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代的人口与户籍
被引量:6
- 1
-
-
作者
张博泉
武玉环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5-140,共6页
-
文摘
金代的人口与辽、宋时期相比有很大增长。民族间的大调动与大迁徙,使金代人口的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者以丰富的史料从人口的结构、增长和布局几方面对这一变化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金代户籍管理的政策与措施进行了研究,认为:在金代确立的对多民族户籍管理的制度与经验,对后来产生了一定影响。
-
关键词
猛安谋克
金代
户籍管理
大定
人口分布
十七年
金朝
十三年
金史
金章宗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论渤海国的社会性质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张博泉
程妮娜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2年第5期130-134,共5页
-
文摘
渤海国的社会性质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以前有人提出渤海自建国之日起就进入了封建社会;也有人认为渤海表面是封建化了,但实际上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家长奴役制时期。对于这两种意见,我们不敢苟同。我们认为渤海的社会性质前后发生很大变化,前期是奴隶制社会,后期则是封建社会。粟末靺鞨(初为勿吉粟末部),隋及唐初为高勾丽所役属。
-
关键词
渤海人
渤海国
社会性质
原始社会末期
封建化
种族奴隶制
封建制度
封建社会
唐朝
奴隶制残余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略论金代的儒家思想
被引量:10
- 3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18-122,共5页
-
-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对立统一
儒学思想
金代
金朝
孔子思想
王通
政治观
仁政
元好问
-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时代与元好问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晋阳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2-27,共6页
-
文摘
元好问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中,是一个时代的第一流人物。他的成长、造就和贡献.无不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清赵翼《题遗山诗》:“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就是从元好问的诗及其同时代的关系讲的。对时代的分析,不能限于所谓金末丧乱所给予元好问的影响。
-
关键词
奴隶制
元好问
金世宗
封建制
猛安谋克
大定
华夷
赵翼
金朝
女真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金完颜希尹碑史事考辨
被引量:9
- 5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7年第4期44-48,共5页
-
文摘
金完颜希尹碑,全称为“大金故尚书左丞相金源郡贞宪王完颜公神道碑”。它是吉林省境内的三大金碑(大金得胜陀碑、完颜娄室碑与完颜希尹碑)之一,历来被中外学者所注目,但对完颜希尹碑的研究,远不如前二碑之盛。完颜希尹碑不仅是研究其家族的重要资料,而且对考订金朝史事亦有重要价值。
-
关键词
考辨
史事
金朝史
神道碑
重要资料
吉林省
中外学者
左丞相
重要价值
《金史》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夫余史地丛说
被引量:11
- 6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1981年第6期108-114,共7页
-
文摘
夫余是我国东北地区古代民族之一,有关其历史地理问题,向来为国内外学术界所重视。本文论及的夫余,与北夫余和东夫余不同,是《后汉书》、《三国志》和《晋书》中所记载的夫余。作者对此夫余国的来历、方位、迁徙以及亡后土地归属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关键词
夫余
高句丽
豆莫娄
东北地区
后汉书
历史地理
三国志
黄龙府
鲜卑
古代民族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
被引量:8
- 7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5-61,共7页
-
文摘
在嘎仙洞刻石发现后,提出鲜卑史源被发现的问题。史源这个词所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如名称的起源、族属的起源和住地的起源等等。这里以《嘎仙洞刻石与对拓跋鲜卑史源的研究》为题,着重讲与拓跋鲜卑起源地相关的一些问题。
-
关键词
嗄仙洞
刻石
鲜卑史源
民族起源
民族历史
拓跋鲜卑起源地
-
分类号
K87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87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箕子“八条之教”的研究
被引量:6
- 8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9-25,共7页
-
文摘
箕子“八条之教”的研究张博泉"八条之教",《水经注》谓"约以八法",是箕子适朝鲜(地在辽西)之后所制作的法律条规。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及李贤注《后汉书》引《音义》,俱谓"八条不具见"。后人之研究对此从无异议,因此据以认为:八条存于世者,只有禁杀、...
-
关键词
箕子
《后汉书》
朝鲜侯国
习惯法
地理志
《三国志》
秽貊
奴隶制
氏族部落
原始社会末期
-
分类号
K2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论古代边疆民族与疆域研究问题
被引量:6
- 9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22,95,共5页
-
文摘
研究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国家与疆域,应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一体结构大小及所管辖的民族、疆域的实际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有关理论论述为依据,树立在民族、国家与疆域研究中的同一性史观。在研究中应分清一体内的中外与一体外的中外的不同,在认识上力求达到理论与实际的统一,与民族、疆域的统一。
-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国家
古代疆域
边疆民族
“同一性史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元好问与史学
被引量:8
- 10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晋阳学刊》
1985年第2期92-99,共8页
-
文摘
元好问是金代伟大的文学家,同时也是史学家。他晚年主要从事史学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他对金朝的研究可与《归潜志》作者刘祁并称。现就与元好问史学有关方面的问题进行研讨。一、元好问的经历与史学元好问生于金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卒于元宪宗七年(1257年)。
-
关键词
史学家
金朝
金代
金章宗
元好问
二十年
归潜志
中州
海陵
蒙古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赵秉文及其思想
被引量:5
- 11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5年第3期135-140,共6页
-
文摘
赵秉文是金朝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家之一。他把自己的思想系统地应用到哲学、政治、史学、文学等各个方面。在北方构成北宋至元之间的一个时期的思想发展的趋向与特点。一、赵秉文及其思想的形成赵秉文,字周臣,磁州滏阳人。生于海陵正隆四年(1159年),死于哀宗正大九年(1232年),享年七十四岁。赵秉文幼年颖悟,刻苦学习,至老未一日废书,积久成习,平生著作颇多。大定二十五年取进士,调安塞簿,以课最迁邯郸令,再迁唐山令。丁父忧,用荐者及提刑司廉举复起为南京路转运司都句判官兼上林署丞。明昌六年,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因上书言颇差异,触当权者,被罢官。
-
关键词
赵秉文
哲学思想
文学思想
金朝
李纯甫
思想家
北宋
思想发展
史学思想
元好问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金代黑龙江“宰执”探赜
被引量:3
- 12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4-141,共8页
-
文摘
“宰执”即宰相和执政官,是金代黑龙江地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丰富的史料,从“宰执”的成分、构成、素质等问题入手,较全面地阐述了金代黑龙江地区女真人上层汉化的过程及其特点。指出,金代黑龙江“宰执”都出自女真族,以中原文化为主兼习女真、契丹文化而形成了具有金朝统治特点的“宰执”。
-
关键词
金代黑龙江
黑龙江地区
宰执
女真族
文化区
女真字
中原文化
家族
猛安谋克
女真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夫余社会与一体结构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12,73,共9页
-
文摘
夫余社会结构、性质及其归属,是东北史研究中分歧较多的问题。作者从一体与多元对夫余社会的内涵进行研究,突出了在夫余社会中的中原文化的含量与地位。认为夫余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以城邦为特点的种族奴隶制的类型。并把对夫余社会个体的研究与对东北、全国的政体结构的研究统一起来。认为夫余是在当时我国一体之内的障塞以外的边境地区建立的地方民族政权,具有一体、多元、民族,区域、交融诸特点。
-
关键词
夫余
种族奴隶制
高句丽
东北民族
政体结构
奴隶主
社会形态
整体结构
少数民族
《后汉书》
-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北夫余与东夫余史地考略
被引量:4
- 14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1-68,共8页
-
文摘
夫余是我国东北古民族之一,对夫余的研究尚有异说。本文认为对夫余的研究从秽开始,秽与貊连称始见于《诗·大雅·韩奕》。秽之古称为夷,秽是从夷中别出以义称秽。秽与貊有历史的融合过程,并发展为语言相同的语族。史书中称夫余者不同部,亦不同地。作者认为《后汉书·东夷传》的夫余在辽东郡北的鄣塞外;北夫余即北沃沮,在今图们江北至兴凯湖以及今延吉、和龙一带,属貊,亦称白民;东夫余即东沃沮,在今朝鲜咸镜道地;南夫余是就北夫余而言,指原北夫余南部之地与北夫余为同属。作者是从诸夫余之地望、社会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并认为在神话传说中保留氏族的真实,不能因为是神话而完全否定。
-
关键词
秽
夫余
不同部
不同地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试论我国北方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
被引量:3
- 15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7年第1期121-129,共9页
-
文摘
本文认为,我国北方民族政权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组成部分。民族政权类型的划分是由各民族政权的属性及其与主体民族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决定的。作者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北方各民族政权的关系,阐明这些政权发展的层次及特点,并把北方草原的游牧型及东北地区的农业型政权作为“边境”民族政权的类型;把五胡十六国在中原开创的封建割据式政权以及北朝作为“中国”的民族政权类型;而夫余、高句丽等政权则是不同样式的奴隶制政权。建立在中原的属“中国”型政权,建立在边境的属“边境”型政权,同在“天下一体”之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体观是历史形成的,它构成了我国各民族不可分割的关系。
-
关键词
民族政权
种族奴隶制
高句丽
封建制
北方民族
中原地区
封建政权
边境
十六国
多民族国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金“上古城”非“上京城”考
被引量:3
- 16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6期60-62,共3页
-
-
关键词
上京城
《金史》
古城
金上京
上京留守
高句丽
辽东
参知政事
行尚书省
猛安
-
分类号
K24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契丹”、“辽”名称探源
被引量:4
- 17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0-61,共2页
-
-
关键词
'契丹'
'辽'
名称
-
分类号
K24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略论完颜宗弼
被引量:2
- 18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198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
文摘
宗弼,姓完颜,本名兀术,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金史》卷77《宗弼传·赞》对宗弼的一生有概括的评价:“宗弼蹙宋主于海岛,卒定画淮之约。熙宗举河南、陕西以与宋人,矫而正之者,宗弼也。宗翰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干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尝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宗弼出身于女真皇室贵族,由于长期形成的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不仅在小说和评书中宗弼的形象与历史上的宗弼不能相符;就史学研究本身而论,宗弼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在女真族乃至金政权的发展中起什么样的作用,也几无人给予公正的恰如其分的评述。
-
关键词
女真族
金熙宗
改革派
战争
女真人
猛安谋克
奴隶制
史学研究
陕西
民族政权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高句丽社会性质研究
被引量:2
- 19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黑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4期57-62,共6页
-
-
关键词
高句丽
奴隶制
社会性质
奴隶主贵族
土地占有
三国志
《三国史记》
部落
等级关系
乐浪郡
-
分类号
K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金代“驱”的身分与地位辨析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张博泉
-
机构
吉林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晋阳学刊》
1988年第2期61-67,共7页
-
文摘
金代“驱”的身分与地位,我同意前人看法,认为“驱”不是奴隶,是低于良民而又高于奴隶的农奴。有的同志对我提出的依据进行质疑,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金代“驱”,是奴隶还是农奴,关系到对金、元这段历史的估计问题,因此值得深入商讨。由于“驱”的政治地位低贱,在记载中往往与奴婢相混。但相混的事物未必就是一类。问题是庳当研究他们怎样相似,更重要的还是研究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实质性区别。
-
关键词
金代
身分
政治地位
奴隶
农奴
-
分类号
K246.4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