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AV/BA46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特异细胞免疫 被引量:8
1
作者 尤长宣 苏瑾 +3 位作者 廖旺军 张军一 Paul L Hermonat 罗荣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46-2149,共4页
目的探讨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乳腺癌抗原BA46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细胞免疫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将细胞分为基因转染组及对照组,基因转染组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 目的探讨以腺相关病毒为载体,乳腺癌抗原BA46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DC)诱导特异细胞免疫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将细胞分为基因转染组及对照组,基因转染组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BA46/Neo转染,对照组以293细胞裂解物冲击,两组细胞均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DC前体细胞成熟。第7天,收集DC,取该DC与T细胞按比例混合,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用3H-TdR掺入法检测DC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能力;以流式细胞仪分析CTL细胞中IFN-γ、IL-4、CD4、CD8、CD25、CD69的表达情况,同时取BA46阳性的乳腺癌细胞株Hs578T为靶细胞,采用51Cr释放法检测杀伤效率。结果BA46基因转染组DC具备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所诱导的CTL高表达CD8、CD69和IFN-γ,对BA46阳性的靶细胞有较强的杀伤作用,该杀伤具有BA46抗原特异性和MHC限制性。结论乳腺癌BA46基因转染DC成功诱导特异的细胞免疫,为基因修饰细胞治疗乳腺癌打下实验室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BA46 腺相关病毒 特异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吉非替尼—线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尤长宣 苏瑾 +3 位作者 李金瀚 盛信秀 崔斐 罗荣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5年6月~2008年9月在南方医院肿瘤中心接受吉非替尼(250mg/d)做为一线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28例,主要分析中位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一线治疗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5年6月~2008年9月在南方医院肿瘤中心接受吉非替尼(250mg/d)做为一线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28例,主要分析中位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客观有效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全组客观有效率:无CR,PR 10例(35.7%),SD 14例(50.0%)。中位PFS为6.5个月(95%CI 3.9~9.0个月),1年生存率为57.1%(16例),中位OS为12.8个月(95%CI 6.3~19.3个月)。毒副反应较轻,大多为1~2级,3级皮疹2例,3级腹泻1例,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不影响治疗。结论:吉非替尼一线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一线治疗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吉西他滨 被引量:25
3
作者 尤长宣 罗荣城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09-311,共3页
吉西他滨是一种新型嘧啶类抗代谢药物 ,美国FDA已批准将其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本文就其化学结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临床研究、不良反应、剂量等方面的问题加以综合论述。
关键词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疗法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CEA转染树突状细胞制备肺癌疫苗 被引量:2
4
作者 尤长宣 钱晓涛 +2 位作者 何圆 Yong Liu Paul L Hermonat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7-491,共5页
目的探讨以改构腺相关病毒2型(AAV-2)为载体,将rAAV/CEA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制备肺癌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获得贴壁的单个核细胞(Mo),以rAAV/CEA病毒转染,对照组以CEA多肽刺激,两组细胞均以重组... 目的探讨以改构腺相关病毒2型(AAV-2)为载体,将rAAV/CEA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制备肺癌治疗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分离获得贴壁的单个核细胞(Mo),以rAAV/CEA病毒转染,对照组以CEA多肽刺激,两组细胞均以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DC成熟。第7天收集DC,取DC与原始T细胞混合,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CTL),[3H]-TdR掺入法检测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CTL细胞中IL-4、IFN-γ、CD8、CD4、CD69、CD25的表达情况;取CEA阳性的肺癌细胞株A549为靶细胞,采用51Cr释放法检测CTL对该靶细胞的杀伤效率。结果 rAAV/CEA转染的DC疫苗可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具体表现在:⑧疫苗具备较强的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⑧诱导的CTL较高表达CD8、CD69和IFN-γ,⑧对CEA阳性的肺癌靶细胞产生较强杀伤活性,且此活性具有抗原特异性和MHC-I类限制性。结论以AAV为载体,rAAV/CEA基因转染DC可成功制备针对肺癌的治疗性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腺相关病毒 肺癌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学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尤长宣 苏瑾 罗荣城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PBL教学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学研究生临床实践部分的教学,对学生全面掌握肿瘤学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诊疗观念有很大帮助;符合培养医学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值得... PBL教学是国际上非常流行的教学模式。将PBL教学模式应用于肿瘤学研究生临床实践部分的教学,对学生全面掌握肿瘤学理论知识,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综合诊疗观念有很大帮助;符合培养医学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改革思路,值得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肿瘤学 研究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本科生临床肿瘤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6
6
作者 尤长宣 苏瑾 罗荣城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3期280-281,共2页
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不断上升,迫切需要加强临床肿瘤学教育。我校在医学本科生中开设了临床肿瘤学选修课程,通过提高认识,精心挑选教材,合理制定教学计划,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关键词 医学本科生 临床肿瘤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Cl_2和/或骨膦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尤长宣 罗荣城 张鸣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22-522,共1页
目的 评价89SrCl2、骨膦以及两者联合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以147例恶性肿瘤并多发性骨转移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89SrCl2治疗组59例、骨膦治疗组56例、89SrCl2和骨膦联合治疗组32例,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 89S... 目的 评价89SrCl2、骨膦以及两者联合应用于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 以147例恶性肿瘤并多发性骨转移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89SrCl2治疗组59例、骨膦治疗组56例、89SrCl2和骨膦联合治疗组32例,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3个月。结果 89SrCl2治疗组和骨膦治疗组对骨痛缓解总有效率分别为81.4%和80.4%,对骨病变有效率分别为17%和9%,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49.2%和44.6%,两组3个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联合应用89SrCl2和骨膦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为90.6%,与前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骨病变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46.9%和75%,与前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组病例毒副作用均较小。结论 89SrCl2和骨膦均对骨转移癌在镇痛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疗效,联合应用89SrCl2和骨膦可能会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联合治疗 骨转移癌 骨膦 ^89SR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生诊断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被引量:5
8
作者 尤长宣 苏瑾 +3 位作者 郑维扬 廖旺军 张军一 罗荣城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6期1239-1241,共3页
医学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本课程,为了提高留学生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就留学生诊断学教学中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 医学诊断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本课程,为了提高留学生诊断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就留学生诊断学教学中教师思想认识的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的培养、教材的选择、教学计划的制定、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留学生诊断学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学 教学方法 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HCV核心抗原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功能研究
9
作者 尤长宣 苏瑾 +3 位作者 廖旺军 张军一 刘勇 罗荣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rAAV/HCV(hepatitis Cvirus,HCV)核心抗原基因(Coregene)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制备DC疫苗的免疫功能。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以rAAV/Core/Neo病毒转染DC前体细胞(基因转染组),同时设293细胞裂... 目的研究通过rAAV/HCV(hepatitis Cvirus,HCV)核心抗原基因(Coregene)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制备DC疫苗的免疫功能。方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以rAAV/Core/Neo病毒转染DC前体细胞(基因转染组),同时设293细胞裂解物刺激为对照组,转染12h后,均采用GM-CSF、IL-4、TNF-α诱导成熟。7天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Core/Neo病毒转染效率(即HCV核心抗原表达率)及DC表面标志CD14、CD40、CD80、CD83、CD86的表达情况,混合淋巴细胞实验检测DC剌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51Cr释放法检测CTL对抗原阳性靶细胞的杀伤效率及特异性。结果rAAV/Core/Neo转染DC的效率超过90%,成熟DC高表达CD40、CD80、CD83、CD86,转染后的DC具有较强的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能力,其CTL对HCV核心抗原阳性靶细胞具有很高的杀伤率及抗原特异性。结论rAAV/Core/Neo能够高效转染DC,转染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使CTL对HCV核心抗原阳性靶细胞具有杀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AV/HCV核心抗原基因转染树突状细胞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尤长宣 苏瑾 +2 位作者 廖旺军 张军一 罗荣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8期3099-3101,共3页
目的:研究rAAV/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基因[hepatitis C virus(HCV)core gene]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AAV(d16-95)/Core p5(简称rAAV/Core),并以pSH3包装系统制备该病毒。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 目的:研究rAAV/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基因[hepatitis C virus(HCV)core gene]转染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可行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AAV(d16-95)/Core p5(简称rAAV/Core),并以pSH3包装系统制备该病毒。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C前体细胞),以rAAV/Core病毒转染DC前体细胞(基因转染组),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成熟。3d后,收集部分DC,以流式细胞仪检测rAAV/Core转染效率及HCV核心抗原在DC中的表达情况。7d后,收集细胞,PCR/Southern blot分析rAAV/Core DNA在DC染色体的整合情况。显微镜下观察DC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标志CD1a、CD40、CD80、CD83、CD86的表达情况。结果:rAAV/Core成功转染DC,质粒DNA整合到DC染色体上,HCV核心抗原基因在DC内表达,DC成熟不受病毒转染影响,具有典型DC外观并高表达特异的成熟DC表面标志。结论:rAAV/Core转染和制备DC的成功为丙型病毒性肝炎的DC免疫治疗打下实验室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树突细胞 核心抗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模式分析 被引量:31
11
作者 何圆 刘芳 +1 位作者 钱晓涛 尤长宣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776-2779,共4页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干预(CBI)治疗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ⅢB期或Ⅳ期)均分为4组:第1组予CBI干预治疗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及家属,第2组予CBI干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第3组予CBI干预患者家属... 目的探索认知行为干预(CBI)治疗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晚期肺癌化疗患者(ⅢB期或Ⅳ期)均分为4组:第1组予CBI干预治疗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及家属,第2组予CBI干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第3组予CBI干预患者家属,第4组为无CBI干预组,干预时间持续4周,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CBI干预治疗前后SAS、SDS差值计算。结果 4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SAS差值、SDS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组干预治疗模式SAS、SDS值显著下降。结论 CBI干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及家属治疗模式明显改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焦虑及抑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焦虑 抑郁 认知行为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对肺癌诊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顾萍 俞守义 +4 位作者 陈清 耿仁文 胡静 尤长宣 李健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8-551,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3种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联合应用情况下的优势互补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和9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胸部X线、CT和纤支镜检查的临床资料,选取18个主要临床... 目的:探讨胸部X线、CT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3种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联合应用情况下的优势互补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和95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胸部X线、CT和纤支镜检查的临床资料,选取18个主要临床表现及主要诊断方法变量,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胸部X线的诊断符合率为62.1%(87/140),其中中央型肺癌符合率为62.5%、周围型肺癌符合率为78%,也就是说临床有超过60%的肺癌患者仅依据胸部X线即可诊断。CT检查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符合率高于中央型肺癌;而纤支镜对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5.8%。结论:胸部X线的确是临床诊断肺癌的首选方法,适宜于肺癌初诊和普查;CT、纤支镜分别与胸部X线作序列检查,将大大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诊断 肺肿瘤/放射照像术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镜检查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抢救呼吸衰竭 被引量:31
13
作者 苏瑾 尤长宣 +3 位作者 蔡绍曦 王晓燕 朱顺芳 罗雅玲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4-465,共2页
目的 探讨便携式纤维动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58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或其他疾病重症患者采用床边便携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插管均一次成... 目的 探讨便携式纤维动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抢救呼吸衰竭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58例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或其他疾病重症患者采用床边便携式纤支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并进行机械通气,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插管均一次成功,插管过程一般为 30s^5 min,无1例阻断自主呼吸,大喉痉挛、心跳骤停等发生。机械通气30 min后,呼吸衰竭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便携式纤支镜具有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引导经鼻气管插管迅速准确、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 经鼻气管插管 呼吸衰竭 抢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PS检测对于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14
作者 罗荣城 张军一 +4 位作者 何本夫 尤长宣 缪景霞 卢惠芳 李金瀚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 72例肺癌患者和 11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PS、NSE和CEA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组的TPS、NSE和CEA的表达水... 目的 :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测定 72例肺癌患者和 11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TPS、NSE和CEA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组的TPS、NSE和CEA的表达水平及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TPS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NSE和CEA(P <0 0 1) ,TPS、NSE和CEA阳性率和浓度均随着临床分期的进展而升高。TPS在肺癌淋巴结转移最为敏感 ,而骨转移表达水平最高。肺癌患者经有效治疗后血清TPS、NSE和CEA水平均明显下降 ,尤其以TPS下降幅度较为显著。结论 :TPS是检出肺癌非常敏感的标志物 ,尤其是淋巴结转移患者 ,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病情判断和疗效评价等均有重要价值 ,而动态观察其水平的临床价值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TPS 检测 肺癌 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NG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0
15
作者 苏瑾 张亚莉 +2 位作者 尤长宣 车小燕 王小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8-168,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单克隆抗体 鉴定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ceptin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7例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罗荣城 季晨阳 +5 位作者 李爱民 尤长宣 张军一 石敏 缪景霞 宋海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911-912,共2页
为探讨抗Her-2受体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对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作用,观察了7例接受Herceptin联合TAX或NVB治疗的Her-2/neu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7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 为探讨抗Her-2受体单克隆抗体Herceptin对Her-2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作用,观察了7例接受Herceptin联合TAX或NVB治疗的Her-2/neu阳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7例中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SD)1例,进展(PD)1例,有效率为71.4%(CR+PR),且未发现有任何与Herceptin有关的毒副反应出现。初步分析近期缓解率与Her-2/neu表达状况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 过度表达 乳腺肿瘤 HERCEPTIN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9)SrCl_2和/或骨膦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苏瑾 尤长宣 +1 位作者 蔡绍曦 孟要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 评价89SrCl2 和 /或骨膦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选择 6 7例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 ,其原发肺癌均有病理诊断 ,全身骨显像及X线检查证实有多发性骨转移 ,患者均有中度以上骨痛。其中89 SrCl2 治疗组 19例 ,骨膦治疗组 2 8例 ... 目的 评价89SrCl2 和 /或骨膦治疗肺癌骨转移的疗效。方法 选择 6 7例肺癌多发性骨转移患者 ,其原发肺癌均有病理诊断 ,全身骨显像及X线检查证实有多发性骨转移 ,患者均有中度以上骨痛。其中89 SrCl2 治疗组 19例 ,骨膦治疗组 2 8例 ,89 SrCl2 联合骨膦治疗组 2 0例 ,所有病例均随访观察 3个月。结果 89 SrCl2 治疗组和骨膦治疗组骨痛缓解率分别为 84.2 %和 80 .4% ,对骨转移病灶有效率分别为 15 .7%和10 .7% ,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 47.3%和 42 .8% ,其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而联合应用89 SrCl2 和骨膦治疗组镇痛有效率为 90 .0 % ,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骨转移病灶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 45 .0 %和 80 .0 % ,与前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89 SrCl2 和骨膦对肺癌骨转移均有较好的镇痛疗效 ,联合应用89 SrCl2 和骨膦对缓解骨痛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89 Sr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磷 肺肿瘤 骨转移 放射治疗 氯化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酰肝素酶、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锦阳 黄文华 +5 位作者 李海滨 曾宝真 王亚 陈佳丽 何园 尤长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2,187,共5页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Ⅶ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0例正...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HPA)、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Ⅶ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4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10例正常组织中HPA、HGF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PA、vEGF的表达与正常组织表达、TNM分期有关。HGF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的表达有关。三者中任意两者间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结论:HPA、HGF与VEGF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浸润与转移;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展过程中,三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乙酰肝素酶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肝脏肿瘤消融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廖旺军 吴湖炳 +3 位作者 陈锦章 石敏 尤长宣 王全师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41-1642,1646,共3页
目的探讨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指导肝恶性肿瘤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3例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治疗后仍有肿瘤残留病灶的患者,在PET-CT检查结果指导下,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术及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结果13例患者首次消融后残留的... 目的探讨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指导肝恶性肿瘤消融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13例肝脏恶性肿瘤消融治疗后仍有肿瘤残留病灶的患者,在PET-CT检查结果指导下,再次进行射频消融术及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治疗。结果13例患者首次消融后残留的病灶共35个,参照PET-CT结果二次消融治疗后31个病灶呈放射性缺损,4个病灶仍有部分区域呈放射性浓聚,再次消融治疗后病灶完全呈放射性缺损。结论18F-FDGPET-CT能灵敏、直观、准确地显示消融术后肿瘤组织坏死和残留情况;对消融后残留肿瘤的再次消融治疗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消融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亲和纯化制备基因工程人源抗HBs单克隆抗体Fab片段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栋平 韩焕兴 +2 位作者 尤长宣 罗荣城 毛庆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索亲和纯化人源单克隆抗体片段的简便实用方法。方法:应用自制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片段抗体(Anti-Fab)与链球菌蛋白G亲和胶(Gam m a Bind)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用一步法从工程菌培养上清中纯化人源抗HB... 目的:探索亲和纯化人源单克隆抗体片段的简便实用方法。方法:应用自制的抗人免疫球蛋白片段抗体(Anti-Fab)与链球菌蛋白G亲和胶(Gam m a Bind)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用一步法从工程菌培养上清中纯化人源抗HBs单克隆Fab 片段。经依沙吖啶沉淀、离子交换、分子筛纯化人混合血清提取IgG组分,木瓜酶处理后分离、纯化出Fab,免疫绵羊制备高效价抗血清。用Gam m aBind 一步纯化出抗血清中的IgG组分,再将该IgG经交联剂与Gam m a Bind 交联后制成亲和胶。人源抗HBs阳性菌培养上清与亲和胶共育后装柱,PBS洗去非特异结合蛋白,再用5 m ol/L氯化锂洗脱特异Fab。结果:聚丙烯酰胺电泳纯化产物显示,纯化后的抗体片段在电泳中形成单一区带,达到电泳纯;用酶标抗Fab 抗体免疫印迹结果证明,电泳显示的单一区带为Fab 蛋白区带;抗原特异Dotblot检测表明,该法制备出的Fab 保持了抗原结合活性。结论:本实验建立的一步亲和纯化法具操作简便、纯化快速和高效的特点,是人源性单克隆抗体F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抗HBS 单克隆抗体 FAB片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