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急性应激的效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比较,为我军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116名飞行员参加本项研究,先通过"四任务测验"诱发应激,然后将飞行员随机分成...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急性应激的效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比较,为我军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116名飞行员参加本项研究,先通过"四任务测验"诱发应激,然后将飞行员随机分成漂浮舱训练组和腹式呼吸训练组,训练时间均为10分钟,分析两种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应激情绪的影响。采用情绪的生理指标皮肤电作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应用SPSS 16.0中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的Repeated measures和multivariate过程对心理训练重复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的两两比较。漂浮舱训练时,飞行员的皮肤电在静息、应激和漂浮舱训练3种状态均有显著差异(F=184.479,P<0.05);腹式呼吸训练时,应激状态与静息和腹式呼吸训练间有显著差异,而静息和腹式呼吸训练两个状态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漂浮舱训练能有效缓解飞行员的急性应激,而腹式呼吸训练后的放松效果不明显。展开更多
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军人心理效能的提升,加大了作战心理训练在部队训练中的比重,科学设置了作战心理科目,建立了融合式作战心理训练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军人作战过程中必须的心理素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心理效能、生...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军人心理效能的提升,加大了作战心理训练在部队训练中的比重,科学设置了作战心理科目,建立了融合式作战心理训练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军人作战过程中必须的心理素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心理效能、生成战斗力。2008年美国空军创建第711人员效能联队(711th human performance wing,711HPW),驻扎在俄亥俄州代顿市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在机构组成上覆盖了航空航天医学院和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凸显了人体效能的主流意识和先导地位。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综合考评成绩(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selection,TSPS)对初级训练阶段的预测效度,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研究。对某院校近年毕业的飞行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取能够反映...目的分析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综合考评成绩(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selection,TSPS)对初级训练阶段的预测效度,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研究。对某院校近年毕业的飞行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取能够反映初级训练阶段综合能力水平的总评成绩和招飞阶段高考成绩,进行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转换,分别作为飞行绩效(flight performance,FP)和高考标准成绩(standardized scor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SCEE);调取TSPS及其3个分项成绩(均为9分制标准分):基本认知能力测试成绩(basic cognitive ability scores,BCAS)、飞行特殊能力测试成绩(flight special ability scores,FSAS)和专家面试评估成绩(interview performance scores,IPS)。将SSCEE按照标准差划分为高分组(≥1.0分)、中分组(-1.0~1.0分)和低分组(≤-1.0分);TSPS按照招飞阶段分级方式划分为高分组(≥6.5分)、中分组(4.5~6.5分)和低分组(≤4.5分)。比较不同生源类型、SSCEE和TSPS飞行学员的FP差异,并分析FP与SSCEE、TSPS、BCAS、FSAS及IPS的相关性。以FP为因变量,以BCAS、FSAS、IPS、SSCEE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方程。根据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预测结果,计算BCAS、FSAS、IPS构成TSPS的最优权重模型。结果共选取267名飞行学员,TSPS以及BCAS、FSAS、IPS与FP呈正相关(r=0.440、0.160、0.303、0.380,P均<0.001)。不同TSPS组飞行学员的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5.37,P<0.001);不同生源组飞行学员的FP、TS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26,F=7.43,P=0.039、<0.001);不同SSCEE组飞行学员的FP、TS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相关系数、回归系数计算的TSPS与FP均呈正相关(r=0.450、0.452,P均<0.001)。各模型结果均优于现有模型的预测效度(0.440)。结论在招飞阶段心理选拔中,FSAS、IPS对飞行学员训练效能的预测有正向作用,且在TSPS模型中权重较高。建议通过科学调度、动态优化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招飞阶段心理选拔进行管理。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急性应激的效果,并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比较,为我军心理健康促进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116名飞行员参加本项研究,先通过"四任务测验"诱发应激,然后将飞行员随机分成漂浮舱训练组和腹式呼吸训练组,训练时间均为10分钟,分析两种心理训练方法对飞行员缓解应激情绪的影响。采用情绪的生理指标皮肤电作为心理训练效果的评价指标。结果:应用SPSS 16.0中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GLM)的Repeated measures和multivariate过程对心理训练重复测量数据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并进行不同时间点和不同组的两两比较。漂浮舱训练时,飞行员的皮肤电在静息、应激和漂浮舱训练3种状态均有显著差异(F=184.479,P<0.05);腹式呼吸训练时,应激状态与静息和腹式呼吸训练间有显著差异,而静息和腹式呼吸训练两个状态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漂浮舱训练能有效缓解飞行员的急性应激,而腹式呼吸训练后的放松效果不明显。
文摘近年来,英美等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军人心理效能的提升,加大了作战心理训练在部队训练中的比重,科学设置了作战心理科目,建立了融合式作战心理训练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军人作战过程中必须的心理素质,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心理效能、生成战斗力。2008年美国空军创建第711人员效能联队(711th human performance wing,711HPW),驻扎在俄亥俄州代顿市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在机构组成上覆盖了航空航天医学院和航空航天医学研究所,凸显了人体效能的主流意识和先导地位。
文摘目的分析飞行学员心理选拔综合考评成绩(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selection,TSPS)对初级训练阶段的预测效度,为飞行学员心理选拔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系统评价研究。对某院校近年毕业的飞行学员进行整群抽样,调取能够反映初级训练阶段综合能力水平的总评成绩和招飞阶段高考成绩,进行标准化(标准差标准化)转换,分别作为飞行绩效(flight performance,FP)和高考标准成绩(standardized scores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SSCEE);调取TSPS及其3个分项成绩(均为9分制标准分):基本认知能力测试成绩(basic cognitive ability scores,BCAS)、飞行特殊能力测试成绩(flight special ability scores,FSAS)和专家面试评估成绩(interview performance scores,IPS)。将SSCEE按照标准差划分为高分组(≥1.0分)、中分组(-1.0~1.0分)和低分组(≤-1.0分);TSPS按照招飞阶段分级方式划分为高分组(≥6.5分)、中分组(4.5~6.5分)和低分组(≤4.5分)。比较不同生源类型、SSCEE和TSPS飞行学员的FP差异,并分析FP与SSCEE、TSPS、BCAS、FSAS及IPS的相关性。以FP为因变量,以BCAS、FSAS、IPS、SSCEE为自变量,构建回归方程。根据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预测结果,计算BCAS、FSAS、IPS构成TSPS的最优权重模型。结果共选取267名飞行学员,TSPS以及BCAS、FSAS、IPS与FP呈正相关(r=0.440、0.160、0.303、0.380,P均<0.001)。不同TSPS组飞行学员的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5.37,P<0.001);不同生源组飞行学员的FP、TSP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7.26,F=7.43,P=0.039、<0.001);不同SSCEE组飞行学员的FP、TS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相关系数、回归系数计算的TSPS与FP均呈正相关(r=0.450、0.452,P均<0.001)。各模型结果均优于现有模型的预测效度(0.440)。结论在招飞阶段心理选拔中,FSAS、IPS对飞行学员训练效能的预测有正向作用,且在TSPS模型中权重较高。建议通过科学调度、动态优化和有效的评价机制对招飞阶段心理选拔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