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pert HIV-1病毒载量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线性和精密度评估
1
作者 张信辉 万永虎 +1 位作者 吴萍 王寅寅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1860-1862,F0003,共4页
目的 评价1型艾滋病病毒(HIV-1),Xpert病毒载量测定试剂盒的检测线性、精密度及与参比试剂的符合性。方法 采用定值质控物对Xpert病毒载量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线性及精密度测定。采集血样383份,采用双盲试验法,以TaqMan病毒载量测定试... 目的 评价1型艾滋病病毒(HIV-1),Xpert病毒载量测定试剂盒的检测线性、精密度及与参比试剂的符合性。方法 采用定值质控物对Xpert病毒载量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线性及精密度测定。采集血样383份,采用双盲试验法,以TaqMan病毒载量测定试剂进行检验。依据多项卫生推荐标准(WS/T),利用卡方检验和Kappa检验法对两种试剂进行定性检验;采用多元回归、Bland-Altman模型等统计学方法对两种试剂进行一致性比较。结果 用Xpert病毒载量测定试剂对给定的质控物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批内和批间的方差都在10%以内。用1 000个copies/mL和5 000个copies/mL作为检测线,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分别为97.91%、97.12%。卡方检定和Kappa分别为P=0.549(>0.05)和0.919(P<0.001),表明两者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的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为0.890,相关系数R^(2)=0.896。通过Bland-Altman模型比较,发现两种试剂的检出值均在95%上下限范围内的符合率为98.79%(327/331)。在1 000 copies/mL以下,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相对较低。结论 评价试剂(Xpert)与参比试剂(TaqMan)在整体上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大部分的临床检验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艾滋病病毒 病毒载量检测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转换发光技术侧流免疫夹心法检测麻风患者和家庭接触者PGL-Ⅰ抗体水平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信辉 杨梨丽 +12 位作者 杨琴 赵廷芳 杨昌明 戴乾 元康 翁小满 温艳 Anouk.van Hooij Paul Corstjens Annemieke Geluk 赖雅芳 付云 李进岚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评估上转换发光技术侧流免疫夹心法(UCP-LFA)检测PGL-Ⅰ抗体对麻风接触者发病风险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UCP-LFA方法检测贵州59例麻风患者、87例家庭接触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的PGL-Ⅰ抗体水平。结果:麻风患者中PGL-Ⅰ抗体阳性率为81... 目的:评估上转换发光技术侧流免疫夹心法(UCP-LFA)检测PGL-Ⅰ抗体对麻风接触者发病风险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UCP-LFA方法检测贵州59例麻风患者、87例家庭接触者和55例健康对照者的PGL-Ⅰ抗体水平。结果:麻风患者中PGL-Ⅰ抗体阳性率为81.4%、麻风接触者为5.7%、健康对照人群为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少菌型和多菌型PGL-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5.5%和8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BⅠ阳性和BⅠ阴性患者的PGL-Ⅰ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3%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PGL-ⅠⅠg M抗体水平对麻风发病风险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技术侧流免疫夹心法 麻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年贵州省戒毒所内吸毒人群艾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申莉梅 姚永明 +7 位作者 钟华 郑一坷 陈洋 孙显光 李志坚 李豫 童毅 张信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6年第2期169-169,165,共2页
关键词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艾滋病病毒 吸毒人群 戒毒所 贵州省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HIV感染者 感染人数 高危行为 感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19年贵州省重点地区男男同性恋人群HIV新发感染状况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寅寅 袁智 +4 位作者 郑敏 付琳 万永虎 方星 张信辉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523-1525,共3页
目的了解2011~2019年贵州省重点地区男男同性恋(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状况。方法选取贵州省重点地区(贵阳市、遵义市红花岗区)2011~2019年哨点监测MSM人群为研究对象,对15146例MSM人群进行HIV检测,分析该人群的HIV感染情况;... 目的了解2011~2019年贵州省重点地区男男同性恋(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状况。方法选取贵州省重点地区(贵阳市、遵义市红花岗区)2011~2019年哨点监测MSM人群为研究对象,对15146例MSM人群进行HIV检测,分析该人群的HIV感染情况;针对HIV确诊试验阳性,符合新发感染检测标准,并且血清库中留存血液样本的1545例研究对象,进行HIV新发感染检测,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分层描述新发感染人群分布情况。结果研究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率为13.86%,感染人群中新发感染占比14.37%。学生、大专及以上学历、咨询检测发现的感染者中,新发感染占比较高。结论贵州省重点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率较高,新发感染者以青年/大学生群体居多,应加强对该类群体的艾滋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男男同性恋 新发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贵州省南北部地区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HIV-1基因亚型和耐药情况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方星 张信辉 +3 位作者 邢辉 杨晓慧 赵明伍 柳兴凤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54-1356,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南北部地区(黔南州、遵义市)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ART)前HIV-1耐药基因型和耐药株的流行水平。方法采集2018年1—12月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年龄≥18岁的388名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血浆标本,提取血浆RNA,通过逆转录和巢式PC... 目的了解贵州省南北部地区(黔南州、遵义市)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治疗(ART)前HIV-1耐药基因型和耐药株的流行水平。方法采集2018年1—12月开始抗病毒治疗前、年龄≥18岁的388名新发现的HIV感染者血浆标本,提取血浆RNA,通过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HIV-1 pol区基因,测序获得341例目的片段,提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网络HIV数据库进行耐药基因突变位点分析。结果其中占比最多的基因型是CRF01_AE(54.55%,186/341),其次为CRF07_BC(27.57%,94/341)和CRF08_BC(12.90%,44/341)。发现耐药突变的比例为12.02%(41/341),耐药基因突变主要与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s)(33/341,9.68%)有关。V179(18/341,5.28%)是其中较突出的突变位点,其次为V106(7/341,2.05%)、E138(6/341,1.76%)。结论HIV耐药株在贵州省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中出现中度流行,类型复杂,因此应适时全面开展治疗前的耐药监测,以减少原发耐药毒株的产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原发耐药 耐药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2019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袁智 张玉琼 +4 位作者 韦薇 曹文杰 张信辉 郑敏 姚永明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82-284,共3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行为特点、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感染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8月在2个国家级监测点,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并检测HIV、梅毒、丙肝抗体,每个监测点完成250人的样本量。结果共调查513人,...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行为特点、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感染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8月在2个国家级监测点,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并检测HIV、梅毒、丙肝抗体,每个监测点完成250人的样本量。结果共调查51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6.5%;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使用安全套89.4%;最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50.6%;与异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样本来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梅毒、HC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3%、5.3%、1.8%。结论贵州省HIV、梅毒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亟需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阻断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人群 艾滋病 哨点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HIV-1 DNA在艾滋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星 张信辉 +4 位作者 刘水青 郑燕 杨兴林 付琳 柳兴凤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2期152-155,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HIV感染者HIV-1 DNA与HIV-1 RNA及CD4^(+)T淋巴细胞间的关系,探讨外周血HIV-1 DNA在艾滋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筛选2018年6—9月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HIV感染者80例,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患者资料,并采集患... 目的通过研究HIV感染者HIV-1 DNA与HIV-1 RNA及CD4^(+)T淋巴细胞间的关系,探讨外周血HIV-1 DNA在艾滋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方法筛选2018年6—9月贵州省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HIV感染者80例,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患者资料,并采集患者K2EDTA抗凝血,完成CD4^(+)T淋巴细胞、HIV-1 RNA及HIV-1 DNA的检测并得出结果。通过SPSS等软件分析HIV感染者的病毒库水平,以及HIV-1 DNA与HIV临床分期、CD4^(+)T淋巴细计数及HIV-1 RNA的相关性。结果HIV感染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越多,HIV-1 RNA含量越低,其全血中HIV-1 DNA的水平越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1 DNA可反映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期间病毒库水平,提示疾病进展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可为贵州省艾滋病的治疗提供更精准的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IV-1 DNA HIV-1 RNA CD4^(+)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对肿瘤特异生长因子的灵敏度及检测极限 被引量:1
8
作者 黄韵竹 黄铁生 张信辉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409-410,413,共3页
目的:用721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随机混合血清的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CF)值进行测定,考察该方法的灵敏度及检测极限。方法:严格按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TSGF联合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该试剂在特定条件下,与血清中的多种肿... 目的:用721可见分光光度法对随机混合血清的肿瘤特异生长因子(TSCF)值进行测定,考察该方法的灵敏度及检测极限。方法:严格按福建新大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TSGF联合检测试剂盒使用说明书进行。该试剂在特定条件下,与血清中的多种肿瘤相关物质产生显色反应。结果:721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为k=0.00586,检测极限为1.52 U/ml。结论:721分光光度法对TSGF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理想的检测极限,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是基层医院及预防中心对肿瘤进行普查及筛选的理想方法,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肿瘤特异生长因子 灵敏度 检测极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新发现HIV-1毒株亚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孙显光 何翔 +2 位作者 李志坚 张信辉 申莉梅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2922-2924,共3页
目的分析研究贵州省HIV-1亚型毒株分布及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及疫苗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套式基因扩增方法(PCR)扩增HIV-1毒株gag基因和env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128例样本扩增、测序成功119例,其中CRF01-AE亚型62例,CRF07-BC... 目的分析研究贵州省HIV-1亚型毒株分布及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及疫苗研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套式基因扩增方法(PCR)扩增HIV-1毒株gag基因和env基因并测序分析。结果 128例样本扩增、测序成功119例,其中CRF01-AE亚型62例,CRF07-BC重组亚型49例,CRF08-BC重组亚型2例,B亚型6例。结论 本次研究贵州省HIV-1毒株以新发现的CRF01-AE重组亚型流行为主,CRF07-BC重组亚型次之,多亚型并存;分析结果提示贵州省HIV-1毒株亚型向性传播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亚型特征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酶免疫试剂与ELISA试剂检测HIV抗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显光 里天初 +3 位作者 李志坚 孙红平 张信辉 应希堂 《贵州医药》 CAS 2009年第2期161-162,共2页
关键词 ELISA试剂 HIV抗体 检测试剂 酶免疫试剂 化学发光 HIV检测 HIV筛查 试剂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F01-AE基因亚型毒株在HIV传播及流行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显光 邢辉 +3 位作者 李志坚 何翔 张信辉 申莉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67-670,683,共5页
目的研究HIV-1CRF01-AE亚型毒株与HIV传播及流行的关系,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三个时段检测贵州省多地区190份HIV-1毒株样本,用套式PCR扩增其Env基因和测序分析,将实验结果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检出... 目的研究HIV-1CRF01-AE亚型毒株与HIV传播及流行的关系,为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三个时段检测贵州省多地区190份HIV-1毒株样本,用套式PCR扩增其Env基因和测序分析,将实验结果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检出B,B',E,C亚型及CRF07-BC,CRF08-BC和CRF01-AE三种新的流行性重组亚型毒株,流行性重组亚型毒株是造成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的因素之一,其中CRF01-AE毒株与性传播、16~50岁年龄段高度相关。结论 CRF01-AE亚型毒株是贵州省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主要亚型毒株;16~50岁年龄段是CRF01-AE亚型毒株通过性传播艾滋病的主体人群;CRF01-AE亚型毒株引起的艾滋病流行,具有传播范围广、流行时间长、控制难度大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亚型毒株 性传播 艾滋病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HIV抗体确证试验阴性和不确定样本补充核酸定量检测的应用分析
12
作者 张信辉 万永虎 +5 位作者 付琳 方星 郭军 张富敏 吴萍 王寅寅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73-1075,共3页
现阶段我国HIV感染的诊断仍以WB为主。但WB在我国现实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确定”结果过多,结果判读本身主观性强,且“不确定”的受检者难以追踪^([1]);以及早期感染、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的假阴性。与常规WB检测方法相... 现阶段我国HIV感染的诊断仍以WB为主。但WB在我国现实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确定”结果过多,结果判读本身主观性强,且“不确定”的受检者难以追踪^([1]);以及早期感染、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等因素引起的假阴性。与常规WB检测方法相比,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不仅可显著缩短HIV检测“窗口期”,还能避免因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等因素造成的漏检,在早期检测和辅助定制治疗方案方面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势^([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诊断 艾滋病病毒 确证试验 核酸检测 应用分析
原文传递
PIMA T淋巴细胞分析仪在少数民族地区健康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的建立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信辉 孙永根 +6 位作者 李小英 任光芬 杨梨丽 柳兴凤 谢珊 付云 邱茂锋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85-1087,1096,共4页
目的建立PIMA T淋巴细胞分析仪在贵州多民族地区健康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该地区相关疾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贵州省思南县20~60岁健康体检者和自愿受检者共315人,每名自愿者采集5mL EDT... 目的建立PIMA T淋巴细胞分析仪在贵州多民族地区健康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该地区相关疾病的诊疗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贵州省思南县20~60岁健康体检者和自愿受检者共315人,每名自愿者采集5mL EDTAK2静脉全血标本,采用PIMA T淋巴细胞分析仪对标本进行CD4细胞检测,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思南地区20~60岁健康人外周血CD4细胞正常参考范围为(668.96±222.57)个/μL。CD4细胞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07 P=0.037),30~39岁组(704.84±248.53)明显高于40~49岁组(633.21±200.97);CD4细胞在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5、P=0.017),男性(698.99±252.78)个/μL明显高于女性(639.12±183.81)个/μL;CD4细胞在不同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40、P=0.295)。结论 CD4细胞在不同的地域、年龄和性别间有所差异,因此建立当地健康人群CD4细胞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正常参考范围,是准确评估当地相关疾病患者免疫系统状况和治疗效果的必需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MA T淋巴细胞分析仪 少数民族地区 健康人 CD4^+T淋巴细胞 正常参考值
原文传递
HIV感染者/AIDS病人CD_4^+T淋巴细胞与HIV病毒载量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信辉 童毅 +3 位作者 李志坚 李豫 付云 谢珊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与HIV病毒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NASBA方法(Easy Q)和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法检测3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经过对115对有效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 目的:研究HIV感染者/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与HIV病毒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使用NASBA方法(Easy Q)和流式细胞仪绝对计数法检测30名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数。结果:经过对115对有效数据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二者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84 P=0.049)。结论:研究结果为观察和了解HIV感染者/AIDS病人感染状况或病程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AIDS病人 CD4+T淋巴细胞 HIV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16~25岁HIV感染者毒株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扬 张晶 +18 位作者 冯毅 卢红艳 臧希卉 徐晓琴 杨介者 余爱玲 孙晓光 贺健梅 陈琳 梁淑家 凌华 肖林 张信辉 马艳玲 常文辉 廖玲洁 阮玉华 邵一鸣 邢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新报告的16~25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毒株的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情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传播监测调查方案,2015年收集了来自中国14个省市16~25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 目的了解2015年中国部分地区新报告的16~25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毒株的基因特征及耐药株传播情况。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耐药传播监测调查方案,2015年收集了来自中国14个省市16~25岁的HIV-1感染者的血浆样本,提取病毒核糖核酸(RNA),扩增HIV-1 pol区片段并进行序列测定和亚型分析,使用美国斯坦福CPRV 6.0进行耐药突变分析。结果获得序列894条,HIV毒株亚型中CRF01_AE占39.9%、CRF07_BC占42.6%、B占4.3%、CRF08_BC占2.1%、CRF55_01B占2.9%、CRF59_01B占0.6%、CRF67_01B占0.7%、CRF68_01B占0.6%,其他重组亚型占6.4%。耐药传播率为3.6%,其中经同性性传播的耐药率为3.0%,异性性传播的为5.8%;包含针对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和蛋白酶抑制剂(PI)的耐药突变样本分别有10例、9例和13例。NRTI的耐药株中发现有4例携带针对替诺福韦(TDF)耐药的位点。结论当前流行毒株主要为CRF01_AE和CRF07_BC,同时在多个省份发现CRF55_01B和CRF59_01B新型重组毒株。在反转录酶和蛋白酶区均发现了主要耐药位点,而且针对TDF耐药的新型重组的传播性耐药株已在中国出现,需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亚型 新型重组株 耐药传播 耐药位点
原文传递
贵州省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颖 张信辉 +3 位作者 刘勇 李豫 陈峥宏 李左祥 《江苏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417-2419,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省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1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每月1次采集74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静脉全血样本,检测CD4+T淋巴细胞及HIV-1病毒载量。结果随着HIV-1病毒载量的增加,CD4+T淋巴细胞数逐渐减... 目的研究贵州省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血液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1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每月1次采集74例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静脉全血样本,检测CD4+T淋巴细胞及HIV-1病毒载量。结果随着HIV-1病毒载量的增加,CD4+T淋巴细胞数逐渐减少。当CD4+T淋巴细胞数>350个/μl时,1.27%的HIV-1病毒载量>105IU/ml;当HIV-1病毒载量>105IU/ml时,94.74%的CD4+T淋巴细胞数<350个/μl。结论贵州省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血液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1病毒载量的Log10值呈负相关。建议给HIV-1病毒载量>105IU/ml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CD4+T淋巴细胞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贵州省HIV-1毒株亚型与艾滋病流行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孙显光 邢辉 +4 位作者 李志坚 程春林 张信辉 申莉梅 何翔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研究HIV-1毒株基因变异与艾滋病在贵州省快速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时间采集贵州省多个地区HIV-1感染者样本共190份,利用巢式PCR扩增gnu和gag基因并测定序列,采用MEGA4.0软件确定样本亚型并分析其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之间的... 目的研究HIV-1毒株基因变异与艾滋病在贵州省快速传播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不同时间采集贵州省多个地区HIV-1感染者样本共190份,利用巢式PCR扩增gnu和gag基因并测定序列,采用MEGA4.0软件确定样本亚型并分析其与贵州省艾滋病流行之间的关系。结果贵州省HIV/AIDS的报告数从1998年的66例上升到2009年的8435例,7年增加16.38倍。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样本中共检出B(9例)、B’(4例)、C(2例)、CRF07BC(75例)、CRF08BC(17例)、CRF01AE(64例)等多种亚型的HIV-1毒株;CRF07BC、CRF08BC的eM基因离散率在传播过程中基因多态性不断增大(0.035±0.006→0.092±0.011)。贵州省HIV亚型1998年以B’亚型(4/11)为主,2002年以CRF07BC亚型(26/41)为主,而2007年以CRF01AE(62/119)为主,亚型分布的变化与近年来贵州省艾滋病流行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及2001--2006年以吸毒传播感染为主(吸毒传播感染2610例、性传播感染176例)、2006年后性传播感染人数开始急速上升(吸毒传播感染1713例、性传播感染1833例)的特点有直接关系,HIV主要流行毒株的变化与传播途径高度相关(Z2=41.253,P=0.000)。结论不同亚型毒株随时间和主要感染途径的改变而成为当地的主要流行株,性传播人群是贵州省艾滋病防控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亚型
原文传递
HIV-1母婴传播早期诊断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卜朴 姚均 +3 位作者 张信辉 李志坚 申莉梅 刘勇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3年第3期24-25,共2页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技术对母婴传播婴幼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HIV阳性孕产妇活产的32例1~11个月龄婴幼儿足底干血斑样本进行HIV-1DNA检测。随访18个月后进行血清HIV... 目的:应用核酸扩增技术对母婴传播婴幼儿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2011年HIV阳性孕产妇活产的32例1~11个月龄婴幼儿足底干血斑样本进行HIV-1DNA检测。随访18个月后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比较。结果:32例婴幼儿中.检出HIV-1DNA阳性4例,检出率12.5%,其后随访血清抗体也为阳性;其余28例DNA与血清抗体均为阴性。两种检测方法符合率为100.0%。结论:核酸检测是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有利于后续开展母婴阻断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传播 蛋白印迹试验 HIV抗体 干血斑
原文传递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19
作者 付琳 方星 +2 位作者 万永虎 王寅寅 张信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6期147-147,共1页
伴随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的生物安全管理始终都是医疗机构的关键内容。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却依旧处于建设初始阶段。通过相关研究调查显示,这是由于实验室中存在... 伴随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的生物安全管理始终都是医疗机构的关键内容。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却依旧处于建设初始阶段。通过相关研究调查显示,这是由于实验室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实验室的设备安全方面,微生物本身存在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均威胁着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针对这一情况,就需要建立安全管理系统,并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系统。基于此,本文研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7年贵州省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病毒抑制和耐药监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柳兴凤 李志坚 +4 位作者 方星 张信辉 黄璐 王欢 肖智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调查贵州省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HI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贵州省2013-2017年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在治HIV/AIDS病人血浆,采用面对面问卷... 目的调查贵州省接受抗病毒治疗(ART)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HIV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艾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贵州省2013-2017年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在治HIV/AIDS病人血浆,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HIV检测等横断面调查。结果共收集8 583份HIV/AIDS病人血浆,HIV病毒抑制率[病毒载量(VL)<1 000拷贝/mL]为82.40%(7 072份),HIV抑制失败率(VL≥1000拷贝/mL)为17.60%(1 511份)。成功对93.32%(1 410/1 511)HIV抑制失败病人的HIV pol基因进行基因分型,其中43.40%(612/1 410)的病人存在获得性耐药(ADR)突变,获得性耐药率为7.13%(612/8 583)。耐药发生与受教育程度、传播途径、基础CD4+T淋巴细胞数量、HIV亚型、抗病毒治疗时间相关(P <0.05)。耐药基因突变主要与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352/1 410, 24.96%)和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542例,38.44%)有关。M184(304例,21.56%)和K103(277例,19.65%)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结论贵州省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后病毒抑制率较高,耐药率较低,仍要进一步完善对HIV抑制和耐药性的监测,以控制耐药性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病毒抑制 获得性耐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