充生殖蚁发育过程中的卵巢和卵母细胞动态变化;在若蚁向原始生殖蚁和补充生殖蚁转化的转录组中筛选出与卵母细胞生长期相关的基因表达,利用qRT-PCR方法检测这些基因在工蚁向生殖蚁转化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水平。【结果】圆唇散白蚁工蚁从低龄向老龄发育过程中卵巢逐渐增大;前补充生殖蚁卵巢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工蚁的约2和3倍,而前补充生殖蚁转化为补充生殖蚁之后,卵巢没有显著增大。工蚁转化为前补充生殖蚁之后,卵母细胞大小(长径)和滤泡细胞层厚度仍然没有显著改变;前补充生殖蚁转化成补充生殖蚁之后,卵母细胞大小和滤泡细胞层厚度显著增加。调控卵母细胞生长期发育的6个基因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ell division cycle protein 20,G2/mitotic-specific cyclin-B3,G2/mitotic-specific cyclin-A,aurora kinase A和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polo在补充生殖蚁中的表达水平极显著增加,分别是前补充生殖蚁的约34,62,91,36,57和106倍。工蚁转化为前补充生殖蚁之后,仅G2/mitotic-specific cyclin-B3,G2/mitotic-specific cyclin-A和aurora kinase A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分别是工蚁的约3,3和2倍。【结论】圆唇散白蚁工蚁卵巢发育的停滞发生在老龄期,卵母细胞发育的恢复和减数分裂启动从工蚁转化为补充生殖蚁之后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唇散白蚁 工蚁 生殖可塑性 卵母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