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SMA阻尼器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李宏男 钱辉 +1 位作者 宋钢兵 高东伟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9-184,共6页
利用超弹性SMA丝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SMA阻尼器,试验研究了该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位移幅值、不同加载频率和不同初始位移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并通过建立的理论模型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利用超弹性SMA丝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提出了一种新型的SMA阻尼器,试验研究了该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不同位移幅值、不同加载频率和不同初始位移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并通过建立的理论模型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SMA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形成稳定的滞回曲线,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自复位能力;阻尼器的性能可通过调节超弹性SMA丝的初始应变而改变,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动力荷载(0.5~2Hz)频率对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和等效阻尼比影响不大,而恢复力和割线刚度随频率增加而略微增大;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立的理论模型可以对SMA阻尼器进行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阻尼器 超弹性 振动控制 消能减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对框架结构减震控制的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任文杰 李宏男 +1 位作者 宋钢兵 钱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20,共7页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提出一种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该阻尼器由预应变SMA丝束和非预应变SMA丝束连接4块钢板组成,具有良好的耗能及复位功能,且构造简单、传力明晰。对阻尼器进行单轴拉压循环力学试验,研究位移幅值和荷载频率... 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MA)的超弹性提出一种新型自复位SMA阻尼器,该阻尼器由预应变SMA丝束和非预应变SMA丝束连接4块钢板组成,具有良好的耗能及复位功能,且构造简单、传力明晰。对阻尼器进行单轴拉压循环力学试验,研究位移幅值和荷载频率对其输出力-位移曲线以及割线刚度、单位循环耗能量、等效阻尼比和残余位移等力学参数的影响。建立阻尼器的理论模型,数值计算证明该模型能够反映阻尼器的主要滞回性能。编写消能减震结构的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程序,计算阻尼器对一三层剪切型框架结构的减震控制,结果表明阻尼器能有效抑制结构的位移、层间位移和残余位移,但会增大结构加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复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 超弹性 力学试验 理论模型 减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塑性理论的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3
作者 钱辉 李宏男 +1 位作者 宋钢兵 赵大海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14-1118,共5页
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丝在不同应变幅值反复加卸载条件下的滞回变形行为。在测得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SMA Graesser&amp;Cozzarelli模型仅描述了小应变情况下SMA特性,而在大应变下SMA马氏体... 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丝在不同应变幅值反复加卸载条件下的滞回变形行为。在测得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广泛使用的SMA Graesser&amp;Cozzarelli模型仅描述了小应变情况下SMA特性,而在大应变下SMA马氏体的硬化特性不能得到描述的问题,提出了修正的SMA本构模型,并把模型拟合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数值拟合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很好,可以很好地描述SMA在不同应变幅值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且模型形式简单,概念明确,参数容易得到,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效应 超弹性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51
4
作者 崔迪 李宏男 宋钢兵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86-94,共9页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集传感和驱动于一身的新型功能材料,引起了土木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对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回顾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过程,简单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特性和本构模型;根据形状记忆合金在结... 形状记忆合金作为一种集传感和驱动于一身的新型功能材料,引起了土木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对它的研究也日益深入,但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回顾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过程,简单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特性和本构模型;根据形状记忆合金在结构控制中所起的作用,分类概述了它作为被动控制器和主动控制器的研究进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SMA智能混凝土的研究情况;指出了当前形状记忆合金在土木工程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土木工程 结构控制 智能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混凝土柱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崔迪 李宏男 宋钢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0-154,共5页
为了考查形状记忆合金(SMA)对结构构件动力特性的影响,将不同状态的SMA丝埋入到混凝土柱中,制成SMA混凝土柱,采用初始位移法测出SMA混凝土柱的自由振动衰减曲线,得到各SMA混凝土柱的频率和阻尼比。试验包括自由振动测试和通电振动测试... 为了考查形状记忆合金(SMA)对结构构件动力特性的影响,将不同状态的SMA丝埋入到混凝土柱中,制成SMA混凝土柱,采用初始位移法测出SMA混凝土柱的自由振动衰减曲线,得到各SMA混凝土柱的频率和阻尼比。试验包括自由振动测试和通电振动测试两部分。对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知,SMA所处状态对混凝土柱的阻尼比影响显著;SMA相变过程中产生的回复力对混凝土柱的频率的影响较大。因此,可以利用SMA来改变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的动力特性,以有效控制结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混凝土柱 动力特性 阻尼比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弹性SMA螺旋弹簧的基础隔震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斌 蒲武川 +1 位作者 张海洋 宋钢兵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9-215,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由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螺旋弹簧和滑动支座组成的新型基础隔震系统。利用SMA螺旋弹簧的一系列加卸载试验,建立了SMA螺旋弹簧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位移动力本构关系的现象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两层的隔震钢结构... 本文提出了一个由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螺旋弹簧和滑动支座组成的新型基础隔震系统。利用SMA螺旋弹簧的一系列加卸载试验,建立了SMA螺旋弹簧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力位移动力本构关系的现象模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个两层的隔震钢结构框架的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多组地震动激励试验验证了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数值结果表明,和普通钢弹簧的隔震系统比较,所提出的基础隔震系统具有更好的隔震效果,并可显著地抑制结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超弹性SMA螺旋弹簧 动力本构关系 振动台 结构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横隔板-U肋交接处割焊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李传习 熊永明 +2 位作者 陈卓异 柯璐 宋钢兵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7-32,共6页
为研究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横隔板的热切割和焊接过程,分析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热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探讨切割速度和焊接速度对横隔板弧形切口处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研究钢箱梁正交异性桥面板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的残余应力分布规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横隔板的热切割和焊接过程,分析横隔板与U肋交接处热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探讨切割速度和焊接速度对横隔板弧形切口处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横隔板弧形切口处产生切向残余拉应力,其值超过钢材屈服强度;焊接在横隔板与U肋焊接区局部范围引起沿焊缝方向的残余拉应力,且焊缝尾端的应力集中更为明显;弧形切口残余应力区宽度随切割速度的增加而减小,残余拉应力随焊接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选用较快的横隔板切割速度和较慢的焊接速度可减小弧形切口处残余应力分布宽度和应力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正交异性板 横隔板 焊接 热切割 残余应力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消能减震体系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钱辉 李宏男 宋钢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2-47,共6页
利用奥氏体SMA丝的超弹性和阻尼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SMA阻尼器,试验研究了该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基于塑性理论的一维理论模型,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能量平衡方法对SMA阻尼器消能减震体系的参数进... 利用奥氏体SMA丝的超弹性和阻尼特性,设计了一种新型的SMA阻尼器,试验研究了该阻尼器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建立了基于塑性理论的一维理论模型,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能量平衡方法对SMA阻尼器消能减震体系的参数进行了优化,给出了消能部件参数建议取值范围。最后以一幢十层剪切型钢框架结构为算例,分析了SMA阻尼器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具有良好的滞回耗能能力,能很好地控制结构的位移反应,适用于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阻尼器 地震控制 消能减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电阻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崔迪 李宏男 宋钢兵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67-573,共7页
建立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电阻特性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NiTi形状记忆合金不同相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电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当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制作传感元件时,应... 建立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电阻特性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下,NiTi形状记忆合金不同相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丝的电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当利用NiTi形状记忆合金制作传感元件时,应根据使用条件来确定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电阻特性 应变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_∞范数的输电塔结构动力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鹏 李宏男 +2 位作者 宋钢兵 张卓群 霍林生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8-612,618,共6页
目前输电塔结构设计主要基于静力及拟静力工况,以用钢量(总质量)为经济指标进行静力优化,忽略了动力荷载的频率特性。为解决输电塔结构动力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H∞范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 目前输电塔结构设计主要基于静力及拟静力工况,以用钢量(总质量)为经济指标进行静力优化,忽略了动力荷载的频率特性。为解决输电塔结构动力优化问题,提出了基于H∞范数的优化方法。该方法以系统传递函数的H∞范数为优化目标,采用遗传算法对角钢截面进行优化。在计算H∞范数时,用串联多质点模型模拟塔架结构以简化计算。同时,引入惩罚函数来调整个体的适应度,从而保证优化结果满足静力工况,不出现杆件失稳且不增加用钢量。以一个实际输电塔结构作为算例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动力优化方法显著降低了输电塔的地震响应,同时保证结构满足静力工况且总质量不超过满应力优化法的用钢量。该方法不需要求解时域响应,计算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架 H 范数 遗传算法 地震响应 截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状记忆合金的X形板阻尼器的力学模型 被引量:7
11
作者 任文杰 李宏男 宋钢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7,共5页
根据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分段线性化本构关系,建立了X形SMA板式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通过MATLAB程序进行数值模拟,绘制了X形SMA板的阻尼力滞回曲线,并研究了位移幅值、温度、形状尺寸对阻尼器基本特征参数(等效割线刚度、单位循环消... 根据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分段线性化本构关系,建立了X形SMA板式阻尼器的力学模型;通过MATLAB程序进行数值模拟,绘制了X形SMA板的阻尼力滞回曲线,并研究了位移幅值、温度、形状尺寸对阻尼器基本特征参数(等效割线刚度、单位循环消耗的能量、等效阻尼比)的影响。结果表明:X形SMA板式阻尼器具有“旗帜”形的滞回曲线,耗能较小,但复位能力好;随位移幅值增加,耗能力和等效阻尼比增加,等效割线刚度降低,温度的影响与此相反;阻尼器的特征参数随板高增加均呈降低趋势;增加板宽,单位循环耗能与等效割线刚度增加,而等效阻尼比不变。研究结果为X形SMA板式阻尼器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X形板阻尼器 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式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线材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崔迪 李宏男 宋钢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7-263,共7页
超弹性是形状记忆合金(SMA)的重要特性之一.鉴于钢绞线在力学性能上的优势,提出一种新形式的SMA线材——SMA绞线,其目的在于将其埋设到土木工程领域的混凝土构件中.通过试验,主要研究了应变幅值和加卸载循环次数对普通圆截面SMA丝材和SM... 超弹性是形状记忆合金(SMA)的重要特性之一.鉴于钢绞线在力学性能上的优势,提出一种新形式的SMA线材——SMA绞线,其目的在于将其埋设到土木工程领域的混凝土构件中.通过试验,主要研究了应变幅值和加卸载循环次数对普通圆截面SMA丝材和SMA绞线的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应力、残余应变、最大相变应变和耗能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MA绞线比SMA丝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建议在工程应用中将SMA的线材形式作为一项影响其超弹性力学性能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循环加载试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 被引量:4
13
作者 任文杰 李宏男 宋钢兵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57-161,共5页
Graesser模型以应力-应变增率形式表述了形状记忆合金(SMA)本构关系,具有形式简单、能反映SMA动态力学特性的优点;但忽略了加载路径对模型参数的影响,造成预测误差.依据超弹性SMA的拉伸试验结果,在Graesser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模型:... Graesser模型以应力-应变增率形式表述了形状记忆合金(SMA)本构关系,具有形式简单、能反映SMA动态力学特性的优点;但忽略了加载路径对模型参数的影响,造成预测误差.依据超弹性SMA的拉伸试验结果,在Graesser模型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模型:将滞回曲线分为加荷阶段、卸荷至马氏体逆相变完成阶段、母相弹性卸荷阶段三部分,每部分采用各自的参数.数值模拟比较表明:改进模型能很好地捕捉超弹性SMA在静荷下的应力-应变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加荷速率对其滞回性的影响,且较Graesser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Graesser模型 改进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本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 被引量:4
14
作者 崔迪 李宏男 宋钢兵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通过试验,研究了受过循环变形、具有稳定超弹性变形性能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在拉伸到不同应变幅值条件下卸载的超弹性变形行为。根据试验测得的结果,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本构关系模型,并把模型计算的结果和实验数据进... 通过试验,研究了受过循环变形、具有稳定超弹性变形性能的形状记忆合金丝在拉伸到不同应变幅值条件下卸载的超弹性变形行为。根据试验测得的结果,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形状记忆合金超弹性本构关系模型,并把模型计算的结果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该模型避免了已有模型在参数确定上的困难,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为建立形状记忆合金本构模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超弹性 本构关系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非线性振动智能控制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芦钰 宋钢兵 欧进萍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中,试验验证对于理论与数值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模型试验大部分都只考虑结构的线性行为,所以考虑结构非线性振动的试验模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采用磁流变旋转阻尼器来模拟结构中的塑性铰,并通过调整输入... 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中,试验验证对于理论与数值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目前的模型试验大部分都只考虑结构的线性行为,所以考虑结构非线性振动的试验模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采用磁流变旋转阻尼器来模拟结构中的塑性铰,并通过调整输入到此旋转阻尼器中的电压来实现不同的非线性行为,然后在不同的非线性行为下验证了动态神经网络观测器和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结构非线性试验模型可以在试验完成后不需要任何代价而恢复到初始状态,并且能够实现不同的非线性行为,同时采用的智能控制算法对结构非线性振动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非线性振动 试验模型 磁流变旋转阻尼器 塑性铰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间隙对磁流变液联轴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光涛 李友荣 宋钢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06期71-74,78,共5页
对一种新型磁流变液传动器件——磁流变液联轴器的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工作区的间隙对磁流变液联轴器磁感应强度和剪切应力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当工作区间隙由0.2mm增加到2.0mm时,工作区的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而... 对一种新型磁流变液传动器件——磁流变液联轴器的磁场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了工作区的间隙对磁流变液联轴器磁感应强度和剪切应力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通过分析表明,当工作区间隙由0.2mm增加到2.0mm时,工作区的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小,而磁感应强度和剪切应力沿长度方向的分布却逐渐趋于均匀,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由0.65T减小到0.35T;无论是当工作区磁流变液的磁场达到饱和时,还是当磁感应强度使剪切应力达到屈服值时,剪切应力都不会再随磁感应强度升高而增大。通过计算可知,对于所研究的直径与长度之比为5/7的磁流变液联轴器,当工作区间隙由0.2mm增加到2.0mm时,它所能传递的工作扭矩仅降低25%。因此在设计其磁场时应综合计及加工、安装精度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合理选择工作区的间隙,推荐选用1.2mm左右的工作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联轴器 工作区间隙 有限元 磁感应强度 传递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主动传感技术的高温后PVA-ECC梁冲击损伤监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齐宝欣 李茉 +1 位作者 刘东 宋钢兵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33-240,共8页
研究了低速冲击荷载作用下具有高温损伤的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梁的损伤特征,对比分析不同温度损伤与室温下的PVA-ECC梁,在同一跌落高度和落锤质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落锤低速冲击试验,模拟冲击能量对梁的影响结果。... 研究了低速冲击荷载作用下具有高温损伤的聚乙烯醇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PVA-ECC)梁的损伤特征,对比分析不同温度损伤与室温下的PVA-ECC梁,在同一跌落高度和落锤质量上进行了一系列的落锤低速冲击试验,模拟冲击能量对梁的影响结果。采用压电陶瓷智能骨料传感器的主动监测方法和扫频波信号,监测落锤低速冲击作用下PVA-ECC梁的裂纹产生、发展、断裂全过程与波衰减的规律。基于小波包能量法分析重复冲击试验下的PVA-ECC梁裂缝发展演化。建立了PVA-ECC梁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出300℃高温加热后的PVA-ECC梁低速冲击裂纹开展全过程,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温损伤造成PVA-ECC梁的抗冲击性能减弱;室温下的PVA-ECC梁有一定抗冲击能力,但当温度达到PVA纤维的熔点(230℃)时,PVA-ECC梁中的PVA纤维消失,产生孔隙,形成素水泥砂浆梁,不具有抗冲击能力;高温损伤造成PVA-ECC丧失了高强度、韧性、耐疲劳的能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损伤 PVA-ECC梁 冲击性能 小波包分析 压电陶瓷智能骨料 健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宾汉模型的磁流变液联轴器工作转矩预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鲁光涛 李友荣 +1 位作者 王志刚 宋钢兵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15年第6期29-32,共4页
针对一种旋转圆筒式磁流变液联轴器,提出了用于预测磁流变液联轴器工作转矩的修正宾汉模型。在该宾汉模型中采用磁流变液联轴器主动转筒和从动转筒之间的转速比n作为宾汉模型的输入参数,并采用指数模型描述磁致库仑阻尼力矩。实验结果表... 针对一种旋转圆筒式磁流变液联轴器,提出了用于预测磁流变液联轴器工作转矩的修正宾汉模型。在该宾汉模型中采用磁流变液联轴器主动转筒和从动转筒之间的转速比n作为宾汉模型的输入参数,并采用指数模型描述磁致库仑阻尼力矩。实验结果表明,当线圈电流恒定时,在负载由小-大-小变化过程中,不同初始转速下的转矩-转速比曲线基本重合,且在负载正向增大和反向减小过程中,磁流变液联轴器工作转矩变化曲线基本重合,未形成滞环。当转速比较小(n<1.3)时,磁流变液工作转矩随负载增大急剧增大;当转速比较大时(n>1.3),工作转矩随负载增大增速减缓,其变化曲线斜率均为0.05,整个转矩-转速比变化曲线与磁流变液联轴器宾汉模型完全吻合,利用磁流变液联轴器力矩宾汉模型可以预测和确定其工作转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联轴器 宾汉模型 转矩 转速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形状记忆合金应变传感特性分析
19
作者 崔迪 李宏男 宋钢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8-181,共4页
阐述了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应变传感原理.在Brinson建立的形状记忆合金一维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Ikuta提出的电阻率与马氏体百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了形状记忆合金应变传感特性的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初... 阐述了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应变传感原理.在Brinson建立的形状记忆合金一维本构模型的基础上,引入Ikuta提出的电阻率与马氏体百分含量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简化,建立了形状记忆合金应变传感特性的理论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初始状态的形状记忆合金电阻相对变化率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形状记忆合金可以作为应变传感元件使用,温度对形状记忆合金的传感特性有影响,设计时要根据使用温度来确定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电阻率 应变传感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SMA驱动SSBOP装置远程位置控制
20
作者 陈红 马宁 宋钢兵 《电工技术》 2010年第7期46-48,共3页
鉴于深海油/气开采快速井喷控制,美国休斯顿大学智能材料应用实验室开发出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深海油/气开采井喷控制(SMA-SSBOP)概念模型。介绍研究应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编程实现SMA-SSBOP装置滑块位置的远程通信与PID-PWM控制,基于dSPAC... 鉴于深海油/气开采快速井喷控制,美国休斯顿大学智能材料应用实验室开发出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深海油/气开采井喷控制(SMA-SSBOP)概念模型。介绍研究应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编程实现SMA-SSBOP装置滑块位置的远程通信与PID-PWM控制,基于dSPACE DSP分析PLC远程控制SMA-SSBOP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驱动器 PLC分布式控制 PID-PWM控制器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