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左和宁 杨伟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TNF-α和组织因子(TF)表达的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联用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给予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治疗后,小鼠结肠黏膜的病理改变和TNF-α和组织因子(TF)表达的变化。结果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可明显减轻小鼠结肠黏膜的损伤;可明显抑制TNF-α和TF的表达,尤以两菌合用组抑制作用最强。结论乳酸杆菌和丁酸梭菌对DSS诱导的UC有治疗作用,对TNF-α和TF表达的协同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协调治疗作用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乳杆菌属 酪丁酸梭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丹参饮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内皮细胞功能及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潘小平 黄政德 +4 位作者 杨伟峰 左和宁 刘凌云 胡剑卓 陈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的 观察加味丹参饮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抗AS 作用机制.方法 24 只7~8 周龄ApoE-/-小鼠饲以高脂饲料12 周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加味丹... 目的 观察加味丹参饮对ApoE-/-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小鼠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及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其抗AS 作用机制.方法 24 只7~8 周龄ApoE-/-小鼠饲以高脂饲料12 周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加味丹参饮低、高剂量组,每组6 只;同品系C57BL/6J 小鼠作为空白组,饲以普通饲料.药物干预8 周后,摘眼球取血测NO、ET 水平,透射电镜观察主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O 含量明显降低、ET 含量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NO 含量明显升高、ET 含量明显降低(P 〈0.05,P 〈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呈AS 脂纹期表现,各给药组内皮损伤较模型组均有改善.结论 加味丹参饮可改善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功能,保护内皮细胞,延缓AS 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加味丹参饮 血管内皮细胞 超微结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太冲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NPY和VIP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美荣 肖瑞飞 左和宁 《江苏中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69-71,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太冲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液及肠组织中VIP和NPY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捆绑组、针刺组、药物组,采用慢性温和束缚应激联合孤养法加灌服番泻叶刺激大鼠,造成IBS-D大鼠模型。针刺组...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太冲穴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血液及肠组织中VIP和NPY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捆绑组、针刺组、药物组,采用慢性温和束缚应激联合孤养法加灌服番泻叶刺激大鼠,造成IBS-D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大鼠足三里、太冲穴,药物组灌胃匹维溴铵,其余组灌服生理盐水。治疗后测定大鼠血浆、回肠和直肠中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神经肽Y(NPY)的含量。结果:针刺组、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血浆、回肠和直肠中NPY显著升高;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回肠和血浆中VIP浓度明显降低,而对直肠中的VIP无影响。结论:血浆和肠黏膜中VIP、NPY的变化在IBS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针刺足三里、太冲可以调节VIP和NPY的分泌,这可能是其治疗IBS-D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足三里穴 太冲穴 针刺疗法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肽Y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冠心病中医证候BP神经网络实现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贵香 姚欣艳 +2 位作者 袁肇凯 左和宁 郜文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1年第8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医证候领域的应用。方法:在冠心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回顾性检验及前瞻性检验的方法,客观的检测该模型的性能。结果:对已采...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中医证候领域的应用。方法:在冠心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采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冠心病中医证候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运用回顾性检验及前瞻性检验的方法,客观的检测该模型的性能。结果:对已采集的496例的回顾性检验显示,该模型的诊断准确率达90.5%,且具体证型判别的准确率与样本例数呈正相关。对新采集的132例的前瞻性检验显示,模型的诊断准确率达91.36%。结论:人工神经网络能较好的获取证候的内在规则,其应用于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冠心病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炎丸治疗耐阿奇霉素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谈珍瑜 刘文娥 +2 位作者 夏如意 邹芝香 左和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盆炎丸治疗耐阿奇霉素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耐阿奇霉素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盆炎丸,对照组30例口服克拉霉素。结果 2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显著性(P<0... 目的观察盆炎丸治疗耐阿奇霉素解脲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耐阿奇霉素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盆炎丸,对照组30例口服克拉霉素。结果 2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盆炎丸治疗耐阿奇霉素支原体感染疗效优于克拉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炎丸 耐阿奇霉素 解脲支原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象皮生肌散对实验大鼠慢性皮肤溃疡表皮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席建元 贺春辉 +3 位作者 左和宁 胡金辉 荣光辉 贺菊乔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散对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探讨象皮生肌散对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象皮生肌散组、康复新液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参照沈道修改良塑料环肉芽肿定... 目的观察象皮生肌散对慢性皮肤溃疡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影响,探讨象皮生肌散对皮肤溃疡愈合的作用机理。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象皮生肌散组、康复新液组和模型组,每组30只,参照沈道修改良塑料环肉芽肿定量法,经改进制成慢性皮肤溃疡模型,组内再随机分成术后5d、10d2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处死10只大鼠,术前禁食,用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EGF的表达。结果象皮生肌散组平均愈合时间较康复新液组及模型组分别提前4d(P<0.05)及7d(P<0.01);象皮生肌散组局部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EGF的计数与分布都优于模型组(P<0.01)。结论象皮生肌散能够增加皮肤溃疡创面肉芽组织中EGF的表达,对皮肤溃疡组织的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皮生肌散 大鼠 慢性皮肤溃疡 表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证候研究方法学 被引量:5
7
作者 孙贵香 郜文辉 +1 位作者 袁肇凯 左和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316-2317,共2页
方法论的创新是实现证候研究突破的关键。中医证候体系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从复杂性科学视角寻求证候研究方法论是必由之路。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符合中医证候体系的内涵要求,具有可行性。本课题着眼于中医... 方法论的创新是实现证候研究突破的关键。中医证候体系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巨系统。从复杂性科学视角寻求证候研究方法论是必由之路。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引入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符合中医证候体系的内涵要求,具有可行性。本课题着眼于中医证候体系的复杂性特征,探讨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学,旨在为当前证候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人工神经网络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加味丹参饮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VEGF、MMP-9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潘小平 黄政德 +4 位作者 杨伟峰 胡剑卓 左和宁 刘凌云 陈辉 《中医药导报》 2015年第16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超微加味丹参饮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超微加味丹参饮)和对照组(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连续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目的:观察超微加味丹参饮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超微加味丹参饮)和对照组(辛伐他汀+阿司匹林),连续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的变化并比较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两组血清血脂、hs-CRP、VEGF、MMP-9水平及颈动脉IMT及内膜斑块面积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超微加味丹参饮在降低血清TC、APOB及VEGF、MMP-9水平,升高HDLC及降低颈动脉IMT,减少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方面疗效更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hs-CRP的作用相当(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超微加味丹参饮通过调节血脂、降低hs-CRP抑制炎症,下调血清VEGF、MMP-9稳定斑块,降低IMT值,减少颈动脉内膜斑块面积发挥抗AS作用,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较好的疗效,且临床未见明显毒副作用,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丹参饮 超微饮片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 酶9 超敏C反应蛋白 高脂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炎丸治疗多重耐药解脲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夏如意 谈珍瑜 +2 位作者 刘文娥 邹芝香 左和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53-55,67,共4页
目的观察盆炎丸治疗多重耐药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多重耐药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盆炎丸,对照组30例口服强力霉素,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判断其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盆炎丸治疗多重耐药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多重耐药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盆炎丸,对照组30例口服强力霉素,14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判断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综合疗效方面,盆炎丸治疗多重耐药支原体感染疗效与强力霉素相当,但在中医证候改善方面,盆炎丸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感染 盆炎丸 多重耐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凝血分析系统检测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评估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兰平 陈锋 左和宁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546-548,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凝血分析仪对PT、APTT和Fib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与临床可接受性评估,为凝血因子测定的标准化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考NCCLS文件,以法国Dgnostica Stago公司生产的STAGO-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 目的探讨不同凝血分析仪对PT、APTT和Fib检测结果的可比性与临床可接受性评估,为凝血因子测定的标准化和临床实验室认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参考NCCLS文件,以法国Dgnostica Stago公司生产的STAGO-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原装配套试剂和质控品组成的检测系统为比较系统(Y),其他检测系统(Sysmex CA7000/CAl500)为实验系统(x),检测病人新鲜血浆中PT、INR、APTT、Fib,用配对t检验和回归统计法分析实验系统和比较系统测定结果均值处的相对偏差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以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CLIA’88)规定的室间质量评价允许误差范围的1/2为标准,判断不同检测系统的临床可接受性能。结果PT、INR、APTT各检测系统间相关系数均小于0.975,Fib的相关系数大于0.975,实验系统和比较系统测定结果均值处的相对偏差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除PT的检测系统Y2和Fib的检测系统Y2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临床均可接受。结论各系统检测的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可以同时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APTT FIB 方法比对 偏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足三里、太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胃肠激素SS、SP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美荣 王思明 +2 位作者 肖瑞飞 左和宁 彭芝配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太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胃肠激素SS、SP的影响,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慢性温和束缚应激加孤养法加灌服番泻叶刺激大鼠,建立IBS-D... 目的:研究针刺足三里、太冲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胃肠激素SS、SP的影响,为临床治疗IBS-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慢性温和束缚应激加孤养法加灌服番泻叶刺激大鼠,建立IBS-D大鼠模型。针刺组针刺大鼠双侧足三里穴行捻转补法、太冲穴行捻转泻法,1次/d。药物组灌服匹维溴铵,空白组、模型组和捆绑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14d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浆、回肠和直肠中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和P物质(substance P,SP)的含量。结果:①造模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摄食量显著降低(P<0.01);腹泻指数显著升高(P<0.01),捆绑组、针刺组、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腹泻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胃肠激素含量:各组大鼠血浆和直肠中SS、SP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与空白组比,大鼠回肠SS、SP均显著升高(P<0.01);捆绑组与模型组比,大鼠回肠SS、SP无显著性差异(P>0.05);针刺组、药物组与模型组比,大鼠回肠SS、SP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回肠SS、SP表达异常可能是IBS-D的致病因素之一,针刺足三里、太冲可以通过调节局部肠道SS和SP的功能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足三里 太冲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大鼠 胃肠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凌云 左和宁 杨伟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建立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后,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除阿米洛利组,各预防组较模型组...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建立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预防后,血及肝组织生化、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除阿米洛利组,各预防组较模型组肝功能得到改善(P<0.001);阿米洛利和氧化苦参碱预防组较模型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预防组肝组织内SOD较模型组升高,而MDA低于模型组(P<0.01);尤以合用组效果最佳。结论:阿米洛利与氧化苦参碱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均有预防作用,两者合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洛利 氧化苦参碱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对UUO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珂 左和宁 +1 位作者 陈北阳 蔡光先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214-1217,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超... 目的:观察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复制单侧输尿管梗阻致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其随机均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超微饮片组、尿毒清颗粒组,每组10只。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组和尿毒清颗粒剂组分别予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和尿毒清颗粒剂溶于4 mL蒸馏水灌胃,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在UUO术后第14 d,将各组大鼠处死,分别取肾组织以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细胞凋亡,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液流变学,以及血肌酐和尿素氮。结果:经过TUNEL法检测,超微组和尿毒清颗粒组对于肾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肾组织细胞的凋亡均有改善作用(P<0.01),且2者作用相近(P>0.05);尿毒清颗粒剂对UUO大鼠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优于超微饮片组(P<0.05);而超微饮片组和尿毒清颗粒剂组血肌酐和尿素氮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加味黑地黄汤超微饮片能改善UUO大鼠肾组织的细胞凋亡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肾组织的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地黄汤 超微饮片 UUO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评估体系初探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贵香 张冀东 +3 位作者 刘朝圣 向岁 郜文辉 左和宁 《中医研究》 2012年第5期3-6,共4页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以及丰富的干预手段,使得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评价中医药对亚健康的干预效果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问题。对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评估方法体系进行初步探索,包括:症...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思想以及丰富的干预手段,使得中医药在调治亚健康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评价中医药对亚健康的干预效果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问题。对中医药干预亚健康的评估方法体系进行初步探索,包括:症状评估法、实验室指标评估法、体能测试评价法、量表评价法、统计学评估方法、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特殊检测评估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法。提出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以典型的亚健康类型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受试者最关注的指标为选择原则,确定主、次指标,选择多时点评价观察,建立多维度、多层次指标评价体系,是较为客观、可行的亚健康中医药干预效果评价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亚健康/中医药疗法 评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阿米洛利与川芎嗪预防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燕 左和宁 杨伟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10年第7期49-50,共2页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方法使用二甲基亚硝胺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给予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后,肝功能、丙二醛、超氧歧化酶、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阿米洛利无改善肝功能之... 目的观察联用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对大鼠肝纤维化的预防效果。方法使用二甲基亚硝胺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给予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后,肝功能、丙二醛、超氧歧化酶、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变化。结果阿米洛利无改善肝功能之功效,川芎嗪可明显改善肝功能诸指标;阿米洛利和川芎嗪可明显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和丙二醛的含量(P<0.05);可明显提高肝组织内的超氧歧化酶的活力(P<0.01);尤以合用组效果最佳。结论阿米洛利与川芎嗪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肝纤维化均有预防作用,两者合用有一定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洛利 川芎嗪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怡肾丸Ⅰ号对UUO大鼠行为性状及肾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珂 何泽云 +2 位作者 龙华君 左和宁 彭亚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5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怡肾丸Ⅰ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生活状态、体重及其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怡肾丸Ⅰ号组、依那普利组、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连续灌胃14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体重及其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 目的观察怡肾丸Ⅰ号对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生活状态、体重及其肾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怡肾丸Ⅰ号组、依那普利组、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连续灌胃14d后,观察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体重及其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怡肾丸Ⅰ号组和依那普利组生活状态、体重和肾组织的病理改变方面都明显轻于模型组(P<0.01)。结论怡肾丸Ⅰ号对UUO大鼠的生活状态、体重和肾组织都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怡肾丸Ⅰ号 UUO 大鼠 生活状态 肾组织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多合阿米洛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
17
作者 刘凌云 左和宁 杨伟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43-44,75,共3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合阿米洛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观察金纳多与阿米洛利干预后,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给药组(除阿米洛利组外)大鼠肝功能...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合阿米洛利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以二甲基亚硝胺造成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分别观察金纳多与阿米洛利干预后,羟脯氨酸、透明质酸及层粘连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各给药组(除阿米洛利组外)大鼠肝功能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阿米洛利和金纳多给药组较模型组的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和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P<0.05);肝组织内SOD较模型组升高,而MDA低于模型组(P<0.01);金阿合用组效果最佳。结论金纳多(银杏叶提取物)与阿米洛利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均有预防作用,两者合用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多 银杏叶提取物 阿米洛利 肝纤维化 二甲基亚硝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夫利西单抗与硫唑嘌呤对难治性克罗恩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纪明 左和宁 杨伟峰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8期977-978,共2页
目的探讨对比英夫利西单抗与硫唑嘌呤对难治性克罗恩病患者的疗效。方法中度克罗恩病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口服或静注治疗,治疗组给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 目的探讨对比英夫利西单抗与硫唑嘌呤对难治性克罗恩病患者的疗效。方法中度克罗恩病患者6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硫唑嘌呤口服或静注治疗,治疗组给予英夫利西单抗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9%,对照组32例的有效率为84.4%,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都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硫唑嘌呤,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患者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同时缓解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西单抗 硫唑嘌呤 难治性克罗恩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与阿米洛利联用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19
作者 张莉 左和宁 《今日药学》 CAS 2008年第4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抑制剂阿米洛利(Amiloride)与抗氧化剂川芎嗪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阿米洛利和川芎嗪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抑制剂阿米洛利(Amiloride)与抗氧化剂川芎嗪联用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阿米洛利和川芎嗪处理大鼠肝星状细胞;以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的增殖;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Ⅰ型胶原水平。结果阿米洛利和川芎嗪均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SC增殖,不同程度抑制Ⅰ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黏连蛋白分泌,联用组优于单用组。结论作用于HSC不同靶点的抗纤维化药物联用优于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阿米洛利 肝星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8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20
作者 左和宁 杨伟峰 +1 位作者 郑晓辉 丁纪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947-1949,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8例UC肠黏膜标本取自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病理组织学对炎症进行分级,Ⅲ、Ⅳ级30例,I、Ⅱ级18例;对照组为30名健康成人。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对照组和UC组肠黏膜...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8例UC肠黏膜标本取自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病理组织学对炎症进行分级,Ⅲ、Ⅳ级30例,I、Ⅱ级18例;对照组为30名健康成人。应用半定量RT-PCR检测对照组和UC组肠黏膜IL-8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8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C肠黏膜IL-8 mRNA和其蛋白过度表达(P<0.05),IL-8 mRNA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成正相关。IL-8蛋白表达位于UC肠黏膜固有层单核细胞,病理分级Ⅲ、Ⅳ级肠黏膜IL-8蛋白表达较病理分级I、Ⅱ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 UC黏膜组织中IL-8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其表达水平与病情轻重和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8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