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及牙骨质再矿化作用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王素苹 方立新 +3 位作者 陶地豪 张宜爽 郭安迪 刘飞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观察精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和牙骨质再矿化的作用,探讨精氨酸对根面龋预防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不加精氨酸为对照组,采用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精氨酸溶液处理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研究精氨酸在龋病预防中的效果。24 h后通过pH... 目的:观察精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和牙骨质再矿化的作用,探讨精氨酸对根面龋预防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不加精氨酸为对照组,采用4种不同质量浓度的精氨酸溶液处理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研究精氨酸在龋病预防中的效果。24 h后通过pH值测定、结晶紫染色,观察不同质量浓度精氨酸溶液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影响。收集无龋坏的人前磨牙制备牙骨质块,构建人工根面龋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人工唾液处理)、实验组(7.5、15.0和30.0 g/L精氨酸处理)共4组,经梯度精氨酸溶液处理后,进行20 d再矿化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观察精氨酸对脱矿牙骨质物理及化学构成的影响,分析精氨酸对根面龋早期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精氨酸处理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P<0.001);根面牙骨质表面结构更为致密,Ca、P含量升高(P<0.001);与低质量浓度精氨酸相比,高质量浓度精氨酸组对生物膜的抑制和根面龋的再矿化作用更为显著。结论:精氨酸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能促进根面龋牙骨质再矿化,在根面龋的预防及早期治疗方面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变异链球菌 生物膜 牙骨质 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轰炸机舱室颜色优选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健 熊端琴 +3 位作者 杨柳 戈含笑 张宜爽 郭小朝 《人类工效学》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研究轰炸机飞行员对飞机舱室的颜色需求,提出基于视觉工效的颜色设计方案,为飞机舱室的内部装饰颜色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对象为151 名轰炸机飞行员,平均年龄26-40 岁.要求飞行员对飞机舱壁及主要控制设备的备选颜色进行选择排列... 目的 研究轰炸机飞行员对飞机舱室的颜色需求,提出基于视觉工效的颜色设计方案,为飞机舱室的内部装饰颜色设计提供依据.方法 试验对象为151 名轰炸机飞行员,平均年龄26-40 岁.要求飞行员对飞机舱壁及主要控制设备的备选颜色进行选择排列,并与其日常喜欢的颜色进行对比.结果 (1)飞行员对座舱舱壁装饰浅色系按适合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E,B,D、F,C,A,J、I,H,G,K,L;(2)飞行员对座舱控制设备装饰深色系适合程度由高到低的排序为:E',H'、F',A',C',B',D',G',I',J',K',L';(3)飞行员对深、浅两个色系各12 种颜色的选择度并不相同,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4)飞行员日常生活中喜欢的颜色对于本次选择结果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 (1)飞行员对于轰炸机内饰颜色的选择不受日常颜色偏好的影响;(2)浅色系中最适合用于轰炸机舱壁的颜色为E(FS36463)、B(FS36495),其次为D(FS36628)、F(FS36492);(3)深色系中最适合用于轰炸机控制设备的颜色为 E'(FS36173)、H'(FS36176),其次为 F'(FS36152)、A'(FS361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人机交互 军事交通 轰炸机 视觉工效 座舱内饰 颜色设计 飞行员 航空交通工程 军用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与推进路径——基于人地关系协调视角
3
作者 曹奎 张骞 +1 位作者 张宜爽 余文军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77-81,共5页
在人地关系协调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和推进路径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政府推动、人才拉动、资源促动和企业带动是我国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此外,我们还从坚持政... 在人地关系协调视角下,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户外运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动力机制和推进路径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政府推动、人才拉动、资源促动和企业带动是我国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此外,我们还从坚持政府导向、扶优扶强户外运动行业组织、构建高水平户外运动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生态与文化协调发展、驱动绿色经济增长和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户外运动产品与服务等角度,提出了我国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以期加快推进我国户外运动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进程,实现我国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运动产业 高质量发展 动力机制 人地关系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户外运动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基于CNKI和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
4
作者 曹奎 张骞 +1 位作者 张宜爽 余文军 《鄂州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运用CNKI和Cite Space6.2.R2软件,对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所收录有关户外运动主题的283篇核心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和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从研究现状看,我国户外运动经历了萌芽阶段、快速增长阶段... 运用CNKI和Cite Space6.2.R2软件,对来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所收录有关户外运动主题的283篇核心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和关键词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1)从研究现状看,我国户外运动经历了萌芽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稳定增长阶段,作者之间合作不够紧密;2)从研究热点来看,近年来我国户外运动研究主题集中于户外运动产业、户外运动教育和户外运动生态共享这三个方面;3)从研究趋势来看,我国户外运动发展趋势偏向于健康中国、乡村振兴、产业融合、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运动 CNKI数据库 Cite Space6.2.R2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娟 宋华淼 +4 位作者 任满均 李宝君 张宜爽 杨柳 彭飞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5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制一种能有效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军事应激反应,并具备良好便携性的心理训练设备。方法:综合运用限制环境刺激疗法技术、漂浮疗法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心理保障设备,并设定适宜的生理... 目的:研制一种能有效提高军人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军事应激反应,并具备良好便携性的心理训练设备。方法:综合运用限制环境刺激疗法技术、漂浮疗法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心理保障设备,并设定适宜的生理反馈指标,实时准确地评估心理训练效果。结果:研制的系统样机包含心理学知识学习、心理状态测评、表象训练、音乐治疗和生物反馈训练等5个功能模块,心理训练过程中人机交互操作界面简洁方便,为受训者生成了具有良好"临境感"的虚拟现实环境。结论:军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次较大的创新,且设备可折叠,携行方便,满足部队作战过程中"随队保障"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心理训练 限制环境刺激疗法 漂浮疗法 生物反馈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飞行员心理训练效果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刘娟 宋华淼 +4 位作者 邵峰 彭文华 董文 张宜爽 杨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4期593-597,共5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急性应激的效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比较,为我军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116名飞行员参加本项研究,先通过"四任务测验"诱发应激,然后将飞行员随机分成...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急性应激的效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比较,为我军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116名飞行员参加本项研究,先通过"四任务测验"诱发应激,然后将飞行员随机分成漂浮舱训练组和腹式呼吸训练组,训练时间均为10分钟,分析两种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应激情绪的影响。采用情绪的生理指标皮肤电作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应用SPSS 16.0中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的Repeated measures和multivariate过程对心理训练重复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的两两比较。漂浮舱训练时,飞行员的皮肤电在静息、应激和漂浮舱训练3种状态均有显著差异(F=184.479,P<0.05);腹式呼吸训练时,应激状态与静息和腹式呼吸训练间有显著差异,而静息和腹式呼吸训练两个状态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漂浮舱训练能有效缓解飞行员的急性应激,而腹式呼吸训练后的放松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训练 应激 生物反馈 军事飞行员 皮肤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事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应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柳 张宜爽 +4 位作者 董文 邵峰 白海霞 彭飞 张焱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533-1536,共4页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的效果,为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50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4)。采用模拟飞行作为任务情境,在训练前采集全部人员完成任务情境的心...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的效果,为进一步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50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4)。采用模拟飞行作为任务情境,在训练前采集全部人员完成任务情境的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时域、频域等指标,试验组学习并掌握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对照组则采用自我呼吸调节训练代替,之后两组在任务情境下使用学习到的训练方法,同时采集上述各指标数据。试验组并填写训练效果评估问卷,对全部数据进行组间和组内分析评估训练效果。结果 (1)HRV时域指标:训练前后两组间和组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HRV频域指标:训练前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试验组0.1Hz指数、LF、LF/HF有明显增高(P<0.05,P<0.01);与自身训练前相比,试验组TP、LFnorm有明显增高,VLF、HFnorm则有明显下降(P<0.05,P<0.01);对照组LF/HF与自身训练前相比有升高(P<0.05);(3)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估问卷显示训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均为92%。结论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可以有效调节军事飞行人员交感-迷走神经功能的平衡,有助于保持良好的工作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飞行人员 自主神经稳定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在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防护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8
作者 杨柳 宋华淼 +7 位作者 张宜爽 董文 邵峰 彭文华 刘娟 彭飞 张焱 刘庆峰 《空军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对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防护的效果,为后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46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0)。全部人员在相同时间段进行心理应激(加法心算+飞行模拟操作)... 目的探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对军事飞行人员心理应激防护的效果,为后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46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26)和对照组(n=20)。全部人员在相同时间段进行心理应激(加法心算+飞行模拟操作)后采集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各指标,试验组进行30 min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对照组进行30 min的深呼吸放松训练,训练结束后2组再次采集HRV各指标,试验组填写漂浮反馈训练评估问卷,进行数据分析评估训练效果。结果 1HRV时域指标比较: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试验组PNN50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的PNN50与自身训练前相比也有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RV频域指标比较: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试验组HFnorm明显升高,LF/HF、LFnorm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TP、LF与自身训练前相比有所升高(P<0.05)。3漂浮反馈训练评估问卷显示,使用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进行心理应激训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均为96%。结论漂浮放松反馈训练太空舱可以有效防护军事飞行人员的心理应激反应,是一种有效的、受欢迎的心理训练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 反馈训练 心理应激 军事飞行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长航时作业条件下飞行绩效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娟 白霜 +7 位作者 宋华淼 张宜爽 张慕哲 潘玮 焦艳 周玉彬 成奇明 邓学谦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85-188,共4页
目的 考察模拟长航时作业条件下,模拟飞行绩效随任务持续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招募15名受试者参加本项研究,每名受试者在实验室完成桌面式模拟飞行任务,任务持续总时间为150 min.试验全过程中实时采集并记录模拟飞行绩效指标,分析... 目的 考察模拟长航时作业条件下,模拟飞行绩效随任务持续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招募15名受试者参加本项研究,每名受试者在实验室完成桌面式模拟飞行任务,任务持续总时间为150 min.试验全过程中实时采集并记录模拟飞行绩效指标,分析模拟飞行绩效随任务持续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动态趋势.统计分析时,将模拟飞行持续总时间150 min平均划分为T1~T1o时间段,每个时间段持续15 min,应用SPSS 20.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的repeated measures和multivariate过程对10个时间段的模拟飞行绩效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进行不同时间段的两两比较,并进一步考察男女受试者长航时模拟飞行绩效的差异.结果 组内因素变量“时间分段”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88,P<0.05),表明T1~T10 10个时间段的模拟飞行绩效有显著性差异;组间因素变量“受试者性别”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64,P<0.05),表明男女不同性别受试者的模拟飞行绩效有显著性差异;“时间分段”和“受试者性别”的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4,P<0.05),表明模拟飞行绩效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且时间因素的影响效应会随着受试者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模拟飞行绩效随任务持续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对航空兵部队飞行训练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制定长航时飞行疲劳航卫保障的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飞行 长航时 飞行绩效 心理疲劳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离子水门汀天然抗菌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宜爽 陶地豪 +2 位作者 郭安迪 郑皓 王素苹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10期751-756,共6页
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作为口腔临床常见的充填修复材料应用广泛,但仍面临继发龋和充填体折裂的问题,GIC的抗菌防龋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天然抗菌成分凭借良好的生物学性能、低耐药性等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依... 玻璃离子水门汀(glass ionomer cement,GIC)作为口腔临床常见的充填修复材料应用广泛,但仍面临继发龋和充填体折裂的问题,GIC的抗菌防龋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天然抗菌成分凭借良好的生物学性能、低耐药性等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依据抗菌成分的不同来源将GIC改性中的天然抗菌成分进行分类综述。动物源性方面,壳聚糖、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发挥抗菌性能,且不影响材料机械性能;蜂胶、生物活性酶类具备良好生物相容性;植物源性方面,多酚类化合物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抗菌和机械性能;精氨酸发挥良好的再矿化作用;植物精油有一定的离子释放作用;微生物源性方面,抗生素使材料的抗菌性能大幅提高;另外天然抗菌成分的联合应用也展现出优异性能。尽管天然抗菌成分优点较多,但实现临床应用之前,对于其的最适添加浓度、体内生物安全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离子水门汀 继发龋 天然抗菌成分 壳聚糖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 蜂胶 生物活性酶 酚类化合物 精氨酸 植物精油 抗生素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矿化材料在根面龋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方立新 张宜爽 +3 位作者 郑皓 王依依 刘飞 王素苹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6-60,共5页
根面龋主要发生于老年人,龋损进展较快且充填后易产生继发龋,临床防治及预后效果不佳。再矿化材料可改善局部微环境、抑制菌斑生物膜形成、有效抑制脱矿和促进再矿化,符合口腔微创可再生治疗的理念,在满足无创伤修复要求的同时,对牙根... 根面龋主要发生于老年人,龋损进展较快且充填后易产生继发龋,临床防治及预后效果不佳。再矿化材料可改善局部微环境、抑制菌斑生物膜形成、有效抑制脱矿和促进再矿化,符合口腔微创可再生治疗的理念,在满足无创伤修复要求的同时,对牙根部早期龋的治疗效果优于冠部龋,因此受到广泛重视。其中以氟化物最为常用,可添加到牙膏、漱口水、预处理剂、充填修复材料中发挥效果,与其他再矿化成分协同使用时效果更佳。目前精氨酸、中药等有机成分和生物活性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等无机成分在体外实验中再矿化及抗菌效果肯定,但具体机制、最适浓度、协同应用影响因素及添加到充填材料中对其性能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材料在体内应用的生物安全性、长期有效性也需大量实验进一步追踪。本文就近年来用于根面龋防治的各种再矿化材料的特点、作用机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面龋 再矿化 氟化物 生物活性玻璃 精氨酸 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型磷酸钙 纳米羟基磷灰石 中药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梦琦 张宜爽 +3 位作者 袁建桥 张锦 赵芳源 张月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9-773,共5页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方法:纳入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颅颌面锥形束CT,应用三维测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评价... 目的:探究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方法:纳入21例颞下颌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患者,采用再定位咬合板治疗6~8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颅颌面锥形束CT,应用三维测量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及分析,评价治疗后患者关节间隙、髁突位置及上气道变化。结果: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关节前间隙减少,上间隙、后间隙增大(P<0.05);治疗前双侧髁突有85.7%居于后位、14.3%居于中位,治疗后双侧髁突78.6%居于前位、21.4%居于中位。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后,上气道总体积、腭咽体积、腭咽最小截面积、腭咽高度、舌咽高度、腭咽矢径、舌咽矢径、腭咽冠径增大,腭咽及舌咽截面矢冠比增大(P<0.05)。结论: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可调整患者髁突位置,缓解颞下颌关节相关症状,同时改善上气道结构及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定位咬合板 下颌后退 关节盘可复性前移位 上气道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座舱设计的人机交互技术展望 被引量:4
13
作者 林榕 杨柳 +8 位作者 刘娟 廖扬 戈含笑 张焱 张宜爽 刘昕 朱煜阳 杜健 熊端琴 《空军航空医学》 2022年第3期80-83,共4页
随着先进科技发展与智能化交互技术应用,飞机座舱的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日趋复杂,在保证飞行员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提升交互体验满意度,是未来飞机座舱人机交互设计面临的重大挑战。笔者围绕飞机座舱的人机交互... 随着先进科技发展与智能化交互技术应用,飞机座舱的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日趋复杂,在保证飞行员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提升交互体验满意度,是未来飞机座舱人机交互设计面临的重大挑战。笔者围绕飞机座舱的人机交互系统开展综述研究,深入剖析了座舱人机交互系统的发展沿革与技术应用现状,梳理并提取了面向未来飞机座舱智能化设计的人机交互关键技术,重点关注其技术发展与标准研究情况。结果表明:未来座舱的人机交互设计发展离不开智能化技术的加持与赋能,诸如曲面显示、全息显示、以及多通道交互等新型人机交互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这种交互方式的升级,也会为飞机设计人员和飞行员带来新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座舱设计 人机交互技术 飞行员 人因与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军事飞行员作战心理效能的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蕾 刘娟 +7 位作者 宋华淼 白霜 廖扬 潘玮 张宜爽 王好博 周玉彬 成奇明 《空军医学杂志》 2019年第5期455-457,共3页
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军人心理效能的提升,加大了作战心理训练在部队训练中的比重,科学设置了作战心理科目,建立了融合式作战心理训练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军人作战过程中必须的心理素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心理效能、生... 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军人心理效能的提升,加大了作战心理训练在部队训练中的比重,科学设置了作战心理科目,建立了融合式作战心理训练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军人作战过程中必须的心理素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心理效能、生成战斗力。2008年美国空军创建第711人员效能联队(711th human performance wing,711HPW),驻扎在俄亥俄州代顿市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在机构组成上覆盖了航空航天医学院和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凸显了人体效能的主流意识和先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作战 心理效能 心理训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军某部医疗科研人员明尼苏达人格测验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杜健 张宜爽 +5 位作者 刘娟 熊端琴 廖扬 张焱 戈含笑 杨柳 《空军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调查了解空军某部医疗科研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量表(MMPI),对某部队2098名医疗科研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剔除390名不合格者,最终参与数据统计的1... 目的调查了解空军某部医疗科研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为提高群体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量表(MMPI),对某部队2098名医疗科研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测评,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剔除390名不合格者,最终参与数据统计的1708医疗科研名人员中,心理测验阳性被试者225人,占总人数的13.17%。男性组说谎(lie,L)量表、校正(correction,K)量表、癔病(hysteria,Hy)量表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女性组L、K、Hy、男性化-女性化(masculinity-femininity,Mf)量表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余量表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对男女性别组间进行比较,男性组精神病态(psychopathic deviate,Pd)、轻躁狂(hypomania,Ma)量表分显著高于女性组(P<0.01);男性组疑病(hypochondriasis,Hs)、抑郁(depression,D)、Hy、Mf、精神衰弱(psychasthenia,Pt)、社会内向(social introversion,Si)量表分显著低于女性组(P<0.01)。对年龄组间差异比较,除Hy量表外,其余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9岁组与30~49岁组、≥50岁组比较,诈病(Validity,F)、K、Hs、D、Pd、Mf、妄想(paranoia,Pa)、Pt、精神分裂(schizophrenia,Sc)、Ma、Si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文化程度进行比较,除K、Hy、Ma量表外,其余量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科以下组与本科组、硕士及以上组比较,量表F、Hs、D、Pd、Pa、Pt、Sc、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医疗科研单位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常模,但对29岁以下较低年龄段的低学历群体需要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心理学试验 心理健康状态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飞行预适应心理训练技术方法构建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柳 张焱 +2 位作者 张宜爽 王聪 郭华 《空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构建海上飞行预适应心理训练的技术方法并验证效果,为后续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4D仿真技术构建海上飞行预适应心理训练技术,并通过海上飞行及航空医学专家的主观体验,对训练效果进行主观评估;以飞行锻炼员等15人采用被试内配... 目的构建海上飞行预适应心理训练的技术方法并验证效果,为后续应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4D仿真技术构建海上飞行预适应心理训练技术,并通过海上飞行及航空医学专家的主观体验,对训练效果进行主观评估;以飞行锻炼员等15人采用被试内配对设计,采集训练前基线和训练中的生理指标: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脑电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皮肤电导反应(skin conductance response,SCR)、肌电(electromyography,EMG)等数据,对训练效果进行客观评估。结果构建的海上飞行预适应心理训练场景主要包括海上飞行环境特点、飞行座舱环境特点以上飞行作战中常见战术动作、攻击流程和方式,专家评估后认为可以供飞行员在海上飞行前进行针对性预适应训练;HRV指标:与基线比较,训练中时域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频域指标:极低频功率(very low frequency,VLF)指标有显著性升高(P<0.05);EEG指标:与基线比较,训练中θ波最大值(maximum theta wave,Maxθ)、α波最大值(maximum alpha wave,Maxα)、SMR波最大值(maximum sellsorimotor rhythm wave,Max SMR)、低β波最大值(maximum low beta wave,Max lowβ)、高β波最大值(maximum high beta wave,Max highβ)、SMR波平均值(average sellsorimotor rhythm wave,Ave SMR)升高(P<0.05);其他生理指标与基线比较,训练中SCR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对性飞行预适应心理训练可以提升飞行员在海上险恶环境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并熟悉常用的海上作战模式,消除紧张恐惧情绪,坚定必胜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飞行 预适应 心理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员虚拟现实任务下的客观指标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焱 熊端琴 +8 位作者 林榕 杜健 戈含笑 张宜爽 廖扬 孙洪昌 张磊 许肖 杨柳 《空军航空医学》 2023年第5期390-394,共5页
目的 探讨采用虚拟现实任务下的皮电值变化率评估飞行员个性特征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参加航空医学训练的26名飞行员作为受试者,完成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虚拟现实环... 目的 探讨采用虚拟现实任务下的皮电值变化率评估飞行员个性特征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参加航空医学训练的26名飞行员作为受试者,完成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16PF)、虚拟现实环境下的悬崖边缘行走和听指令跳崖任务、桌面模拟巡航任务。任务前、后采集受试者的皮电信号并进行应激程度自评。任务过程中同步监测和记录皮电信号及跳跃反应时间。分析受试者的皮电值变化率和跳跃反应时与16PF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6PF中,自律性、紧张性、敢为性、世故性因子与相应皮电值的变化率呈相关性(r=-0.464~0.482,P均<0.05);2)跳跃时间短的受试者在16PF的怀疑性维度上的得分低于跳跃时间长的受试者(t=3.25,P=0.007);3)受试者的目标搜索时间与形成悬崖阶段皮电值变化率、跳跃任务阶段皮电值变化率以及跳跃时间呈正相关(r=0.416、0.416、0.490,P=0.035、0.035、0.011)。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任务下的皮肤电导反应变化率可能成为评价飞行员个性特征的潜在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试验 皮电 个性特征 飞行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山地户外运动水平等级标准》颁布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
18
作者 曹奎 余文军 +3 位作者 司徒晓慧 张亚楠 张骞 张宜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11期208-210,255,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实施《山地户外运动水平等级标准》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价值意蕴:促进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的成长;为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提供选择和目标设定的依据;保障山地户外运动活动和赛事的安全,提升参与者的...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实施《山地户外运动水平等级标准》的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价值意蕴:促进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的成长;为山地户外运动参与者提供选择和目标设定的依据;保障山地户外运动活动和赛事的安全,提升参与者的体验感;促进山地户外运动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推广。实现路径:提高《山地户外运动水平等级标准》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加大普及与推广力度;制定个性化评估方案与培训体系;建立监督与评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户外运动水平等级标准》 山地户外运动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学员心理选拔预测效度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雪峰 张焱 +4 位作者 范丙杰 李盛利 邓学谦 张宜爽 杨柳 《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综合考评成绩(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selection,TSPS)对初级训练阶段的预测效度,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研究。对某院校近年毕业的飞行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取能够反映... 目的分析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综合考评成绩(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selection,TSPS)对初级训练阶段的预测效度,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研究。对某院校近年毕业的飞行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取能够反映初级训练阶段综合能力水平的总评成绩和招飞阶段高考成绩,进行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转换,分别作为飞行绩效(flight performance,FP)和高考标准成绩(standardized scor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SCEE);调取TSPS及其3个分项成绩(均为9分制标准分):基本认知能力测试成绩(basic cognitive ability scores,BCAS)、飞行特殊能力测试成绩(flight special ability scores,FSAS)和专家面试评估成绩(interview performance scores,IPS)。将SSCEE按照标准差划分为高分组(≥1.0分)、中分组(-1.0~1.0分)和低分组(≤-1.0分);TSPS按照招飞阶段分级方式划分为高分组(≥6.5分)、中分组(4.5~6.5分)和低分组(≤4.5分)。比较不同生源类型、SSCEE和TSPS飞行学员的FP差异,并分析FP与SSCEE、TSPS、BCAS、FSAS及IPS的相关性。以FP为因变量,以BCAS、FSAS、IPS、SSCEE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方程。根据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预测结果,计算BCAS、FSAS、IPS构成TSPS的最优权重模型。结果共选取267名飞行学员,TSPS以及BCAS、FSAS、IPS与FP呈正相关(r=0.440、0.160、0.303、0.380,P均<0.001)。不同TSPS组飞行学员的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5.37,P<0.001);不同生源组飞行学员的FP、TS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26,F=7.43,P=0.039、<0.001);不同SSCEE组飞行学员的FP、TS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相关系数、回归系数计算的TSPS与FP均呈正相关(r=0.450、0.452,P均<0.001)。各模型结果均优于现有模型的预测效度(0.440)。结论在招飞阶段心理选拔中,FSAS、IPS对飞行学员训练效能的预测有正向作用,且在TSPS模型中权重较高。建议通过科学调度、动态优化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招飞阶段心理选拔进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合格鉴定 预测 回归分析 飞行学员
原文传递
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柳 彭文华 +6 位作者 江涛 徐珀 刘娟 彭飞 张焱 张宜爽 宋华淼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中的应用效果,为后续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80名现役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30),干预组接受5个单元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 目的 探讨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在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中的应用效果,为后续研究和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80名现役高性能战机飞行员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30),干预组接受5个单元的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进行普通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放松练习,训练前后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DI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和谐量表(SCCS)分别对两个组进行施测,半年后使用团体心理训练效果评估表对干预组进行随访.结果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后结果如下:(1)与对照组及自身训练前相比,干预组的DIRS各因子分值[(3.07±1.26)分,(3.31±1.24)分,(1.92±0.89)分,(3.01±1.14)分,(11.83±3.95)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4.76,P<0.05,P<0.01),SCL-90的躯体化[(1.27±0.33)分]、强迫[(1.54±0.35)分]、人际关系[(1.47±0.42)分]、抑郁[(1.45±0.36)分]、焦虑[(1.34±0.51)分]、恐怖[(1.25±0.41)分]、总均分[(1.34±0.31)分]和阳性项目数分值[(23.98±15.46)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4.62,P<0.01),SCCS各因子分值[(33.87±7.35)分,(25.71±6.94)分,(12.65±3.78)分,(76.81±13.35)分]均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6.81,P<0.01);(2)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半年后,对于设计的5个训练单元飞行员感觉帮助最大的是“相亲相爱”(90%),最满意的是“知你知我”(98%).结论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有效地提升高性能战机飞行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受欢迎的心理训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体心理训练 人际交往 高性能战机 飞行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