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勤奕 张茁 展红霞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73-676,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发生破裂时,会堵塞血管管腔,影响血流通过。颈动脉是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血流受限严重将会导致中风发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将堵塞在颈动脉内的斑块取出,使血流通过得以通畅,从而预防... 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发生破裂时,会堵塞血管管腔,影响血流通过。颈动脉是动脉粥样斑块的好发部位,血流受限严重将会导致中风发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通过外科方法将堵塞在颈动脉内的斑块取出,使血流通过得以通畅,从而预防中风。本文阐述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发展过程、循证之路、风险和并发症等,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并在中国不断推广这项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勤奕 于蕾 +4 位作者 潘丽丽 张茁 博力杨 李同勋 田迎春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42-1144,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机制,由环境因素导致,并可通过有丝分裂遗传下去。目前已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调控机制,由环境因素导致,并可通过有丝分裂遗传下去。目前已有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DNA甲基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甲基化 动脉粥样硬化 表观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有关颈动脉支架的更新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勤奕 王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004-1005,共2页
2014年5月1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学会(ASA)在《Stroke3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的“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指南2014”。这个新指南上,对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脑卒中及TIA风险筛查,危险因素控制,主动脉弓部粥样硬化,颅... 2014年5月1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学会(ASA)在《Stroke3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的“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指南2014”。这个新指南上,对糖尿病和肥胖患者的脑卒中及TIA风险筛查,危险因素控制,主动脉弓部粥样硬化,颅外颈动脉狭窄,颅内脑动脉狭窄,心房颤动伴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长期监测,特殊人群应用新型抗凝剂,卵圆孔未闭等防治策略做了许多修改和更新。现重点对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的一些更新内容作一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糖尿病 肥胖症 颈动脉狭窄 支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凤菊 勇强 +2 位作者 张勤奕 刘鹏 杨煜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采用Itoh 5分法对斑块RTE图像进行评分,并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技术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对颈动脉斑块进行超声弹性成像;采用Itoh 5分法对斑块RTE图像进行评分,并与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术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弹性图彩色编码显示斑块脂质坏死核心为绿色,纤维为蓝色,钙化为蓝白色,出血/血栓为绿色、红绿色相间、蓝绿色相间。60例中,纤维斑块12例,粥样斑块24例,斑块内出血/血栓9例,复杂斑块15例。弹性成像诊断易损斑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75%(45/48)、83.33%(10/12)、91.67%(55/6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4%(45/47)、76.92%(10/13),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62、0.07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易损斑块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牛宏珍 勇强 +6 位作者 张蕾 秋阳 李春梅 张爽 张勤奕 何晓芬 李同勋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2年第12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检查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因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而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21例患者,术中应用超声扫查确定斑块位置、病变长度,判断颈动脉管腔内有无游离动脉内膜及小血栓等。参照Panetton标准,...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检查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应用的价值。方法收集因颈内动脉重度狭窄而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21例患者,术中应用超声扫查确定斑块位置、病变长度,判断颈动脉管腔内有无游离动脉内膜及小血栓等。参照Panetton标准,将术中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异常和显著异常。结果 9例患者于颈动脉缝合后超声检查发现细条带状高回声,共14处,12处轻度异常均为长度<3mm的游离内膜片,未予特殊处理;2处显著异常,其中1处为缝入动脉管腔内的动脉外膜,1处为细带状血栓,对此2例患者均于超声引导下再次切开颈动脉、去除游离物。术后3天复查超声显示游离内膜片均自行愈合。结论 CEA术中应用超声监测可以明确颈动脉斑块位置、病变范围及形态、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时发现内膜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有助于降低术后脑卒中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颈动脉狭窄性脑卒中复发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建林 张勤奕 +3 位作者 屈根学 李桂肖 袁建丽 王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预防 颈动脉狭窄性脑卒中 复发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诊断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声学造影评价颈内动脉闭塞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勇强 牛宏珍 +5 位作者 张蕾 李春梅 邢媛媛 张爽 张勤奕 博力扬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评价颈内动脉闭塞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1例临床可疑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及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检查,评价超声声学造影在诊断颈动脉闭塞中的价值。结果:10例患者11条血管(其... 目的:探讨超声声学造影评价颈内动脉闭塞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对11例临床可疑颈内动脉闭塞患者行超声声学造影检查及DSA(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检查,评价超声声学造影在诊断颈动脉闭塞中的价值。结果:10例患者11条血管(其中1例患者为双侧颈内动脉病变),DSA显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6条(6/11);颈内动脉完全闭塞5条(5/11)。超声声学造影显示颈动脉为重度狭窄,狭窄以远的颈内动脉管腔尚通畅10条(10/11);完全闭塞1条(1/11)。结论:超声声学造影可以作为DSA检查前无创性评价颈内动脉闭塞的一种重要影像学检查手段,为部分患者提供手术治疗机会,同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声学造影 颈内动脉 狭窄 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普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洪震 朱国行 +5 位作者 陈海波 陈生弟 杨期东 曾进胜 张勤奕 丁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1-333,共3页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 目的评价施普善(Cerebrolysin,脑活素)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经磁共振成像或CT确诊为一侧颈动脉系统的缺血性卒中,且神经功能缺损(NIH)评分在8~22分的患者.施普善组(144例)接受施普善50 ml静脉滴注,共10天;对照组(140例)接受非施普善的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NIH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除在治疗后第3天时无显著差异外,在治疗后第11、21、28天时均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的生活能力状态评分均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施普善组患者生活能力状态评分的改善分值和改善率在治疗后28天时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施普善能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活素 生活质量 治疗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有效对决脑中风(下)
9
作者 张勤奕 《科学生活》 2014年第11期62-63,共2页
防治脑中风的CEA手术 脑中风是一种发生在颅内的疾病,但大部分情况下是由颅外的疾病所导致,其中很多是颈动脉的疾病。 相对于颅内的血管而言,颈动脉的直径较粗,加上颈部每天都要不断地活动,容易受到各种挤压和损伤,导致斑块破... 防治脑中风的CEA手术 脑中风是一种发生在颅内的疾病,但大部分情况下是由颅外的疾病所导致,其中很多是颈动脉的疾病。 相对于颅内的血管而言,颈动脉的直径较粗,加上颈部每天都要不断地活动,容易受到各种挤压和损伤,导致斑块破裂。而且当颈动脉斑块生长到超过内径的70%时,斑块也极易破裂,斑块内的脂肪会释放出来,要么在局部形成血栓,堵塞全部血管管腔,要么随血流行进造成远端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斑块 CEA 疾病 动脉 血管 破裂 脂肪
原文传递
怎样有效对决脑中风
10
作者 张勤奕 《健康促进》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多少年来,人们一谈到脑中风马上联想到的是偏瘫、失明、智力低下和死亡,一个家庭如果和脑中风相遇则有可能和绝望联系在一起。即便是还有一点希望,那也是遥遥无期,康复不知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而为什么会得脑中风,如何预防,得了... 多少年来,人们一谈到脑中风马上联想到的是偏瘫、失明、智力低下和死亡,一个家庭如果和脑中风相遇则有可能和绝望联系在一起。即便是还有一点希望,那也是遥遥无期,康复不知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而为什么会得脑中风,如何预防,得了脑中风之后怎么办,很多人更是知之甚少。简单来说,防治脑中风王要有:预防、筛查、药物治疗和CEA手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风 智力低下 药物治疗 CEA 少年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有效对决脑中风(上)
11
作者 张勤奕 《科学生活》 2014年第10期74-76,共3页
多少年来,人们一谈到脑中风马上联想到的是偏瘫、失明、智力低下和死亡,脑中风甚至能让一个家庭陷入绝望。即便是还有一点希望,那也是遥遥无期,康复不知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而为什么会得脑中风,如何预防,得了脑中风之后怎么办,... 多少年来,人们一谈到脑中风马上联想到的是偏瘫、失明、智力低下和死亡,脑中风甚至能让一个家庭陷入绝望。即便是还有一点希望,那也是遥遥无期,康复不知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而为什么会得脑中风,如何预防,得了脑中风之后怎么办,很多人更是知之甚少。简单来说,防治脑中风主要有预防、筛查、药物治疗和CEA手术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智力低下 药物治疗 CEA 少年 预防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96例报告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建林 张勤奕 +1 位作者 屈根学 马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 目的回顾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96例(男76例,女20例,年龄43-84岁,平均65.2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手术。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数字减影(DSA)确诊为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53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70例,其中全麻应用51例,颈丛麻醉19例。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71例,症状好转22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卒中 颈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测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冬宇 丁芳 +6 位作者 曹莹 方超 韩笑 张勤奕 博力杨 郭曦 吕亚林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病例,收集术中分离的含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本15例。提取斑块的组织DNA,分别用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 目的: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主要牙周可疑致病菌。方法:选择颈动脉粥样硬化内膜剥脱术的病例,收集术中分离的含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标本15例。提取斑块的组织DNA,分别用5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特异引物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16S rDNA片段来鉴定细菌种类。结果:15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4例样本检测到了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2例样本检测到了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其中1例同时检测到了Fn和Pg。未检测到伴放线聚生杆菌(Aggregatibacter actinom ycetemcomitans,Aa),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可能与牙周可疑致病菌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可疑致病菌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检测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冬宇 丁芳 +2 位作者 吕亚林 张勤奕 博力杨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282-286,共5页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IS合并CP患者,40例IS无CP患者及45例单纯CP患者的龈下菌斑,提取细菌DNA... 目的:检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龈下菌斑中牙周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其与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IS合并CP患者,40例IS无CP患者及45例单纯CP患者的龈下菌斑,提取细菌DNA,采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福赛坦菌(Tannerella forsythia,Tf)、具核梭杆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Fn)、中间普氏菌(Prevotella intermedia,Pi),并比较4种微生物在IS合并CP,IS无CP患者及单纯CP患者龈下菌斑中的检出率。结果:IS合并CP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75.51%,Tf97.96%,Fn91.83%,Pi 67.35%,Tf和Fn的检出率显著高于Pg、Pi 。IS无CP组细菌检测出率为:Pg 37.50%,Tf 32.50%,Fn27.50%,Pi 25.00%。CP组细菌检出率为:Pg73.33%,Tf91.11%,Fn 86.67%,Pi 66.67%。IS合并CP组牙周致病菌检出率高于CP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IS合并轻、中、重CP组Fn的检出率分别为75.00%,95.83%,100%,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S合并CP组及CP组的龈下菌斑中4种牙周可疑致病菌的分布无明显差别。IS合并CP组Fn的检出率随慢性牙周炎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致病菌 慢性牙周炎 缺血性脑卒中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建林 屈根学 +4 位作者 张勤奕 孟欣 王兰 李桂肖 袁健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靖 殷涛 +4 位作者 博力杨 李同勋 田迎春 张勤奕 张波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2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5月采用CAS治疗的21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212例中,顺利完成支架置入199例,置入支架共207个,同期椎动脉置入支架6...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CAS)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5月采用CAS治疗的21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资料。结果 212例中,顺利完成支架置入199例,置入支架共207个,同期椎动脉置入支架6例、颈总动脉置入支架2例。支架置入后造影显示支架定位准确,平均残余狭窄<35%。颈内动脉成功率为93.9%(199/212);其中6例残余狭窄<20%,占3.0%(6/199);4例残余狭窄40%~50%,占2.0%(4/199)。9例存在严重血管迂曲及易损斑块,选择CEA治疗;1例为造影时发现狭窄部位有附壁血栓,需准备近端保护装置,择期手术,当天夜间出现脑栓塞。术后9例出现一过性头痛、头晕等症状,5例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2例严重迷走反射,2例出现血管痉挛,1例脑出血死亡。结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行CAS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严格控制指征、规范术中操作、合理的围手术期管理的前提下,可取得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支架置入成形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术前护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迎春 张勤奕 《护理学报》 2014年第14期42-44,共3页
总结10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术前护理经验。认为术前护理的要点是重视术前教育,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密切观察脑缺血症状,配合医生适当调节血压,预防心肌梗死,做好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本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后第8天... 总结10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术前护理经验。认为术前护理的要点是重视术前教育,进行详细的护理评估,密切观察脑缺血症状,配合医生适当调节血压,预防心肌梗死,做好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本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治疗,1例术后第8天脑出血,经治疗后好转出院;5例切口血肿,其中1例因血肿小行保守治疗,4例紧急施行血肿清除术,均顺利出院;4例术后出现心肌缺血或梗死征象,经内科治疗后好转出院,本组无死亡病例,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18
作者 刘建林 张勤奕 +2 位作者 屈根学 孟昕 张玉蓉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回顾性总结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82例(男66例,女16例,年龄48~84岁,平均68.6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行CEA。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颈动脉... 目的:回顾性总结应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早期效果和经验。方法:对82例(男66例,女16例,年龄48~84岁,平均68.6岁)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病人行CEA。全组均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手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39例,颈丛麻醉43例。术中放置动脉临时转流管56例,其中全麻应用39例,颈丛麻醉17例。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脑缺血症状明显改善者65例,症状好转者14例,术后并发脑梗死2例,颈动脉内血栓形成1例。结论:CEA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手术治疗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在颈动脉中、重度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建国 张勤奕 +2 位作者 任平 文志刚 上官军发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204-207,共4页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及2012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学习参与的24例,共计36例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 目的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在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宁夏吴忠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例及2012年在北京安贞医院学习参与的24例,共计36例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2例行单侧CEA,4例行双侧CEA。结果 36例患者共施行40例次CEA,26例次采用血管补片,38例次采用转流管,手术均顺利完成。36例患者中,33例无术侧颈动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1例发现手术侧轻度再狭窄,2例出现颅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对于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只要指征明确,均应施行C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27例体会
20
作者 任平 高建国 +1 位作者 上官军发 张勤奕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935-936,共2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方法确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27例,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所有病例均采用转流管维持脑部供血,剥离颈动脉斑块。结果 2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脑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事件;术...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方法。方法确诊为颈动脉狭窄患者27例,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所有病例均采用转流管维持脑部供血,剥离颈动脉斑块。结果 27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脑缺血症状有明显改善,术后未出现死亡及脑卒中事件;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