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选育玉米抗小叶斑病突变体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举仁 高树芳 +1 位作者 杨爱芳 于家驹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56-459,共4页
大叶斑病和小叶斑病是玉米最严重的病害,选育抗大、小叶斑病优良自交系及单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Gengenbach等以玉米A619cmsT愈伤组织为材料,筛选出对小叶斑病毒素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1,... 大叶斑病和小叶斑病是玉米最严重的病害,选育抗大、小叶斑病优良自交系及单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措施。Gengenbach等以玉米A619cmsT愈伤组织为材料,筛选出对小叶斑病毒素具有抗性的愈伤组织与再生植株[1,2],开辟了玉米抗病育种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组织培养 选育 抗小叶斑病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射线对玉米愈伤组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举仁 高树芳 +2 位作者 崔兴国 许方佐 何世贤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1期1-8,共8页
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不同继代时间的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和二倍体细胞比率随剂量升高而下降,非整倍体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则上升。在分化培养基上,辐照后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能力降低,畸形苗明显增多。γ射线不仅能提... 不同剂量的γ射线辐照不同继代时间的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和二倍体细胞比率随剂量升高而下降,非整倍体细胞和染色体畸变则上升。在分化培养基上,辐照后的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能力降低,畸形苗明显增多。γ射线不仅能提高再生植株的变异率,而且可扩大变异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耐盐愈伤组织的筛选及植株再生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举仁 高树芳 +1 位作者 于家驹 王兴安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1年第11期887-893,共7页
继代半年的玉米自交系'黄早4'的幼胚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加有不同浓度(5、10、15、20、25、30g/L)NaCl 的筛选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三代筛选,获得耐盐愈伤组织。NaCl浓度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存活率。培养基中 NaCl 为1 0g... 继代半年的玉米自交系'黄早4'的幼胚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转入加有不同浓度(5、10、15、20、25、30g/L)NaCl 的筛选培养基上培养,经过三代筛选,获得耐盐愈伤组织。NaCl浓度显著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存活率。培养基中 NaCl 为1 0g/L 时,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生长较好,可在分化培养基上再生植株。再生植株在加有 NaCl 10g/L 的壮苗培养基上生根长大。耐盐愈伤组织在加有10g/L NaCl 的培养基上,游离氨基酸增加18%,其中,脯氨酸增加87.3%;Na+增加661.9%,K+增加25.5%,Ca++显著减少;细胞及细胞器形态结构正常,代谢活动旺盛。未经筛选的愈伤组织(对照)在加有10g/L NaCl 的培养基上,绝大多数细胞死亡或处在类坏死状态。耐盐愈伤组织再生的植株及其子代,虽生长在非盐渍化的土壤中,其后代仍表现出耐盐性,并在耐盐程度上出现分离。其中一株再生植株的后代在10g/L NaCl 的溶液中能正常萌发和生长。我们获得的耐盐愈伤组织及再生植株是耐盐变异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耐盐愈伤组织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玉米抗逆自交系及单交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举仁 杨爱芳 +3 位作者 张可炜 李蓓 魏爱英 李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219-,共1页
我国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淡水资源也相对匮乏,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耐盐耐旱玉米品种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本实验室以我国生产上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优化了转化参数,建立起一套优化程序,将来自E.coli的甘氨酸甜菜... 我国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淡水资源也相对匮乏,采用转基因技术培育耐盐耐旱玉米品种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本实验室以我国生产上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分析了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优化了转化参数,建立起一套优化程序,将来自E.coli的甘氨酸甜菜碱合成酶基因betA、来自盐生植物盐芥液泡膜上的Na+/H+反向转运蛋白基因NHX1和液泡膜上焦磷酸酶PPase基因分别转入玉米优良自交系,获得了耐盐耐旱性明显提高的转基因自交系.其中一些自交系的幼苗在0.8%NaCl浇灌下仍能较好生长,耐旱性也显著提高,在干旱或盐胁迫下植株受害程度及细胞膜损伤较轻.一些转基因耐盐耐旱自交系组配的单交种在滨海盐碱地中比对照品种显著增产,在中度含盐量的土地比未转基因的对照杂交种增产1.5倍以上.这些结果表明,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可有效提高玉米的耐盐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交系 品系(育种) 单交种 玉米 转基因技术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科学教学应尽快适应植物科学发展的需求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举仁 《国际学术动态》 2003年第2期39-41,共3页
欧洲植物生理学联会第13次会议(The Feder-ation of European Societies 0f Plant Physiology,FESPP)于2002年9月2~6日在希腊克里特岛Hersonissos举行,来自全球54个国家的近1 00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有大会报告24篇,分组报告96篇,墙报52... 欧洲植物生理学联会第13次会议(The Feder-ation of European Societies 0f Plant Physiology,FESPP)于2002年9月2~6日在希腊克里特岛Hersonissos举行,来自全球54个国家的近1 00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有大会报告24篇,分组报告96篇,墙报521篇。会议邀请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植物生理学家协会主席介绍了本国协会的概况和研究现状。大会设立了优秀研究生论文奖。有6名中国学者(内地和香港各3名)参加了会议。1 会议主要内容大会报告集中介绍了植物生理学研究的现状、植物基因组及功能基因组学、细胞信号转导、植物(花、叶、茎)发育、水分吸收和矿质营养转运、氮同化的分子遗传学、代谢工程、植物对环境适应的遗传及分子基础、植物生态生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均由国际著名学者讲演,内容新颖,覆盖面大。分组报告的主题有: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光合作用、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组成成分的生物合成、次生代谢物合成、植物激素、花器官形成和开花、种子成熟—休眠与萌发、叶和根的发育、氧化胁迫、衰老和细胞程序化死亡、吸收和转运机制、生物胁迫、非生物胁迫一抗性和适应、逆境胁迫和生态生理、Physcomitrella的生物学、生物工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科学发展 植物科学教学 会议 植物生理学 学科发展 植物基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抗虫、除草剂、干旱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和鉴定 被引量:37
6
作者 孙越 刘秀霞 +2 位作者 李丽莉 官赟赟 张举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5-228,共14页
【目的】培育抗玉米螟、抗草甘膦、抗旱的转基因复合性状玉米种质。【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法,把重组到同一植物表达载体的cry1Ac M、epsps、GAT和Zm PIS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9801和齐319(Q319),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 【目的】培育抗玉米螟、抗草甘膦、抗旱的转基因复合性状玉米种质。【方法】通过农杆菌介导的玉米茎尖遗传转化法,把重组到同一植物表达载体的cry1Ac M、epsps、GAT和Zm PIS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9801和齐319(Q319),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逐代除草剂筛选、分子检测和抗虫性鉴定,从大量转基因株系中优选出6个优良玉米株系。在此基础上,以非转基因自交系9801、Q319为对照,在严格控制条件下对6个转基因株系进行抗虫、抗除草剂和抗旱性检测。由于不同生长时期植株对玉米螟危害的敏感程度有差异,在抗虫性检测试验中,对不同生长阶段的转基因玉米的抗虫性,分别进行了田间和室内玉米螟接种试验,并以灌浆期玉米的籽粒和苞叶饲喂玉米螟幼虫检测其杀虫性。在草甘膦抗性鉴定试验中,对6叶期田间玉米植株喷洒大田除草用量的草甘膦溶液评估其应用价值;采用3倍应用剂量的草甘膦溶液喷施3叶期玉米植株测试其草甘膦耐受力。在抗旱性鉴定试验中,对10叶期玉米植株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观测转基因植株的表型变化并测定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等参数。【结果】选择出6个遗传稳定的兼抗亚洲玉米螟、抗草甘膦和抗旱性提高的转基因玉米株系,其中株系L1—L3来自自交系9801,Q1—Q3来自自交系Q319。通过RT-PCR检测4个转基因的转录强度,证明它们在转基因植株中有效表达;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y1Ac蛋白的表达水平,确定其在玉米植株中稳定表达。植株抗虫性鉴定结果显示这6个株系在玉米营养生长期和灌浆期的抗虫能力均显著高于未转基因自交系。在草甘膦抗性测试中,转基因植株表现出明显高于未转基因自交系的草甘膦抗性。在干旱控水期间,转基因植株能维持较强的光合能力和光系统Ⅱ活性,对干旱胁迫的抗性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结论】将cry1Ac M、epsps、GAT、Zm PIS一同转入玉米,赋予了植株抗玉米螟、抗除草剂草甘膦特性,提高了植株的抗旱性,达到生产中应用标准。培育出具有优良复合性状的转基因玉米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玉米螟 抗草甘膦 抗旱 复合性状 转基因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棉花茎尖遗传转化及转betA植株的产生 被引量:29
7
作者 吕素莲 尹小燕 +1 位作者 张可炜 张举仁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0-25,共6页
以棉花种子无菌苗裸露的茎尖分生组织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感染小苗经共培养后移栽入花盆,用选择剂除草剂筛选。然后对除草剂抗性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转基因植株。通过不同菌液浓度、浸染时间、真空渗透处理和表面... 以棉花种子无菌苗裸露的茎尖分生组织为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感染小苗经共培养后移栽入花盆,用选择剂除草剂筛选。然后对除草剂抗性植株进行分子检测,获得了转基因植株。通过不同菌液浓度、浸染时间、真空渗透处理和表面活性剂Silwet—L77、Tween80等使用的比较实验,优化了转化条件,提高了转化频率,最高转化率达13.23%。该技术体系避开了棉花组织和细胞培养过程,能高效获得转基因植株。采用该体系我们将胆碱脱氢酶基因betA和突变的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als导入到3个棉花优良品种中,获得了抗除草剂氯磺隆和耐盐性提高的转基因植株及其子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转基因植株 茎尖 花茎 农杆菌介导 遗传转化 小苗 感染 受体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及其染色体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向凤宁 张举仁 +1 位作者 陈惠民 郑晓健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7-163,共7页
对5种基因型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表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受基因型,培养基成分,激素,培养条件的影响。适时继代,逐代筛选对胚性保持起重要作用。适当降低培养温度(12±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保存和胚性保... 对5种基因型幼胚诱导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表明,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长期继代受基因型,培养基成分,激素,培养条件的影响。适时继代,逐代筛选对胚性保持起重要作用。适当降低培养温度(12±2℃)有利于愈伤组织的保存和胚性保持,可以减少愈伤组织长期继代所需的物质和工作量。长期继代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发生能力和植株再生率无显著变化,但正常苗的再生频率显著下降。观察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发现:(1)基因型对不同倍性细胞的比例有明显影响。(2)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二倍体细胞下降,四倍体和非二倍体细胞增多。(3)愈伤组织中出现多种染色体结构变异,这些结构变异有可能导致非整倍体细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愈伤组织 继代培养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耐盐玉米自交系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的分析 被引量:17
9
作者 杨爱芳 张可炜 +1 位作者 尹小燕 张举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895-2902,共8页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玉米新种质已成为玉米新技术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从玉米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中选育出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深入研究转基因玉米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以转betA(来自大肠杆... 【目的】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玉米新种质已成为玉米新技术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地从玉米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中选育出优良自交系及杂交种,深入研究转基因玉米的农艺性状及杂种优势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方法】以转betA(来自大肠杆菌的胆碱脱氢酶基因)的玉米优良自交系DH4866纯合系为材料,进行农艺性状和杂种优势表现分析。【结果】发现转基因纯合系植株及其杂交种具有明显提高的耐盐性,在含盐量较高的土地中转基因植株杂交组合的产量大幅度高于受体自交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在不同含盐量的土地中,来自不同独立转化体的转基因植株多数保持受体自交系的基本特征,但部分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出现差异,甚至达到差异极显著程度。来自同一转化体的不同转基因株系的植株,农艺性状和特殊配合力的差异一般较小,但单株产量等性状可表现显著差异。在反映经济性状的各参数中,变异幅度大的是单株产量及小区产量,这种差异在T2代和T4代转基因植株配制的杂交种中都存在,由独立转化体的遗传基础差异产生。【结论】在以玉米自交系为受体的转基因育种中,加强早期时代的定向检测和配合力测定,能够较快地获得转基因玉米优良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转基因 自交系 耐盐 农艺性状 杂种优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向玉米茎尖导入HAL1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传波 曲文利 +7 位作者 姜志磊 韦正乙 麻鹏达 李晓辉 张举仁 刘德璞 郝东云 袁英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2-34,共3页
选用玉米优良自交系郑58的茎尖为受体,研究以玉米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可行性。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耐盐碱基因HAL1转入玉米中,获得70株转化苗,经过300 mg/L的除草剂(Basta)筛选,共获得9株转基因植株。进一步进行PCR检测,其中6... 选用玉米优良自交系郑58的茎尖为受体,研究以玉米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可行性。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耐盐碱基因HAL1转入玉米中,获得70株转化苗,经过300 mg/L的除草剂(Basta)筛选,共获得9株转基因植株。进一步进行PCR检测,其中6株表现阳性,转化率达8.57%。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以玉米茎尖作为受体孢子体的转化系统可用于基因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尖 农杆菌介导 HAL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对耐低磷玉米自交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可炜 王贤丽 +1 位作者 李坤朋 张举仁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9-94,共6页
采用沙培的方法,研究了低磷对来自细胞工程的耐低磷玉米自交系SD-C、SD-D和齐319叶片光合作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的无机磷含量、光合速率下降.耐低磷自交系SD-C、SD-D的无机磷含量、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于齐3... 采用沙培的方法,研究了低磷对来自细胞工程的耐低磷玉米自交系SD-C、SD-D和齐319叶片光合作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的无机磷含量、光合速率下降.耐低磷自交系SD-C、SD-D的无机磷含量、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小于齐319.SD-C和齐319叶片光合速率的降低是受非气孔因素的限制,而SD-D则是受气孔因素的限制.低磷处理使玉米叶片PSⅡ的光能转换和利用效率降低,耐低磷玉米自交系SD-C、SD-D的光能转换效率和利用效率高于齐319,受低磷胁迫的影响小于齐319.玉米幼苗叶片内无机磷含量的差异可能是自交系SD-C、SD-D和齐319之间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产生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细胞突变体 耐低磷 叶绿素荧光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磷胁迫下磷高效玉米单交种的形态生理特性 被引量:25
12
作者 刘存辉 张可炜 +1 位作者 张举仁 董树亭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7-333,共7页
以齐319耐低磷突变体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SD-1、SD-2为供试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它们对磷的吸收、转运及植株体内磷的利用效率,进而确定在低磷胁迫下其对根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机制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磷胁迫下(-P)与对照(SD... 以齐319耐低磷突变体为亲本组配的杂交组合SD-1、SD-2为供试材料,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它们对磷的吸收、转运及植株体内磷的利用效率,进而确定在低磷胁迫下其对根系形态学和生理生化机制的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磷胁迫下(-P)与对照(SD-1-CK、SD-2-CK)相比SD-1、SD-2有较强的磷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SD-1、SD-2的根系干重、总根长、根总表面积、平均根尖数均明显增加,而平均直径减小;在与磷吸收效率有关的生理指标上,SD-1、SD-2具有更大的根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以及在磷吸收动力学上表现出较大的Imax和较低的Km、Cmin。因此认为,SD-1、SD-2对磷具有高的吸收效率是由于根系生长旺盛,根系吸收面积大、根系活力强和对磷亲和力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磷胁迫 适应机理 形态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茎尖导入DREB1A基因的研究初报 被引量:17
13
作者 梁欣欣 刘录祥 +4 位作者 赵林姝 张举仁 郭会君 赵世荣 郑企成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为了研究以小麦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的可行性,选用小麦品种H6756,以茎尖为受体进行了农杆菌转化。构建了含有拟南芥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及除草剂bar基因的表达载体pC3300IS-DREB1A,酶切鉴定此载体,结果证明其连接完全正确,具有... 为了研究以小麦茎尖为受体进行农杆菌转化的可行性,选用小麦品种H6756,以茎尖为受体进行了农杆菌转化。构建了含有拟南芥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1A及除草剂bar基因的表达载体pC3300IS-DREB1A,酶切鉴定此载体,结果证明其连接完全正确,具有转录和表达的功能。农杆菌介导法向小麦茎尖导入DREB1A基因,共获得247株转化苗。转化苗经除草剂筛选,获得66株抗性苗,对抗性苗进一步进行PCR检测,有30株抗性苗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转化率达到12.1%,初步说明本试验中以小麦茎尖为受体的转化系统用于基因转化是可行、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尖 DREB1A 农杆菌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胆碱对小麦幼苗叶片在渗透胁迫下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季玉龙 刘世名 +3 位作者 陈靠山 彭正华 张举仁 张长铠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用 2 0 0 ,4 0 0 ,6 0 0 ,80 0 mg/L 氯化胆碱 (CC)分别处理 (喷施 )两叶期小麦幼苗 ,均可显著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 ,且以 4 0 0 mg/L CC处理较优 (最多可比对照降低 75 % )。用 4 0 0 mg/L CC处理二叶期小麦幼苗 12 h后再用 2 0 % PEG... 用 2 0 0 ,4 0 0 ,6 0 0 ,80 0 mg/L 氯化胆碱 (CC)分别处理 (喷施 )两叶期小麦幼苗 ,均可显著降低叶片的相对电导率 ,且以 4 0 0 mg/L CC处理较优 (最多可比对照降低 75 % )。用 4 0 0 mg/L CC处理二叶期小麦幼苗 12 h后再用 2 0 % PEG6 0 0 0胁迫 ,每隔一定时间检测小麦叶片脯氨酸 (Pro)、叶绿素、蛋白质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相对含水量 (RWC)及叶片膜相对电导率 ,以及检测 PEG胁迫 2 4 h后小麦叶片质膜 ATPase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 ,经CC处理的小麦幼苗叶片 Pro、叶绿素、蛋白质的含量和 RWC均比对照高 ,而 MDA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比对照低 ,且这些效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CC处理过的植株质膜 ATPase活性也高于对照植株。上述结果表明 ,CC可有效缓解渗透胁迫对植物的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胆碱 小麦 渗透胁迫 抗性 幼苗 叶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愈伤组织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徐立华 张举仁 +3 位作者 周柱华 许方佐 阴卫军 邢燕菊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99,共4页
用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时,不同基因型在相同2,4-D浓度的培养基上诱导,其诱导率有较大差别,齐319最高;胚龄对诱导率的影响也较大,10d左右最易诱导,过大或过小均不易诱导胚性愈伤;培养基中2,4-D的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 用玉米胚性愈伤组织作为转化受体时,不同基因型在相同2,4-D浓度的培养基上诱导,其诱导率有较大差别,齐319最高;胚龄对诱导率的影响也较大,10d左右最易诱导,过大或过小均不易诱导胚性愈伤;培养基中2,4-D的浓度对玉米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极大影响,不同基因型的最大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所需的2,4-D浓度也不相同,一般为0.5~1.0mg/L。愈伤组织分化时不同基因型所需最适6-BA浓度不同,齐319、515的愈伤组织最适合分化成苗的6-BA浓度为1mg/L,鲁原341愈伤组织最适6-BA浓度为0.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愈伤组织 诱导率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DNA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庆华 杨继良 +1 位作者 尹小燕 张举仁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3-96,共4页
DNA分子标记是研究植物抗病基因的有效方法 ,本文概述了利用DNA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玉米大斑病抗性基因的进展 。
关键词 DNA分子标记 玉米 大斑病 抗性基因 染色体定位 QTL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苗期磷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可炜 李坤朋 +1 位作者 刘治刚 张举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95-801,共7页
以齐319(对照)和来源于齐319的耐低磷突变体99037和99106为材料,在1μmol/L和1000μmol/L KH2PO4两个磷水平下,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磷吸收、利用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三个自交系的根冠比... 以齐319(对照)和来源于齐319的耐低磷突变体99037和99106为材料,在1μmol/L和1000μmol/L KH2PO4两个磷水平下,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磷水平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磷吸收、利用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条件下三个自交系的根冠比均显著增加,植株磷含量明显降低,生物量显著减小,磷利用效率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大大提高。但不同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自交系99037与齐319相比具有植株磷浓度低、磷素再利用能力强、磷利用效率和净吸收量高等特征,是自交系99037磷高效的可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细胞工程 耐低磷 酸性磷酸酶 磷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法向玉米茎尖导入抗草甘膦EPSPS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传波 李海华 +6 位作者 郭嘉 陶蕊 曲文利 孟凡梅 张举仁 刘文国 袁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93,共3页
以玉米自交系郑58的茎尖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草甘膦EPSPS基因转入玉米中,研究以茎尖为受体的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可行性。98株转化苗,经过300 ppm的除草剂(农达)筛选,共获得13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其中7株表现阳性,转化率达7.14... 以玉米自交系郑58的茎尖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抗草甘膦EPSPS基因转入玉米中,研究以茎尖为受体的农杆菌转化体系的可行性。98株转化苗,经过300 ppm的除草剂(农达)筛选,共获得13株转基因植株,经PCR检测,其中7株表现阳性,转化率达7.14%。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以玉米茎尖作为受体的转化系统用于基因转化是可行、高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茎尖 农杆菌介导 EPSP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中槲皮素黄酮苷类抗紫外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李艳 张举仁 徐誉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71-673,共3页
小鼠肝细胞接受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这种损伤主要表现在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大以及由此导致的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力的降低。从银杏叶... 小鼠肝细胞接受不同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后,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且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这种损伤主要表现在脂质过氧化程度增大以及由此导致的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活力的降低。从银杏叶中提取的槲皮素黄酮苷类可以显著抑制线粒体的这种变化,从而保护紫外线引起的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紫外线 线粒体 槲皮素黄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杆菌介导的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权瑞党 尚梅 +1 位作者 王兆玉 张举仁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61-767,共7页
以农杆菌AGL0介导,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齐319和掖515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从筛选后的抗性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株.农杆菌浓度和共培养时间均能显著影响侵染后玉米愈伤组织的抗性频率.在农杆菌浓度OD6000.2~0.3,共培养时间3... 以农杆菌AGL0介导,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入玉米骨干自交系齐319和掖515胚性愈伤组织细胞,从筛选后的抗性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株.农杆菌浓度和共培养时间均能显著影响侵染后玉米愈伤组织的抗性频率.在农杆菌浓度OD6000.2~0.3,共培养时间3d时,侵染后玉米愈伤组织的抗性频率最高,平均约4%.对再生植株及其子代基因组DNA的PCR及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雪花莲凝集素基因已经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并遗传给后代.在蚜虫人工接种试验中,转基因植株上蚜虫的繁殖力为非转基因对照植株上的50%,这表明转基因植株抗蚜性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玉米 胚性愈伤组织 转化 雪花莲凝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