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车辆线性时变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 被引量:50
1
作者 张亮修 吴光强 郭晓晓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5-1603,共9页
为提高自主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的实时性和鲁棒性,研究一种线性时变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建立用于控制器仿真验证的纵向&侧向二维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从二轮三自由度模型出发,推导出线性时变路径跟踪预测模型;引入向量松弛因子... 为提高自主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的实时性和鲁棒性,研究一种线性时变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方法.建立用于控制器仿真验证的纵向&侧向二维车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从二轮三自由度模型出发,推导出线性时变路径跟踪预测模型;引入向量松弛因子解决优化求解过程中硬约束导致的控制算法非可行解问题,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将路径跟踪控制算法转化为带软约束的在线二次规划问题;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实现车辆动力学建模和控制器设计,双移线工况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适应不同车速、不同设计参数的鲁棒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车辆 线性时变模型 向量松弛因子 模型预 测控制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分层控制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亮修 吴光强 郭晓晓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7-553,共7页
为改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功能,本文中研究一种ACC系统建模和分层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纵向、侧向和垂向耦合特性的14自由度整车模型,并根据电子节气门和制动器的实际物理特性建立能准确跟踪期望输入的执行器模型。接着建... 为改善车辆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系统的功能,本文中研究一种ACC系统建模和分层控制方法。首先建立考虑纵向、侧向和垂向耦合特性的14自由度整车模型,并根据电子节气门和制动器的实际物理特性建立能准确跟踪期望输入的执行器模型。接着建立包含驱动/制动切换逻辑、发动机逆模型和制动器逆模型的车辆逆动力学模型。最后针对ACC系统的功能需求,应用模型匹配控制理论设计能适应不同工况的鲁棒下层控制器,而上层控制器则通过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获得综合考虑车距、相对速度和自车加速度的期望跟车加速度。仿真结果表明,该ACC系统能使车辆在加速行驶、稳态跟车和制动减速等行驶工况下保持良好的跟踪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系统 整车动力学建模 分层控制 鲁棒控制 线性二次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算法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亮修 吴光强 郭晓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为了综合协调车辆跟车时的追踪性能、燃油经济性能、驾乘人员舒适性能和跟车安全性能,研究了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算法,建立了包含车辆模型和车间关系的ACC系统集成式纵向运动学模型,设计了描述追踪误差、燃油消耗量和驾驶员跟车... 为了综合协调车辆跟车时的追踪性能、燃油经济性能、驾乘人员舒适性能和跟车安全性能,研究了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算法,建立了包含车辆模型和车间关系的ACC系统集成式纵向运动学模型,设计了描述追踪误差、燃油消耗量和驾驶员跟车行为误差的目标函数,以及保证动态跟车、期望驾乘感受和跟车安全的约束条件,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将多目标ACC系统控制算法转化为带有多个约束的在线二次规划问题。采用反馈校正机制改善了算法设计时存在的建模失配和外部干扰等低鲁棒性问题,引入向量松弛因子解决了优化求解过程中硬约束导致的控制算法非可行解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ACC算法,所提控制算法在前车循环工况中100km油耗降低9.3%,追踪误差指标降低21.7%,从而实现了良好的车辆追踪,同时满足驾驶员期望的跟车特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 多目标 模型预测控制 反馈校正 向量松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阻尼可调半主动悬架混杂模型预测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亮修 王宇 +1 位作者 吴光强 刘兆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6-164,共9页
为协调汽车阻尼连续可调半主动悬架舒适性和操稳性之间的矛盾,并考虑减振器阻尼力须满足的非线性约束条件,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半主动悬架的混杂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半主动悬架单轮车辆模型,提出综合描述舒适性和操稳性的悬架优化控... 为协调汽车阻尼连续可调半主动悬架舒适性和操稳性之间的矛盾,并考虑减振器阻尼力须满足的非线性约束条件,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半主动悬架的混杂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半主动悬架单轮车辆模型,提出综合描述舒适性和操稳性的悬架优化控制目标函数及半主动悬架须满足的非线性约束条件。利用混合逻辑动态建模方法描述半主动悬架混杂系统模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理论研究半主动悬架混杂系统的有限时域优化控制问题。为便于问题求解,将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转化为包含实值变量和二值变量的混合整数二次规划问题,并借助分支定界算法进行求解。在随机路面和正弦波突起路面进行仿真验证后表明,所提混杂模型预测方法明显优于被动悬架和传统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算法,能有效提高阻尼可调半主动悬架的综合性能,并在不同的路面输入激励和车速下均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非线性约束优化 混合逻辑动态建模 混杂模型预测控制 混合整数二次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路面不平输入的车辆侧倾状态估计及主动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亮修 周静 +1 位作者 成强 吴光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3-141,154,共10页
为了低成本且高精度地估计车辆侧倾状态,研究考虑路面不平输入的车辆侧倾状态估计及主动防侧倾控制方法。建立三自由度侧向动力学模型,利用Kalman滤波算法设计基于侧向动力学的车辆侧倾状态估计算法。为了估计由路面不平引起的侧倾状态... 为了低成本且高精度地估计车辆侧倾状态,研究考虑路面不平输入的车辆侧倾状态估计及主动防侧倾控制方法。建立三自由度侧向动力学模型,利用Kalman滤波算法设计基于侧向动力学的车辆侧倾状态估计算法。为了估计由路面不平引起的侧倾状态,建立七自由度垂向动力学模型,利用可测的车身垂向加速度信号设计基于垂向动力学的车辆侧倾状态估计算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来决策车辆所期望的附加防侧倾力矩,通过阻尼可调减振器的阻尼力实现车辆主动防侧倾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侧向动力学的侧倾状态估计算法只对转向输入引起的侧倾具有较好地估计效果,而基于垂向动力学的估计算法能够有效地估计由转向输入和路面不平输入引起的侧倾状态,并且利用阻尼可调减振器能够有效地实现车辆侧倾状态的主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不平输入 侧倾估计 卡尔曼滤波 阻尼可调减振器 侧倾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侧倾的半主动悬架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集成控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亮修 杨家颖 吴光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2-410,共9页
建立四自由度半车模型,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执行机构的主动抗侧倾控制策略,研究质心侧偏角相平面稳定边界,设计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的控制算法.在研究侧翻指标基础上,设计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与ESC的主动防侧翻... 建立四自由度半车模型,利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以磁流变减振器为执行机构的主动抗侧倾控制策略,研究质心侧偏角相平面稳定边界,设计电子稳定控制(ESC)系统的控制算法.在研究侧翻指标基础上,设计磁流变半主动悬架与ESC的主动防侧翻集成控制算法.通过紧急双移线工况和鱼钩工况对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验证,结果显示集成控制策略能够提升操纵稳定性,并有效降低车辆侧倾角,从而降低侧翻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主动悬架 电子稳定控制(ESC) 主动防侧倾控制 集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树形结构的实时道路车辆识别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亮修 王玉林 张鲁邹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8年第3期49-53,共5页
针对实时道路车辆识别是车辆计算机辅助驾驶、自主导航以及主动安全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车辆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Haar-like特征来表达车辆特征,选择Gentle AdaBoost算法训练出强分类器,最后将多个强分类器组合成树形... 针对实时道路车辆识别是车辆计算机辅助驾驶、自主导航以及主动安全的关键技术,给出了一种基于树形结构的车辆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Haar-like特征来表达车辆特征,选择Gentle AdaBoost算法训练出强分类器,最后将多个强分类器组合成树形结构。通过建立样本库,对车辆识别分类器进行了训练,并对分类器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对750个目标车辆进行识别,识别率为74.4%,识别时间为34.4 ms。说明树形结构的车辆识别方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一定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识别 树形分类器 Haar—like特征 GENTLE ADABOO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分道线模型的道路识别方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亮修 董瑞先 +1 位作者 王玉林 邱绪云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1-25,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分道线模型的道路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然后应用分水岭算法划分道路感兴趣区域ROI,最后采用Hough变换拟合分道线,实时地进行道路识别。试验结果显示,在一定条件下,该算法能够满足道路识别的要求。
关键词 道路识别 分道线模型 感兴趣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误差校正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鲁棒预测控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亮修 张铁柱 吴光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27,共8页
为进一步增强高速智能车辆路径跟踪预测控制的鲁棒性和实时性,研究了一种考虑误差反馈校正机制的路径跟踪预测控制方法。考虑车辆纵向、侧向和横摆运动建立三自由度弱非线性车辆模型,以泰勒公式展开实现控制模型的线性时变一阶近似,引... 为进一步增强高速智能车辆路径跟踪预测控制的鲁棒性和实时性,研究了一种考虑误差反馈校正机制的路径跟踪预测控制方法。考虑车辆纵向、侧向和横摆运动建立三自由度弱非线性车辆模型,以泰勒公式展开实现控制模型的线性时变一阶近似,引入预测状态变量构建路径跟踪预测优化问题。针对车辆参数偏差、系统时变和外界干扰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建模失配,定义系统实际状态值与预测值之间的误差,得到带有反馈校正项的预测输出模型,通过误差反馈校正机制增强路径跟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将路径跟踪预测优化问题推导转化为带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并通过数值解法实现路径跟踪鲁棒预测控制律的滚动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误差反馈校正机制可以有效改善路径跟踪预测控制算法因整车质量和横摆转动惯量变化导致的低鲁棒性问题,能够实现智能车辆高速行驶工况下的路径跟踪功能,且具备良好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辆 路径跟踪 预测控制 鲁棒性 误差反馈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6
10
作者 吴光强 张亮修 +1 位作者 刘兆勇 郭晓晓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4-553,共10页
作为传统定速巡航的升级,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系统可以提高驾驶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论文概述了ACC系统的发展历程,从环境感知技术、驾驶员跟车行为特性、车辆动力学建模、ACC系统控制算法、ACC系统功能扩展等... 作为传统定速巡航的升级,自适应巡航控制(adaptive cruise control,ACC)系统可以提高驾驶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论文概述了ACC系统的发展历程,从环境感知技术、驾驶员跟车行为特性、车辆动力学建模、ACC系统控制算法、ACC系统功能扩展等方面对近年来ACC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讨论并展望了ACC系统研究的共性问题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控制 环境感知 驾驶员跟车特性 车辆动力学建模 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自适应巡航跟车多目标鲁棒控制算法设计 被引量:19
11
作者 吴光强 郭晓晓 张亮修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0-86,共7页
为满足自适应巡航系统跟车模式下的舒适性需求并且兼顾车辆安全性,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提出一种多目标鲁棒跟车控制算法.建立考虑前车加速度干扰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该模型可全面反映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提高模型的精... 为满足自适应巡航系统跟车模式下的舒适性需求并且兼顾车辆安全性,基于模型预测控制原理提出一种多目标鲁棒跟车控制算法.建立考虑前车加速度干扰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该模型可全面反映系统的动态演化规律,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针对自适应巡航系统需求进行目标分析,设计一种考虑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针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引入修正项反馈,提高控制系统鲁棒性,采用向量约束管理法解决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硬约束造成的控制系统无优化解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使跟车时车辆加速度及冲击度保持在舒适性范围,同时车间距始终大于最小安全距离,兼顾了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实现了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跟车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自动驾驶汽车 自适应巡航控制 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 多目标模型预测控制 向量约束管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空气悬架非线性混沌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华艳秋 郭晓晓 +1 位作者 张亮修 吴光强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汽车空气悬架复杂的非线性行为,研究空气悬架迟滞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全局性态。采用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非线性空气弹簧以及非线性轮胎模型,分析汽车悬架中的非线性弹簧力和阻尼力,建立汽车二自由度垂向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非线... 针对汽车空气悬架复杂的非线性行为,研究空气悬架迟滞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全局性态。采用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非线性空气弹簧以及非线性轮胎模型,分析汽车悬架中的非线性弹簧力和阻尼力,建立汽车二自由度垂向非线性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非线性悬架系统的混沌运动进行研究。在单频正弦路面激励情况下,仿真计算得到系统的响应,分析单频正弦激励下系统的分岔图、庞加莱映射、李雅普诺夫指数图。结果表明,汽车非线性空气悬架系统中存在混沌现象,在发生分岔现象时表现为叉形分岔,而且典型的倍周期分岔是系统从有序通往混沌的道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空气悬架 混沌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 分岔
原文传递
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稳压发电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学义 高明玲 +3 位作者 张亮修 李贤温 郝晓峰 杜昌海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高磁性永磁材料和对发电装置的优化设计,研发出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稳压式电子稳 压器,提高了低转速时的输出电压。主电路利用两只可控硅实现稳压直流输出,取代了硅整流发电机 的6只整流管组成的整流桥和电子调节器,集稳压、整流于一... 采用高磁性永磁材料和对发电装置的优化设计,研发出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稳压式电子稳 压器,提高了低转速时的输出电压。主电路利用两只可控硅实现稳压直流输出,取代了硅整流发电机 的6只整流管组成的整流桥和电子调节器,集稳压、整流于一体,电能消耗少,发电效率高,解决了汽 车用永磁发电机在变转速变负载工况下输出电压保持稳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稳压器 单相双半波可控整流稳压发电装置 磁性永磁材料 优化设计 永磁发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月球车三维定位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曹凤萍 王荣本 张亮修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年第4期28-33,共6页
为了满足月球车自主导航的需要,提出了1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月球车三维定位算法。建立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月球车三维定位系统框架图,并对框架中主要模块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图像预处理、特征点提取、特征点的立体匹配、三维重建和特征... 为了满足月球车自主导航的需要,提出了1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月球车三维定位算法。建立了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月球车三维定位系统框架图,并对框架中主要模块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图像预处理、特征点提取、特征点的立体匹配、三维重建和特征点的跟踪匹配算法等图像处理环节,以获得月球车运动前后相匹配的环境特征点,并提出了1种鲁棒的月球车位姿变化估计算法。通过实际场地试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车 双目立体视觉 三维定位 图像处理 位姿变化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优化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娜 张亮修 +2 位作者 郭荣春 陈雯 黄飞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阐述了DiesOtto发动机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双涡轮分级增压技术、双气道喷射技术、混合动力等满足欧Ⅴ排放标准的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其节约能源,减少尾气排放的效能。研究发现: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性能最好,排放量降低30%;直喷... 阐述了DiesOtto发动机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双涡轮分级增压技术、双气道喷射技术、混合动力等满足欧Ⅴ排放标准的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原理,分析了其节约能源,减少尾气排放的效能。研究发现:混合动力汽车的排放性能最好,排放量降低30%;直喷技术能减少20%燃料消耗;奔驰DiesOtto发动机与同排量S级轿车的输出功率和最大扭矩相同,而油耗仅为S级轿车的2/3;双气道喷射技术可降低油耗8%~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排放 DiseOtto发动机 混合动力 直喷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水岭算法的道路识别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瑞先 王玉林 +1 位作者 张鲁邹 张亮修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9年第8期10-12,共3页
实时、可靠的道路识别是智能车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介绍了一种基于特征的道路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分水岭算法为基础,根据图像的区域特征,首先定义道路和背景的极小值点,然后逐步扩展两者的集水盆,最后寻找道路和背景之间的分水岭,... 实时、可靠的道路识别是智能车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介绍了一种基于特征的道路识别方法。该方法以分水岭算法为基础,根据图像的区域特征,首先定义道路和背景的极小值点,然后逐步扩展两者的集水盆,最后寻找道路和背景之间的分水岭,实现道路识别。通过对单幅图像和视频的实验,测试了算法的性能。结果显示,在一定的条件下,该算法的速度和效果都能满足道路识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识别 分水岭算法 区域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纵向跟车动力学建模与分层控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亮修 陈鹏飞 张学义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1-7,共7页
为提升电动汽车的纵向跟车性能,进行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建模和分层控制策略研究。建立包括电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车轮及整车纵向运动模型的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纵向跟车系统决策层与实施层分层控制架构,在决策层建立纵向... 为提升电动汽车的纵向跟车性能,进行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建模和分层控制策略研究。建立包括电动机、变速器、主减速器、车轮及整车纵向运动模型的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设计纵向跟车系统决策层与实施层分层控制架构,在决策层建立纵向跟车运动学控制模型,综合考虑实际车距与期望车距误差、自车与前车相对车速、自车加速度和加速度控制量限值的二次型性能指标,基于线性二次最优控制理论优化得到期望的跟车加速度;基于驱动电机和制动器切换逻辑,实施层控制器设计比例积分微分加速度校正器跟踪期望加速度。Matlab/Simulink多工况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跟车控制器能够有效控制自车跟踪前车,具备良好的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纵向跟车 动力学模型 分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动态底盘控制系统多模式垂向控制及实车验证
18
作者 张亮修 吴光强 魏新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11347-11352,共6页
为探明汽车动态底盘控制系统控制作用机理,研究其多种模式下的垂向控制策略并进行实车道路对比验证。建立半主动悬架1/4车辆模型,研究经典天棚和地棚控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天棚控制策略,将其分别实施于动态底盘控制系统的舒适... 为探明汽车动态底盘控制系统控制作用机理,研究其多种模式下的垂向控制策略并进行实车道路对比验证。建立半主动悬架1/4车辆模型,研究经典天棚和地棚控制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天棚控制策略,将其分别实施于动态底盘控制系统的舒适、运动和标准3种模式。仿真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自主研发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被动减振器和原车控制器,其中在标准模式下,与原车控制器相比,驾驶员座椅面和后排座椅面的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减小8.93%和11.79%。因此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能够满足动态底盘控制系统多种模式可调的需求,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底盘控制系统 改进天棚 垂向控制 实车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寻优的汽车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 被引量:6
19
作者 周稼铭 张亮修 +1 位作者 衣丰艳 彭剑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4-220,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多目标自适应巡航系统预测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寻优的汽车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一种包含前车加速度扰动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并对其线性离散化;其次综合车距误差、相对车速、自车加速度... 为进一步提升多目标自适应巡航系统预测控制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寻优的汽车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算法.首先建立一种包含前车加速度扰动的自适应巡航系统车间纵向运动学模型,并对其线性离散化;其次综合车距误差、相对车速、自车加速度和冲击度,设计二次型多目标优化性能指标函数和多参数约束条件,构建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优化命题;最后为便于问题求解,将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推导转化为以预测控制增量为优化变量的规范形式,并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自适应巡航预测控制的最优控制律.通过Matlab/Simulink多工况仿真结果表明,粒子群算法求解的最优控制律能够控制自车保持更好的跟踪性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巡航系统 预测控制 粒子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及趋势 被引量:8
20
作者 于蓬 郑金凤 +1 位作者 王健 张亮修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29期152-154,共3页
钢铁生产是温室气体及其它污染物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在铁矿石资源衰减、钢铁价格波动及环保压力增大等多重因素制约下,亟需对钢铁生产行业进行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氢气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各个生产工艺中氢气的产生、使用、... 钢铁生产是温室气体及其它污染物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在铁矿石资源衰减、钢铁价格波动及环保压力增大等多重因素制约下,亟需对钢铁生产行业进行转型升级。本文阐述了氢气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各个生产工艺中氢气的产生、使用、参与程度及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氢气的直接还原技术是实现钢铁生产过程节能减排的最佳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生产流程 氢冶金 直接还原法 电炉炼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