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证实的130例脊柱疾病核素骨显像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尚玉琨 李舰南 +1 位作者 蔡良 白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 :比较核素全身骨平面显像和MRI、CT及X线诊断脊柱转移瘤及其他脊柱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 3 0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疾病患者行99mTc MDP全身骨显像 ,其中 1 0 4例同期行MRI、6 1例行CT、1 0 7例行X线片检查。结果 :骨显像的诊断... 目的 :比较核素全身骨平面显像和MRI、CT及X线诊断脊柱转移瘤及其他脊柱疾病的价值。材料和方法 :1 3 0例经病理证实的脊柱疾病患者行99mTc MDP全身骨显像 ,其中 1 0 4例同期行MRI、6 1例行CT、1 0 7例行X线片检查。结果 :骨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 :转移瘤 91 .7%,原发骨恶性肿瘤 73 .3 %,良性肿瘤 5 4.2 %,瘤样病损 81 .8%,炎性病变 1 0 0 %,压缩性骨折 1 0 0 %。6 1 .1 %的转移瘤患者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的异常浓聚或稀疏灶。结论 :核素骨显像诊断骨转移瘤最有效 ;其他脊柱疾病 ,几种影像技术各有其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诊断 核素骨显像 转移瘤 病理 患者 CT MPI 异常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本底感兴趣区对显像法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尚玉琨 孔令山 潘文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0-112,共3页
采用 99m Tc- DTPA和 1 31 I- OIH作显像剂 ,对 132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及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测定。 GFR测定时 ,选用 2种本底感兴趣区 (ROI) ,即常规双肾外下方 (下本底 )和双肾内上方 (上本底 )。结果发现选用... 采用 99m Tc- DTPA和 1 31 I- OIH作显像剂 ,对 132例患者行肾动态显像和肾小球滤过率 (GFR)及有效肾血浆流量(ERPF)测定。 GFR测定时 ,选用 2种本底感兴趣区 (ROI) ,即常规双肾外下方 (下本底 )和双肾内上方 (上本底 )。结果发现选用常规下本底 ROI测得肾功能较差肾的相对肾功能值能明显高于 ERPF所测 ;而选用上本底 ROI所测值更接近 ERPF所测。结果提示 99m Tc- DTPA作显像剂时 ,常规本底减除方法可能高估功能受损肾的 GFR,而采用内上方本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肾小球滤过率 有效肾血浆流量 本底感兴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肌肉软组织摄取骨显像剂一例 被引量:5
3
作者 尚玉琨 李舰南 +1 位作者 白晶 蔡良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5-355,共1页
关键词 患者 骨显像剂 软组织 多发性骨髓瘤 摄取 入院 嗜碱粒细胞 血尿素 肌肉 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显像法GFR和ERPF测量评价肾功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尚玉琨 李舰南 +3 位作者 孔令山 潘文舟 白晶 蔡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25-227,共3页
关键词 核素显像法 肾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浆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外软组织摄取骨显像剂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尚玉琨 李舰南 +2 位作者 白晶 蔡良 周桂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尚玉琨 孔令山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310-313,共4页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放射性核素 诊断 内照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在肝脏肿瘤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尚玉琨 谢明萱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2年第1期76-78,共3页
近十年来,^18F-FDG PET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其中大多数用于恶性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肝细胞癌变时糖生成减少、利用增加,使^18F-FDG随时间逐渐浓聚在癌细胞内,在PET影像上显示为阳性。但少数分化好的肝细胞癌组织内含有较高浓度葡... 近十年来,^18F-FDG PET的临床应用发展迅速,其中大多数用于恶性肿瘤诊断和指导治疗。肝细胞癌变时糖生成减少、利用增加,使^18F-FDG随时间逐渐浓聚在癌细胞内,在PET影像上显示为阳性。但少数分化好的肝细胞癌组织内含有较高浓度葡萄糖-6-磷酸酶,加速了^18F-FDG的转化,故瘤组织内^18F-FDG含量相对较低,可使PET显像呈假阴性。初步研究显示^18F-FDG PET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灵敏度在50%-86.4%之间,虽低于CT和B超,但在转移灶探测方面优于后两者,且可判断肝癌的分化程度。探测胆管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的灵敏度则达68%-100%,远高于CT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放射性核素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腈类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时肝脏高放射性对下壁心肌的影响
8
作者 尚玉琨 乔宏庆 潘文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51-553,共3页
目的:观察99m Tc 腈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 P E C T)心肌灌注显像时肝脏高放射性对下壁心肌图像的影响,并探讨其校正方法。方法:应用特制的心脏和肝脏模型。浓度研究选用心/肝放射性计数皆比为0.6,0.7... 目的:观察99m Tc 腈类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 P E C T)心肌灌注显像时肝脏高放射性对下壁心肌图像的影响,并探讨其校正方法。方法:应用特制的心脏和肝脏模型。浓度研究选用心/肝放射性计数皆比为0.6,0.7,0.8,0.9 和无肝脏5 个点。距离研究选用心肝距离为1,2,3,4,5,6 cm 和无肝脏7 个点(心/肝放射性计数比皆为0.5)。用常规对比增强型 Ram p 滤波函数( Ram p C)和定量分析用 Ram p 滤波函数( Ram p Q)重建图像。以 Ram p C重建的无肝脏影响的心脏下壁/前壁放射性计数比为正常,用直线相关分析不同浓度和不同距离时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结果: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与心/肝比呈直线负相关(r=- 0.987, P< 0.01),当心/肝比为0.9 时,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 10% 。下壁/前壁比减低程度与心肝距离呈直线负相关(r=- 0.970, P< 0.01)。 Ram p Q 重建较 Ram p C重建下壁/前壁比增加2.2% ~10.0% ,且心/肝比越低,心肝距离越近,增加越明显。结论:肝脏高放射性可引起重建图像下壁心肌伪影性放射性计数减低(肝心伪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显像 SPECT ^99M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脓肿高度摄取^(18)F-FDG
9
作者 尚玉琨 孔令山 +2 位作者 潘文舟 崔斌 谢明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54-354,共1页
关键词 脑脓肿 感染来源 病理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免疫显像和治疗在前列腺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尚玉琨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法的选择依赖于正确的分期 ,而分期的主要依据为是否有转移 ,常规诊断手段B超、CT和MRI探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最近的研究显示 ,放射免疫显像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 前列腺癌最佳治疗方法的选择依赖于正确的分期 ,而分期的主要依据为是否有转移 ,常规诊断手段B超、CT和MRI探测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不高。最近的研究显示 ,放射免疫显像有望解决这个问题 ,同时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也可对晚期患者行放射免疫治疗 ,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诊断 治疗 放射免疫显像 放射免疫治疗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SPECT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特异性的因素
11
作者 尚玉琨 乔宏庆 潘文舟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9年第5期294-296,共3页
自70年代初201TI应用于心肌灌注显像以来,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早已肯定。80年代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应用于心肌灌注显像。与平面显像相比较,断层心肌显像能减少心肌组织间及心肌与非心肌组织间的重叠,准确地确定病变范... 自70年代初201TI应用于心肌灌注显像以来,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早已肯定。80年代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应用于心肌灌注显像。与平面显像相比较,断层心肌显像能减少心肌组织间及心肌与非心肌组织间的重叠,准确地确定病变范围;由于分辨力增高,提高了探测深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心肌灌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的核医学诊断、治疗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尚玉琨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5期440-443,共4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核素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初步观察
13
作者 尚玉琨 乔宏庆 +3 位作者 侯英萍 刘长滨 陈敏 张新睿 《心功能杂志》 1997年第2期81-84,共4页
为了探讨Tc-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1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35例对照组行99mTc-MIBI单光子发射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分... 为了探讨Tc-99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对1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35例对照组行99mTc-MIBI单光子发射断层(SPECT)心肌灌注显像,分析重建后的断层图像,按是否有花斑样改变和灶性放射性稀疏,将患者再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组,分析两组的年龄及性别构成,计算并比较阳性组、阴性组及对照组的心/肝计数比及心腔/心肌计数比。结果发现:35例对照组心肌灌注显像正常,71例患者出现阳性结果,阳性率为54.6%,阳性组患者年龄轻、男性多、心/肝比及心腔/心肌计数比明显低于阴性组及对照组。结果提示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有助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放射笥核素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显像观察控释片剂在胃肠道内的分解时间与部位
14
作者 尚玉琨 孔令山 《中华国际医学杂志》 2001年第5期462-463,共2页
关键词 控释片剂 胃肠道 分解时间 部位 控释剂型 ^99mTcO4^-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宝 尚玉琨 +2 位作者 李舰南 白晶 蔡良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探讨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全身骨显像示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的30例患者显像结果与其手术病理和(或)CT、MRI、X 线、超声及肠镜等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异常摄取(99)~Tc^m-MDP... 目的探讨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全身骨显像示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的30例患者显像结果与其手术病理和(或)CT、MRI、X 线、超声及肠镜等检查结果对照,分析异常摄取(99)~Tc^m-MDP 的临床意义。结果 30例患者中肝摄取9例,其中弥散性摄取7例(6例为巨块型肝癌,1例为肝癌并结节性肝硬化),局灶性摄取2例(1例为转移性肝癌.1例为原发性肝癌);肺摄取5例,均为局灶性,4例为肺癌,1例为转移性肺癌;结肠摄取5例,1例弥散性伴局灶性摄取增高为血吸虫病,余4例原因不明;皮下摄取4例,2例对称性摄取者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的转移性微小钙化灶,2例不对称摄取者1例为血管瘤,1例为脓肿;胸膜摄取3例,均为转移癌;腹部摄取3例,1例为网膜转移,1例为椎旁软组织转移,1例原因未明;乳腺摄取1例为乳腺癌。结论多种原因均可致骨外软组织异常摄取(99)~Tc^m-MDP,应结合临床或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放射性核素显像 MDP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应用二硝酸异山梨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酯抗心肌缺血起效时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吴宗贵 李舰南 +5 位作者 樊民 尚玉琨 张亚文 白晶 丁茹 陈金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25-627,T001,共4页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5 ISMN)和二硝酸异山梨酯 (ISDN)时达到抗心肌缺血作用所需起效时间的差异。方法 将 2 5例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ISDN组 (13例 )和 5 ISMN组 (12例 ) ,应用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和...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5 ISMN)和二硝酸异山梨酯 (ISDN)时达到抗心肌缺血作用所需起效时间的差异。方法 将 2 5例有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ISDN组 (13例 )和 5 ISMN组 (12例 ) ,应用99mTc MIBI心肌断层显像和心电图分别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不同时间段 (3、15和 45min)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结果 ISDN组患者给药后 3min心肌99mTc MIBI稀疏缺损区即消失或明显缩小 11例 (84.6 %) ;而 5 ISMN组仅 2例 (15 .4%)有改善 ;用药后 15minISDN组的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 5 ISMN组。与给药前比较 ,ISDN组给药后 3和 15min99mTc MIBI心肌摄取比值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 ;而 5 ISMN组给药后 3min与给药前的差异无显著性 ,15min时虽有明显改善 ,但仍显著低于ISDN组 ;45min后两组心肌缺血改善情况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有心绞痛发作的冠心病患者静脉应用ISDN达到抗心肌缺血的作用所需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 5 ISMN ,可作为治疗急性抗心肌缺血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二硝酸异山梨酯 5-单硝酸异山梨酯 临床研究 99MTC-MIBI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PET显像监测肝癌TACE治疗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孔令山 尤天庚 +5 位作者 潘文舟 张致峰 尚玉琨 谢明萱 王少雁 崔斌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335-337,共3页
目的 :评价18F FDGPET显像监测肝癌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 (TACE)疗效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3 3例肝癌患者 ,男 2 6例 ,女 7例 ,年龄 2 5~ 74岁 ,18F FDGPET共检查 40人次。其中有 7人 2次行PET显像检查。结果 :2 1例原发性肝癌(HCC)TACE后... 目的 :评价18F FDGPET显像监测肝癌动脉插管化疗加栓塞 (TACE)疗效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3 3例肝癌患者 ,男 2 6例 ,女 7例 ,年龄 2 5~ 74岁 ,18F FDGPET共检查 40人次。其中有 7人 2次行PET显像检查。结果 :2 1例原发性肝癌(HCC)TACE后 ,11例病灶部位代谢降低呈放射性稀疏或缺损 ,SUV1.2~ 1.5 ,其中有 8例SUVratio≤ 0 .6;9例肝脏原发灶代谢增高 ,SUV3 .0~ 7.3 ;1例HCC伴腹水患者PET检查阴性 ,但CT发现肝内结节伴门静脉癌栓形成。 2例胆管细胞癌中 ,1例阴性 ,另 1例第 2次PET检查发现肝门部、腹腔淋巴结转移。 3例转移性肝癌病灶呈放射性缺损 ,SUV1.1~ 1.3 ;其余 7例患者肝内呈多灶性高代谢区 ,SUV3 .0~ 7.6。结论 :FDGPET显像是判断肝癌TACE后肿瘤坏死与存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疗效监测 ^18F-FDG PET显像 肝癌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的质量保证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晶 尚玉琨 +2 位作者 李舰南 蔡良 周桂梅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灌注显像 伪影 不稳定型心绞痛 受检者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负荷试验 放射性药物 标记化合物 显像剂 静息显像 MIBI 负荷显像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摄取值对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孔令山 郭万华 +6 位作者 潘文舟 王辉 朱承谟 尚玉琨 张致峰 谢明萱 崔斌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 探讨肺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标准摄取值 (SUV)对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 8F FDGPET显像肺内占位性病灶患者 ,用感兴趣区法计算病灶SUV ,随访其手术病理检查、穿刺检查以及治疗转归等结果 ,比较综合临床诊断、... 目的 探讨肺1 8F 脱氧葡萄糖 (FDG)PET显像标准摄取值 (SUV)对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 8F FDGPET显像肺内占位性病灶患者 ,用感兴趣区法计算病灶SUV ,随访其手术病理检查、穿刺检查以及治疗转归等结果 ,比较综合临床诊断、不同SUV阈值对肺占位性病灶的诊断效果。结果 综合诊断 66个肺部占位性病变的总灵敏度为 94.5 % ,特异性为 81.8% ,不同SUV阈值的诊断效能均低于此水平。结论 1 8F FDGPET对肺占位性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摄取值 肺肿瘤 鉴别诊断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证实的90例脊柱肿瘤核素骨显像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舰南 尚玉琨 +1 位作者 蔡良 白晶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全身骨平面显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和结果:分析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肿瘤患者 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资料。结果表明,49例骨转移瘤中骨显像阳性43例,37例椎体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30例累及整 个椎体,其中18例...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全身骨平面显像特点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和结果:分析9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肿瘤患者 99mTc-MDP全身骨平面显像资料。结果表明,49例骨转移瘤中骨显像阳性43例,37例椎体放射性摄取明显增高;30例累及整 个椎体,其中18例伴椎体对称性膨大;29例伴有其他骨骼放射性浓聚或稀疏。17例原发恶性骨肿瘤中骨显像阳性12例,1 例摄取明显增强,其中8例累及整个椎体,3例为不规则病灶伴不对称性膨出;仅4例伴有其他骨骼病变。24例良性骨肿瘤中 骨显像阳性13例,6例摄取明显增高;仅1例伴其他骨骼病变。结论:多脊柱骨转移瘤的骨显像特点是多节椎体放射性异常 浓聚或稀疏,多伴有其他部位骨骼病灶,常累及整个椎体,伴对称性膨大。多数原发恶性骨肿瘤表现为单发或多发性脊椎摄取 明显增强,多数累及整个椎体,但不伴对称性膨大;少数为局灶性不规则病灶向周围不对称性膨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肿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继发性肿瘤 原发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