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头菇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1
作者 吕国英 王梦雨 张作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794-2802,共9页
为检验猴头菇多糖是否能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评估粪便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对机体代谢的潜在影响,以成年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用猴头菇多糖灌胃8 d,采集小鼠粪便,扩增粪便中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菌群群落结构和多... 为检验猴头菇多糖是否能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评估粪便中微生物菌群变化对机体代谢的潜在影响,以成年健康小鼠为研究对象,用猴头菇多糖灌胃8 d,采集小鼠粪便,扩增粪便中微生物16S rRNA基因的V3-V4区,进行菌群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比较。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猴头菇多糖处理组粪便微生物具有较高的丰富度和群落差异,厚壁菌门和变形杆菌门与未用猴头菇多糖处理组对比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KEGG功能预测分析表明,粪便菌群的基因功能主要与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肪代谢、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等功能有关。猴头菇多糖处理组肠道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短链脂肪酸含量与未用猴头菇多糖处理组相比高出14.7%,短链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也有较大变化。综上可知,猴头菇多糖通过调节小鼠粪便菌群多样性影响其代谢途径,发挥对机体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菇多糖 16S rRNA 粪便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黄类大型真菌中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阮馨颖 宋婷婷 +3 位作者 张作法 金群力 陈春 蔡为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4-718,共15页
桑黄类真菌是隶属于锈革孔菌目的一类具有相似外形与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的总称。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肝、抗炎等功效,深受消费者特别是亚洲人的推崇。多酚类物质作为桑黄类真菌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其关键活性物质之一,一直是... 桑黄类真菌是隶属于锈革孔菌目的一类具有相似外形与药用价值的大型真菌的总称。因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肝、抗炎等功效,深受消费者特别是亚洲人的推崇。多酚类物质作为桑黄类真菌中重要的次级代谢产物,是其关键活性物质之一,一直是医药保健领域关注的研究热点。在明确桑黄类真菌类群的基础之上,综述了桑黄类真菌中不同多酚物质及其药理活性、提取方法与代谢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桑黄类真菌多酚类物质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 桑黄类真菌 多酚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真菌桑黄中多酚类成分药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睿萌 王梦雨 +2 位作者 吕国英 宋婷婷 张作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共11页
桑黄为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真菌统称,属多年生大型珍稀药用真菌,因其较强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国际上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主要是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显效成分尤其是多酚类... 桑黄为锈革孔菌科、桑黄孔菌属真菌统称,属多年生大型珍稀药用真菌,因其较强的生物活性,引起了国际上不同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桑黄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主要是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显效成分尤其是多酚类物质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赋予桑黄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增强免疫力及修复损伤等多种重要的药理活性。本文梳理了桑黄种属分类发展进程并总结目前桑黄主要分布地区,整理并归纳了桑黄类真菌中分离得到的多酚类组分及其生物活性;在目前对桑黄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主要多酚类组分药用功效的研究进展,并详细介绍了多酚类组分在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和糖尿病并发症辅助治疗等功效的潜在作用机理;进一步讨论了目前桑黄中多酚类物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桑黄的发展瓶颈进行了探讨,并展望了桑黄类真菌多酚类物质的后续研究方向,为提升桑黄多酚类物质治疗效果及作为药物的合理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为桑黄多酚类物质在药物方面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真菌桑黄 多酚类物质 生物活性 药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作法 金洁 时连根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2-464,共3页
关键词 桑枝 多糖 测定方 黄酮类化合物 桑科植物 传统中药 关节肿痛 手足麻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的含量 被引量:22
5
作者 张作法 金洁 时连根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35-538,共4页
目的建立测定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标记、配有荧光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C C18柱(4.60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1∶1),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 目的建立测定桑枝中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9-芴基氯甲酸甲酯标记、配有荧光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C C18柱(4.60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醋酸(1∶1),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激发光254nm与发射光322nm,正交法考察反应温度、缓冲液pH值、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DNJ衍生化的影响。结果DNJ在3.6~36mg.L-1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检测限为0.08mg.L-1(S/N=3),平均回收率为99.2%,RSD=3.5%(n=5),在30℃,pH7下反应50min,为DNJ衍生化的理想条件。桑枝富含DNJ,其含量在桑品种、生长季节和老嫩程度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简便,可用于桑枝及其制品中DNJ含量的大数量样本测定。DNJ在桑枝中具有一定的累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 1-脱氧野尻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9-芴基氯甲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色大球盖菇品种比较试验
6
作者 沈盟 吕国英 +3 位作者 李守德 张作法 权新华 姚祥坦 《食药用菌》 2024年第4期263-267,共5页
为了筛选早产、丰产的黄色大球盖菇品种,促进大球盖菇产业中品种的更新换代,以新菌株‘球黄B-19’及其亲本菌株‘明大128’、2个引进菌株‘黄球盖1号’和‘中菌金球盖1号’为试验菌株,比较菌丝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 为了筛选早产、丰产的黄色大球盖菇品种,促进大球盖菇产业中品种的更新换代,以新菌株‘球黄B-19’及其亲本菌株‘明大128’、2个引进菌株‘黄球盖1号’和‘中菌金球盖1号’为试验菌株,比较菌丝生长特性、农艺性状和产量情况。结果表明,‘球黄B-19’‘黄球盖1号’和‘中菌金球盖1号’的菌盖均为黄色,其中‘球黄B-19’菌盖颜色稳定为黄色,菌丝抗性好,始收期为47 d,单位面积产量7.71 kg/m;2;‘黄球盖1号’在PDA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快,达到3.56 mm/d,子实体硬度大,但始收期较长,为80 d,单位面积产量5.62 kg/m;2;‘中菌金球盖1号’菌丝生长速度慢,菌盖颜色浅且宽扁,有厚鳞片,始收期108 d,单位面积产量2.31 kg/m;2;。综合得出,‘球黄B-19’的各项性状综合表现较为突出,适宜在长三角地区进行冬季设施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色大球盖菇 品种比较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氮素再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作法 时连根 李有贵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0-184,共5页
家蚕氮代谢产物除以尿酸形态排泄外 ,还通过GS/GOGAT循环作为丝蛋白合成的氮源而被再利用。蚕体维生素B6和保幼激素等可分别通过调控氨基酸转化和GOGAT量影响蚕体氮源的再利用。蚕体依赖于从饲料中摄取的精氨酸合成尿素 ,其合成的尿素... 家蚕氮代谢产物除以尿酸形态排泄外 ,还通过GS/GOGAT循环作为丝蛋白合成的氮源而被再利用。蚕体维生素B6和保幼激素等可分别通过调控氨基酸转化和GOGAT量影响蚕体氮源的再利用。蚕体依赖于从饲料中摄取的精氨酸合成尿素 ,其合成的尿素可被来源于桑叶的脲酶所分解 ,并转化成用于丝蛋白合成的氨基酸而得到再利用。解明家蚕的氮素代谢机能 ,对于进一步提高蚕的叶丝转化率 ,开发害虫控制新技术等 ,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尿酸 尿素 氨同化 谷氨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头菌液体发酵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作法 吕国英 +1 位作者 金群力 范雷法 《食药用菌》 2015年第4期231-233,共3页
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又名猴头菇、刺猬菌、山伏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味道又鲜美,是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大量研究表明,猴头菌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特殊疗效,而且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 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又名猴头菇、刺猬菌、山伏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味道又鲜美,是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大量研究表明,猴头菌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特殊疗效,而且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保护神经和抗菌作用。猴头菌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头菌 营养成分 药用价值 液体发酵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作法 时连根 +1 位作者 李有贵 毛香娟 《蚕桑通报》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家蚕壳聚糖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有着相当广泛的用途。本文从壳聚糖的性质、制备方法着手,着重讨论了壳聚糖在蚕桑生产、医药、食品、农业、环保等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关键词 家蚕 壳聚糖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黄浆水发酵生产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作法 吕国英 范雷法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2期1896-1898,共3页
黄浆水是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工业废水,常作为农业废弃物排放,不仅引起环境污染,还造成资源浪费。由于黄浆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源、氮源和其他生长因子,可满足多种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可作为很多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质。文章综述了黄浆水的... 黄浆水是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工业废水,常作为农业废弃物排放,不仅引起环境污染,还造成资源浪费。由于黄浆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源、氮源和其他生长因子,可满足多种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可作为很多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质。文章综述了黄浆水的营养组成及作为培养基质发酵生产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充分利用黄浆水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浆水 发酵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菌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作法 王富根 +1 位作者 陈建飞 吕国英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877-1881,共5页
采用体外细胞实验考察绣球菌水提物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绣球菌水提物在0~6.4 mg·mL^-1浓度下分别作用24和48 h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组织选择性。结果显示:绣球菌水提物浓度为0.4 mg·mL^-1时,对人胃癌SGC... 采用体外细胞实验考察绣球菌水提物对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绣球菌水提物在0~6.4 mg·mL^-1浓度下分别作用24和48 h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组织选择性。结果显示:绣球菌水提物浓度为0.4 mg·mL^-1时,对人胃癌SGC-7901的抑制作用强于人肺癌A549细胞;6.4 mg·mL^-1绣球菌水提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人肺癌A549>人胃癌SGC-7901>人胰腺癌PANC-1>人肝癌HepG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菌 肿瘤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多糖研究进展 被引量:84
12
作者 吕国英 范雷法 +1 位作者 张作法 潘慧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香菇多糖是香菇中分离出的一种重要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在保健食品和药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系统地综述了香菇多糖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临床应用、制备和提... 香菇多糖是香菇中分离出的一种重要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在保健食品和药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系统地综述了香菇多糖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临床应用、制备和提取纯化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展望了其今后研究方向及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多糖 生物活性 提取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3
作者 洪德志 张作法 +1 位作者 蒋学 时连根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1-485,共5页
将桑枝整体干燥粉碎后提取并精制多糖。给正常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桑枝多糖,通过对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溶血空斑形成数量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 将桑枝整体干燥粉碎后提取并精制多糖。给正常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桑枝多糖,通过对小鼠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率及吞噬指数、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溶血素含量、溶血空斑形成数量等生化指标的检测,研究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桑枝多糖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高剂量组(600 mg/kg)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提高幅度达显著水平(P<0.05),低剂量(200mg/kg)组、中剂量(400 mg/kg)组、高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与吞噬指数的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桑枝多糖还可显著促进小鼠淋巴细胞的转化以及血清溶血素和溶血空斑的形成,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中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溶血空斑数量的提高幅度均达显著水平(P<0.05),高剂量组小鼠的血清溶血素含量和溶血空斑数量的提高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显示,桑枝多糖对正常小鼠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枝多糖 免疫调节 小鼠 巨噬细胞吞噬 淋巴细胞转化 溶血素 溶血空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壳聚糖对桑树种子萌发和桑树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冀宪领 盖英萍 +2 位作者 牟志美 李卫国 张作法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用低聚壳聚糖溶液处理桑树种子和对桑树进行叶面喷施 ,结果表明 :0 5 %的低聚壳聚糖溶液处理桑树种子 ,可以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势 ,桑树喷施 0 5 %的低聚壳聚糖溶液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增强光合能力 ,降... 用低聚壳聚糖溶液处理桑树种子和对桑树进行叶面喷施 ,结果表明 :0 5 %的低聚壳聚糖溶液处理桑树种子 ,可以提高桑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势 ,桑树喷施 0 5 %的低聚壳聚糖溶液可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增强光合能力 ,降低硝酸还原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叶片的可溶性糖、粗蛋白的质量分数分别提高 8 7%、8 2 % ,叶片的单位面积质量也高于对照 ;用处理过的桑叶喂蚕 ,可以提高产茧量和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壳聚糖 桑树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叶面喷施 叶绿素 光合性能 硝酸还原酶 过氧化氢酶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膳食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吕国英 张作法 +1 位作者 潘慧娟 范雷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21-426,共6页
食用菌作为一种新的膳食纤维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文章综述了食用菌膳食纤维的组成、生理活性、提取方法和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目前食用菌膳食纤维研究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食用菌 膳食纤维 生物活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活性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金群力 张作法 +1 位作者 范丽军 蔡为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7-801,共5页
为了探明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系统地比较了4个不同成熟度:A—幼菇期、B—正常采收期、C—刚开伞期和D—孢子成熟期的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甲醇提取液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棕色双孢... 为了探明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系统地比较了4个不同成熟度:A—幼菇期、B—正常采收期、C—刚开伞期和D—孢子成熟期的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甲醇提取液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棕色双孢蘑菇子实体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B时期提取液具有最高的总酚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双孢蘑菇 子实体 生长时期 多酚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病原白僵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金洁 张作法 时连根 《科技通报》 2007年第6期842-847,共6页
主要阐述了可溶性蛋白图谱、同功酶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病原白僵菌鉴定、分类和进化中的应用,以及病原白僵菌入侵昆虫体壁过程中各种酶作用的研究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白... 主要阐述了可溶性蛋白图谱、同功酶多态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和DNA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等分子标记技术在昆虫病原白僵菌鉴定、分类和进化中的应用,以及病原白僵菌入侵昆虫体壁过程中各种酶作用的研究情况,同时简要介绍了白僵菌作为生物活性物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分子标记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2基因的遗传学特征与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有贵 张作法 时连根 《科技通报》 2005年第4期396-399,共4页
IGF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内源性印迹基因,其印迹异常参与了许多遗传病尤其肿瘤的发生,在胎儿发育、肿瘤细胞增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IGF2基因的遗传学特征、表达机制、生物学意义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等。
关键词 IGF 基因印迹 生物学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9
19
作者 闵巍巍 张作法 《蚕桑通报》 2007年第4期1-3,共3页
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因而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因此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从其基本特性出发,对其主要药理作用如抗癌作用,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营养作用,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抗辐射、抗炎,镇痛,解热及护肝等作用作了一个系统的叙述,对... 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繁多,因而有多种生物学特性,因此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从其基本特性出发,对其主要药理作用如抗癌作用,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营养作用,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抗辐射、抗炎,镇痛,解热及护肝等作用作了一个系统的叙述,对其最近的研究动态作了一个简要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药理作用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几种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吕国英 张作法 +1 位作者 潘慧娟 范雷法 《食药用菌》 2013年第6期354-355,共2页
金针菇(Flarnmulina velutipes)又名毛柄金钱菌、朴菇、冬菇、构菌、金钱菌等。金针菇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而脂肪含量较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营养食品[1]。研究发现金针菇中含有多糖、糖蛋白、多酚、朴菇素等多种... 金针菇(Flarnmulina velutipes)又名毛柄金钱菌、朴菇、冬菇、构菌、金钱菌等。金针菇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粗纤维,而脂肪含量较低,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高营养食品[1]。研究发现金针菇中含有多糖、糖蛋白、多酚、朴菇素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2,3]。金针菇也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抗炎等功能[4]。为充分提取其所含的有效成分,笔者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微波萃取技术,超声波辅助萃取技术对金针菇干品中的多糖、还原糖、蛋白质和多酚的提取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粉碎 微波萃取 超声波辅助萃取 金针菇 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