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25期3689-3690,共2页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联合以案例为基础(CBL)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医学生64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2名)采取常规教学,...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PBL)教学法联合以案例为基础(CBL)教学模式在骨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医学生64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2名)采取常规教学,观察组(32名)采取PBL教学联合CBL教学,比较2组实习结束时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技能操作、病例分析以及专业体检),实习前和实习结束后批判思维能力[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评分,调查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中理论考试(92.57±5.01)分、技能操作(92.85±4.93)分、病例分析(93.56±4.02)分、专业体检(92.08±5.1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3.56±5.21)分、(84.51±5.26)分、(82.36±5.29)分、(82.64±5.31)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实习结束时CTDI-CV评分(226.90±9.23)分,高于对照组的(197.66±8.27)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中教学方法(22.54±1.15)分、学习兴趣激发(22.58±1.06)分、教学态度(22.64±1.02)分、学习能力提高(22.85±1.0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14±2.21)分、(20.19±2.23)分、(20.29±2.18)分、(20.28±2.24)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应用于骨科实习教学中,可提高实习生对骨科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利于教学满意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实习教学 以问题为导向 以案例为基础 考核成绩 教学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张喆 +1 位作者 地力牙尔·莫合塔尔 郭文涛 《医师在线》 2023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符合标准的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8),其中对照组行关节镜下ACL... 目的探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16例符合标准的膝关节ACL断裂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8),其中对照组行关节镜下ACL切除残端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本体感觉功能、关节稳定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本体感觉恢复阈值、被动角度试验值及双下肢胫骨股骨间的前移距离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ACL断裂患者行关节镜下ACL保留残端重建术,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本体感觉恢复,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关节镜下 前交叉韧带断裂保留残端重建术 膝关节功能 本体感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前后TT-TG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震宇 孙学斌 +3 位作者 李纲 刘阳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张克远 《新疆医学》 2016年第9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韧带重建术前术后TT-TG值差异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前十字韧带损伤并行韧带重建术的45例患者的术前术后及健侧膝关节TT-TG值,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韧带重建术前术后TT-TG值差异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6月前十字韧带损伤并行韧带重建术的45例患者的术前术后及健侧膝关节TT-TG值,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变化规律。结果健侧膝关节TT-TG值(13.55±1.74)与文献参考值(13.6±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T-TG值(8.90±1.17)较文献参考值(13.6±8.8)变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T-TG值由(8.90±1.17)改变至术后(13.99±1.95),TT-TG值变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T-TG值(13.99±1.95)与文献参考值(13.6±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韧带损伤后,胫骨相对于股骨发生了内旋,致TT-TG值变小,韧带重建术后,患膝胫骨内旋畸形被纠正,TT-TG值恢复至正常。通过TT-TG值术前术后测量的对比可间接评价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胫骨内旋畸形的程度及韧带重建术后纠正胫骨内旋畸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TG值 前十字韧带重建 生物力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峰成形对关节镜下肩袖全层撕裂修复术后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党鹏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3 位作者 李纲 孙学斌 刘阳 张克远 《新疆医学》 2016年第9期1073-1076,共4页
目的评价肩峰成形在关节镜下全层肩袖撕裂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因肩袖损伤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肩峰成型组和非肩峰成型组。肩峰成型组40例;非肩峰成型组36例。术前术后采用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美国... 目的评价肩峰成形在关节镜下全层肩袖撕裂修复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因肩袖损伤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肩峰成型组和非肩峰成型组。肩峰成型组40例;非肩峰成型组36例。术前术后采用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美国肩肘外科医师(ASES)以及西安大略肩袖疾病评分(WORC)评价肩关节功能。两组计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CR-A组的手术时间为70.3 4.1 min,ACR组的手术时间为59.5 7.3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3月、6月、12月的WORC评分、UCLA评分及ASES评分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肩袖全层撕裂修复过程中,ACR-A组和ACR组术后的肩关节功能有显著差异,但并不就此否定肩峰成形术在肩袖损伤修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未来需分析不同肩峰形态对肩袖修复术临床效果的影响,并进行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成形 肩袖损伤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前交叉韧带重建失效关节镜下翻修治疗的经验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开磊 张克远 +3 位作者 李纲 孙学斌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刘阳 《中外医疗》 2020年第6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23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失效后关节镜下翻修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方便收集23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13年7月-2018年6月诊治的ACL重建失效关节镜下首次翻修治疗患者。均在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23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失效后关节镜下翻修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方便收集23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运动医学科2013年7月-2018年6月诊治的ACL重建失效关节镜下首次翻修治疗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ACL单束重建;移植物选用自体腘绳肌腱或同种异体韧带。术后患者随访时采用前抽屉试验(Drawer test)、Lysholm、IKDC(国际文献委员会评分)及Tegner评分表进行评估。结果 23例患者翻修术后随访13~36(平均20.3)个月。末次随访前抽屉试验:术前(6.83±0.58)mm、术后末次随访(2.09±0.31)mm,(t=34.63,P<0.001);Lysholm评分:术前(46.43±3.15)分、术后末次随访(84.30±2.05)分,(t=-48.34,P<0.001);IKDC术前:(45.65±2.59)分、术后末次随访(74.65±2.23)分,(t=-40.74,P<0.001);Tegner评分:术前:(2.00±0.80)分、术后末次随访(6.13±0.69)分,(t=-18.73,P<0.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CL重建失效后行翻修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重建失效 翻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关节镜下单排锚钉修复肩袖损伤的疗效分析
6
作者 李亦丞 李纲 +3 位作者 孙学斌 刘阳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张克远 《新疆医学》 2016年第9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单排锚钉修复肩袖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肩袖损伤的45例患者资料。根据Coifed分型标准:部分肩袖损伤8例,中小型撕裂21例,大型撕裂12例,巨大型撕裂4例。所有患者均行全关节镜下... 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单排锚钉修复肩袖损伤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肩袖损伤的45例患者资料。根据Coifed分型标准:部分肩袖损伤8例,中小型撕裂21例,大型撕裂12例,巨大型撕裂4例。所有患者均行全关节镜下单排锚钉修复术。术后根据肩关节VAS评分和UCLA评分判定手术疗效。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0个月~18个月,平均13.7个月。肩关节VAS评分由术前(7.3±1.2)分降低至术后(1.3±0.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CLA评分由术前(19.7±3.2)分提高至术后(31.9±2.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1例无疼痛症状,4例偶有不适或轻度疼痛;43例可完全恢复伤前运动水平,2例可从事肩关节以上水平的工作。结论全关节镜下单排锚钉修复术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单排 锚钉 肩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8
7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周开磊 +2 位作者 李纲 刘阳 曹力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 目的探讨内踝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行双平面截骨加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的25例内侧距骨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1例,女性4例,年龄36.5岁(范围:21~47岁)。所有患者于关节镜下评估软骨损伤范围及深度,Outerbridge分级为Ⅱ~Ⅳ度。手术经内踝前内侧切口,行内踝双平面截骨,下翻截骨块显露软骨损伤部位,完整切除异常软骨,使用刮勺彻底切除硬化囊壁,将来自同侧膝关节健康软骨移植至距骨软骨损伤区。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记录并发症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5.6个月(范围:12~36个月)。患者术后踝关节疼痛及功能情况明显改善,VAS由术前的(6.5±1.3)分降至术后的(1.9±1.3)分(t=8.13,P=0.00);AOFAS-AH评分由术前的(62.4±3.3)分升至术后的(88.0±2.4)分(t=-31.51,P=0.00);Karlsson-Peterson踝关节评分由术前的(59.8±2.7)分升至术后的(85.2±3.5)分(t=-25.50,P=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膝关节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92.5±1.3)分,术后为(92.0±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3,P=0.065)。随访中无感染、移植软骨坏死、囊肿残留、截骨端不愈合、供区持续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双平面截骨加同侧膝关节自体骨软骨移植治疗骨软骨损伤合并距骨囊肿的临床效果满意,可明显缓解患者踝关节疼痛并改善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自体 距骨 骨囊肿 骨软骨损伤 截骨术
原文传递
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在合并后倾角异常增大患者前交叉韧带翻修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李纲 +2 位作者 孙学斌 张克远 刘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探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异常增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 目的探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胫骨平台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异常增大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且符合选择标准的9例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17°)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21~42岁,中位年龄30岁。9例患者Lachman试验均为阳性;轴移试验阴性6例,Ⅰ度阳性2例,Ⅱ度阳性1例。PTS为(17.78±1.09)°、胫骨平台前移距离(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ATT)为(11.58±1.47)mm。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为(51.0±3.8)分,Lysholm评分为(49.7±4.6)分、Tegner评分为(3.7±0.7)分。初次重建至翻修时间为12~33个月,平均19.6个月。采用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术后采用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测量PTS及ATT观察膝关节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坏死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9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8个月。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IKDC评分为(85.0±4.0)分、Lysholm评分为(87.7±2.8)分、Tegner评分为(6.8±0.7)分,PTS减小至(9.89±0.60)°,ATT缩短至(0.91±0.29)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去后倾化截骨加ACL翻修术治疗ACL初次重建术后失效合并PTS异常增大患者早期临床疗效明确,在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同时可较好地维持正常膝关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后倾角 胫骨平台前移距离 去后倾化截骨 前交叉韧带 翻修
原文传递
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引流选择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曹力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4 位作者 阿斯哈尔江·买买提明 张克远 李国庆 李纲 彭理斌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1390-1393,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引流与否的差异。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100例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未引流组和引流组(对照组),每组5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Gross方程推算,对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 目的比较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引流与否的差异。方法2006年2月至2007年2月100例单侧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未引流组和引流组(对照组),每组5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Gross方程推算,对术后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输血量进行分析;并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引流组患者总失血量为(535±295)ml,隐性失血量为(513±290)ml;对照组患者总失血量为(853±331)ml,隐性失血量(689±324)ml;未引流组总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5.4611,P〈0.05)。未引流组患者术后输血量为(112±226)ml,对照组(316±283)ml,未引流组明显少于对照组(t=3.9852,P〈0.05)。术后输血人次未引流组为11例,对照组为32例,未引流组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校正Х^2=18,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功能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全膝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不放引流组无论总失血量,还是术后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输血率低。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引流术 前瞻性研究
原文传递
多媒体在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尼加提·阿不力米提 《学园》 2015年第26期70-71,共2页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个学科的教学水平也在大跨步地提升,其中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已经在骨外科教学中被广泛加以运用,并且越发成熟。但是需要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的同时,注重研究怎样能...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各个学科的教学水平也在大跨步地提升,其中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形象性和直观性,已经在骨外科教学中被广泛加以运用,并且越发成熟。但是需要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势的同时,注重研究怎样能使其与传统教学手段合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更好、更多地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骨科人才。本文浅析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骨外科教学中的优势,并提出了在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骨外科 教学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