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小涛作品展
1
作者 张小涛 《当代美术家》 2007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态矢量异常研究
2
作者 张小涛 余怀忠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7-252,共6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存在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球物理异常,利用态矢量方法回溯性研究其震前异常,通过遍历3°×3°至12°×12°的研究区域发现,选取8°×8°的研究范围能更好地反映震前...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9级地震前存在多项地震活动性和地球物理异常,利用态矢量方法回溯性研究其震前异常,通过遍历3°×3°至12°×12°的研究区域发现,选取8°×8°的研究范围能更好地反映震前异常;震前门源地震存在态矢量的模(M)、态矢量增量的模(ΔM)、态矢量之间的夹角变化(φ)和态矢量与单位矢量的转角变化(φ_(c))4个参量的异常;4个参量中的M和ΔM映震效果要优于φ和φ_(c)。总体来看,门源地震前态矢量异常变化平稳,震前异常突出,属于中短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矢量 门源地震 回溯性研究 地震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lft3D-flow模型的河道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张小涛 金辉 《吉林水利》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松花江桦川县悦来堤防段河道近年来受支汊拓宽影响,河势发生变化,主槽深泓南移迫岸,并在学堂通岛端部左岸及岛尾下游右岸悦来泵站附近形成顶冲点,威胁了悦来泵站及悦来段堤防安全。基于松花江悦来堤防段河道类型及其演变特征,采用Delft3... 松花江桦川县悦来堤防段河道近年来受支汊拓宽影响,河势发生变化,主槽深泓南移迫岸,并在学堂通岛端部左岸及岛尾下游右岸悦来泵站附近形成顶冲点,威胁了悦来泵站及悦来段堤防安全。基于松花江悦来堤防段河道类型及其演变特征,采用Delft3D-flow模型对不同防护方案下松花江悦来堤防段河道的流场特征、流速分布及水位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滩+丁坝+抛填防护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悦来堤防附近流场,消减水流流速30%~50%,可有效遏制该段河道冲刷趋势。研究过程采用的计算方法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悦来堤防 水动力模型 河道演变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Benioff应变比特征研究
4
作者 杨文 余怀忠 张小涛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4-271,共8页
强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普遍存在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预示孕震区接近或进入临界状态。以Benioff应变作为响应量,计算不同时段的Benioff应变比,可作为表征应变能释放快慢的参数,其异常演化反映了地震成核过程中介质的高应力状态。利用... 强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普遍存在应变能加速释放现象,预示孕震区接近或进入临界状态。以Benioff应变作为响应量,计算不同时段的Benioff应变比,可作为表征应变能释放快慢的参数,其异常演化反映了地震成核过程中介质的高应力状态。利用中国地震台网地震目录,首先对新疆地区最小完备性震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2000—2023年新疆地区6级以上地震前1年内每月前后90天的Benioff应变比,并以2016年阿克陶6.7级地震和呼图壁6.2级地震为例,对两次地震前的Benioff应变比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8组6级地震中有14组地震在震前1年内在震中附近出现高值异常,通过预测效果检验,表明Benioff应变比高值异常对新疆地区6级地震具有一定中短期预测意义。在2016年阿克陶6.7级地震和呼图壁6.2级地震前1年内孕震区应变比均表现为“逐渐升高—快速降低—稳定波动”的特征,可能与断层失稳成核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ioff应变比 新疆地区 最小完备性震级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SEP检验中心的软件系统建设
5
作者 余怀忠 于晨 +5 位作者 张小涛 苑争一 钟骏 解孟雨 李泽平 靖雪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7-187,共11页
为提升地震预测方法评价的标准化和应用的规范化,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尝试把CSEP(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移植到中国,建立中国CSEP检验中心。自主研发了加卸载响应比(LURR)、地壳振动、态矢量和地... 为提升地震预测方法评价的标准化和应用的规范化,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尝试把CSEP(Collaboratory for the Study of Earthquake Predictability)移植到中国,建立中国CSEP检验中心。自主研发了加卸载响应比(LURR)、地壳振动、态矢量和地震综合概率预测模块;引进了国外的图像信息(PI)、相对强度(RI)、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预测模型并完成模块研发;遴选出Molchan检验、R值评分、N值检验和ROC检验等国际认可的地震预报效能评价方法,以集成方式搭建运行平台。作为开放性检验中心,通过不断纳入新的算法,着力提升地震预测能力、推进地震预测实践,将地震预报业务中常用的地震发生率指数、小震调制比、b值等预测方法纳入到中心运行。中心的软件系统既能够完成回顾性预测检验,又能够实现前瞻性预测分析,可为现有预测方法提供运行环境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EP检验中心 预测模块 检验模块 集成功能 开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小涛
6
作者 张小涛 《东方艺术》 2017年第15期76-77,共2页
张小涛的作品一直关注中国今天这个压缩的现代性神话背后,我们心灵史的煎熬和挣扎历程。这是中国很独特的希望和毁灭交织的复杂经验。他用跨媒体的艺术方式去关注社会巨变与个人心灵史之间的悖论,并试图把这种个人经验转换在公共经验中。
关键词 张小涛 作品 个人经验 关注社会 艺术方式 心灵史 现代性 跨媒体
原文传递
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在CSEP计划中的应用和预测效能检验
7
作者 于晨 韩盈 +2 位作者 永仙 张小涛 余怀忠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9-209,共11页
为了更好地评估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实用性,对基于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MMEP的2018—2023年全国5级以上地震的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采用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R值评分模块对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近几年MMEP年度预测... 为了更好地评估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实用性,对基于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MMEP的2018—2023年全国5级以上地震的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采用CSEP中国检验中心的R值评分模块对年度预测结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1)近几年MMEP年度预测结果的R值评分均值在0.3~0.4,年度预测效能波动较小;(2)中国大陆西部地区的预测结果优于东部地区,其中2019年四川长宁6.0级、2020年新疆伽师6.4级和于田6.4级地震的年度预测以及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中短期预测的“时、空、强”三要素基本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方法组合预测模型 CSEP计划 加卸载响应比 R值评分方法 预测效能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小涛的博文
8
作者 张小涛 《当代艺术与投资》 2007年第1期28-29,共2页
牡丹亭莫道情深无处诉,牡丹亭上三生路。显微镜下的秘密显微镜下的秘密今天的时代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的瞬间来临,谁也把握不了这个时代的整体。我们都成为了这个全球化时代中渺小的一个一个的链条,我们在图像化的世界里虚拟... 牡丹亭莫道情深无处诉,牡丹亭上三生路。显微镜下的秘密显微镜下的秘密今天的时代是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全球化的瞬间来临,谁也把握不了这个时代的整体。我们都成为了这个全球化时代中渺小的一个一个的链条,我们在图像化的世界里虚拟、重构和解码这个混乱的全球化舞台信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潮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全球化 社会学 艺术家 显微镜下 图像 符号化 时代 美学结构 蚂蚁
原文传递
“显微事件”--张小涛作品展
9
作者 张小涛 《长江文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F0003-F0004,F0002,共3页
原文传递
论我国治安警察权的扩张——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为视角
10
作者 张小涛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5期122-123,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和实施,扩大了治安警察的权力。许多人对这种权力扩张情形的出现,抱有一定的不解或恐惧。事实上警察权扩张的原因,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现实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扩张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制定和实施,扩大了治安警察的权力。许多人对这种权力扩张情形的出现,抱有一定的不解或恐惧。事实上警察权扩张的原因,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现实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就扩张的治安警察权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安警察权 扩张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震情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颜颜 臧阳 +9 位作者 马亚伟 解孟雨 王月 杨文 张小涛 宋金 姜祥华 史海霞 李飞 孟令媛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1-278,共8页
1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48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最大地震为2月6日土耳其2次7.8级地震(图1)。
关键词 2023年 震情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背景下档案开放的实施要点
12
作者 张小涛 子悦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46,50,共4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背景下,重点探讨了档案开放工作的有效实施路径。首先概述了该法律对档案开放的原则性规定,分析了法律实施对档案开放工作理念、制度与方法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开放工作应当着力加强组织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实施背景下,重点探讨了档案开放工作的有效实施路径。首先概述了该法律对档案开放的原则性规定,分析了法律实施对档案开放工作理念、制度与方法的深刻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档案开放工作应当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开放范围,规范审核流程;创新开放利用方式,提升服务便捷性;注重信息安全,强化风险防范;深化档案编研,拓展社会功能,从而推动新时代档案开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档案开放 档案审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RR的前震分析方法及其在川滇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泽平 余怀忠 +12 位作者 晏锐 刘杰 陈界宏 张小涛 苑争一 郭菲 马玉川 杨文 贾东辉 赵彬彬 李盛乐 致伟 洪敏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48-2271,共24页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是基于岩石介质本构关系动态变化提出的一种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然而,在实践应用中存在构造剪应力方向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以前震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一种确定构造剪切应力方向的新思路.当... 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是基于岩石介质本构关系动态变化提出的一种中短期地震预测方法,然而,在实践应用中存在构造剪应力方向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以前震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一种确定构造剪切应力方向的新思路.当4级以上地震发生后,通过沿该地震滑动方向计算库仑破坏应力(CFS)的变化,判断其固体潮加卸载状态,探测后续强震发生的可能性.以川滇地区(20°N—35°N,96°E—106°E)为研究区域,分析2000年以来所有6级以上地震的4级以上前震的加卸载状态发现,大部分4级以上前震发生在加载阶段.进一步分析近10年来所有4级以上地震的加卸载状态发现,非前震则更易发生在卸载阶段.结合概率增益分析可知,(1)若原震区连续发生至少2个4级以上地震,且均位于固体潮加载过程,后续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大;(2)当地震位于卸载过程,原震区发生更强地震的可能性要低于平时的背景地震活动水平.此外,对2022年11月以来的4级以上地震加卸载状态分析推测,川东南、滇南、滇西北地区应力积累水平较高,需要重点关注强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卸载响应比 4级以上显著地震 震源机制解 潮汐应力 加卸载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选取对图像信息法可预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唯熙 永仙 +1 位作者 盛峰 张小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25,共18页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 图像信息(PI)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因其对中长期地震预测有较好的效果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PI方法在计算过程中对选取区域的所有网格参量进行了归一化,因此不同的区域选取会产生PI热点结果的变化。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自1970年以来的全国M_(S)≥3.0地震目录,采用5年尺度的“异常学习时段”和“预测时间窗”以及1年尺度的滑动时间步长,以南北地震带2016年以来发生的M_(S)≥6.0地震的回溯性预测检验为例,研究了不同空间范围的选取对PI方法地震预测效能的影响。地震预测效能检验采用R值评分法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检验方法。结果显示:①在其它计算参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区域选取对PI预测结果有较大影响;②利用R值评分和ROC检验方法对不同研究区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估时,区域内部地震活动性差异小的区域预测效果较好,而对于地震活动性存在较大差异的区域,地震活动性高的区域内发生的地震更容易被预测,推测导致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地震活动性较强的区域出现的异常更显著,而算法里的归一化过程会抑制地震活动性较低区域出现的异常,从而造成漏报;③对于具体的目标地震,震中附近的PI热点图像会经历演化,因此利用PI方法向前预测时要结合多个时间窗口进行综合预测;④不同于其它天然构造地震的热点演化趋势,2019年四川长宁M_(S)6.0地震和2021年四川泸县M_(S)6.0地震震中附近热点反复出现、消失,可能与人工活动有关;⑤滇西南地区、海原断裂中东部附近、小江断裂中部地区、龙门山断裂南部和小江断裂东北部地区存在持续出现的PI热点,这些区域为值得关注的M_(S)≥6.0地震发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PI)法 南北地震带 地震可预测性 强震预测 R 值评分 ROC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方法的华北2019年以来3次M_(S)≥5.0地震回溯性预测研究
15
作者 宋程 永仙 +4 位作者 夏彩韵 毕金孟 张小涛 吴永加 徐小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34,共15页
本文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对2023年山东平原M_(S)5.5地震、2021年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和2020年河北古冶M_(S)5.1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研究。以华北局部(32°N~42°N,114°E~122°E)为研究区域,在网格尺度分别为0.5... 本文应用图像信息(PI)方法对2023年山东平原M_(S)5.5地震、2021年江苏大丰海域M_(S)5.0地震和2020年河北古冶M_(S)5.1地震进行了回溯性预测研究。以华北局部(32°N~42°N,114°E~122°E)为研究区域,在网格尺度分别为0.5°×0.5°和1.0°×1.0°且预测窗长为5 a的两组参数模型下,获取2019—2027年逐年滑动的预测窗热点演化图像。结果显示,当网格尺度为1.0°×1.0°时,PI热点效果优于0.5°×0.5°网格,且对平原地震和大丰海域地震的发震位置指示作用较好。当时间窗长和归一化阈值绝对值同时增大,个别窗口存在古冶地震的有效热点,但未找到热点能同时覆盖3个地震震中所在网格的参数模型。不同参数模型下的PI热点显示,未来3~4 a郯庐断裂带渤海段存在发生M_(S)≥5.0地震的风险。本文研究结果对于华北局部地区M_(S)≥5.0地震危险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3年平原M_(S)5.5地震 2021年大丰海域MS5.0地震 2020年古冶MS5.1地震 图像信息方法 热点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藏水平井分段压裂渗流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量:49
16
作者 张小涛 吴建发 +2 位作者 冯曦 邓惠 杨济源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7-52,共6页
页岩气藏具有独特的存储和低渗透特征,其开采技术也有别于常规气藏的开采技术,水平井完井技术和分段压裂技术是成功开发页岩气藏的两大关键技术。水平井完井和分段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体系以及吸附气的解吸作用等因素,都给页岩气... 页岩气藏具有独特的存储和低渗透特征,其开采技术也有别于常规气藏的开采技术,水平井完井技术和分段压裂技术是成功开发页岩气藏的两大关键技术。水平井完井和分段压裂后形成的复杂裂缝网络体系以及吸附气的解吸作用等因素,都给页岩气井的渗流机理研究带来极大挑战。研究表明,利用数值模拟软件来模拟页岩气井的裂缝网络系统,不仅能模拟页岩气的渗流机理,也能为编制页岩气藏开发方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因此以Eclipse2010.1数值模拟软件为研究平台,建立了3种考虑吸附气解吸的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数值模型,能够模拟页岩气藏水平井的生产动态,对体积压裂后形成的裂缝参数进行优化模拟。结论认为:只有通过增加水平井的数量和储层改造体积(SRV)、选取异常高压区钻井和压裂出具有充分导流能力的裂缝,才能有效提高页岩气藏的采收率,实现页岩气藏的有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开发 水平井 分段压裂 数值模拟 裂缝优化 模型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像信息方法研究芦山M_S7.0地震前川滇及附近地区的图像异常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小涛 永仙 +2 位作者 夏彩韵 吴永加 余怀忠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0-789,980,共10页
图像信息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严格的统计检验给出地震活动状态显著偏离平均状态的地区(即显著平静或显著活跃的地区),称为"地震热点".以往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个预测效能较高的中长期地震... 图像信息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物理学的地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严格的统计检验给出地震活动状态显著偏离平均状态的地区(即显著平静或显著活跃的地区),称为"地震热点".以往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个预测效能较高的中长期地震预测方法.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197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在剔除余震、选取完备震级的基础上,基于前期研究工作结果中预测效能较高的计算参数,即网格尺度为2°×2°、预测时间窗为9年,分析2008年汶川MS8.0地震后到2013年芦山MS7.0地震前川滇地区的图像信息演化过程.结果表明,2009—2010年间芦山MS7.0地震震中附近的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交汇区(29°—31°N,101°—105°E)存在明显的地震热点,2011—2012年该地震热点缩小至(29°—31°N,101°—103°E)范围,2012年以后消失,继而于2013年发生芦山MS7.0地震.本文还对比研究了网格尺度为1°×1°时的图像信息演化过程,结果显示2009—2010年芦山地震附近的新津—成都—德阳断裂南部、龙泉山西缘断裂南段、马边—盐津断裂带、峨边断裂带、天全—萦经断裂带(29°—30°N,103°—104°E)也出现过地震热点,2011年以后该热点消失,2013年发生芦山MS7.0地震.本文讨论了计算参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并根据目前存在的地震热点分析了川滇及附近地区今后强震发生的可能地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信息方法 地震热点 芦山MS7.0 地震 川滇及附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小涛 陈化然 +3 位作者 马新欣 刘晓灿 姚丽 袁亚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38-42,共5页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甘孜6个台站都出现了异常,而且异常出现的时间同步性较好,震前的7±3天之内有5个台站同步出现突变异常,异常幅度范围在15~400 mV/km。时间和空间特征异常在震前已出现,反映了异常来自震源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电场 玉树7.1级地震 断裂带 动态演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苯并芘及色泽最佳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小涛 刘玉兰 赵欢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14,共5页
研究采用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中苯并芘(BaP)及色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菜籽油中BaP脱除效果及色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吸附脱除菜籽油中BaP和色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 研究采用吸附法同时脱除菜籽油中苯并芘(BaP)及色泽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吸附剂种类、吸附剂用量、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菜籽油中BaP脱除效果及色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吸附脱除菜籽油中BaP和色泽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的工艺条件为:采用混合吸附剂,混合吸附剂(活性炭和活性白土)用量0.03%+4%(占油质量),吸附时间20 min,吸附温度100℃。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菜籽油中BaP脱除率达到96%,BaP含量为0.40μg/kg,菜籽油色泽R值为3、Y值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油 苯并芘 吸附 脱除率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差地震定位法在邯郸-邢台地区地震精确定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张小涛 吕坚 +2 位作者 马广庆 韩丽萍 靳玉科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7-41,共5页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利用2001—2006年间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413次ML≥1.0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资料,对邯郸-邢台地区(35.0°-38.0°N,113.0°-116.0°E)的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 采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利用2001—2006年间邯郸数字台网记录到的413次ML≥1.0地震的P波和S波震相到时资料,对邯郸-邢台地区(35.0°-38.0°N,113.0°-116.0°E)的地震进行了重新精确定位。经重新定位后得到其中295次地震的基本参数。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了比较精细的震中分布图像和有所收敛的震源深度剖面图像,震源深度的优势分布为12—18km,平均深度为14.9km,部分震中位置与震源深度变化较大的地震向断裂带靠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地震定位 震中 震源深度 邯郸-邢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