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讲好思政课务必抓实调查研究
1
作者 张付新 王芙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4年第19期34-37,共4页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深入调查研究,是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抓实调查研究,有助于驱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增强教师内生动力,增强学生学...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深入调查研究,是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学抓实调查研究,有助于驱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激发教师自觉学习,增强教师内生动力,增强学生学习获得感和有效性。为了抓实调查研究,思政课教师必须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持续创新调查研究方法,增强学生沟通交流分享意愿,建立思政课调查研究评价体系。通过深入课堂听课、班级宿舍、中小学走访等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能使思政课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切实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 调查研究 方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杨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
作者 李文梦 张付新 《新西部》 2024年第6期157-160,共4页
胡杨精神是兵团人、塔大人在屯垦戍边伟大实践和艰苦卓绝办学实践中孕育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 胡杨精神是兵团人、塔大人在屯垦戍边伟大实践和艰苦卓绝办学实践中孕育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扎根边疆、甘于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要深刻认识继承和发扬胡杨精神对于乡村振兴的思想教育、经济助推、精神传承等多重价值,把胡杨精神的深刻内涵融入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过程、全方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滋养和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精神 乡村振兴 价值引领 实践路径 办学实践 精神传承 多重价值 屯垦戍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疆的文化多样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付新 谢贵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49-54,共6页
新疆的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学术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有对新疆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才能正确处理好新疆的文化多样性与中华文化统一性关系,促进新疆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从... 新疆的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学术界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只有对新疆文化多样性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并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才能正确处理好新疆的文化多样性与中华文化统一性关系,促进新疆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建设,从而构建新疆和谐生态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文化多样性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民国时期新疆教育的历史考察——基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付新 张云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5年第3期113-117,共5页
民国时期是新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疆近代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新疆的近代教育处于一个创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角度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考察,并将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与对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是新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新疆近代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新疆的近代教育处于一个创立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前人相关研究成果从历史角度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考察,并将教育人类学的视角与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资料分析结合起来,对民国时期的新疆教育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新疆教育 历史角度 教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光绪、宣统年间新疆荒政述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付新 张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4-142,共9页
清代新疆灾荒是中国灾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绪、宣统年间新疆灾害种类多,受灾范围广,呈现易发、多发、持续的地域性特征。清朝政府因应新疆的赈灾需求进行赈灾,体现了完备的报灾、勘灾和查赈的赈灾体系和赈灾制度。但光绪后期清朝政府... 清代新疆灾荒是中国灾荒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绪、宣统年间新疆灾害种类多,受灾范围广,呈现易发、多发、持续的地域性特征。清朝政府因应新疆的赈灾需求进行赈灾,体现了完备的报灾、勘灾和查赈的赈灾体系和赈灾制度。但光绪后期清朝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严重,财政捉襟见肘,使新疆诸多赈灾政策和措施流于形式。这些灾荒对新疆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对这一时期新疆灾害进行历史分析和多维度解读,可为当代新疆科学预防自然灾害、赈灾提供重要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荒政 光绪、宣统年间 历史分析 边疆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勒坦汗信仰藏传佛教的原因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付新 《西藏研究》 CSSCI 2005年第2期95-100,共6页
阿勒坦汗选择信仰藏传佛教标志着继蒙元之后,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再度弘传。文章从阿勒坦汗皈依藏传佛教的过程分析,认为阿勒坦汗信仰藏传佛教的动机在于他与藏传佛教互动中的自身信仰,同时还在于蒙藏传统及其文化共性。
关键词 阿勒坦汗 藏传佛教 宗教信仰 俺答汗 明代 蒙古族 土默特部 文化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乾隆时期新疆伊犁哈萨克贸易及其历史作用探微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付新 张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3,共7页
清代新疆哈萨克贸易是边疆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清代西北民族贸易史中的重中之重,乾隆时期新疆哈萨克贸易发展迅速,其贸易中心地点也从乌鲁木齐转向伊犁,客观上成为这一时期清朝政府治理边疆政策之哈萨克政策走向的重要考量。
关键词 乾隆时期 伊犁哈萨克贸易 贸易中心地点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汉双语教育事业 被引量:1
8
作者 张付新 张云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80-88,共9页
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新疆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新疆民汉双语教育进入近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机遇。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的边疆地区,民汉双语教育的成效既是衡量民族教育事业的一项显著标志,也是影响民族... 清代和民国时期是新疆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为新疆民汉双语教育进入近代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条件和发展机遇。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多宗教的边疆地区,民汉双语教育的成效既是衡量民族教育事业的一项显著标志,也是影响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安全的重要变量。文章从新疆民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政策评价、语言建构及文化含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对清代至民国时期新疆民汉双语教育事业作多维度解读,其经验和教训对调适和完善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促进民族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和文化 清代至民国时期 民汉双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隆时期清政府的宗教治理与边疆安全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付新 张云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34-41,共8页
宗教对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乾隆时期清政府的宗教治理比较成功,坚持了政教分离原则,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宗教和不同民族采取恩威并施、因俗而治的宗教政策,积极推行常态化、制度化的宗教管理,维... 宗教对多民族国家的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乾隆时期清政府的宗教治理比较成功,坚持了政教分离原则,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宗教和不同民族采取恩威并施、因俗而治的宗教政策,积极推行常态化、制度化的宗教管理,维护了清朝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同时,为维护国家安全和边疆治理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治理 边疆安全 因俗而治 政教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付新 《黑河学刊》 2010年第2期114-115,共2页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大学生日益感受到来自学业、生存、就业等方面的压力,高校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受到严峻挑战,适时加强新时期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新时期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提出其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挫折教育 心理承受能力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塔里木河流域植被变化与环境变迁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付新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55-60,共6页
本文从塔里木河的历史变迁着眼,考究影响塔里木河沿岸植被变化的诸多环境因素,进而探讨塔里木河流域治理的基本方略:防治结合,实施生态战略,转变发展理念,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塔里木河流域 植被变化 环境变迁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付新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10-513,共4页
论述了高校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原因,提出了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师德建设 长效机制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付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2期79-81,共3页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关系到其全面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关系到其全面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进一步分析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塑造和谐文化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用现代文化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思考——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付新 张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0-84,87,共6页
论述了新疆多元民族文化格局的形成、发展及特征,分析了新疆宗教极端思想的来源和危害,探讨了新疆发展现代文化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以现代文化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对策。
关键词 现代文化 宗教极端思想 文化转型 文化认同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探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付新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30-34,共5页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分析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加快高校师资队伍建...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分析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重视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强化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加快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树立科学的正确态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科学气质以及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科研氛围等增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能力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高昌佛教看玄奘西行及其历史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付新 张云 《绥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12期65-67,共3页
玄奘研究是学术界经久不息的热点,隋唐时代佛教文化的发展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玄奘西行对西域佛教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高昌王国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 玄奘 高昌 历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人格教育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付新 《未来与发展》 2016年第12期98-101,共4页
文章论述了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挑战及其成因,提出了增强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人格教育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风险教育探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付新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71-73,共3页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校改革,当代大学生日益感受到来自学业、生存、就业等挑战,同时还需应对现代社会的诸多风险,适时加强当代大学生风险教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风险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高校改革,当代大学生日益感受到来自学业、生存、就业等挑战,同时还需应对现代社会的诸多风险,适时加强当代大学生风险教育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当代大学生风险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大学生 风险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情感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付新 《长春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82-85,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育主题的优先性和主动性。本文通过仔细梳理少数民族大学生情感教育的现状,深刻剖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少数民族大学生 情感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疆焉耆县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付新 黄志蓉 张云 《邢台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6-69,共4页
边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是多元民族文化交汇、碰撞和交融之地,其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文化特质。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 边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是多元民族文化交汇、碰撞和交融之地,其民族文化具有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独特文化特质。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特点和现状入手,着重论述其传承和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剖析其原因,最后试探性地提出其传承与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 传承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