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男性同性爱人群性病艾滋病高危行为的调查及其干预模式探索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2 位作者 史同新 胡铁中 刘殿昌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 调查我国男男性接触者 (MSM)性病艾滋病 (STD AIDS)的高危行为 ,并探讨一种遏制我国MSM ,特别是同性爱者中STD AIDS流行的模式。方法 :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对MSM的高危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等的调查结果 ,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 ... 目的 : 调查我国男男性接触者 (MSM)性病艾滋病 (STD AIDS)的高危行为 ,并探讨一种遏制我国MSM ,特别是同性爱者中STD AIDS流行的模式。方法 : 通过对比干预前后对MSM的高危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等的调查结果 ,分析干预效果。结果 : 我国的MSM普遍存在易感染STD AIDS的高危行为。根据国情设计的多种医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权威学者和同性爱人群参与的这一干预模式 ,可以有效地减少MSM的高危行为并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结论 : 本文提出的对MSM的干预模式 ,不仅有利于我国MSM的STD AIDS控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爱 性病 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 干预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九城市2046例男同性爱者与艾滋病相关状况调查概况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8 位作者 储全胜 汪宁 汪兆国 周生建 童传良 张敬东 管文辉 崔兆麟 王夏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8期6-10,共5页
目的:通过对男同性爱者一般心理—行为状况等的了解,为制定对该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9城市2046例男同性爱者同步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 目的:通过对男同性爱者一般心理—行为状况等的了解,为制定对该人群与艾滋病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向抽样("滚雪球")法,对东北、西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9城市2046例男同性爱者同步开展横断面匿名问卷调查,使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1.1%(曾)因同性爱性取向感到很痛苦。55.6%认为性取向暴露会使自己受到伤害,加害者首先来自家庭,其次是"单位"和一般人。因性取向或有关活动,15.2%遭受过异性爱者伤害,29.8%遭受过其他男同性爱者伤害。20.3%有过强烈自杀念头,9.4%有过自杀行为。68.7%希望国家立法承认同性婚姻。未在婚者中,30.6%确定未来独身,79.7%希望(过)与同性的固定专一性伴生活,44.1%希望生育,31.2%与女性性交过。在婚者结婚的最重要原因:53.8%是为满足父母愿望,13.4%是为证明自己"正常",56.7%认为社会宽容自己就不会结婚,仅有11.2%把性取向告知过配偶。结论:需要积极通过反歧视宣传和立法手段等加强对性取向少数人群的权益尊重与保障,进而促进艾滋病防控等工作和社会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爱者 生存状况 艾滋病 公共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接触者中安全套使用状况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北川 赵旭传 +2 位作者 吴绍文 李秀芳 史同新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0,共2页
了解中国大陆男男性接触者安全套使用情况。采用邮寄匿名问卷形式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110 9份。MSM在性方面相当活跃 ,无保护性肛交、口交和较少或很少使用安全套是其主要高危性行为。为此 ,必须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 安全套 艾滋病 预防 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性伴是男男性行为者的女性之相关健康问题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北川 李洋 +8 位作者 李秀芳 李现红 禹沛衡 于增照 刘明华 史同新 朱明泉 王燕飞 王丽欣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固定伴侣是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女性之相关身心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对象限定为其固定性伴是MSM的在婚、已离异或尚未结婚的女性。采用三种问卷,同时对受调查者均采用了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症状自评量表(SCL-... 目的:探讨固定伴侣是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女性之相关身心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调查对象限定为其固定性伴是MSM的在婚、已离异或尚未结婚的女性。采用三种问卷,同时对受调查者均采用了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主要依托同妻网站进行动员,数据收集通过互联网调查软件"问卷星"进行。结果:有效样本144例。与MSM有婚史者3/4遭遇过某种性冷淡;知道真相后略过2/5的人几乎或停止与MSM的性交;1/10曾经历肛交,1/10遭遇过性虐待。1/3曾被辱骂和/或殴打,1/5不止一次被殴打。在婚期间1/3有婚外男性伴。不足3/10做过HIV检测,5.6%阳性。有婚史者1/3出现过性病症状。约3/5与MSM性交时用过安全套,但为MSM口交、肛交时仅少数人用过,知道真相后用套率明显升高。多数人知道真相后心理发生变化,2/5曾有强烈自杀念头,近1/10有过自杀未遂行为。CES-D发现9/10有抑郁症状,SCL-90发现多种单项得分超过2分。3/10知道同性爱是正常现象。普遍认为MSM隐瞒真相是对女性权益的严重伤害。多数人希望得到专业人员帮助。绝大多数认为中国有关性教育严重不足,2/3认为保障MSM权益有助于女性权益,9/10认为应设立法律保护相关女性权益。结论:该女性群体是一个易患艾滋病及性病和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亟需帮助。医界有责任和义务在面向MSM和全社会的教育和权益保障方面采取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男男性行为者 固定性伴 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当今男同/双性爱者心理卫生与相关状况调查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3 位作者 吴绍文 史同新 胡铁中 曹宁校 《中国性科学》 2003年第3期16-18,15,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当今男同/双性爱者的心理与行为,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邮寄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与本项目组建立通信联系并接受健康干预者。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50份,同性爱80.40%,双性爱19.60%。67.32%经常感到孤独,63.32%感到压... 目的:了解中国当今男同/双性爱者的心理与行为,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邮寄匿名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与本项目组建立通信联系并接受健康干预者。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950份,同性爱80.40%,双性爱19.60%。67.32%经常感到孤独,63.32%感到压抑,34.52%因性取向有过自杀念头,10.63%有过自杀行为。92.84%有口交史,83.47%有肛交史,80.6%最近一年内有吻肛行为,10.42%有拳交行为,37.53%参与过群交,48.42%曾与女性性交。干预后97.1%认为有助于促进心理卫生,94.55%认为有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结论:在当代中国,尽管学界对gay/Bi的观念有了很大改变,但其负性心理仍普遍存在,尤其是高比例的人存在自杀念头和行为。通过健康干预,能够改善该人群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双性爱 心理卫生 性关系 性行为 健康干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朋友通信》——对男男性接触者的艾滋病干预项目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2 位作者 胡铁中 刘殿昌 曹宁校 《中国健康教育》 2001年第4期206-210,共5页
目的 了解《朋友通信》项目———一个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艾滋病干预的项目的效果。 方法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定期编辑出版内部刊物《朋友通信》 ,在全国的男男性接触者间传播。二年后 ,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约 7万名男男... 目的 了解《朋友通信》项目———一个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艾滋病干预的项目的效果。 方法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定期编辑出版内部刊物《朋友通信》 ,在全国的男男性接触者间传播。二年后 ,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约 7万名男男性接触者读过本刊物 ,其中 1 / 4曾将其给异性朋友看。后者中过半数从此变得对男男性接触者更为友善。大部分读者认为本刊物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使他们更关心艾滋病问题 ,改变风险行为和对婚姻的态度 ,减少性伴数 ,并增强信心。 结论 《朋友通信》项目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艾滋病干预的模式 ,此模式与发达国家的模式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朋友通信》 干预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性伴是男男性行为者的女性之相关生活、态度和认知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北川 李洋 +8 位作者 李秀芳 李现红 禹沛衡 于增照 刘明华 史同新 朱明泉 王燕飞 王丽欣 《中国性科学》 2014年第9期99-105,共7页
目的:探讨固定性伴是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女性之相关生活、态度和认知,从当事人角度了解该群体面对的挑战。方法:主要依托固定性伴是MSM的女性所创办的同妻网站进行动员,调查对象限定为其固定性伴是MSM的在婚、已离异或尚未结婚的女性... 目的:探讨固定性伴是男男性行为者(MSM)的女性之相关生活、态度和认知,从当事人角度了解该群体面对的挑战。方法:主要依托固定性伴是MSM的女性所创办的同妻网站进行动员,调查对象限定为其固定性伴是MSM的在婚、已离异或尚未结婚的女性。针对不同亚人群共设计出三套问卷。数据收集通过互联网调查软件"问卷星"进行。结果:有效样本144例,在婚组100人,离异组33人,未婚组11人。与MSM固定性伴在经济上是"AA制"者约3/5。有婚史者认为MSM结婚的最重要原因是亲长要求,用婚姻来证明其"正常"。在知道(对方是MSM)真相前,MSM对固定性伴仅1/4有过主动亲吻行为,性交时3/10喜欢爱抚女性乳房。有婚史者中多数人通过MSM的移动互联网活动发现真相,约1/6直接发现MSM与其他男性的性交往;结婚3年后才知道真相者约2/5,在女方说出真相时,对方承认者不足3/10,MSM婚后主动说出真相者不足1/11。知道真相后她们几乎都曾试图尽多了解MSM固定性伴,少数人甚至雇用私家侦探。在婚组中与MSM有子女者3/4,已分居者约1/4;尚未离异的最重要原因首先是顾忌到子女和财产分配,认为自己生活(较)幸福者仅1/12。离异组中女方提出离异者9/10,通过法院离婚近1/10;女方"净身出户"或仅得到很少财产者占3/5;离异前的最大顾虑是对子女、自己和亲长的影响;离异的最重要原因是认为自己有权利寻找幸福婚姻和夫妻性生活严重不和谐。有婚史者在婚期间有过婚外性伴者3/10,其原因首先是解决性饥渴,恢复自信心和宣泄对MSM固定性伴的不满。该女性群体在为性伴侣状况苦恼时普遍得到过帮助,但最重要的帮助者通常是互联网上的"同妻"、亲人和女友,她们希望获得心理专家、法律专家和艾滋病性病专家帮助。她们中知道同性爱是正常现象者仅1/3;有婚史者中对与MSM结婚仅3%不后悔,约9/10反对MSM与女性结婚,普遍认为若提前知道真相则不会与MSM结婚,MSM隐瞒真相结婚是对女性权益的重大伤害;认为与MSM结婚未对自己造成重大伤害者仅1/12,认为应同情MSM者仅1/9。她们普遍认为我国有关性向的性科学教育严重不足,应加强这一教育。她们认为MSM权益得到保障有助于MSM不结婚者占2/3,认为同性婚姻应合法化者约1/2,认为应有法律保护"同妻"权益者超过9/10。大多数女性对其固定性伴给予明显负面评价。结论:性别歧视和对性向现象的不知情,使固定性伴是MSM的女性的婚恋生活存在重大问题,有必要积极促进有关性别和性向平等的教育,并通过实施相关政策和立法保障女性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性伴 女性 生活 态度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性工作者的STI/HIV高危行为研究 被引量:31
8
作者 张北川 吴绍文 +2 位作者 李秀芳 朱明泉 杨鲁光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4年第5期329-331,337,共4页
目的 监测男性性工作者 (MSW )的性传播感染 (STI) /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的高危行为。方法 以定向抽样获取的男男性接触者 (MSM)中从事 (过 )性工作的男性为样本 ,将之与年龄相匹配的一般的MSM进行比较。结果 相对年轻、未婚、低教... 目的 监测男性性工作者 (MSW )的性传播感染 (STI) /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的高危行为。方法 以定向抽样获取的男男性接触者 (MSM)中从事 (过 )性工作的男性为样本 ,将之与年龄相匹配的一般的MSM进行比较。结果 相对年轻、未婚、低教育水平、原来在农村地区从事体力劳动、低收入或无收入阶层的男性 ,更倾向于从事性工作。MSW组的首次性交年龄早于对照组 ,其累计男性伴侣数、累计肛交男性伴侣数、累计口交男性伴侣数、近 1年内男性伴侣数、近 1年内陌生男性伴侣数和近 1年内口交男性伴侣数均大于对照组 ;近 1年内曾接受同性性服务和近 1年内曾群交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MSW较一般的MSM有更多的高危性行为 ,应加大对这一亚人群的STI/HIV干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性工作者 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的女性与公共卫生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北川 李洋 +4 位作者 李秀芳 李现红 于增照 刘明华 史同新 《中国性科学》 2015年第2期116-120,共5页
本文介绍了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男同/MSM)的异性爱女性伴侣普遍面临的挑战。西方国家当代的一般女性很少与男同/MSM结合成固定伴侣,但这一情况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常见。在中国,大量男同/MSM与一般女性结合成固定伴侣,他... 本文介绍了固定伴侣是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男同/MSM)的异性爱女性伴侣普遍面临的挑战。西方国家当代的一般女性很少与男同/MSM结合成固定伴侣,但这一情况在很多中低收入国家常见。在中国,大量男同/MSM与一般女性结合成固定伴侣,他们同时存在男男性行为。中国的许多研究提示,MSM的固定女性伴同样生活在易感染艾滋病及性病的高危环境中,而一般女性的固定伴侣是男同时,会普遍面对特殊的心理困境。由于社会传统文化等原因,该女性群体的生存环境相当脆弱,并希望获得医界帮助。医界需要从女性学和社会性别平等的高度认识相关问题,积极参与解决相关问题的社会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爱女性 男同性爱者/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性病 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二) 被引量:54
10
作者 张北川 刘殿昌 +2 位作者 李秀芳 胡铁中 史同新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男性 同性性接触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高危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一) 被引量:90
11
作者 张北川 刘殿昌 +1 位作者 李秀芳 胡铁中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本文描述了中国大陆男同性性接触者(MSM)与HIV/AIDS/STD相关的高危行为、认识和某些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自我填写问卷和当面访谈填写问卷两种形式,对426位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组主要生活在大中城市、接受过较好教育、较为年... 目的 本文描述了中国大陆男同性性接触者(MSM)与HIV/AIDS/STD相关的高危行为、认识和某些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自我填写问卷和当面访谈填写问卷两种形式,对426位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 本组主要生活在大中城市、接受过较好教育、较为年轻的MSM,平均约18岁开始与同性性交。4/5以上有口-生殖器性交,半数以上有肛门性交行为。累计性伴中位数9人。2/5以上在近一年内有偶遇性性伴。约半数人在调查时有固定性伴,但仅少数人与性伴保持闭合性性关系。约 1/3已婚,近半数人与女性性交过。1/4曾患性传播疾病,近一年患病率为 6.81%。仅 1/10进行过HIV抗体检测,1人阳性。约 1/3使用过安全套,通常在少数情况下使用,只有2人坚持使用。不用安全套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安全套能降低快感、自己无感染HIV的可能和性伴健康,虽然他们已普遍具有关于HIV传播的一般知识。结论 中国大陆部分MSM在性方面相当活跃,存在HIV在MSM中高水平流行的可能性。HIV在中国MSM中的流行速度高于90年代初中期在西方国家MSM中的流行速度,而且流行还会直接蔓延到妇女人群。由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阻力,对中国MSM的AIDS干预面临重大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MSM 艾滋病 男同性接触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中国男同/双性爱者人口数量与艾滋病病毒感染率的初步估测 被引量:120
12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2 位作者 史同新 杨鲁光 张敬冬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4期197-199,共3页
1问题的提出男男性接触者(MSM)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性传播感染(HIV/AIDS/STI)主要高危行为人群之一,其主体是男同/双性爱者(gay/Bi).了解gay/Bi人口数量和HIV感染率,对指导干预、制定策略、确定投入等有重大意义.由于我国尚未见相关... 1问题的提出男男性接触者(MSM)是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与性传播感染(HIV/AIDS/STI)主要高危行为人群之一,其主体是男同/双性爱者(gay/Bi).了解gay/Bi人口数量和HIV感染率,对指导干预、制定策略、确定投入等有重大意义.由于我国尚未见相关数字的报告,因此有必要对此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中国 男性 艾滋病 同性恋 AI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同性爱者儿童期状况对自身性别、性取向的态度及认识,少见经历和心理与艾滋病高危行为的关系(一) 被引量:23
13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2 位作者 胡铁中 刘殿昌 曹宁校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2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中国男同性爱者(gay)的调查,分析gay儿童期状况,对自身性别、性别角色、性取向的态度及认识,某些少见经历和心理与艾滋病(AIDS)高危因素间的关系,发现影响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深层次因素。方法 从男男性接触者自我... 目的 通过对中国男同性爱者(gay)的调查,分析gay儿童期状况,对自身性别、性别角色、性取向的态度及认识,某些少见经历和心理与艾滋病(AIDS)高危因素间的关系,发现影响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深层次因素。方法 从男男性接触者自我填写的问卷中筛选出性引力完全来自同性的240例gay的相关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中国gay的性活跃程度不亚于工业化国家情况,但普遍存在易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儿童早期认为当女孩更好和不喜欢刀枪类玩具是成年后被动肛交的预示因子。首次性交年龄<16岁者性伴更多,区易遭受伤害。成年后不喜欢自身性别和同性性关系中自认为女性角色者,较多被动肛交,其心理与儿童早期跨性心理-行为有明确的关系,曾被当做女孩抚养者却无此特点。有被迫性交经历和有药物滥用者是高危行为最多的两个gay亚群。曾与女性性交者累计性伴数更多且较多参与群交。恋童、恋老者更多地有偶遇性伴。对gay的伤害与其自杀念头/行为相关。结论 中国gay中存在HIV高水平流行的前景。Gay中的若干小亚群在HIV传播中起到不同的特殊作用。部分gay的高危行为在童年期就有明确的预示因子存在,或者与其对自身的认识、特殊的经历和心理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恋者 儿童 经历 心理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DS防治工作亟需深入认识和探讨的若干问题(1) 被引量:33
14
作者 张北川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我国的艾滋病(AIDS)流行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社会安定和发展,成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AIDS防治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认识和探讨。2003年底,《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时,一些编委曾提议杂志设一个类... 我国的艾滋病(AIDS)流行日趋严重,已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社会安定和发展,成为“政治问题、社会问题”。AIDS防治工作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认识和探讨。2003年底,《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新一届编辑委员会成立时,一些编委曾提议杂志设一个类同“争鸣”的专栏,发表阐释不同观点的文章,以促进我国AIDS防治工作的不断进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张北川教授打了第一炮,使我们这个酝酿已久的栏目终于亮相了。张北川教授文章分两部分,阐述了AIDS防治工作中的若干问题,有许多是敏感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是AIDS界学者们经常公开或私下里谈论的,常常是见事论事、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张北川教授的文章其意义在于引起大家思考,望各界人士“抓住时机、积极探索”,投入到推进AIDS防治工作的学术探讨中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防治工作 流行病学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性恋与艾滋病防治*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北川 琼.高芙曼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8-52,共5页
通过介绍中国同性爱社区的现状,特别是艾滋病对社区的影响,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对该社区的发展既有消极制约作用,又有积极包容作用,从而不同于西方;由于国情,该社区要获得平等权利,仍需较长过程。
关键词 中国 同性爱 社区 艾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西报告》中同性性行为者与同性爱者数量与认识的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北川 储全胜 李秀芳 《中国性科学》 2008年第10期7-9,共3页
阿尔弗雷德.金西在1948年出版的人类男性性行为的权威报告中,有关同性性行为发生率的调查数据,是后来学界最常引用的重要数据,而且常被认定是同性爱者及双性爱者(同/双性恋)占全人类人口中的百分率数据。但另有多项权威数据与金西报告... 阿尔弗雷德.金西在1948年出版的人类男性性行为的权威报告中,有关同性性行为发生率的调查数据,是后来学界最常引用的重要数据,而且常被认定是同性爱者及双性爱者(同/双性恋)占全人类人口中的百分率数据。但另有多项权威数据与金西报告的数据差异甚大。本文介绍了不同年代的有关调查数据、金西调查时的权威合作者马斯洛提出的金西报告中数据存在重大偏差的原因和当代调查结果,同时也强调了金西对性科学的杰出历史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西 同性爱者 人口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利于男男性接触者AIDS预防控制的因素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北川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3年第6期379-381,共3页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AIDS 预防 控制 艾滋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同性爱者现状与艾滋病干预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北川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2003年第B03期1-2,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男同性爱 艾滋病 干预 同性恋 男性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性爱、艾滋政治与人权建设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北川 《中国性科学》 2004年第5期35-37,共3页
本文阐述了同性爱现象在近年引起关注的原因和男男性接触者中艾滋流行的背景。从政治学和“三个代表”理论的角度,讨论了解决男男性触者/艾滋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的重点是结合我国当今的主流人权理论,论述了推进有关同性爱的人权... 本文阐述了同性爱现象在近年引起关注的原因和男男性接触者中艾滋流行的背景。从政治学和“三个代表”理论的角度,讨论了解决男男性触者/艾滋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的重点是结合我国当今的主流人权理论,论述了推进有关同性爱的人权建设对艾滋防治的积极意义。此外,还介绍了卫生界异性爱人士对同性爱志愿者在联合开展艾滋干预时应建立的理念和具体工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爱 艾滋病 政治 人权 健康教育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男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干预:(一)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1
20
作者 张北川 李秀芳 +2 位作者 胡铁中 史同新 刘殿昌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0年第3期155-157,共3页
本文阐述了指导对男同性性接触者(MSM)艾滋病干预的基本理论、实践结果与经验。强调采用有关同性爱的多学科当代科学知识的指导进行干预的重要意义,作者提出了针对MSM艾滋病干预的方法和效果,特别是强调了学术界与同性爱志愿者合作对工... 本文阐述了指导对男同性性接触者(MSM)艾滋病干预的基本理论、实践结果与经验。强调采用有关同性爱的多学科当代科学知识的指导进行干预的重要意义,作者提出了针对MSM艾滋病干预的方法和效果,特别是强调了学术界与同性爱志愿者合作对工作的重大促进作用。作者还提出了学术界开展这一工作应有的基本观点,指出了学术界人士与MSM建立理解、平等、尊重、互助关系的必须性,选择同性爱志愿者的必要条件。此外,介绍了目前开展工作所面临的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同性性接触者 艾滋病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