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水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粘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凌智勇 张体峰 +3 位作者 丁建宁 程广贵 邹涛 朱爱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481-483,共3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Cu-水纳米流体,分别对质量分数为0.1%、0.5%以及1%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经典两相混合物粘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SDBS能有效改善Cu-水纳米流体的... 采用"两步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的Cu-水纳米流体,分别对质量分数为0.1%、0.5%以及1%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及其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与经典两相混合物粘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分散剂SDBS能有效改善Cu-水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且当其浓度与Cu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相当时,纳米流体的稳定最好;纳米流体的粘度随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值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理论计算模型只考虑了颗粒含量对粘度的影响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流体 制备 稳定性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晶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许晓静 张体峰 +4 位作者 凌智勇 盛新兰 刘敏 牛小丫 朱利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31-1936,共6页
采用电化学抛光工艺对常规TiNi合金和超细晶TiNi合金的表面进行改性,分析经电化学抛光后其表面形貌、耐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相比,超细晶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具有更多的小尺... 采用电化学抛光工艺对常规TiNi合金和超细晶TiNi合金的表面进行改性,分析经电化学抛光后其表面形貌、耐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相比,超细晶TiNi合金电化学抛光表面具有更多的小尺寸(纳米尺度)蚀坑、更优的抗模拟体液电化学腐蚀性能(后者的腐蚀速率是前者的1/5)、更小的摩擦因数、更好的耐磨性以及更高的生物活性(后者在模拟体液中Ca P层的生长速率是前者的2.8倍)。分析认为,以上性能变化是TiNi合金组织超细化使其晶体缺陷增多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TiNi合金 电化学抛光 表面形貌 耐腐蚀性能 微动摩擦磨损性能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Ni表面磁控溅射DLC薄膜的纳米压痕与摩擦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敏 许晓静 +3 位作者 张体峰 凌智勇 盛新兰 陈丹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共3页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TiNi合金表面制备出DLC/SiC(类金刚石/碳化硅)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采用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和球-盘式摩擦磨损仪研究DLC薄膜的结构、纳米压痕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DLC/SiC薄膜石墨含量高、纳米硬度(...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TiNi合金表面制备出DLC/SiC(类金刚石/碳化硅)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采用拉曼光谱仪、纳米压痕仪和球-盘式摩擦磨损仪研究DLC薄膜的结构、纳米压痕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DLC/SiC薄膜石墨含量高、纳米硬度(5.493 GPa)低、弹性模量(62.244 7 GPa)低。在以氮化硅球(半径为2 mm)为对摩件,4.9 N载荷、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润滑下,该DLC/SiC薄膜具有低且稳定的摩擦因数,其平均值约为0.0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基材 DLC薄膜 纳米压痕 摩擦性能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控溅射掺碳TiB_2薄膜的Raman光谱与摩擦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晓静 盛新兰 +2 位作者 张体峰 刘敏 辛喜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0-32,38,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使用SiC薄膜和Ti膜作为中间层在Cr12MoV钢表面制备掺碳TiB2(TiB2-C)薄膜,研究掺碳TiB2薄膜的Raman光谱、纳米压痕和摩擦行为。结果表明:溅射功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掺入的C元素在薄膜中以DLC形式存在;C元素掺杂降低了T...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使用SiC薄膜和Ti膜作为中间层在Cr12MoV钢表面制备掺碳TiB2(TiB2-C)薄膜,研究掺碳TiB2薄膜的Raman光谱、纳米压痕和摩擦行为。结果表明:溅射功率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掺入的C元素在薄膜中以DLC形式存在;C元素掺杂降低了TiB2薄膜的纳米硬度和弹性模量;以DLC形式存在的掺入的C能有效降低室温干摩擦(Si3N4球对摩件)条件下TiB2薄膜的摩擦因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碳 TiB2薄膜 中间层 摩擦因数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后TC4钛合金表面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晓静 朱利华 +3 位作者 盛新兰 张体峰 刘敏 牛小丫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0-63,共4页
对TC4钛合金分别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处理后表面的形貌和物相;将处理后的合金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1d,以研究其表面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极氧化表面相比,电化学抛光表面的孔穴总数较低,但却具有更多的纳米尺度孔穴、... 对TC4钛合金分别进行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研究了处理后表面的形貌和物相;将处理后的合金浸泡于模拟体液中21d,以研究其表面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极氧化表面相比,电化学抛光表面的孔穴总数较低,但却具有更多的纳米尺度孔穴、更低的表面粗糙度以及更高的生物活性;电化学抛光表面和阳极氧化表面的钙磷比(原子比)分别为1.61和1.59,接近于羟基磷灰石的(1.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4钛合金 电化学抛光 阳极氧化 生物活性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4电化学抛光和阳极氧化处理表面生物相容性的比较
6
作者 牛小丫 许晓静 +3 位作者 盛新兰 张体峰 刘敏 朱利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20-1023,1028,共5页
比较了TA4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和阳极氧化表面的形貌、抗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极氧化表面相比,电化学抛光表面具有较多纳米尺度孔穴(孔穴总数较低),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低约一个数量级),较低的抗腐蚀性能... 比较了TA4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和阳极氧化表面的形貌、抗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极氧化表面相比,电化学抛光表面具有较多纳米尺度孔穴(孔穴总数较低),较低的表面粗糙度(低约一个数量级),较低的抗腐蚀性能(后者的腐蚀速率比前者的稍大),较低的摩擦系数(0.134vs.0.286),较差的耐磨性能,以及较高的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4 电化学抛光 阳极氧化 表面形貌 抗腐蚀性能 微动摩擦磨损性能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阳极氧化时间下常规和超细晶TiNi合金的生物活性
7
作者 许晓静 朱利华 +4 位作者 张体峰 凌智勇 盛新兰 刘敏 牛小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9-84,共6页
研究了不同阳极氧化处理时间下常规TiNi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形貌及其浸泡在体外模拟体液(SBF)下21天后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TiNi合金相比,超细晶TiNi合金含有数量略多的微米尺度沟壑,生物活性亦较高。氧化时间从3min增加到9min... 研究了不同阳极氧化处理时间下常规TiNi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形貌及其浸泡在体外模拟体液(SBF)下21天后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TiNi合金相比,超细晶TiNi合金含有数量略多的微米尺度沟壑,生物活性亦较高。氧化时间从3min增加到9min时,合金的氧化程度增加,常规TiNi合金的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显著增加,而超细晶TiNi合金的生物活性仅轻微增加;Ca/P比都出现明显下降,常规TiNi合金的Ca/P比从1.68降低到1.44,超细晶TiNi合金从1.62下降到1.43。这表明TiNi合金组织超细化增加了其生物活性,适当延长氧化时间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TiNi合金 阳极氧化 表面形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抛光时间对常规和超细晶TiNi合金生物活性的影响
8
作者 凌智勇 许晓静 +4 位作者 张体峰 盛新兰 刘敏 牛小丫 朱利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958-2961,共4页
研究了电化学抛光时间(60、180s)对常规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形貌与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抛光时间从60s增加到180s时,常规Ti-Ni合金表面纳米尺度蚀坑数量增多,但仅轻微提高了其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而超细... 研究了电化学抛光时间(60、180s)对常规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形貌与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化学抛光时间从60s增加到180s时,常规Ti-Ni合金表面纳米尺度蚀坑数量增多,但仅轻微提高了其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而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纳米蚀坑数量大幅减少,生物活性虽大幅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常规TiNi合金。结果表明,除了增加纳米尺度蚀坑形貌外,组织超细化也是提高生物活性的一个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TiNi 电化学抛光 表面形貌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棉花市场刍议
9
作者 张体峰 蒋国成 《中国棉花加工》 1994年第3期7-9,共3页
1993年初,国务院及山东省政府开放棉花市场的试点意见,促进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但因1993年度全国棉花大量减产,国家又停止了放开市场的试点。然而,尽管棉花收购加工、经营又恢复了原来的计划管理体制?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1993年初,国务院及山东省政府开放棉花市场的试点意见,促进了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但因1993年度全国棉花大量减产,国家又停止了放开市场的试点。然而,尽管棉花收购加工、经营又恢复了原来的计划管理体制?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大潮、舆论效应却对1993年度的棉花流通体制进行了强烈的冲击。加之棉花资源严重短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棉花市场 棉花流通 体制改革 棉花经营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晶TiNi表面磁控溅射CNx薄膜的纳米压痕与摩擦性能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晓静 刘敏 +3 位作者 张体峰 凌智勇 盛新兰 陈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5-588,共4页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制备出CNx/SiC(氮化碳/碳化硅)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研究了CNx薄膜的组织结构、纳米压痕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CNx薄膜存在微孔缺陷(基体中夹杂物脱落等原因引起)、石墨含量高、纳米硬度(5.2...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超细晶TiNi合金表面制备出CNx/SiC(氮化碳/碳化硅)双层薄膜,SiC为中间层。研究了CNx薄膜的组织结构、纳米压痕和摩擦性能。结果表明:CNx薄膜存在微孔缺陷(基体中夹杂物脱落等原因引起)、石墨含量高、纳米硬度(5.23GPa)低、弹性模量(33.29GPa)低,但具有高的硬度与弹性模量比值(0.157)。在200g载荷、氮化硅球(半径为2mm)为对摩件、大气干摩擦条件下,CNx薄膜的摩擦系数约为0.173,磨损后薄膜未出现裂纹和剥落;在500g载荷、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下,CNx薄膜的摩擦系数约为0.103,但磨损后薄膜出现剥落。剥落的发生可能是由于SBF溶液通过微孔缺陷进入并腐蚀薄膜-薄膜-基材界面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基材 薄膜 微结构 纳米压痕 摩擦性能 磁控溅射
原文传递
超细晶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晓静 盛新兰 +3 位作者 张体峰 刘敏 牛小丫 朱利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53-2056,共4页
研究了常规纯钛材和超细晶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的形貌、抗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相比,超细晶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具有更多小尺寸(纳米尺度)蚀坑,更高的抗模拟体液电化学腐蚀性能... 研究了常规纯钛材和超细晶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的形貌、抗腐蚀性能、微动摩擦磨损性能和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与常规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相比,超细晶纯钛材电化学抛光表面具有更多小尺寸(纳米尺度)蚀坑,更高的抗模拟体液电化学腐蚀性能(后者的腐蚀速率是前者的2/5),更低的摩擦系数0.12(vs.0.15)、更高的耐磨性(后者的磨痕宽度是前者的4/5),以及较高的生物活性,模拟体液中Ca-P层的生长速率21.03 g/m2(vs.18.40 g/m2)。分析认为,以上性能变化是纯钛材组织超细化提高其晶体缺陷(内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纯钛材 电化学抛光 表面形貌 抗腐蚀性能 生物活性
原文传递
超细晶纯钛阳极氧化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牛小丫 许晓静 +3 位作者 盛新兰 张体峰 刘敏 朱利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41-244,共4页
研究了常规纯钛和超细晶纯钛阳极氧化表面的形貌、膜-基结合力、抗腐蚀性能和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纯钛氧化表面相比,超细晶纯钛氧化表面具有更多纳米尺度孔穴,更高的膜-基结合力(后者是前者的2倍),更高的抗模拟体液电化... 研究了常规纯钛和超细晶纯钛阳极氧化表面的形貌、膜-基结合力、抗腐蚀性能和微动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常规纯钛氧化表面相比,超细晶纯钛氧化表面具有更多纳米尺度孔穴,更高的膜-基结合力(后者是前者的2倍),更高的抗模拟体液电化学腐蚀性能(后者的腐蚀速率是前者的2/5),更低的摩擦系数(0.12:0.34)、更高的耐磨性。分析认为,以上性能变化是纯钛组织超细化提高其晶体缺陷(内能)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晶纯钛 阳极氧化 膜-基结合力 抗腐蚀性能 微动摩擦磨损性能
原文传递
纳米晶Ti表面磁控溅射SiC薄膜在高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13
作者 盛新兰 许晓静 +1 位作者 张体峰 刘敏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722-725,共4页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纳米晶体钛(剧烈塑性变形制备)表面制备出碳化硅(SiC)薄膜,研究了SiC薄膜在高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1000g载荷(Hertzian接触应力约为1170MPa)、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条件下,与氮化硅(Si3N4)球(... 采用室温磁控溅射技术在纳米晶体钛(剧烈塑性变形制备)表面制备出碳化硅(SiC)薄膜,研究了SiC薄膜在高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在1000g载荷(Hertzian接触应力约为1170MPa)、室温、Kokubo人体模拟体液条件下,与氮化硅(Si3N4)球(半径为2mm)对摩时,SiC薄膜具有良好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其摩擦系数约为0.184,磨损速率为4.18×10-6mm3·m-1N-1,磨损表面未出现薄膜剥落现象。本SiC薄膜在高载荷下所表现出的良好耐摩擦磨损性能是由于其膜-基之间具有好的弹性模量匹配、薄膜自身具有高的塑性、薄膜与基材的硬度都较低(有助于降低摩擦磨损时的实际接触应力),薄膜自身具有较高的硬度与弹性模量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晶体钛基材 磁控溅射 薄膜 摩擦磨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