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治疗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娅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9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成介入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介入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在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成介入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方式治疗,介入组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介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48 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中并发症发生率为5.1%低于常规组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介入方法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具有痛苦小、疗效可靠、安全性高等优势,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凶险性前置胎盘 介入治疗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疼痛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康复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娅峰 《甘肃医药》 2012年第7期502-505,共4页
目的:对于抑郁症病人实施完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以确定健康教育是除了抗抑郁药物之外对抑郁症患者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07年6-9月份入院的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11例,女性29例,文化程度高... 目的:对于抑郁症病人实施完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以确定健康教育是除了抗抑郁药物之外对抑郁症患者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2007年6-9月份入院的4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8岁。男性11例,女性29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22例,初中以下18例。将2006年6-9月份入院的33例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年龄20-74岁,男性7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1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3例,初中以下20例。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有计划、一对一、经验丰富护士给予持续不间断健康教育,培训亲属,帮助实施健康教育。每月电话回访或随访,连续观察6月。对照组按功能制定护理,做简单健康宣教,教会患者及家属自护,按时服药,定期随访6月。结果:实验组患者1月后症状明显减轻,自评抑郁表分数显著下降,环境适应良好,人际关系和谐,兴趣提高。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显著下降。结论:健康教育是促进抑郁症抗复,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健康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程世红 李静 +3 位作者 段磊 刘晓雯 蒲玉红 张娅峰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4期83-8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患儿行术前评估及准备,术后常规护理及开机调试前后的护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4例患儿术中行神经反应遥监测技术监测(NRT)测试,所有电极阻抗正常,均引出NRT波形,术后无并发症,...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术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4例患儿行术前评估及准备,术后常规护理及开机调试前后的护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4例患儿术中行神经反应遥监测技术监测(NRT)测试,所有电极阻抗正常,均引出NRT波形,术后无并发症,耳蜗位X-R显示电极植入正常。结论:规范、全程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增加患儿及家长对康复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术前听力学评估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4
作者 苟晓霞 张娅峰 杨瑾 《甘肃医药》 201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采用现代护理观念,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病情及康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除2例有皮下淤血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采用现代护理观念,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病情及康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除2例有皮下淤血外,其余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完全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迭代决策树的ICU临床干预预测
5
作者 张娅峰 龚振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0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在重症监护室中,临床干预的实时预测仍然是一个挑战。由于近来数字化趋势的发展,医院记录的信息越来越多。医生可以访问有关患者的大量数据,但能用来处理数据的时间和工具很少。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何时需要特定干预... 在重症监护室中,临床干预的实时预测仍然是一个挑战。由于近来数字化趋势的发展,医院记录的信息越来越多。医生可以访问有关患者的大量数据,但能用来处理数据的时间和工具很少。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可以为医生提供患者何时需要特定干预的预测信息。面对ICU病房数据密度大、质量高的特点,善于处理海量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吸引了医疗界的关注。通过提取患者在ICU期间产生的动态时间序列数据及患者静态人口学数据进行整合,使用GBDT、SVM等机器学习算法开发模型,学习这些数据的表现以预测患者何时需要进行连续肾脏治疗干预。预测是以一种前瞻性的方式进行的,以实现“实时”的性能。实验表明GBDT模型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均达到80%以上。基于GBDT的ICU临床干预预测模型能够辅助临床医生进行风险预警,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重症监护室 干预 预测 迭代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邱艺坚 柳家莉 +1 位作者 杨惠萍 张娅峰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334-1334,共1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糖尿病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