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FMEA降低住院患者自杀风险的研究
1
作者 张圣宏 晏晨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目的识别住院患者自杀风险,针对性制定防范策略。方法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从住院患者入院前、入院时、住院中3个环节厘清风险点并进行评价,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结果针对14个需要干预的风险点制订改进策略,执行... 目的识别住院患者自杀风险,针对性制定防范策略。方法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从住院患者入院前、入院时、住院中3个环节厘清风险点并进行评价,计算风险系数,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结果针对14个需要干预的风险点制订改进策略,执行后风险系数值明显下降。结论应用FMEA可以降低住院患者自杀事件发生风险。还需进一步提高自杀风险识别能力,强化人文关怀,提升服务质量,以确保住院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风险 住院患者 警讯事件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近20年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现状及趋势
2
作者 张琰彬 李福伦 +1 位作者 蔡海斌 张圣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68-73,共6页
目的:分析近2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03年1月1日-2023年8月29日期间收录于CNKI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 目的:分析近20年我国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现状,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2003年1月1日-2023年8月29日期间收录于CNKI数据库关于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对时间、机构、地区等信息进行计量分析。应用CiteSpace软件对作者、研究机构、文献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2篇,涉及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为主要发文主体。刊登文献量前5的期刊均为高影响力期刊且78.51%的文献为临床研究。但发文作者、机构间合作较少,地域差异明显。发现关键词中药、疗效、他克莫司、辨证施治等23个,证型以血热型为主,治法以清热为主;主要聚类包括中药、他克莫司等7个;主要突现词包括疗效、辨证施治、中药、刺络放血等12个。结论:中医药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研究发文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研究集中于临床研究,中药、外治法、规范对照为研究热点;中医非药物疗法、规范研究、生活质量、皮肤屏障功能、免疫功能为前沿研究趋势。但存在未形成核心作者群,非附属关系机构间合作较少,存在地域局限性,缺乏机制研究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 中医药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国内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用穴特点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圣宏 孙民权 +1 位作者 许玲 赵海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09-1812,共4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用穴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入的1985年—2014年间国内所有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内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用穴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入的1985年—2014年间国内所有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分析用穴特点。结果:共纳入160篇文献,处方173条,共用33个腧穴,累计使用频率为501次。选用穴位以足三里、大椎、膈俞频率最高,部位以下肢部、背部为主,分别占41.32%、32.73%,经络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为主,分别占31.74%、27.04%,所用特定穴占89.2%,并以五输穴、下合穴、交会穴使用频率最高。结论:通过运用数据挖掘对针灸治疗因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注重补益脾肾是该病的选穴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抑制 针灸 腧穴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42
4
作者 张聖宏 吴耀持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4期244-245,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组(n=29)和0.9%葡萄糖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n=30)。分别取单侧环跳穴注射红花注射液或0.9%葡萄糖注射液...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下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观察组(n=29)和0.9%葡萄糖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n=30)。分别取单侧环跳穴注射红花注射液或0.9%葡萄糖注射液,治疗15次为1个治疗周期的治疗。观察两组首末次疗效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6%,对照组总有效率达3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红花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0.9%葡萄糖注射液穴位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针 椎间盘移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针灸治疗因放化疗导致骨髓抑制ADDIN CNKISM.UserStyle疗效评价方法应用近况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圣宏 邓海平 +2 位作者 许玲 赵海音 张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81-83,共3页
目的:对国内近10年针灸治疗因放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ADDIN CNKISM.User Style疗效评价方法应用近况进行分析与归纳。方法:检索国内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4—2014年所收录的期刊,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结果:近10年... 目的:对国内近10年针灸治疗因放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ADDIN CNKISM.User Style疗效评价方法应用近况进行分析与归纳。方法:检索国内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2004—2014年所收录的期刊,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结果:近10年针灸治疗因放化疗导致骨髓抑制的ADDIN CNKISM.User Style疗效评价方法多样,内容以白细胞水平为主,但评价内容不全面,且内容描述差异大,缺乏科学性及严谨性。结论:在往后的临床研究应采用全面、严谨的评价方法评价针灸治疗因放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骨髓抑制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圣宏 张峻峰 +1 位作者 李石胜 吴耀持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2期1807-1811,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腰椎牵引、理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LD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均予腰椎牵引、理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100例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熏蒸治疗。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变化,腰椎关节活动度变化,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 G、Ig M及Ig A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 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 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JO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疼痛VAS评分降低(P <0. 05),且治疗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治疗后腰椎关节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 <0. 05),且治疗组增加更明显(P <0. 05)。2组治疗后IL-1β、TNF-α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2组治疗后Ig G、Ig M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 <0. 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洛芬待因缓释片治疗LDH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腰腿痛症状,扩大关节活动范围,同时减轻腰椎局部免疫炎症反应,减轻神经根炎症和局部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在国内紧张性头痛中运用现状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圣宏 赵海音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64-167,共4页
紧张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头痛疾病,对人类日常生活及工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针灸治疗对此有较好的疗效,通过检索2004—2014年间国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对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文献显示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方... 紧张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头痛疾病,对人类日常生活及工作有一定的不利影响,针灸治疗对此有较好的疗效,通过检索2004—2014年间国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对采用针灸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文献显示针灸治疗紧张性头痛方法多样,疗效确切,但同时临床研究仍存在研究设计、对照组设定、干预方式、疗效评价等方面的不足,有待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针灸疗法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灸门诊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圣宏 宋毅 +1 位作者 张红花 晏晨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3期33-36,共4页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定量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灸门诊存在风险,针对性改进。方法对针灸门诊的预检挂号、门诊就诊、付费缴款、针灸治疗等4个主流程厘清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计算风险系数(RPN),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 目的利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定量评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针灸门诊存在风险,针对性改进。方法对针灸门诊的预检挂号、门诊就诊、付费缴款、针灸治疗等4个主流程厘清风险点并进行风险评价,计算风险系数(RPN),确定改进措施优先级。结果对需要干预的17个潜在失效点分别制定并执行风险防范策略,执行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针灸门诊应用FMEA方法可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确保疫情期间医疗可及性和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针灸 门诊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八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圣宏 徐炎林 +6 位作者 赵海音 丁林宝 孔静婧 鲁望 王亚芳 沈含冰 张琰彬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TCD水平的变化,并应用VA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等指标,评价比较"头八针"穴组、西药组对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3)、西药组(n=30),分别予"头八针",西药妙纳进行... 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TCD水平的变化,并应用VAS评分、中医证候量表等指标,评价比较"头八针"穴组、西药组对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6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33)、西药组(n=30),分别予"头八针",西药妙纳进行治疗,并分别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中医头痛证候积分。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VAS评分、头痛频率、头痛发作次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试验组在VAS评分、头痛频率、中医证候积分上均优于西药组,头痛发作次数、椎基底动脉血路速度改善方面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八针"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较西药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性头痛 头八针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圣宏 吴耀持 《四川中医》 2017年第10期177-180,共4页
目的:观察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LDH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辨经取穴法治疗... 目的:观察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LDH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辨经取穴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后VAS、JOA、ODI评分、腰部活动度,检测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腰部活动度(前屈、后伸、侧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及O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炎性因子(NO、IL-1、IL-6、IL-8、TNF-α)及血液流变学指标(PCV、HBV、RCA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整体松解术联合远道取穴针刺法治疗LHD疗效确切,能够缓解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活动度,其机制可能与抗炎症反应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小针刀整体松解术 远道取穴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治疗慢性失眠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圣宏 张琰彬 陈跃来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8期975-979,共5页
目的比较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与常规针刺法对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2例脱落。观察组采用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干预,取穴:合谷、丰隆、公孙、神门、后溪、申脉、照海、... 目的比较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与常规针刺法对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76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2例脱落。观察组采用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干预,取穴:合谷、丰隆、公孙、神门、后溪、申脉、照海、内关、外关、足临泣、太冲;对照组采用常规取穴干预,取穴:神门、安眠、百会、三阴交、申脉、照海,结合辨证加减。2组每次留针20 min,隔日1次,均干预8周。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指数(ISI),并评价2组临床疗效,记录针刺感受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7%、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89.47%,7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2组干预后IS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睡眠维持困难、对其担忧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观察组针刺感受度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各出现3例轻度不良反应。结论纳子法结合大接经浅刺能显著改善失眠症状,综合疗效优于常规针刺,且其刺激小,疼痛轻,更易被患者所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子法 大接经法 慢性失眠 浅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信息传递错误事件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圣宏 刘琍 晏晨阳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1年第12期45-48,共4页
对1例信息传递错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通过筛查既往报告,优化数据抽取方式,建立数据核查比对机制,以及关键重要指标二次核查机制等改进措施并实施,避免了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医疗机构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应注重信息传递准确性,加强... 对1例信息传递错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通过筛查既往报告,优化数据抽取方式,建立数据核查比对机制,以及关键重要指标二次核查机制等改进措施并实施,避免了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医疗机构在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应注重信息传递准确性,加强人员培训与沟通,营造医院安全文化氛围,确保信息传递质量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系统 信息传递 患者安全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针灸治疗鼻窦炎疗效评价方法的应用近况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圣宏 张琰彬 赵海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第18期152-154,共3页
目的对国内近20年针灸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评价方法应用近况进行分析与归纳。方法检索国内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8—2017年所收录的期刊,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结果近10年针灸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评价方法较10年前有所增... 目的对国内近20年针灸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评价方法应用近况进行分析与归纳。方法检索国内的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1998—2017年所收录的期刊,对相关信息进行录入。结果近10年针灸治疗鼻窦炎的疗效评价方法较10年前有所增加,但应用仍然较少,多为自拟,缺乏科学性及严谨性。结论往后的临床研究应采用全面、严谨的评价方法评价针灸治疗鼻窦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鼻窦炎 评价指标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血应时盛衰的按时取穴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圣宏 张琰彬 赵海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1期194-196,共3页
失眠是以频繁、持久的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常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针灸对此病有较好的作用,其中按时取穴可调节更多气血,提高疗效。通过检索2016-2020年国内按时取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文献显... 失眠是以频繁、持久的入睡或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的睡眠障碍,常影响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针灸对此病有较好的作用,其中按时取穴可调节更多气血,提高疗效。通过检索2016-2020年国内按时取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文献显示此法在失眠中的应用已从传统子午流注纳甲法、灵龟八法等针法逐步演变出操作简单、施治灵活的治疗方法。但研究设计、疗效评价、选穴论治等方面仍有不足,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按时取穴 针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干预膝骨关节炎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1
15
作者 周景辉 吴耀持 +2 位作者 张峻峰 张圣宏 李石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4690-4695,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维持关节软骨正常和关节修复中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电针与透明质酸钠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背景: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在维持关节软骨正常和关节修复中有重要的意义。目的:观察电针与透明质酸钠治疗大鼠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从转化生长因子β调控角度,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可能作用机制。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07/2008-04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实验动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免疫研究所完成。材料:健康清洁级3月龄雄性SD大鼠80只,体质量250~300g。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各20只。方法:除正常组大鼠外,均通过结扎大鼠股静脉的方法建立膝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术后1周内,每日驱赶所有动物活动1h,以促进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形成。正常组大鼠通过手术找到股静脉后缝合。造模1个月后,电针组用G-6805C型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刺激大鼠犊鼻穴和膝眼穴,1次/d,20min/次;药物组为关节腔内注射药物透明质酸钠,1次/周,0.1mL/次。治疗2周后,采集各组动物膝关节滑膜组织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记录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熔解曲线和扩增曲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Ⅰ、Ⅱ的含量。结果:除正常组外,其他3组实验动物膝关节滑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含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电针组、药物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Ⅰ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Ⅱ含量也较治疗前减少(P<0.05)。结论: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是通过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来改善骨关节炎症状的;其受体含量的减少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荧光定量PCR 膝骨关节炎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类膝骨关节炎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景辉 吴耀持 +2 位作者 李石胜 朱伟民 张圣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6206-6209,共4页
背景:探索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是研究其病因和治疗方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常用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实验动物为鼠类,模型制备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造模方式。目的:探讨鼠类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探索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建立的方法,是研究其病因和治疗方法的重要课题之一。常用于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实验动物为鼠类,模型制备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根据实验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造模方式。目的:探讨鼠类膝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并对模型的制备做出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1990-01/2009-12)与膝骨关节炎鼠类模型有关的文章,检索词为"膝骨关节炎;模型;鼠;评价"和"knee osteoarthritis;model;rat;valuation",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对资料进行初审,剔除临床观察,查找全文,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实验研究,实验动物为鼠类的文章,排除重复研究及不典型报道。结果与结论:共纳入39篇关于鼠类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验的研究文章,25篇中文文献和14篇外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经分析得出结论:通过鼠类骨内高压造成骨性关节炎模型使实验动物膝关节稳定性好,造模方法操作简单、创伤小,基本符合临床上膝骨关节炎的发生机制,故获得的膝骨关节炎模型较为可靠。根据实际情况(如经费预算、实验条件等)可灵活选用更好的造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模型 实验方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与红外热像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耀持 张峻峰 +3 位作者 李石胜 周景辉 张圣宏 孙懿君 《上海针灸杂志》 2010年第11期716-718,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腰部红外热像图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9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47例和药物组148例,电针组选用后溪穴治疗,药物组用美洛昔康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腰部红外热像图...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腰部红外热像图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95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47例和药物组148例,电针组选用后溪穴治疗,药物组用美洛昔康片治疗,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腰部红外热像图的检查。结果电针组和药物组痊愈率分别为71.4%和42.6%;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87.2%,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电针组与药物组红外热像图治疗前后温度差分别为为2.52℃和0.8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针组和药物组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显著疗效。但电针组的总体疗效要优于药物组,且电针组治疗前后红外热像图的升温效应也明显高于药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后溪 腰扭伤 红外热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氏头八针治疗癌性疼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琰 赵海音 +6 位作者 吴继 王亚芳 鲁望 沈含冰 费可 张圣宏 张佳宝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第10期1222-1225,共4页
目的比较秦氏头八针与传统头针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60例临床或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秦氏头八针组)30例,对照组(传统头针组)30例,治疗组接受秦氏头八针选穴治疗5 d(隔... 目的比较秦氏头八针与传统头针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60例临床或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伴有癌性疼痛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秦氏头八针组)30例,对照组(传统头针组)30例,治疗组接受秦氏头八针选穴治疗5 d(隔日针刺),对照组接受传统头针治疗5 d(隔日针刺),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相对对照组可更显著减轻癌性疼痛,减少止痛药的用量,减轻止痛药的不良反应,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秦氏头八针治疗癌性疼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癌性疼痛 秦氏头八针 头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刺配合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峻峰 吴耀持 +3 位作者 沈丽华 张圣宏 李石胜 徐婧洁 《河北中医》 2017年第5期754-757,共4页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针刺补法组采用透刺配合捻转补法治疗,针刺泻法组采用透刺配合捻转泻法治疗,平补平泻组采用透刺...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50例。针刺补法组采用透刺配合捻转补法治疗,针刺泻法组采用透刺配合捻转泻法治疗,平补平泻组采用透刺配合捻转平补平泻法治疗,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3组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改善情况。结果针刺补法组总有效率88%,针刺泻法组84%,平补平泻组80%,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相当。3组治疗后Stennert面神经麻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组间比较显示,针刺补法组与针刺泻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平补平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泻法组与平补平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配合不同针刺手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针刺补法效果优于平补平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刺疗法 针刺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大骨空穴治疗霰粒肿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康泽 王波 +4 位作者 陈剑姝 胡轩宙 张圣宏 陈晓韵 李国安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6期397-398,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大骨空穴治疗霰粒肿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霰粒肿患者30例(36只眼)进行艾灸大骨空穴的治疗,并与30例霰粒肿手术患者比较有效率及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艾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接近手术组;艾灸组治... 目的观察艾灸大骨空穴治疗霰粒肿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霰粒肿患者30例(36只眼)进行艾灸大骨空穴的治疗,并与30例霰粒肿手术患者比较有效率及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艾灸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接近手术组;艾灸组治疗后霰粒肿患者囊肿明显缩小(P<0.01);艾灸组随访3个月患者复发1例,复发率4.5%,低于手术组的复发率20.0%。结论艾灸双手大骨空穴治疗霰粒肿有明显疗效,总有效率接近手术组,且复发率低于手术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大骨空 霰粒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