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玫瑰盛开处是吾乡
1
作者 刘皓 赵勇军 +1 位作者 梁圣 张云开 《当代贵州》 2024年第27期33-35,共3页
“山”与“海”的多方发力,为产业茁壮发展厚植了土壤。夏季,东来的风,吹红了九龙山下的玫瑰。山下的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刚刚迎来一场玫瑰的盛典。“5月20日才举行了一场采摘活动,正好是满山玫瑰盛开的季节,也是我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 “山”与“海”的多方发力,为产业茁壮发展厚植了土壤。夏季,东来的风,吹红了九龙山下的玫瑰。山下的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刚刚迎来一场玫瑰的盛典。“5月20日才举行了一场采摘活动,正好是满山玫瑰盛开的季节,也是我们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凤冈县瑰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冯健向记者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科技 玫瑰 凤冈县 九龙山 进化镇 盛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香瓜梨离体培养快速复壮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云开 朱西儒 +1 位作者 张海保 刘卫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72,共4页
南美香瓜梨茎段被移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其中添加有BA6.0(mg/L以下单位相同)、IBA0.2培养4周后增殖到3.8倍。用其嫩叶切块,在含有2,4—D0.5,BA0.25的MS培养基上先诱导形成绿色愈伤组织,然后... 南美香瓜梨茎段被移植在MS基本培养基上,其中添加有BA6.0(mg/L以下单位相同)、IBA0.2培养4周后增殖到3.8倍。用其嫩叶切块,在含有2,4—D0.5,BA0.25的MS培养基上先诱导形成绿色愈伤组织,然后转入含BA6.0和IBA0.2的MS培养基上,产生丛生不定芽。将2.5~3.0cm的不定芽切下移入含IBA0.5与0.2%活性炭,1/2MS无机盐的培养基上,25天后诱导生根,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瓜梨 离体培养 快速繁殖 草本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芋试管苗快速繁殖及移栽试验 被引量:9
3
作者 张云开 朱西儒 黄鸿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31,共3页
白鹤芋(Spathlphyllum floribundum)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结果表明,用MS培养基,附加BA6.0毫克/升(单位下同)、NAA0.2、蔗糖3.0%,培养温度保持在25—30℃,可诱导出不定芽。丛生芽分切转入诱根生长培养基,即MS+BA0.2+NAA0.2+IBA0.2,添加0.3%... 白鹤芋(Spathlphyllum floribundum)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结果表明,用MS培养基,附加BA6.0毫克/升(单位下同)、NAA0.2、蔗糖3.0%,培养温度保持在25—30℃,可诱导出不定芽。丛生芽分切转入诱根生长培养基,即MS+BA0.2+NAA0.2+IBA0.2,添加0.3%(w/v)活性炭,就可形成完整的试管苗植株。移入装有腐殖土为基质的花盆内,放在阴凉处,喷雾保湿,成活率高达85—90%,可以商品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芋 试管苗 繁殖 移栽 观赏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辋扩口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云开 路平 马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5,共4页
无内胎钢圈轮辋焊接接头开裂是轮辋成形过程的主要缺陷。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轮辋扩口工序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有限元模型中的单元选择、加载等关键问题。将仿真结果与轮辋的实际扫描模型进行... 无内胎钢圈轮辋焊接接头开裂是轮辋成形过程的主要缺陷。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轮辋扩口工序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仿真模型并对成形过程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有限元模型中的单元选择、加载等关键问题。将仿真结果与轮辋的实际扫描模型进行外形尺寸比对,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重点分析了扩口工序中工件的应力状态,提出环向拉应力过大是造成焊缝处开裂的原因和最大环向拉应力平均值的概念。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摩擦系数或材料屈服强度的增大,工件最大环向拉应力平均值增大,工件焊接接头开裂倾向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辋 扩口工序 有限元模型 环向拉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pergillus niger CU-1菌株在水相中深层发酵生产高含量异麦芽低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云开 廖福真 +4 位作者 石君连 李玮 管立忠 陈桂光 梁智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39,共4页
对实验室选育的Aspergillus niger CU-1菌株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体生长与产酶的关系进行测定,在最佳培养条件下,72h生物量达到最大值,88h左右α-葡萄糖转苷酶活力达到最高点,溶液pH5.0有利于α-葡萄糖转苷酶稳定积累;将A.niger CU-1按照... 对实验室选育的Aspergillus niger CU-1菌株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菌体生长与产酶的关系进行测定,在最佳培养条件下,72h生物量达到最大值,88h左右α-葡萄糖转苷酶活力达到最高点,溶液pH5.0有利于α-葡萄糖转苷酶稳定积累;将A.niger CU-1按照10%接种量接入25%木薯淀粉和3%麸皮的转苷反应培养基中,在30℃、160r/min下培养3.0d,定时取样检测pH、还原糖、总糖、菌体干重、异麦芽低聚糖(IMO)含量,绘制发酵过程曲线。产物经过HPLC分析,表明主要的有效组分是异麦芽糖、潘糖、异麦芽三糖和异麦芽四糖,还有明显的聚合度为5和6的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含量≥80%,葡萄糖含量约4%。结果表明,高浓度底物和长时间发酵策略,适合于Aspergillus niger CU-1的发酵生产高含量异麦芽低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Α-葡萄糖苷酶 异麦芽低聚糖 发酵 工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静止卫星的海面风矢量估测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云开 徐娜 +1 位作者 翟晓春 张鹏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5-236,共12页
参考大气动力学理论中风随高度、纬度的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静止卫星低层大气导风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估测海面风的新思路,构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海面风矢量估测模型,实现基于大气导风的海面风估测。基于GOES-16先进基... 参考大气动力学理论中风随高度、纬度的分布特征,提出一种基于静止卫星低层大气导风利用全连接神经网络估测海面风的新思路,构建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全连接神经网络海面风矢量估测模型,实现基于大气导风的海面风估测。基于GOES-16先进基线成像仪可见光通道0.5 km分辨率大气导风开展试验,并与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北美近海岸和海上93个美国国家数据浮标中心浮标数据比对,结果表明:全连接神经网络估算得到基于大气导风的海面风风速均方根误差不大于1.5 m·s^(-1),较传统模型降低0.24 m·s^(-1)。将模型应用于飓风场景,通过与2022年3个北大西洋飓风和3个东太平洋飓风共13个时次的再分析数据比对表明:基于大气导风的海面风风速均方根误差不大于1.1 m·s^(-1),相较于传统经验模型降低0.04 m·s^(-1),在低风速区无系统性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风矢量 大气导风 全连接神经网络 低层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番木瓜品系的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云开 朱西儒 +3 位作者 张海保 黄湛湖 赵养社 钟克勤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2期23-25,共3页
两个番木瓜品系的比较试验初报张云开,朱西儒,张海保(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黄湛湖,赵养社,钟克勤(肇庆市农科所)番木瓜(CaricapapayaL.)是多年生常绿果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1]... 两个番木瓜品系的比较试验初报张云开,朱西儒,张海保(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黄湛湖,赵养社,钟克勤(肇庆市农科所)番木瓜(CaricapapayaL.)是多年生常绿果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1]。其结果早而多,高产优质、色艳形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品系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β-葡聚糖酶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云开 左志勇 +2 位作者 付婷婷 马宁 蒙健宗 《轻工科技》 2015年第4期22-23,32,共3页
在南宁市采集42份不同地方的土壤样品,经平板初筛和摇瓶复筛得到12株产Ε-葡聚糖酶能力较强的菌株;其中酶活最高的K15产酶性能稳定,根据形态特征、显微结构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关键词 Ε-葡聚糖酶 菌株 分离鉴定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产纤溶酶的耐盐微生物的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云开 符唐科 梁树华 《轻工科技》 2014年第6期24-26,35,共4页
用海水配制培养基,先用酪蛋白培养基富集和筛选高蛋白酶活力菌株,再经过粗纤维蛋白平板初筛定向分离、纤维蛋白平板上复筛纤溶酶产生菌,比常规方法更简便,成本更低,得到更多的有用微生物菌株。利用该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红树... 用海水配制培养基,先用酪蛋白培养基富集和筛选高蛋白酶活力菌株,再经过粗纤维蛋白平板初筛定向分离、纤维蛋白平板上复筛纤溶酶产生菌,比常规方法更简便,成本更低,得到更多的有用微生物菌株。利用该方法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红树林滩涂海泥中,获得稳定产生纤溶酶的GXF-18菌株,在初始pH7.9、38℃、160 r/min、装液量50mL(500 mL三角瓶)的条件下,GXF-18产生的纤溶酶活力稳定在1500 U/mL以上。该GXF-18具有耐受高盐的特性,在微碱性下能产生较高活力的纤溶酶,是研究和开发利用微生物来源纤溶酶的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 海洋微生物 筛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酶法转化葡萄糖生产龙胆低聚糖 被引量:15
10
作者 朱婧 覃拥灵 +4 位作者 陈桂光 张云开 刘演景 罗杰 梁智群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24,27,共5页
以高产β-葡萄糖苷酶米曲霉为出发菌株,经紫外-60Co复合诱变处理,用不同葡萄糖浓度梯度的β-葡萄糖苷酶鉴定平板筛选,在含4%葡萄糖的鉴定平板上获得1株抗葡萄糖阻遏的突变株ASPE0485,β-葡萄糖苷酶水解酶活提高1.78倍,达到17.65U/mL。AS... 以高产β-葡萄糖苷酶米曲霉为出发菌株,经紫外-60Co复合诱变处理,用不同葡萄糖浓度梯度的β-葡萄糖苷酶鉴定平板筛选,在含4%葡萄糖的鉴定平板上获得1株抗葡萄糖阻遏的突变株ASPE0485,β-葡萄糖苷酶水解酶活提高1.78倍,达到17.65U/mL。ASPE0485所产β-葡萄糖苷酶与高浓度葡萄糖反应,薄板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反应产物有龙胆低聚糖,表明ASPE0485所产β-葡萄糖苷酶具有转苷活性;对酶转化葡萄糖生产龙胆低聚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当底物葡萄糖浓度为60%,pH3.0,反应温度为50℃,转化周期为72h,龙胆低聚糖累计达到最大,为44.16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低聚糖 酶转化 Β-葡萄糖苷酶 抗葡萄糖阻遏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花叶病的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海保 朱西儒 +2 位作者 张云开 覃秉益 张秀华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用分离自香蕉病株的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毒株(CMV-B)和烟草花叶病毒香蕉毒株(TMV-B)制备抗血清,其效价As-CMV-B为1:5000,As-TMV-B为1:8000。用这两种抗血清检测香蕉花叶病,间接ELISA和PAS-ELISA法可检测香蕉病叶汁液的最大稀释度均为1:1280... 用分离自香蕉病株的黄瓜花叶病毒香蕉毒株(CMV-B)和烟草花叶病毒香蕉毒株(TMV-B)制备抗血清,其效价As-CMV-B为1:5000,As-TMV-B为1:8000。用这两种抗血清检测香蕉花叶病,间接ELISA和PAS-ELISA法可检测香蕉病叶汁液的最大稀释度均为1:1280,健叶汁液无非特异性反应,Dot-ELISA可检测病叶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640,健叶汁液在稀释度为1:20时有轻度非特异性反应。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田间香蕉病株和香蕉试管苗标样共158份,其中CMV的带毒率为58%,TMV的带毒率为19%,二者复合感染率为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花叶病 CMV TMV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杀虫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活性物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涛 覃拥灵 +3 位作者 陈桂光 李楠 张云开 梁智群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8,共5页
通过卤虫初步筛选及家蚕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高杀虫活性物质菌株GX-29。根据其理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认该菌株为极暗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ulvissimus)。利用卤虫活性追踪对其活性物质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卤虫初步筛选及家蚕复筛,从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高杀虫活性物质菌株GX-29。根据其理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认该菌株为极暗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fulvissimus)。利用卤虫活性追踪对其活性物质稳定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紫外线对其杀虫活性影响不显著;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其杀虫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活性 筛选模型 鉴定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愈伤组织形成及其印楝素含量测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雷光富 朱西儒 +2 位作者 张云开 张海保 刘卫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7-270,共4页
取印楝(AzadirachtaindicaA.Juss)不同器官作外植体,研究培养基和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印楝素(Azadirachtin)生物合成的影响.印楝的不同器官(根、叶、茎及皮)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均有合成印楝素的能力.其... 取印楝(AzadirachtaindicaA.Juss)不同器官作外植体,研究培养基和继代次数对愈伤组织生长及其印楝素(Azadirachtin)生物合成的影响.印楝的不同器官(根、叶、茎及皮)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这些愈伤组织均有合成印楝素的能力.其中以叶诱导的愈伤组织生长速率及印楝素含量为最高.含有较低按盐的B5培养基有利于细胞生长,含有较高铵盐的MS培养基有利于印楝素积累,不含铰盐的White培养基对两者均不利.愈伤组织继代2—3代,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和印楝素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愈伤组织 印楝素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发酵产低聚异麦芽糖培养基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孔阳 王学军 +4 位作者 周培华 黄时海 张云开 陈桂光 梁智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16-222,共7页
采用全因子试验、最陡爬坡试验以及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黑曲霉CU-1(Aspergillus niger CU-1)发酵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培养基的主要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成分为:麸皮浸汁体积分数4%、玉米浆添加量19.67g/L、NaNO3添加量2.24... 采用全因子试验、最陡爬坡试验以及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黑曲霉CU-1(Aspergillus niger CU-1)发酵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培养基的主要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成分为:麸皮浸汁体积分数4%、玉米浆添加量19.67g/L、NaNO3添加量2.24g/L、木薯淀粉糖化液添加量250g/L,在该培养条件下,在3.6L发酵罐中进行验证,发酵液中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总产量达到37.4%,低聚异麦芽糖总产量高达83.1%,说明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用于黑曲霉发酵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培养基优化是可行的,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Α-葡萄糖苷酶 响应面分析法 培养基优化 低聚异麦芽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振荡培养高速繁殖白鹤芋丛芽 被引量:17
15
作者 马国华 朱西儒 +1 位作者 张云开 黄鸿枢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07-308,共2页
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白鹤芋(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又名白掌,是一种新引进的观赏花卉。由于它花姿独特,花期长,耐阴湿,同时又能作切花使用,是一种较好的室内装饰观赏植物。目前,白鹤芋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均有报道,但在固体培养基... 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白鹤芋(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又名白掌,是一种新引进的观赏花卉。由于它花姿独特,花期长,耐阴湿,同时又能作切花使用,是一种较好的室内装饰观赏植物。目前,白鹤芋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均有报道,但在固体培养基上增殖指数仍然不高。运用液体振荡培养繁殖白鹤芋种苗国内外尚未见报道。本文在固体培养基础上,对白鹤芋液体振荡培养作了探讨。 材料 丛芽体来源于本实验室固体培养。 方法 丛芽体先分切转入150ml内含40ml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进行振荡培养。其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有激素NAA0.2+BA2mg/l。培养基pH为5.8,培养温度25±1℃,每天光照12小时,光强1100lx,摇床转速80r/min。丛芽体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芋 丛芽 液体 振荡培养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低聚异麦芽糖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桂光 李玮 +2 位作者 齐辉连 张云开 梁智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5-187,327,共4页
以黑曲霉GXM-3为出发菌株进行60Co-γ射线与紫外线照射复合诱变育种,通过苔盼兰平板筛选及摇瓶培养,获得42株转化木薯淀粉液化液生成低聚异麦芽糖浆能力较强的突变株。其中,突变株D-597的转化能力最强。其在3L发酵罐中发酵80h,糖浆产物... 以黑曲霉GXM-3为出发菌株进行60Co-γ射线与紫外线照射复合诱变育种,通过苔盼兰平板筛选及摇瓶培养,获得42株转化木薯淀粉液化液生成低聚异麦芽糖浆能力较强的突变株。其中,突变株D-597的转化能力最强。其在3L发酵罐中发酵80h,糖浆产物中低聚异麦芽糖含量达到最高值169.4mg/m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37.2%,发酵周期则缩短了40h。突变株D-597在利用木薯淀粉生产低聚异麦芽糖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低聚异麦芽糖 诱变育种 Α-葡萄糖苷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一株海洋绿藻胞内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1
17
作者 付婷婷 马宁 +1 位作者 蒙健宗 张云开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5-120,共6页
利用热碱浸提法提取一株海洋绿藻胞内多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影响因素最佳值区域,采用基于Box-Behnken试验的响应面分析方法,预测并验证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 利用热碱浸提法提取一株海洋绿藻胞内多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确定影响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影响因素最佳值区域,采用基于Box-Behnken试验的响应面分析方法,预测并验证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Na OH质量分数1.60%、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0 h、料液比1∶25(g∶m L)、乙醇体积分数95%、醇沉比1∶3(V/V)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6.81%,与模型预测值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胞内多糖 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试管苗变异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海保 朱西儒 +2 位作者 张云开 刘卫 王正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本文初步研究了香蕉离体培养中,培养基内不同激素浓度、继代培养数,以及3个品种(品系)对试管苗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631和台湾8号比威廉斯(Williams)稳定,培养条件相同,培养代数多时,变异率明显提高。外源激素... 本文初步研究了香蕉离体培养中,培养基内不同激素浓度、继代培养数,以及3个品种(品系)对试管苗变异的影响。结果表明:631和台湾8号比威廉斯(Williams)稳定,培养条件相同,培养代数多时,变异率明显提高。外源激素的配比试验表明:IBA∶BA为0.5∶4.0(mg/L)为最佳配方,当IBA∶BA达到2.0∶10(mg/L)时,异常苗发生率最高。用田间变异株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结果,发现其染色体数不是增多就是严重缺失。变异株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经电泳分析,表明在迁移率为0.7处的一条带纹消失,而正常对照苗则稳定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试管苗 变异因素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及对印楝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雷光富 朱西儒 +2 位作者 张云开 张海保 刘卫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由于印楝(AzadirachtaindicaA.Luss)提取物对农业、仓库和卫生害虫具有明显的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忌避、毒杀、内吸和不育等活性,并有高效、低毒、无环境污染、不易引起昆虫抗药性等优点〔1〕,受到人们的... 由于印楝(AzadirachtaindicaA.Luss)提取物对农业、仓库和卫生害虫具有明显的拒食、抑制生长发育、忌避、毒杀、内吸和不育等活性,并有高效、低毒、无环境污染、不易引起昆虫抗药性等优点〔1〕,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它的自然分布有限,我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愈伤组织 印楝素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具有褐藻胶降解能力的海洋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多糖利用能力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许超 熊亚茹 +3 位作者 卢明倩 廖威 张云开 黄庶识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98-204,共7页
旨在得到一株具有褐藻胶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海藻酸钠作为唯一碳源,从腐烂马尾藻中筛选纯化得到一株降解褐藻胶能力较强的海洋细菌,编号X511。根据形态观察和理化指标,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菌株为弧菌,命名Vibrio sp.X511。X511菌... 旨在得到一株具有褐藻胶降解能力的菌株。利用海藻酸钠作为唯一碳源,从腐烂马尾藻中筛选纯化得到一株降解褐藻胶能力较强的海洋细菌,编号X511。根据形态观察和理化指标,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该菌株为弧菌,命名Vibrio sp.X511。X511菌株的指数生长期5-16 h,适宜生长的盐浓度为2%-6%(W/V)。能在以葡萄糖、甘露醇、淀粉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4%-6%(W/V)的盐浓度、海带粉、昆布多糖能延长该菌株的生长稳定期。该菌株在筛选培养基中发酵培养24 h胞内褐藻胶裂解酶粗酶活力达到12.68±0.13 U/m L;提取X511的褐藻胶裂解酶粗酶,分别对海藻酸钠、聚甘露糖醛酸和聚古罗糖醛酸三种多糖的酶解能力依次为:海藻酸钠>聚甘露糖醛酸>聚古罗糖醛酸。薄层层析(TLC)结果显示,该菌株胞内酶降解海藻酸钠的产物为三糖。结果表明,X511是一株盐耐受性较强、生长周期较短且能同时以海藻酸钠、聚甘露糖醛酸和聚古罗糖醛酸为碳源生长的海洋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藻胶 筛选 鉴定 盐耐受性 多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