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省六枝山区长角苗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廖成标 吴伦宽 +1 位作者 孙永红 刘金荣 《贵州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771-773,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六枝山区长角苗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贵州六枝原生态博物馆35岁以上长角苗族442人进行血压检测及问卷调查。结果该地35岁以上长角苗族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1... 目的了解贵州六枝山区长角苗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该地区高血压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贵州六枝原生态博物馆35岁以上长角苗族442人进行血压检测及问卷调查。结果该地35岁以上长角苗族居民高血压粗患病率18.8%,低于全国同等人群水平(27.2%),男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段增加,患病率亦逐渐增加。高血压知晓率为1.2%,治疗和控制率均为0。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吸烟、饮酒是该地区长角苗族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1.084、1.797、3.435。结论贵州六枝山区长角苗族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年龄、吸烟和饮酒是该地区主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长角苗族 中老年人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社区防治“三化”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廖成标 李金锋 +8 位作者 欧阳松华 任海滨 蒋爱忠 刘美玲 张惠琪 乐建华 黄春垒 雷锦香 骆华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261-3263,共3页
目的:评价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在"三化"管理模式前后的临床效果,摸索适合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方法:选择河源市辖区内35岁以上长驻居民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2 563例,研究"三化"管理3年后患... 目的:评价辖区内高血压患者在"三化"管理模式前后的临床效果,摸索适合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高血压社区疾病管理模式。方法:选择河源市辖区内35岁以上长驻居民健康体检中高血压患者2 563例,研究"三化"管理3年后患者的规律运动、吸烟、每日食盐量、规律服药及健康知识知晓率、血压,血脂、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等情况变化。结果:经过3年"三化"管理后,患者在控制血压、血脂以及执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干预前,高血压的控制率由15.0%增加到47.2%,健康知晓率由40.0%增加到49.0%,LDL-C由(2.89±0.85)mmol/L降低到(2.43±0.65)mmol/L,HDL-C由(1.39±0.27)mmol/L增加到(1.52±0.28)mmol/L,效果显著。结论 :采取"三化"管理模式的患者,能明显减少相关危险因素,提高服药依从性,使血压控制平稳,提高了高血压知识知晓率,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管理 规模化 规范化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与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廖成标 蒋爱忠 +1 位作者 吴伦宽 孙永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2095-2096,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21例对照组(排除其他心血管病、痛风、糖尿病、白血病、肝肾功能不全),血尿酸浓度测定采用尿酸氧化酶法,>428μmol/L为血尿酸增高。结果: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119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721例对照组(排除其他心血管病、痛风、糖尿病、白血病、肝肾功能不全),血尿酸浓度测定采用尿酸氧化酶法,>428μmol/L为血尿酸增高。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存在性别差异(P<0.01)。高血压分级与血尿酸无关而高血压并发症与血尿酸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尿酸增高、高胆固醇血症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血尿酸增高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尿酸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尿酸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367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廖成标 吴伦宽 +1 位作者 蒋爱忠 孙永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6期77-77,7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182例[其中慢性稳定型(A组)94例,ACS(B组)88例]与对照组185例。分别测定SUA及血脂。结果ACS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经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182例[其中慢性稳定型(A组)94例,ACS(B组)88例]与对照组185例。分别测定SUA及血脂。结果ACS组S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增高与ACS明显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是AC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成标 乐建华 +2 位作者 蒋爱忠 黄少伦 宋米英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696-1697,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胺碘酮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收治的1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胺碘酮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及HYHA心功能分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观察组患者的QTc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QTc高、观察组患者的QTd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QTd低以及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低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充血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对照 被引量:3
6
作者 廖成标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保守组采取保守治疗,介入组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和下壁心肌梗死1年生存率、心脏事...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组研究。保守组采取保守治疗,介入组采取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和下壁心肌梗死1年生存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治疗前和治疗后1年心功能分级。结果介入组患者前壁心肌梗死1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保守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显著比保守组低(P<0.05);而两组患者下壁心肌梗死1年生存率、心脏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分级差异不显著(P>0.05);介入组前壁心肌梗死者治疗后1年心功能分级显著比保守组好(P<0.05)。两组下壁心肌梗死者治疗后1年心功能分级均显著改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介入治疗与保守治疗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相似,而前壁心肌梗死的长期疗效来看,则介入治疗效果更好,可提高生存率,降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和住院率,更好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保守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后的预后效果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廖成标 蒋爱忠 +3 位作者 乐建华 张惠琪 刘国欢 黄松彬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4期2638-2639,共2页
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后的预后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采用降糖、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 研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后的预后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采用降糖、调脂等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狭窄程度、生存质量的差异。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仅有2例再狭窄发生。治疗前两组狭窄程度、生存质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狭窄程度均显著降低,生存质量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支架植入后的预后效果确切,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降低狭窄程度,提升患者生存质量,跟保守治疗对比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尿病患者 支架植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研究
8
作者 廖成标 蒋爱忠 +1 位作者 乐建华 刘媛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2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64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选择该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收治的64例不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组的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以及血尿酸水平差异不明显,观察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三酰甘油水平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同时观察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弥漫性病变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能够加重冠心病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乐建华 廖成标 +1 位作者 蒋爱忠 彭龙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2期901-904,共4页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谱,尤其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心内科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量的E/E’比值和E’/A’比值反映左室舒张...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脂谱,尤其是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与左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心内科门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测量的E/E’比值和E’/A’比值反映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程度分级,分析血脂指标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分析血脂指标评价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左室舒张功能呈负相关,non—HDL—C与左室舒张功能呈正相关。在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方面,non—HDL—C与HDL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non—HDL—C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明显相关,且较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相关性更好,对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左室舒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电复律与胺碘酮节律控制的效果——附5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乐建华 廖成标 +1 位作者 蒋爱忠 吴伦宽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419-422,共4页
目的:观察电复律+胺碘酮维持治疗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电复律+胺碘酮维持治疗的5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资料,对复律≥2年的24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维持窦性心律... 目的:观察电复律+胺碘酮维持治疗对持续性心房颤动(房颤)节律控制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心脏电复律+胺碘酮维持治疗的53例持续性房颤患者的资料,对复律≥2年的24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维持窦性心律1.5年者16例(复律组),房颤复发者8例(复发组)。结果:53例有50例达到复律早期成功,早期成功率为94.3%,与电复律前比较,电复律后患者的总心室率[(109777±6757)次/min比(81083±5036)次/min]、平均心率[(81±8)次/min比(62±6)次/min]、最快心室率[(145±13)次/min比(123±11)次/min]、最慢心室率[(67±7)次/min比(45±6)次/min]明显减低(P<0.05);与复律组比较,复发组的房颤持续时间[(4.36±1.47)月比(8.7±2.15)月]、左房内径[(35.85±2.07)mm比(43.15±1.95)mm]、年龄[(54.3±11.7)岁比(72.1±8.3)岁]均明显增大(P<0.01~<0.001)。所有病人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电复律联合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对大部分持续性房颤患者有效、安全、简便,应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电抗休克 胺碘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FBP7水平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乐建华 廖成标 +1 位作者 蒋爱忠 庄晓东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了解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例HFmrEF患者、20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IGFBP7和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舒张早期血流E... 目的了解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对射血分数中间范围型心力衰竭(HFmrE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例HFmrEF患者、20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IGFBP7和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室舒张早期血流E峰与二尖瓣环根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比值(E/E')。结果心衰组血清IGFBP7和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高,且随NYHA分级增加明显上升(P<0.01)。心衰组E/E'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IGFBP7水平与E/E'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血清IGFBP7水平可用于评估HFmrE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障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BP7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活素、小剂量速尿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唐亮 乐建华 +3 位作者 廖成标 张惠琪 黄少伦 李赛帅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分析新活素(rhBNP)联合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联系。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小剂量速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r... 目的分析新活素(rhBNP)联合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联系。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法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小剂量速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rhBNP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新功能指标作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新活素、小剂量速尿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小剂量速尿 新活素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功能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FGF-23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乐建华 廖成标 +4 位作者 蒋爱忠 任海滨 张惠琪 黄松彬 张明明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352-1355,共4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FGF-2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行CT冠状动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的肾功能正常患者15...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的无症状冠心病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3, FGF-23)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之间的联系。方法收集行CT冠状动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CTCA)的肾功能正常患者150例。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FGF-23、磷、钙、甲状旁腺激素(PT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血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计算所有患者CTCA结果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结果血清FGF-23水平与血磷呈正相关(r=0.210,P=0.014),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240,P=0.021);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年龄(r=0.386,P<0.001)、糖化血红蛋白(r=0.217,P=0.032)、FGF-23(r=0.214,P=0.024)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r=-0.216,P=0.032);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示,FGF-23、年龄、1,25-(OH)2-D3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独立相关(βFGF-23=0.20,P=0.014)。结论在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中,血清FGF-23与冠状动脉钙化独立相关,早期检测FGF-23对评估患者CAC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FGF-23 冠状动脉钙化 CK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亮 乐建华 +1 位作者 李赛帅 廖成标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取BPV的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BPV≥8.8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对照组(BPV<8.80 mm Hg),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靶器官情况、危险因素、靶器...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100例高血压患者,取BPV的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BPV≥8.8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对照组(BPV<8.80 mm Hg),每组50例。比较两组的靶器官情况、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情况,并分析BPV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收缩压(SBP)(140.3±9.4)mm H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0.94±0.07)mm、冠心病率44.00%、脑卒中率74.00%、左心室肥厚率38.00%、尿蛋白阳性率36.00%均高于对照组的(132.7±10.6)mm Hg、(0.90±0.06)mm、24.00%、46.00%、20.00%、1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饮酒史、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尿微量白蛋白(MA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PV与LVMI呈正相关(r=0.522,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BPV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测定BPV有助于临床评估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 靶器官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尿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乐建华 廖成标 +1 位作者 蒋爱忠 彭龙云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152-153,159,共3页
目的:研究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尿酸(UA)的关系。方法:青年冠心病组(A组,≤45岁,75例)又分为单支(A1组,42例)、双支(A2组,16例)和3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组(A3组,17例)及对照组64例。测定UA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UA的... 目的:研究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尿酸(UA)的关系。方法:青年冠心病组(A组,≤45岁,75例)又分为单支(A1组,42例)、双支(A2组,16例)和3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组(A3组,17例)及对照组64例。测定UA水平,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UA的关系,并从性别、既往病史、个人史、血生化指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A2和A3组U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男性冠心病患者明显多于女性(P<0.05)。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还有肥胖、高甘油三酯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论:U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早期干预有可能预防青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冠心病 血清尿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群辉 欧阳胜利 廖成标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65-67,共3页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37例CHF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6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观察组...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37例CHF患者被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常规治疗组(67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的利尿剂、地高辛、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药物。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皮下注射EPO 100 IU/kg,每周1次,疗程6个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常规治疗组(33.36±5.07)%∶(37.59±4.62)%,观察组(32.03±4.87)%∶(40.75±6.11)%]、6 min步行距离[常规治疗组(365.15±62.00)m∶(412.52±41.00)m,观察组(354.00±63.55)m∶(491.70±68.00)m]、血红蛋白水平[常规治疗组(80.16±8.90)g/L∶(91.70±9.86)g/L,观察组(78.65±8.50)g/L∶(127.36±11.57)g/L]均显著提高,脑钠肽水平[常规治疗组(623.9±74.8)pg/ml∶(411.2±53.5)pg/ml,观察组(610.7±73.6)pg/ml∶(207.5±49.4)pg/ml]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且未引起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生成素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在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乐建华 蒋爱忠 廖成标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7期837-838,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重症急性心肌梗死(S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S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PCI治疗,实验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在重症急性心肌梗死(S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0例S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PCI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IABP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尿量均升高,心率降低(P <0.05);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尿量及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随访3个月,实验组的再梗死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0%(P <0.05)。结论在SAMI患者行PCI治疗中实施IABP,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再梗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重症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再梗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介入与急诊介入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丹丹 廖成标 +2 位作者 乐建华 张惠琪 蒋爱忠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607-608,共2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静脉瑞替普酶溶栓后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其中溶栓-介入组25例为瑞替普酶溶栓后介入治疗,急诊介入组41例接受直接...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静脉瑞替普酶溶栓后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其中溶栓-介入组25例为瑞替普酶溶栓后介入治疗,急诊介入组41例接受直接急诊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溶栓-介入组患者的发病至接受开通血管治疗的时间显著短于急诊介入组(P<0.05),CK-MB峰值显著高于急诊介入组(P<0.05)。两组在介入成功率、死亡率、近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心脏射血分数、左室内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栓后介入治疗并未增加患者的出血、死亡等风险,其近期疗效与急诊介入治疗相当。无条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溶栓后及时行造影检查并根据病情进行干预是改善冠脉血供的有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替普酶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心血管重症的效果及对提高血氧饱和度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实正 廖成标 黄艺娟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81-82,共2页
目的:分析心血管重症患者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重症患者60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主动脉球囊... 目的:分析心血管重症患者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心血管重症患者60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估(APACHE)-Ⅱ评分。结果:研究组心血管重症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重症患者再发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心源性休克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重症患者心率、APACHE-Ⅱ评分与参照组比较显著更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等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重症患者治疗中采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方法,一方面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血氧饱和度,另一方面还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重症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血氧饱和度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与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丹丹 廖成标 +2 位作者 乐建华 张惠琪 蒋爱忠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483-484,共2页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CI组(41例)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不良心血管事... 目的比较瑞替普酶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PCI组(41例)和瑞替普酶静脉溶栓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溶栓组患者接受血运重建的时间比PCI组更及时(P<0.05),但溶栓组患者CK-MB峰值比PCI组高,出血程度和恶性心律失常发作程度比PCI组严重,LVEF值比PCI组低(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优于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PCI 瑞替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