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我反思
1
作者 张小利 《陕西教育(教学)》 2025年第1期56-57,共2页
新课标颁布后,教师作为课程标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的方法技巧,还要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手段,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能力。本文以不记名问卷形式进行调研,系统地从基本信... 新课标颁布后,教师作为课程标准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础知识、教学的方法技巧,还要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变化,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教学手段,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能力。本文以不记名问卷形式进行调研,系统地从基本信息、职业认同、反思阶段及反思方法等方面调查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教师年龄、教龄、职称等基本信息密切相关,随着教学工作逐渐熟练,教师自我认同度不断上升,而随之带来的则是反思频率及反思方法多样化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不记名问卷 初中数学教师 自我反思 方法多样化 反思方法 新课标 知识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LO系列目标检测算法综述 被引量:8
2
作者 徐彦威 李军 +1 位作者 董元方 张小利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21-2238,共18页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热点,YOLO算法作为一种优秀的目标检测算法,其发展历程中网络架构的改进,对于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对YOLOv1~YOLOv9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横向分析,从网络架构(骨干网络、...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热点,YOLO算法作为一种优秀的目标检测算法,其发展历程中网络架构的改进,对于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对YOLOv1~YOLOv9的整体框架进行了横向分析,从网络架构(骨干网络、颈部层、头部层)、损失函数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充分讨论了不同改进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具体评估了改进方法对模型精度的提升效果。讨论了数据集的选择与构建方法、不同评价指标的选择依据,及其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深入研究了在五个应用领域(工业、交通、遥感、农业、生物)YOLO算法的具体改进,并对检测速度、检测精度及复杂度之间的平衡进行探讨。分析了YOLO在各领域的发展现状,通过具体实例总结YOLO算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应用领域的发展趋势,展望YOLO系列算法的未来,详细探讨了YOLO算法的四个研究方向(多任务学习、边缘计算、多模态结合、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算法 目标检测 计算机视觉 特征提取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微粉碎对香菇多酚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张小利 夏春燕 +1 位作者 王慧清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2-49,共8页
将鲜香菇分为伞、柄后进行适当干燥,利用超微粉碎得到不同粒径的香菇伞粉和香菇柄粉,比较气流超微粉碎和纳米超微粉碎与普通粉碎处理在香菇伞粉和柄粉多酚溶出率、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相比,超微粉碎可以使... 将鲜香菇分为伞、柄后进行适当干燥,利用超微粉碎得到不同粒径的香菇伞粉和香菇柄粉,比较气流超微粉碎和纳米超微粉碎与普通粉碎处理在香菇伞粉和柄粉多酚溶出率、组成及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普通粉碎相比,超微粉碎可以使香菇伞粉总酚溶出率提高1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分析,香菇多酚类物质主要为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芦丁、阿魏酸和槲皮素,其中游离酚以没食子酸和儿茶素为主,结合酚以没食子酸、儿茶素和槲皮素为主。抗氧化能力评价中,气流超微粉碎能明显改善香菇多酚的还原力、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自由基清除力和总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纳米超微粉碎能够提高柄粉多酚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力。超微粉碎能够提高香菇多酚的溶出率及抗氧化活性,可以作为以香菇为原料开发功能性食品的一种前处理加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多酚 超微粉碎 抗氧化活性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图像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及性能评估 被引量:113
4
作者 张小利 李雄飞 李军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6-315,共10页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为融合模型选择、参数优化等问题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现有指标的机理分析、指标性能检验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提出一种客观评价指标集的遴选策略.本文首先将现有客观评价指标归为... 图像融合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旨在提供一种高效、准确的方法,为融合模型选择、参数优化等问题提供支持.本文通过对现有指标的机理分析、指标性能检验与指标间相关性分析,提出一种客观评价指标集的遴选策略.本文首先将现有客观评价指标归为三类:基于统计的、基于信息的和基于人类视觉系统的;之后列举了类别内经典指标和最新指标;并在标准数据集上,使用正确排序指标对各图像融合客观评价指标的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视觉系统类的指标性能普遍优于前两类.最后,利用Spearman相关系数挖掘各指标间的相关程度.实验表明,通过指标性能和相关系数可以选取合适的客观评价指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客观指标 性能分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CONSORT和STRICTA评价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小利 李静 +1 位作者 张鸣明 袁文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CONSORT和STRICTA标准评价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5年第4期)、PubMed(1980~2005.12)、EMbase(1984~2005.12)、CNKI(1994~2005.12)、CBMdisc... 目的探讨采用CONSORT和STRICTA标准评价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5年第4期)、PubMed(1980~2005.12)、EMbase(1984~2005.12)、CNKI(1994~2005.12)、CBMdisc(1980~2005.12)和VIP(1989~2005.12)6个数据库。文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手工检索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对照试验,并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报告针刺临床试验中干预措施的国际标准(STRICTA)进行报告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74篇文献。根据CONSORT条目,在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报告中,54篇(72.97%)描述了各组的基线情况和临床特征;26篇(35.14%)提及产生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其中4篇(5.41%)提及用计算机产生随机分配序列;仅有6篇(8.11%)分配方案隐藏充分,其中5篇采用密封不透光的信封,1篇采用中心随机分组;8篇(10.81%)采用盲法的文献中5篇采用双盲;4篇(5.41%)提及样本含量的计算,多数文献样本含量较小;仅5篇(6.76%)文献采用意向治疗(ITT)分析法。根据STRICTA,4篇(5.41%)文献提及用针数目;有35篇(47.30%)提及针具型号,只有26篇(35.14%)提及针刺深度;6篇文献(8.11%)报告了治疗师的资历,其中仅有1篇(1.35%)提及医师的临床实践时间,没有1篇提及治疗师的训练时间。结论目前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报告质量普遍较低。今后应采用国际公认的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对针刺疗法进行规范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针刺疗法 报告质量 CONSORT STRI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多酚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小利 王慧清 +2 位作者 张月巧 卢可可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27-232,共6页
Wnt信号传导通路是传递生长、发育信息的重要通路,与胚胎发育,细胞存活、生长、增殖、分化关系密切。此条通路的激活或抑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植物多酚因其抗肿瘤潜能而成为开发防癌物质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介绍Wnt/β-cate... Wnt信号传导通路是传递生长、发育信息的重要通路,与胚胎发育,细胞存活、生长、增殖、分化关系密切。此条通路的激活或抑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植物多酚因其抗肿瘤潜能而成为开发防癌物质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介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组成、调节机制及其与肿瘤的关系,总结植物多酚对肿瘤细胞中Wn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明确植物多酚对Wnt通路的有效靶点,为植物多酚保健食品(或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酚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数学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设计与应用探析
7
作者 冯云丛 张小利 +2 位作者 肖巍 徐中宇 王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4年第18期117-120,共4页
融入思政元素的离散数学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离散数学的学习兴趣,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文章首先阐述了离散数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课程目标。其次,针对离散数学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构建了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最后,结合离... 融入思政元素的离散数学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对离散数学的学习兴趣,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功能。文章首先阐述了离散数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以及课程目标。其次,针对离散数学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构建了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最后,结合离散数学专业知识挖掘思政元素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并展示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离散数学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酸的分离制备及HPLC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小利 欧阳臻 +1 位作者 杨克迪 陈钧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57-559,共3页
目的 :利用银杏外种皮分离制备银杏酸 ,并测定银杏酸含量。方法 :采用石油醚超声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制备银杏酸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酸含量。色谱柱为HiQsilC18柱 ,流动相为甲醇 3%HAc溶液 (90∶10 ,V/V) ,流... 目的 :利用银杏外种皮分离制备银杏酸 ,并测定银杏酸含量。方法 :采用石油醚超声萃取和硅胶柱层析法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制备银杏酸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酸含量。色谱柱为HiQsilC18柱 ,流动相为甲醇 3%HAc溶液 (90∶10 ,V/V) ,流速 1ml/min ,检测波长为 310nm ,柱温 4 0℃。结果 :银杏酸在 1 14 4~ 5 72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 9978) ,平均回收率 97 5 0 % ,RSD为 1 70 %。结论 :可从银杏外种皮中分离制备银杏酸 ;银杏酸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 ,可用于样品中银杏酸含量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酸 分离 制备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酶解提取液的澄清工艺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张小利 张黎明 王朝臣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采用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对山楂叶总黄酮酶解提取液进行了澄清工艺研究。以加入澄清剂后所形成的絮状物的重量为指标,考察了澄清剂(组分A、组分B)的添加次序、用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待澄清液pH值、液固比对酶解提取液澄清效果的影... 采用ZTC-Ⅱ型天然澄清剂对山楂叶总黄酮酶解提取液进行了澄清工艺研究。以加入澄清剂后所形成的絮状物的重量为指标,考察了澄清剂(组分A、组分B)的添加次序、用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待澄清液pH值、液固比对酶解提取液澄清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澄清剂的加入次序及加入量、待澄清液pH值,液固比对山楂叶酶解提取液的澄清效果有显著影响。与乙醇沉淀法相比,吸附澄清法所形成的絮凝物重量多,澄清效果好,具有生产成本低,可操作性强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C-Ⅱ型天然澄清剂 山楂叶 酶解提取液 澄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初烤烟叶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张小利 汤朝起 +3 位作者 王平 王明华 余国林 窦玉青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3,共4页
以150份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开展了烟叶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研究。外观性状与综合评价的关系研究表明,烟叶的任一部位及7个外观品质因素的不同档次都有综合评价较差的样品存在。烟叶的部位、颜色、身份、叶片结构与综合评价的相关... 以150份初烤烟叶样品为材料,开展了烟叶外观性状与内在品质的关系研究。外观性状与综合评价的关系研究表明,烟叶的任一部位及7个外观品质因素的不同档次都有综合评价较差的样品存在。烟叶的部位、颜色、身份、叶片结构与综合评价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总体而言,上部叶、深橘黄叶、身份(稍)厚、叶片结构尚疏松和(稍)紧密的烟叶综合评价较差。未见烟叶的成熟度、油分、色度、长度与综合评价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外观性状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表明,烟叶的成熟度、长度与主要化学成分及派生值的相关性总体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外观性状 综合评价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小利 陈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7-690,共4页
目的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利用挖掘得到的模式对交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方法针对交通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概化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树模型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 目的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利用挖掘得到的模式对交通管理决策提供有效支持。方法针对交通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概化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树模型的关联规则挖掘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结果获得了良好的挖掘模式,实际应用说明了挖掘结果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结论数据挖掘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成功应用,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了有效支持,且提出的方法易于实现,便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智能交通 挖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小利 李静 +3 位作者 艾昌林 袁文明 何林 张冬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7-441,共5页
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治疗措施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6年2期),MEDLINE(1966~2006.7)、EMBASE(1... 目的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评价,为合理选择治疗措施提供临床研究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数据库(2006年2期),MEDLINE(1966~2006.7)、EMBASE(1984~2006.7)、CNKI(1994~2006.7)、CBMdisc(1980~2006.7),语种限制为中文和英文。手工检索《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8种杂志及已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纳入有关溶栓失败后主要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由2人独立进行质量评价。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8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1)补救性PCI与传统疗法比较,补救性PCI组病死率低于传统疗法组[RR=0.64,95%CI(0.41~0.98)];补救性PCI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出血发生率高于传统疗法组[RR=4.39,95%CI(1.14~16.87);RR=2.79,95%CI(1.55~5.02)]。(2)再溶栓与传统疗法比较:再溶栓组血管再通率高于传统疗法组[RR=2.92,95%CI(1.75~4.85)]。(3)补救性PCI与再溶栓比较:补救性PCI组血运重建率低于再溶栓组[RR=0.57,95%CI(0.34~0.95)];补救性PCI组出血发生率高于再溶栓组[RR=2.15,95%CI(1.27~3.63)]。(4)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与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病死率、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4种溶栓失败后的治疗方法,除补救性PCI较传统疗法能降低病死率外,其余疗法尚无确切证据支持哪种更有效,且存在出血的并发症,因此还不能作为常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救性PCI 心肌梗死 溶栓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细菌性叶斑病—上升中的玉米病害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小利 王晓鸣 何月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118,共5页
2003-2008年,从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集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材料,先后分离并保存了187株病原物,根据病原物在NA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可将病菌分为黄色圆形菌落、白色圆形菌落和乳白色不规则形菌落3类。根据调查数据和初步研究结果,... 2003-2008年,从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集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材料,先后分离并保存了187株病原物,根据病原物在NA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可将病菌分为黄色圆形菌落、白色圆形菌落和乳白色不规则形菌落3类。根据调查数据和初步研究结果,将目前我国发生的玉米细菌性叶斑病归纳为4种主要症状类型:枯死斑型、褪绿斑型、条斑型和褐斑型。鉴于我国玉米细菌性叶斑病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对我国玉米生产具有潜在威胁,本文对玉米细菌性叶斑病提出了防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细菌性叶斑病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酸凝胶剂的制备及抑菌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小利 欧阳臻 +1 位作者 杨小明 陈钧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制备银杏酸凝胶剂,并对该制剂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银杏酸为主药,卡波普为基质制备凝胶剂,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银杏酸含量,并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测定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 目的制备银杏酸凝胶剂,并对该制剂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以银杏酸为主药,卡波普为基质制备凝胶剂,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银杏酸含量,并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测定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银杏酸凝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MIC分别为31.756mg·mL-1和0.992mg·mL-1。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性质稳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丙酸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酸 凝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抑菌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提取细叶韭花香精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小利 刘烈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8,共5页
以细叶韭花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并以细叶韭花香精油的重量为衡量指标,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原料颗粒度、原料含水率等因素对提取细叶韭花香精油重量的影响。结果... 以细叶韭花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其油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并以细叶韭花香精油的重量为衡量指标,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原料颗粒度、原料含水率等因素对提取细叶韭花香精油重量的影响。结果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条件:自然干燥的细叶韭花过20目筛,萃取压力15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5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每100g细叶韭花所得的细叶韭花香精油的质量为3.7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韭 超临界CO2 细叶韭花香精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制备银杏叶提取物的FTIR和热分析谱图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小利 张黎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建立银杏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DTG)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通过对各谱图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工艺的银杏叶提取物的... 为建立银杏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不同分离纯化方法制备的银杏叶提取物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热分析(TG-DTG)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通过对各谱图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制备工艺的银杏叶提取物的FTIR和TG-DTG谱图的都有其各自的物质特征,FTIR和TG-DTG给出的是样品的整体信息,提供的信息能很好地反映银杏叶提取物的整体性,比单一指标成分的测定所提供的信息要更多、更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提取方法 FTIR图谱 热分析谱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FTIR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小利 张黎明 刘烈淼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9-916,970,共9页
为建立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相应的粗提品和精制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在其FTIR光谱指纹区1800... 为建立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相应的粗提品和精制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在其FTIR光谱指纹区1800~500 cm^(-1)波数内都有其各自的物质特征;FTIR谱图中峰形、峰高和峰位等量化的差别与不同,精确地描绘出了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中各自组分的物质特征,使之形成了似于人类的指纹,可以准确地对不同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进行指认和识别。另外,这种FTIR指纹图谱具有特征性强、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合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整体信息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银杏叶 银杏叶提取物 FTIR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酸凝胶制剂的研制及制剂中银杏酸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小利 欧阳臻 +1 位作者 杨克迪 陈钧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银杏酸 凝胶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在投资决策中的选用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小利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8-92,共5页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是投资决策中最常用的两个主要指标,但是,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后者在满足净效益最大化决策目标、假设条件的经济合理性以及普遍适用性三个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因而不是一个可靠的项目价值衡量指标,最多只能用作决... 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是投资决策中最常用的两个主要指标,但是,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后者在满足净效益最大化决策目标、假设条件的经济合理性以及普遍适用性三个方面均存在严重缺陷,因而不是一个可靠的项目价值衡量指标,最多只能用作决策的参考,不能用作项目取舍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决策 净现值 内部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C1+1-Ⅱ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的絮凝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小利 赵希 张黎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0667-10668,10671,共3页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 [目的]采用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GinkgobilobaLinn.)叶醇提液进行絮凝提取,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药液的澄清度和药液质量。[方法]ZTC1+1-Ⅱ型澄清剂组分A、B2种。用蒸馏水和1%醋酸溶液配制成1%的溶液,预溶胀24h,用双层纱布过滤,即得澄清剂组分A或B。之后,以絮凝物重量为衡量指标,研究不同影响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确定了ZTC1+1-Ⅱ型天然澄清剂对银杏叶醇提液进行絮凝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澄清剂组分加入次序为先加组分B后加组分A,银杏叶醇提液pH值为5.5,100ml醇提液中组分B、A的用量分别为1.6、0.8g/L,澄清温度为40℃,澄清时间为40min。[结论]该研究可简化后续工艺程序和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ZTC1+1-Ⅱ澄清剂 醇提液 絮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