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荔枝剪枝堆肥和蚯蚓粪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研究
1
作者 余小兰 李勤奋 +2 位作者 李光义 张俏燕 李晓亮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4-710,共7页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 为探讨荔枝茎秆堆肥与蚯蚓粪替代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的可行性,以荔枝剪枝堆肥、蚯蚓粪和草炭为原料构建6种微生物载体(ST1、ST2、ST3、ST4、ST5、ST6,三者质量比分别为6∶2∶2、4∶2∶4、2∶2∶6、6∶3∶1、4∶3∶3、2∶3∶5),以草炭为对照,巨大普里斯特氏菌为目标微生物,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获得适宜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存活的载体;在此基础上,分别设置含水量20%、30%、40%,温度20、30、40、50℃和接种浓度10^(6)、10^(7)、10^(8)cfu·mL^(-1),动态监测载体中有效活菌数,优化载体含水量、温度和接种浓度。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载体中活菌数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ST2、ST5载体长期培养后活菌数高,且草炭添加量低,是适宜的巨大普里斯特氏菌载体。随着载体含水量、温度的升高,培养的60 d过程中ST2和ST5载体活菌数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30%含水量(ST22.46×10^(8)cfu·g^(-1)、ST51.81×10^(8)cfu·g^(-1))以及30℃(ST23.44×10^(8)cfu·g^(-1)、ST51.87×10^(8)cfu·g^(-1))、40℃(ST28.50×10^(7)cfu·g^(-1)、ST57.13×10^(7)cfu·g^(-1))温度下的活菌数最高。此外,各培养时期的载体活菌数均随着接种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培养60 d后,ST2、ST5载体活菌数分别达3.63×10^(8)、3.33×10^(8)cfu·g^(-1)。研究表明,载体ST2和ST5适宜代替草炭作为巨大普里斯特氏菌的载体,且在30%载体含水量、30~40℃温度和10^(8)cfu·mL^(-1)接种浓度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剪枝堆肥 蚯蚓粪 载体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 有效活菌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作影响土壤磷有效性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侯梅芳 寇枘 +5 位作者 岳政府 邹雨坤 王进闯 刘贝贝 张俏燕 李勤奋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542-2554,共13页
磷作为植物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关乎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在耕地质量下降及土壤磷缺乏或有效性低等多重影响下,提高土壤磷有效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用2种及2种以上的作物进行轮作,对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恢复农田生态系... 磷作为植物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关乎农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在耕地质量下降及土壤磷缺乏或有效性低等多重影响下,提高土壤磷有效性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采用2种及2种以上的作物进行轮作,对改良土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梳理总结不同作物轮作情况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磷形态转化、土壤微食物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其中,一方面从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磷形态转化之间相关关系入手,分析轮作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变化、基因调控等作用下的土壤磷形态转化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角度,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讨不同作物轮作对土壤磷有效性的影响。通过文献综述发现不同作物轮作可改变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食物网结构,从而影响土壤磷的形态转化,以提高土壤磷的有效性,促进作物产量及品质的提升,说明不同作物轮作是改善土壤磷有效性的重要农业管理措施,今后需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及不同作物轮作组合模式的探索,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作物品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支撑,因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作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磷形态 土壤微食物网 磷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对药用植物-益智种子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程汉亭 刘景坤 +2 位作者 严廷良 张俏燕 王进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40-1845,共6页
为明确药用植物-益智种子的适宜采收期,提高种子质量,本试验比较了不同采收期益智种子的基本参数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益智果实采摘期与其种子质量有密切关系,益智开花后100 d种子成熟度最高,即表现出益智果实表皮由青变黄(黄绿色),果... 为明确药用植物-益智种子的适宜采收期,提高种子质量,本试验比较了不同采收期益智种子的基本参数和萌发特性。结果表明:益智果实采摘期与其种子质量有密切关系,益智开花后100 d种子成熟度最高,即表现出益智果实表皮由青变黄(黄绿色),果皮有少量褐色斑点,辛辣味足,果实的干/鲜重比大于0.34,种子千粒重达到11 g以上,干燥种子含水量13.01%,TTC法测定种子活力指数达到85%,此时为采收种子的最佳时期;益智种子透水性能差,种子吸胀吸水时间长,约72 h,吸胀吸水阶段的最大吸水率约为23.71%,推测益智种子属于硬实种子;益智种子的萌发时间长,成熟益智种子约12 d时才开始发芽,第50天时发芽率才达到75.56%。通过本研究确定了益智种子的最佳采收期,摸清了种子吸水缓慢、萌发周期长的生物学特性,推测种皮是种子吸水缓慢和种子萌发周期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 萌发 采收期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MsSQE1的克隆及对皂甙合成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康俊梅 张俏燕 +5 位作者 蒋旭 王珍 张铁军 龙瑞才 崔会婷 杨青川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60,共14页
【目的】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SQE)是苜蓿皂甙合成途径中的一种限速酶,与苜蓿皂甙的合成密切相关。通过对苜蓿鲨烯环氧酶(MsSQE1)基因的克隆及在苜蓿中过表达,探究鲨烯环氧酶对皂甙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模式植物蒺藜... 【目的】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SQE)是苜蓿皂甙合成途径中的一种限速酶,与苜蓿皂甙的合成密切相关。通过对苜蓿鲨烯环氧酶(MsSQE1)基因的克隆及在苜蓿中过表达,探究鲨烯环氧酶对皂甙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模式植物蒺藜苜蓿鲨烯环氧酶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同源克隆苜蓿MsSQE1。对MsSQE1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基因枪轰击技术,使MsSQE1在洋葱表皮瞬时表达,进行亚细胞定位。利用qRT-PCR方法分析该基因在根、茎、叶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在紫外辐射、ABA和GA3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在茉莉酸甲酯(MeJA)的诱导下,分析MsSQE1的转录水平,及对苜蓿皂甙含量的影响。利用根癌农杆菌转化体系,获得过表达MsSQE1的阳性转基因植株,并测定转基因植株的皂甙含量。【结果】克隆了MsSQE1的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1 578 bp,编码525个氨基酸,等电点为8.59。同源性比对分析,其氨基酸序列与蒺藜苜蓿中SQE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与拟南芥的同源性为80%。亚细胞定位显示,MsSQE1可能定位于细胞膜。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MsSQE1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茎中次之,根中的表达量最低。在紫外辐射、ABA和GA3的诱导表达显示,紫外辐射诱导24 h,叶中表达量最高;GA3(50μmol·L^-1)和ABA(100μmol·L^-1)处理,均为8 h叶中表达量最高;MeJA处理能诱导MsSQE1表达量上调的同时苜蓿总皂甙含量也随着MsSQE1表达的上调而增加。分析过表达MsSQE1转基因苜蓿和转空载体苜蓿株系发现,MsSQE1的表达水平和总皂甙含量均升高,其中MsSQE1的表达水平是对照的3.11-9.45倍,总皂甙含量比对照提高14.26%-28.05%,暗示MsSQE1是苜蓿皂甙合成途径中的一种关键调节酶。【结论】从豆科牧草紫花苜蓿中克隆了MsSQE1并进行功能分析。在苜蓿中过表达MsSQE1能增加苜蓿总皂甙含量,暗示MsSQE1的表达影响苜蓿皂甙的生物合成,可能对皂甙的合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鲨烯环氧酶基因(MsSQE1) 苜蓿皂甙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土复合基质对益智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程汉亭 李勤奋 +3 位作者 刘景坤 严廷良 张俏燕 王进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66-2272,共7页
以蚯蚓粪与砖红土混配比例为0∶10、1∶10、2∶10、3∶10、5∶10、10∶10、10∶5、10∶0获得蚯蚓粪-土复合基质,同时设置1个单施化肥处理,研究其对益智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处理60 d后随着蚯蚓粪含量的增加,... 以蚯蚓粪与砖红土混配比例为0∶10、1∶10、2∶10、3∶10、5∶10、10∶10、10∶5、10∶0获得蚯蚓粪-土复合基质,同时设置1个单施化肥处理,研究其对益智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处理60 d后随着蚯蚓粪含量的增加,益智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总干物质积累量、根系活力、总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同等肥力条件下施用蚯蚓粪处理(T6)的生长指标高于化肥处理(HF),而其地下部分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显著下降;蚯蚓粪含量高于50%时,益智叶片Fv/Fm和Y(II)值显著高于纯土处理(CK),但是当蚯蚓粪含量为50%时,益智幼苗生长发育指标与单施化肥处理无显著差异。结合不同配比蚯蚓粪-土育苗基质对益智幼苗生长发育指标和生产成本综合考虑,蚯蚓粪含量为50%的蚯蚓粪-土复合基质(T5)可以在生产上规模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粪 益智 叶绿素荧光参数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余小兰 李勤奋 +3 位作者 李光义 邹雨坤 张俏燕 李晓亮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6-1454,共9页
【目的】明确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推动有益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当地主栽4个黑叶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3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水平(3、6和9 kg/ha),以不接种为对照(CK),通过方差... 【目的】明确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不同黑叶白菜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推动有益菌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南当地主栽4个黑叶白菜品种为研究对象,设3个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水平(3、6和9 kg/ha),以不接种为对照(CK),通过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对黑叶白菜产量及硝酸盐、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各品种黑叶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最大降幅比CK降低72.50%;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C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增幅分别比CK增加79.13%和8.91%。8210号和A321的产量、甜脆331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甜脆331和甜脆326的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的增加,整体上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增加幅度分别为28.08%、5.25%和19.60%;而8210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A321的可溶性糖含量整体上呈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与CK相比,最大降低幅度分别为10.20%和10.42%。巨大普里斯特氏菌接种量和黑叶白菜品种2个因素在降低硝酸盐含量及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上具有极显著的交互效应(P<0.01);主成分分析发现,8210号和A321的最佳接种量为6 kg/ha,甜脆331和甜脆326的最佳接种量为3 kg/ha。【结论】接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提高黑叶白菜产量的同时,能通过降低硝酸盐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等途径改善其品质。此外,黑叶白菜品种显著影响巨大普里斯特氏菌在黑叶白菜产量和品质上的接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普里斯特氏菌 黑叶白菜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总皂甙测定及不同组织含量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俏燕 张铁军 +3 位作者 杨青川 孙彦 龙瑞才 康俊梅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12,共6页
以紫花苜蓿中苜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SPE)纯化后紫外分光光度(UV)法对紫花苜蓿不同组织中的总皂甙含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总皂甙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使皂甙显色后,用分光光度法(λ=545nm)对紫花苜蓿... 以紫花苜蓿中苜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萃取(SPE)纯化后紫外分光光度(UV)法对紫花苜蓿不同组织中的总皂甙含量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总皂甙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使皂甙显色后,用分光光度法(λ=545nm)对紫花苜蓿根、茎、叶、种子及全株总皂甙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纯化工艺为:70%乙醇溶液进行超声辅助提取、提取液注入Sep-Pak C18后用水和30%甲醇淋洗纯化,最终4ml甲醇洗脱总皂甙。紫花苜蓿不同部位总皂甙含量分布不均匀:根1.98%~2.27%、茎0.87%~0.97%、叶1.15%~1.30%、种子0.88%~0.99%、全株1.08%~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总皂甙 含量测定 组织分布 固相萃取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溶磷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敦刚 张俏燕 +2 位作者 曹文超 周广帆 王进闯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646-3654,共9页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溶磷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海南省白沙县龙眼园(LO)和由龙眼园转化的有机茶园(OTP)、传统无机茶园(CTP)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phoD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土壤速效磷... 为探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磷有效性和溶磷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海南省白沙县龙眼园(LO)和由龙眼园转化的有机茶园(OTP)、传统无机茶园(CTP)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phoD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土壤速效磷与phoD功能微生物和酸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龙眼园转换成无机茶园后,在0~10 cm土层,pH、总氮(TN)、总磷(TP)、速效钾(AK)和有机碳(SOC)含量显著降低。同时,在10~20 cm土层,pH、总氮(TN)、总磷(TP)和有机碳(SOC)含量也显著降低。在0~1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AP)含量在龙眼转化成有机茶园和无机茶园后分别降低了16%和71%。在10~20 cm土层,有机茶园土壤速效磷(AP)提高了56%,而无机茶园的速效磷(AP)含量降低了65%。相似性分析表明,土地利用方式明显改变了土壤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但是,土层深度并没有改变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RDA分析表明,土壤pH、总钾(TK)、速效钾(AK)和硝态氮(NO_(3)^(–)-N)是驱动phoD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分异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速效磷(AP)含量与phoD功能微生物密切相关,其中Betaproteobacteria在调控土壤磷的有效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龙眼园转化成茶园改变了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同时降低了有机茶园土壤总磷(TP)和无机茶园土壤有效磷(AP)含量。与无机茶园相比,有机管理可以提高土壤速效磷(AP)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有机管理 phoD功能微生物 土壤速效磷 酸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林下益智光合特性的季节动态变化 被引量:11
9
作者 程汉亭 李勤奋 +3 位作者 刘景坤 严廷良 张俏燕 王进闯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5-594,共10页
利用农林复合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橡胶(Hevea brasiliensis)-益智(Alpinia oxyphylla)间作模式是橡胶园最主要的农林复合模式。该研究通过野外原位定位实验,研究不同季节橡胶林下环境因子对益智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进一... 利用农林复合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橡胶(Hevea brasiliensis)-益智(Alpinia oxyphylla)间作模式是橡胶园最主要的农林复合模式。该研究通过野外原位定位实验,研究不同季节橡胶林下环境因子对益智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益智光合作用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3月益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V"形曲线,14:00降到最低值;而6月、9月和12月益智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为10:00达到最大值,随后缓慢降低;在雨季(6月和9月)蒸腾速率的日平均值和日最高值均显著高于旱季(3月和12月)。表明林下益智在不同季节均能维持植株正常生长,且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3月土壤水分亏缺造成益智叶片气孔导度降低,使其净光合速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通过光响应曲线修正模型计算出益智叶片各光合响应参数,发现3月最大净光合效率和光饱和点显著低于6月、9月和12月;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却显著高于6月、9月和12月,表明3月土壤水分亏缺导致益智光合酶活性降低,而表现出光抑制现象,同时呼吸强度加剧,光合能力显著下降。(3)采取相关分析发现,3月气温与净光合速率显著负相关,空气湿度与净光合速率显著正相关,高温和低湿度共同限制了益智的光合作用;而9月和12月,林下光合有效辐射是益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环境因子 益智 季节变化 光合日变化
原文传递
模拟演练对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应急能力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俏燕 王艳波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年第10期1759-1761,共3页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对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应急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43名医生和护士进行模拟演练,观察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急救操作、仪器使用、急救相关知识及患者... 目的:探讨模拟演练对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应急能力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43名医生和护士进行模拟演练,观察比较模拟演练前后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急救操作、仪器使用、急救相关知识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较模拟演练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拟演练后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仪器使用及急救相关知识较模拟演练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拟演练后患者的满意度较模拟演练前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模拟演练可以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临床应急能力,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疗质量。模拟演练对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临床应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演练 急诊科医护人员 临床应急能力
原文传递
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救援处置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燕琼 刘晓燕 张俏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6年第3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时的救援处置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之间的45次636例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人数、救援方法进行总结,分别对急诊科分诊工作及急救措施中的各项步骤进行了分析,以寻... 目的:探讨急诊科应对群体突发事件时的救援处置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2015年1月之间的45次636例群体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人数、救援方法进行总结,分别对急诊科分诊工作及急救措施中的各项步骤进行了分析,以寻求最佳救援处置方案。结果:救援工作能够按照急诊流程顺利展开,各类人员分工明确,患者在到达医院后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接诊并进行急救处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救治,避免了慌乱现象发生,在救治过程中将检查伤情、伤情分类、急救处理、常规检查、手术治疗、安排住院等步骤进行清晰分割,确保救援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大大缩短了抢救时间,获得了较好的评价。结论:要制定应对群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抢救能力,规范急救程序,优化各项急诊流程,提高各部门间的紧密合作,确保突发事件抢救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群体突发事件 救援处置
原文传递
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虞叶 张俏燕 胡芬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2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实行一般急诊抢救程序,设为对照组;60例设为观察组,实行流程再造管... 目的:探讨流程再造管理在急诊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在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实行一般急诊抢救程序,设为对照组;60例设为观察组,实行流程再造管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效率、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上无显著意义(P〉0.05),但在抢救效率、治疗费用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明显(P〈0.05)。结论:流程再造管理可明显提高急诊患者的抢救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管理 抢救急诊危症患者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情景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於乐燕 胡芬 张俏燕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年第18期117-118,共2页
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2013年6月-2015年3月间于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双号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设为对照组;对单号组实习生采... 目的:研究情景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2013年6月-2015年3月间于浙江省舟山市妇幼保健院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分为两组。对双号组实习生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设为对照组;对单号组实习生采用情景教学法,设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的不同效果。结果:在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带教老师对两组各项能力的评价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教学法在急诊临床护理带教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实习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能显著改善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团队合作、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教学法 急诊临床护理带教 团队合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