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融“力”于“理”: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行政协议的原因及其说明理由
1
作者 张启江 陈泓景 《时代法学》 2024年第6期24-39,共16页
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行政协议,是行政协议“行政性”优于“协议性”的体现,是公益优先原则对合同严守原则的“突破”。加之实践中行政机关不说明理由、说理不即时或说明理由不恰当不充分,降低了变更协议决定的可接受度,增加了协议履行成本... 行政机关单方变更行政协议,是行政协议“行政性”优于“协议性”的体现,是公益优先原则对合同严守原则的“突破”。加之实践中行政机关不说明理由、说理不即时或说明理由不恰当不充分,降低了变更协议决定的可接受度,增加了协议履行成本,造成了人民法院监督内容不完整。行政机关应当积极主动地阐明变更协议的事理、法理、情理和文理,明确变更原因与理由不同地位和功能。行政机关应结合实际将不确定的协议变更原因一一转换为与之匹配的确定的具体的变更决定,发挥说明理由沟通行政机关、协议相对人和人民法院三方,链接立法、执法和司法的作用。由此缓解单方变更行为对于行政协议“协议性”的冲击,弥合公益优先与合同严守之间“裂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单方变更 不确定法律概念 说明理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与“协议”的融合:行政协议识别标准的适用目的
2
作者 张启江 朱晓萌 《南海法学》 2024年第5期1-20,共20页
目前,由于对行政协议“四要素”识别标准功能的认识存在模糊性,从而出现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困境。在实践中,由于司法解释在确定行政协议概念上的开放性结构,以及识别标准“四要素”内容内蕴的解释弹性空间,由此形成了量大面广的“其他行... 目前,由于对行政协议“四要素”识别标准功能的认识存在模糊性,从而出现实践和理论的双重困境。在实践中,由于司法解释在确定行政协议概念上的开放性结构,以及识别标准“四要素”内容内蕴的解释弹性空间,由此形成了量大面广的“其他行政协议群”,造成在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中行政协议“所向披靡”,基本无“禁区”的局面,从而导致规范供给严重不足的“依法行政”之困境;在理论研究层面,致力于将“四要素”标准置于行政协议概念之中进行微观层面的精细化分析,而忽视了行政协议作为全新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方式的目的性关注。行政协议概念及其识别标准是基于客观需要之目的的主观创造,应当契合于行政协议制度实践之需而探究和解释之。因此,行政协议识别标准应当服务于行政协议制度的立法目的,方可走出概念要素提取和解释上的困境,因应由行政协议所开启的依约行政与依法行政共生共融的时代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识别标准 目的解释 依约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的重点、方向和方式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启江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8-70,共13页
法律与社会核心价值之间的双向塑造和相互促进是法治建设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是这一规律的客观表现。为了实现从党内法规到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宏观微观多维联动,实现多层覆盖的融入效果,必须坚持发挥党对核心价值观融... 法律与社会核心价值之间的双向塑造和相互促进是法治建设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是这一规律的客观表现。为了实现从党内法规到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宏观微观多维联动,实现多层覆盖的融入效果,必须坚持发挥党对核心价值观融入工作的领导、引导和推动作用,明确思想文化是融入的重点领域、法治政府是融入的重要方向以及将核心价值观分层定位分别融入立法目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的融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入法入规 法治政府 价值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法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困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启江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76,共8页
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法伦理学即将跨越三十年。通过总结和反思近三十年中的热点问题,勾勒出学科研究的基本境况与大致发展进程,同时,审视问题,直面困境,旨在合理地定位和充实交叉学科的身份内涵,凝练学科的概念系统与核心范畴,构建... 作为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法伦理学即将跨越三十年。通过总结和反思近三十年中的热点问题,勾勒出学科研究的基本境况与大致发展进程,同时,审视问题,直面困境,旨在合理地定位和充实交叉学科的身份内涵,凝练学科的概念系统与核心范畴,构建逻辑自洽的学科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伦理学 法学 伦理学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与“协议”的融合与冲突——行政协议制度研究三十年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启江 《时代法学》 2016年第5期35-44,共10页
"行政性"与"协议性"是行政协议的典型特征,然而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冲突却造成了它长期"有名无实"的"身份尴尬"。行政协议理论研究试图为它"正名"和消除该尴尬,并直面热点,审视问题,促... "行政性"与"协议性"是行政协议的典型特征,然而二者之间的融合与冲突却造成了它长期"有名无实"的"身份尴尬"。行政协议理论研究试图为它"正名"和消除该尴尬,并直面热点,审视问题,促使二者的良性互动,该等努力与愿望在行政协议制度近三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得到了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协议 合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驱后注入聚表剂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启江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5期74-75,共2页
聚表剂驱油技术是一种集调剖及驱替为一体的新型驱油技术。室内静态评价试验表明,聚表剂与驱油用中分聚合物配伍性良好。不同比例的聚表剂与聚合物混合后,样品的增粘性能、乳化性能和稳定性能较好。室内驱油试验表明,聚驱后注入聚表剂... 聚表剂驱油技术是一种集调剖及驱替为一体的新型驱油技术。室内静态评价试验表明,聚表剂与驱油用中分聚合物配伍性良好。不同比例的聚表剂与聚合物混合后,样品的增粘性能、乳化性能和稳定性能较好。室内驱油试验表明,聚驱后注入聚表剂可提高采收率10.8%。现场实践也证明采用该技术能达到降水增油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剂 聚合物 采收率 驱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利他合同制度在我国合同法中的构建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启江 张继承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50-52,共3页
利他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态 ,它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近现代合同法的演变使利他合同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通过立法确立利他合同相反 ,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利他合同。本文旨在把握利他合同的真正... 利他合同是一种特殊的合同形态 ,它是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突破。近现代合同法的演变使利他合同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通过立法确立利他合同相反 ,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利他合同。本文旨在把握利他合同的真正内涵 ,提出了我国利他合同制度的立法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合同 相对性原则 第三人 合同法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建设的三大机制构建——以行政争议裁判中存在的困境为视角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启江 祝子斌 《时代法学》 2018年第3期3-15,共13页
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建设是其融入"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定位偏离""理解偏差""方向模糊"以及"适用错位"等现象,因此... 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建设是其融入"三位一体"法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在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政府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定位偏离""理解偏差""方向模糊"以及"适用错位"等现象,因此,需要构建"转换机制"以此生成核心价值观契合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话语和概念,纠正"定位不准"的认知偏差;需要构建"融入机制"选择融入法治政府建设的途径和方式,解决"方向模糊"的问题;需要构建"对接机制"确立法治政府建设的具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价值观 法治政府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伦理学研究的时代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启江 《时代法学》 CSSCI 2010年第6期37-41,共5页
法律要具有活力或者被信仰,则必须函摄社会和历史的"魂"。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无疑是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应有的"魂"之一,而法律的"魂"则不可能被植入,只可能自然生成。因... 法律要具有活力或者被信仰,则必须函摄社会和历史的"魂"。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无疑是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应有的"魂"之一,而法律的"魂"则不可能被植入,只可能自然生成。因此,在社会与历史的传统、转型、现代的转换之中,如何将文化的基因纳入其中,便是法伦理学的担当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伦理学 转型 制度伦理 价值 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高等学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思路与模式探新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启江 《时代法学》 2008年第1期87-93,共7页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与传授,而在于法治理念的培养、法的精神与实质的领悟、法律信仰的确立。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的法律教育的...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与传授,而在于法治理念的培养、法的精神与实质的领悟、法律信仰的确立。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的法律教育的思路与模式难当此任,应紧扣新课程方案与时代的要求,确立"以法治理念教育及法的信仰培养为主线,以具体法律制度与知识讲授为支撑"的教学思路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法的理念 信仰 思路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体土地征收程序违法行为法律后果之审视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启江 《时代法学》 2020年第5期53-64,共12页
在没有明确的惩罚性法律后果的情形下,集体土地征收行为更易脱离法定程序轨道,给征收补偿安置结果的公正公平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通过总结提炼司法实践中的征收程序违法类型,并结合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草案》的规定,... 在没有明确的惩罚性法律后果的情形下,集体土地征收行为更易脱离法定程序轨道,给征收补偿安置结果的公正公平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通过总结提炼司法实践中的征收程序违法类型,并结合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草案》的规定,分析后得出,只有通过立法来设置必要的惩罚性后果条款,在司法审查过程中坚持结果和行为完整性并行的裁判标准,方可避免权利人的程序性权利遭到侵害,进而确保征收补偿安置的实体正义之车“轮”在征收程序正义之“轨”上合法运行而抵达公平公正的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土地征收 程序违法 法律后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征收民主协商视域下的预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启江 宋璐 《时代法学》 2022年第5期22-31,共10页
《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签订时间由征地审批后调整到审批之前,不仅拓展了政府征收土地决策的回旋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凸显了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内在的民主协商之应然性制度功能,弱化了土地征收强制性交易的实然面相。但由... 《土地管理法》将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的签订时间由征地审批后调整到审批之前,不仅拓展了政府征收土地决策的回旋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凸显了征收补偿安置协议内在的民主协商之应然性制度功能,弱化了土地征收强制性交易的实然面相。但由此也面临着协议附条件生效项下的条件之类型、协议未生效责任承担以及签约率与征收决定关系等诸多全新的问题,只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妥善解决该类问题,方可真正发挥集体土地征收协议应有的征地民主协商之功能和作用,从而保障被征收人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推动征地民主协商制度落实落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征收 土地征收程序 土地补偿安置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行政公益诉讼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启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98-100,共3页
行政公益诉讼,简称为行政公诉,是诉讼的一种特殊形态。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行政公益诉讼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这种诉讼制度相反,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本文旨在从行政公益诉讼的... 行政公益诉讼,简称为行政公诉,是诉讼的一种特殊形态。现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使得行政公益诉讼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世界各国十分重视这种诉讼制度相反,我国法律尚未明确规定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本文旨在从行政公益诉讼的内涵出发,提出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公益诉讼 中国 公共利益 法理基础 《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征收补偿中的行政委托与民事委托“趋同化”现象探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启江 邹喻峰 《湖南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43-51,共9页
在补偿协议成为行政协议之后,征收部门委托实施单位的行为属性应当由民事委托转变为行政委托,但该委托行为仍存在诸多"趋同"于民事委托的现象,委托行为性质的变化必然导致法律规则适用的改变。征收部门的委托行为应当在补偿... 在补偿协议成为行政协议之后,征收部门委托实施单位的行为属性应当由民事委托转变为行政委托,但该委托行为仍存在诸多"趋同"于民事委托的现象,委托行为性质的变化必然导致法律规则适用的改变。征收部门的委托行为应当在补偿协议的缔结、委托的依据、受托主体以及委托合同的订立等均需要从"意思自治"层面回归"依法行政"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协议 行政委托 征收 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与道德教学的应然性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启江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8-93,共6页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体系的重要逻辑主线,也是其教学过程无法回避的范畴之一。从内容整体上厘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并通过研究其内蕴的理论脉络和教学实践路径选择,进而获得对课程整体...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体系的重要逻辑主线,也是其教学过程无法回避的范畴之一。从内容整体上厘清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关联,并通过研究其内蕴的理论脉络和教学实践路径选择,进而获得对课程整体的自如把握,这是该课程教学实践路径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课 道德 法律 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与意志的同一:法律精神的文化与逻辑结构
16
作者 张启江 《学术探索》 CSSCI 2013年第4期55-59,共5页
法律精神是个体主观的法律意识与客观的法律意志之间高度同一性的状态,它是表征普通民众对法律规范认同的范畴,与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情感紧密相连,因此,法律意识与法律意志之间的张力与共融性的关系必然置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下,... 法律精神是个体主观的法律意识与客观的法律意志之间高度同一性的状态,它是表征普通民众对法律规范认同的范畴,与普通民众的生活习惯与文化情感紧密相连,因此,法律意识与法律意志之间的张力与共融性的关系必然置于特定的文化传统之下,方可获得真实性的内涵,也才能彰显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在规制社会秩序上的"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文化 精神 意识 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素质教育:回归自身
17
作者 张启江 《云梦学刊》 2012年第1期110-115,共6页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逻辑辩证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内含了"素质、文化、教育"等基本元素,从逻辑和历史的纬度,对这些基本元素进行深入的辨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素质教育内在的辩证关系,从而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资源... 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逻辑辩证的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内含了"素质、文化、教育"等基本元素,从逻辑和历史的纬度,对这些基本元素进行深入的辨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文化素质教育内在的辩证关系,从而确立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资源、必然性目的以及努力的方向,实现教育从人出发又回归于人的必然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素质 教育 传统 历史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德法之辩”的初始阶段及其价值主题
18
作者 张启江 《时代法学》 2015年第3期28-35,共8页
"德法之辩"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它我们可以知晓中国传统社会曾经在国家治理模式、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方式、法律意识培育途径以及政权合法性建构逻辑等问题上所作出的选择与坚守。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 "德法之辩"是中国传统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透过它我们可以知晓中国传统社会曾经在国家治理模式、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方式、法律意识培育途径以及政权合法性建构逻辑等问题上所作出的选择与坚守。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方围绕着它的方向、内容以及主题价值上所出现的激烈争辩,几乎奠定了这一文化现象贯穿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格调,对于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国家治理模式与法律制度特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一影响力至今依然若隐若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社会 道德 法律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察文化建设的“变与不变”
19
作者 张启江 王俊波 《时代法学》 2013年第2期74-78,共5页
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属性决定了检察文化建设必然内蕴国家与社会制度要素与承载民族文化元素,以此凸显主体性内涵;而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却将检察文化建设置于"多样多变多元"的思想、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客观现实之中,因而,在... 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属性决定了检察文化建设必然内蕴国家与社会制度要素与承载民族文化元素,以此凸显主体性内涵;而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却将检察文化建设置于"多样多变多元"的思想、制度以及意识形态的客观现实之中,因而,在现实中如何保持并坚守自身的特色与元素,则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必然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文化 多元 多样 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制定依据的法理思考
20
作者 张启江 《时代法学》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在“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这一命题中,就行政立法实践而言,如不存在宪法具体授权的情况之下,“根据法律”尤其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认同。《条例》在肯定将海关法作为制定依据的同时,其上位法行政处罚法理所当然的与海关法... 在“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这一命题中,就行政立法实践而言,如不存在宪法具体授权的情况之下,“根据法律”尤其应得到充分的尊重与认同。《条例》在肯定将海关法作为制定依据的同时,其上位法行政处罚法理所当然的与海关法置于同等的位置,而不应该将其于此应有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予以虚置和回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例 处罚 法理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