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香花不同花期及盛花期花器官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1
作者 杨云 闫顺 +3 位作者 陈倩 黄琳曦 张先言 汪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目的】探究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var.banksiae)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为其花香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木香花花朵以及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 【目的】探究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var.banksiae)挥发性成分释放规律,为其花香调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和末花期木香花花朵以及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和萼片为试验材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木香花不同花期和盛花期花器官挥发性成分及其差异。【结果】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共检出78种挥发性成分,包含烯烃类、醛类、醇类、酸类、酮类等。从花蕾期、半开期、盛花期、末花期的木香花中分别检出39,41,45和4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0种;不同花期木香花的挥发性成分组成不同,花蕾期、盛花期和末花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β-蒎烯,其相对含量分别为26.20%,16.85%和21.24%;Z-5-十九烯在半开期相对含量最高,为23.03%。不同花期的木香花中有38种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半开期、盛花期和花蕾期挥发性成分相近,均与末花期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从盛花期木香花的雌蕊、雄蕊、花瓣、萼片中分别检出27,30,28和2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烯烃类物质在雌蕊、雄蕊、花瓣中相对含量最高,萼片中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雌蕊与萼片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大,花瓣与雄蕊中挥发性成分差异较小。β-蒎烯、甲酸芳樟醇、5-十九烯-1-醇、Z-5-十九烯、正十九烷、2-甲氧基-3-(2-丙烯基)苯酚、β-罗勒烯、乙酸苄酯和正辛醛是不同花器官中主要差异性挥发成分,同时β-蒎烯相对含量较高的雌蕊和β-罗勒烯、甲酸芳樟醇、正辛醛相对含量较高的萼片是木香花释放香气的主要部位。【结论】木香花花香主要来自其雌蕊和萼片中的挥发性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成分在末花期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香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挥发性成分 花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珊瑚樱种子萌发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先言 汪琼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7期147-149,共3页
以珊瑚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不同摩尔质量浓度的混合盐碱溶液(NaCl∶NaHCO_(3)为1∶1、1∶2、2∶1)对珊瑚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和NaHCO_(3)摩尔质量一定时,珊瑚樱种子发芽率与混合盐碱溶液的浓度呈... 以珊瑚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研究不同摩尔质量浓度的混合盐碱溶液(NaCl∶NaHCO_(3)为1∶1、1∶2、2∶1)对珊瑚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l和NaHCO_(3)摩尔质量一定时,珊瑚樱种子发芽率与混合盐碱溶液的浓度呈反比,呈现“低促高抑”的变化规律。随着NaCl、NaHCO_(3)混合溶液浓度的增加,其对珊瑚樱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愈来愈强。当混合溶液浓度>0.023mol·L^(-1)时,珊瑚樱种子开始出现发芽不生根现象,当浓度>0.0318mol·L^(-1)时,珊瑚樱种子出现不发芽现象。混合盐碱胁迫下NaHCO_(3)对珊瑚樱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Na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珊瑚樱 种子萌发 根系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乔木凋落叶浸提液处理对地毯草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3
作者 黄琳曦 陈倩 +4 位作者 张先言 闫顺 杨云 辛培尧 汪琼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46,共12页
乔木搭配人工草坪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方案,但乔木凋落物可能会影响林下草坪草的生长。为探究两种乔木栾树、樱树凋落物对地毯草草坪的影响,本研究将栾树、樱树凋落叶分别制成10、20、40 g·L^(-1)质量浓度的水浸提液,通过... 乔木搭配人工草坪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植物配置方案,但乔木凋落物可能会影响林下草坪草的生长。为探究两种乔木栾树、樱树凋落物对地毯草草坪的影响,本研究将栾树、樱树凋落叶分别制成10、20、40 g·L^(-1)质量浓度的水浸提液,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两种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水解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初步探讨林下植被管理对地毯草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栾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BG)、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酸性磷酸酶(PHOS)活性均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木糖聚酶(XYL)则呈先减少后增加,最后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在不同质量浓度的樱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β-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木糖聚酶活性则表现为先减后增的变化规律,酸性磷酸酶随质量浓度的增加呈递减的变化规律;2)相关性分析表明,N、P获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酶C/N、酶C/P与总氮(TN)、总磷(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酶N/P与S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矢量模型分析发现凋落物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呈P养分限制特征,樱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能缓解微生物C、P限制;3)冗余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栾树和樱树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地毯草根际土壤SOC、TP含量和土壤C/P、土壤含水量(SWC)、pH是影响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的主要因子。因此,在人工草坪日常管理中应适时添加栾树、樱树凋落叶,在提高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同时缓解了地毯草生长中的碳和磷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 土壤酶活性 化学计量比 养分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落物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4
作者 罗子豪 张先言 +3 位作者 陈倩 黄琳曦 辛培尧 汪琼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9期12-14,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和鸡爪槭凋落物的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浓度的银杏和鸡爪槭叶片浸提液T 1(10g·L^(-1))、T 2(40g·L^(-1))、T 3(80g·L^(-1))处理高羊茅种子。当浓度为8...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的银杏和鸡爪槭凋落物的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设置不同浓度的银杏和鸡爪槭叶片浸提液T 1(10g·L^(-1))、T 2(40g·L^(-1))、T 3(80g·L^(-1))处理高羊茅种子。当浓度为80g·L^(-1)时,银杏和鸡爪槭两者的叶片凋落物浸提液对高羊茅的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都最为明显,银杏和鸡爪槭的叶片凋落物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指数分别为-0.44与-0.21;当浓度为10g·L^(-1)时,银杏叶片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发芽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其化感效应指数为0.00,而鸡爪槭叶片凋落物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的萌发起到一定的促进效果,鸡爪槭的叶片凋落物浸提液的化感效应指数为0.03。结果表明,2种植物凋落物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银杏凋落物浸提液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鸡爪槭,化感效应指数(RI)表明银杏凋落物浸提液对高羊茅种子萌发的化感抑制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 鸡爪槭 高羊茅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及重金属解吸的影响
5
作者 陈倩 张先言 +2 位作者 黄琳曦 吴星杰 汪琼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3-493,共11页
[目的]探究外源有机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解吸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滇池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滇水金凤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0.005、0.01、0.05、0.1 mol L^(-1))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酒... [目的]探究外源有机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解吸量和酶活性的影响,为滇池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模拟滇水金凤根系分泌物,研究不同浓度(0、0.005、0.01、0.05、0.1 mol L^(-1))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酒石酸对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铅(Pb)、铜(Cu)、锌(Zn)解吸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5种有机酸均能显著促进土壤中Cu和Zn的解吸,且随有机酸浓度增加其解吸量增大,根际土壤中重金属解吸量大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以0.1 mol L^(-1)丁酸对Pb、0.1 mol L^(-1)酒石酸对Cu和Zn的解吸量最大,分别为19.41、22.40和22.97 mg kg^(-1)。Cu和Zn的解吸分配系数(Kd)随5种有机酸浓度的增加而降低,Kd均在纯水处理时达最大值,分别为360.79和6592.64 L kg^(-1);非根际土壤中仅0.1 mol L^(-1)丙酸能解吸Pb,乙酸浓度为0.005、0 mol L^(-1)时Cu、Zn的Kd最大,分别为11079.68、3452.75 L kg^(-1)。5种有机酸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α-葡萄糖苷酶、β-葡萄糖苷酶、纤维二糖酶、木糖苷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磷酸酶活性,以0.1mol L^(-1)戊酸、酒石酸分别处理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最高,分别为1181.88±2.54和717.34±6.64 nmol h^(-1)g^(-1)。土壤酶活性与有机酸浓度、Cu和Zn解吸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有机酸处理下滇水金凤根际土壤酶活性高于非根际土壤。[结论]有机酸处理能增加滇水金凤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Pb、Cu、Zn的解吸量和土壤酶活性,解吸后的重金属Cu、Zn能激活土壤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水金凤 重金属 解吸分配系数 土壤酶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两树种凋落叶水浸提液对黑麦草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
6
作者 张先言 陈倩 +2 位作者 黄琳曦 辛培尧 汪琼 《草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96-410,共15页
为探究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凋落叶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理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CK)、0.025、0.1、0.2 g·mL^(−1)]的荷花玉兰、池杉凋落叶水浸提... 为探究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池杉(Taxodium ascendens)凋落叶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生理生长和根系分泌物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不同质量浓度[0(CK)、0.025、0.1、0.2 g·mL^(−1)]的荷花玉兰、池杉凋落叶水浸提液分别对多年生黑麦草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随两树种凋落叶浸提液浓度的升高,其对黑麦草根长与苗高的影响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2)与CK相比,黑麦草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3)两树种凋落叶浸提液处理均提高了黑麦草植株叶绿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糖含量,使黑麦草根系分泌物的组分和含量发生变化。4)GC-MS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黑麦草根系分泌物中有83种化合物,主要包括酯类、烷烃类、醇类和烯烃类物质,其中2,4-二叔丁基苯酚(2,4-D TBP)、棕榈酸甲酯(M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BP)是不同处理组间差异化感物质。5)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荷花玉兰凋落叶浸提液处理下,丙二醛(MDA)含量与2,4-D TBP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而黑麦草根长与MDA含量极显著正相关(P<0.01)。研究结果表明,凋落叶水浸提液的处理会改变黑麦草根系分泌的化感物质,这些物质通过调节植物的抗逆性,从而影响其自身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作用 抗性生理 2 4-二叔丁基苯酚 荷花玉兰 池杉 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志阳 陈舒颖 张先言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05-207,225,共4页
目的检测195例结直肠癌样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通用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样本中的HPV DNA,随后用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法对HPV DNA阳性样本进行HPV分型,同时统计HPV阳性标本的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和临床... 目的检测195例结直肠癌样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方法利用通用PCR法检测结直肠癌样本中的HPV DNA,随后用荧光定量PCR和直接测序法对HPV DNA阳性样本进行HPV分型,同时统计HPV阳性标本的Kras、PIK3CA和BRAF基因突变情况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结直肠癌标本中HPV感染阳性率为17.94%(35/195),以HPV16、18型感染为主,且存在混合感染;HPV感染阳性标本中Kras基因突变率为42.85%,PIK3CA、BRAF基因突变率均为2.86%,HPV感染与三个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标本中以右半结肠的癌变居多,癌组织以中分化为主,临床Ⅱ期多见,多无淋巴结的转移。结论 HPV感染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但与K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结直肠癌 通用PCR 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