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为信通业务管理装上“数智大脑” 数智信通业务全流程管控系统研究
1
作者 刘帅 张之桢 《信息化建设》 2024年第10期62-64,共3页
传统的信通业务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因此,构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信通业务全流程管控系统,对于提高信通业务的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信通业务已成为电网运... 传统的信通业务管理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因此,构建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信通业务全流程管控系统,对于提高信通业务的运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信通业务已成为电网运营和发展的重要支撑。信通公司作为国网供电公司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开发、技术支持和服务等重要职责,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管理模式 重要职能部门 数字化转型 信息系统开发 电网运营 供电公司 信息技术 全流程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sher判别的制造业公司财务预警系统
2
作者 苟珊 张之桢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6年第3期58-58,共1页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部分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Fisher判别法的综合应用,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构建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建模,可以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 本文以2011-2013年我国部分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Fisher判别法的综合应用,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构建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进行了研究。通过建模,可以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基本的判别。从而帮助公司改良财务结构,规避财务风险,增强其财务稳定性,提高盈利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上市公司 财务预警 FISHER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电力企业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3
作者 马伟伟 黄智 +1 位作者 张之桢 鲁强宇 《电力系统装备》 202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使用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的目的是弥补传统业务系统数据库安全存在的缺失,帮助管理者实现对数据库操作情况的实时监控与审计,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影响电力生产给电力企业... 使用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的目的是弥补传统业务系统数据库安全存在的缺失,帮助管理者实现对数据库操作情况的实时监控与审计,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影响电力生产给电力企业造成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生产 电力企业 数据库 安全审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企业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4
作者 马伟伟 黄智 +1 位作者 张之桢 鲁强宇 《电力系统装备》 2022年第2期93-95,共3页
使用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的目的是弥补传统业务系统数据库安全存在的缺失,帮助管理者实现对数据库操作情况的实时监控与审计,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影响电力生产,给电力企... 使用数据库安全审计系统的目的是弥补传统业务系统数据库安全存在的缺失,帮助管理者实现对数据库操作情况的实时监控与审计,确保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安全隐患进一步扩大,影响电力生产,给电力企业造成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生产 电力企业 数据库 安全审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环境下电力网络数据安全入侵模型仿真
5
作者 娄一艇 柯方圆 +1 位作者 张之桢 刘帅 《电力系统装备》 2023年第2期56-58,共3页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黑客事件频发,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机密的保密工作的难度。我国国家电网体系中,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关键业务数据信息的内核存储量,另一方面又加剧了我国电力网络数...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网络黑客事件频发,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机密的保密工作的难度。我国国家电网体系中,数据库的建立,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关键业务数据信息的内核存储量,另一方面又加剧了我国电力网络数据安全防入侵的监管压力。鉴于此,文章设计了大数据环境下电力网络数据安全入侵模型,并经过试验证明了数据安全入侵模型仿真方法防御性能较强。基于电力网络数据安全入侵模型仿真的合理设计,可保证我国电力网络数据安全风险识别体系的稳定性,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客事件 保密工作 监管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