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庆红 赵春玲 《宜春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45-50,共6页
分析数字经济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为新时代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动力。利用2013—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 分析数字经济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为新时代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效动力。利用2013—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面板模型、中介效应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高技能人才就业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分东、中、西部地区来看,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也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西部地区作用效果不显著;从作用机制来看,产业结构升级是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中介传导变量;另外,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能就业存在单门槛影响特征。数字经济发展在单门槛值时促进作用更强。基于研究,文章提出有效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政策建议,建立完善偏远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以及人才福利政策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高技能型人才就业 中介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
2
作者 张庆红 李诗禹 《现代农业》 2024年第6期39-51,共13页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黄河流域9个省区2010—2022年统计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任务,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黄河流域9个省区2010—2022年统计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对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Markov链等分析方法对其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样本观测期内,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在2010—2022年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上升较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其中,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状态;核密度分布曲线逐渐向右移动,两极分化情况有所改善;未来黄河流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呈现出梯度上升的态势,各省区未来发展水平与邻接省区有关。据此,应多方位重视农村发展,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区域协同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农村现代化高水平发展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黄河流域 动态演进 熵权-TOPSIS法 MARKOV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的关系及预测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亚楠 张庆红 +1 位作者 史秀岩 胡雪梅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82-286,294,共6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A/IF)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肾病内科经肾活检证实的171例IMN患者,收集肾活检时的各项临...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A/IF)之间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2018年9月至2023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肾病内科经肾活检证实的171例IMN患者,收集肾活检时的各项临床参数。根据肾穿刺活检前的FIB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FIB组(FIB≤4 g/L)和高FIB组(FIB>4 g/L)。根据TA/IF的程度,患者分为T1组(无/轻度,n=67)、T2组(中度,n=56)、T3组(重度,n=48)。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对TA/IF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对TA/IF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FIB组相比,高FIB组中、重度TA/IF的比例明显较高;T2和T3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更差。年龄、FIB、TG是影响IMN患者TA/IF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FIB对中重度TA/IF预测价值较好。结论:合理控制FIB水平可能减少IMN患者中重度TA/IF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特发性膜性肾病 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负载单原子Mo上合成气催化转化机理:碳组分和Mo-C作用的影响
4
作者 孔雪 张海平 +2 位作者 夏文生 张庆红 万惠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110,共10页
金属在合成气转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其在反应中的碳化密切相关,然而所形成的金属碳化物的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使得催化剂活性相的鉴定变得极为困难,因而催化剂中碳组分的作用具有研究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单原子M... 金属在合成气转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与其在反应中的碳化密切相关,然而所形成的金属碳化物的组成和结构十分复杂,使得催化剂活性相的鉴定变得极为困难,因而催化剂中碳组分的作用具有研究意义.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了单原子Mo负载在无缺陷石墨烯(Mo/pri-graphene)和单碳空位石墨烯(Mo/sv-graphene)上合成气转化制醇的反应机理,以探究碳组分对钼基催化剂上C—O活化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具有较弱Mo-C作用的Mo/pri-graphene和具有较强Mo-C作用的Mo/sv-graphene上的合成气转化机理存在明显差别.Mo/pri-graphene上最优途径为CO→HCO→CH_(2)O→CH_(3)O→CH_(3)/CH_(4),物种CH_(3)O因转化为CH_(3)/CH_(4)的活化自由能垒偏高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Mo/sv-graphene上最优途径则为CO→HCO→CH_(2)O→CH_(2)OH→CH_(3)OH/CH_(3)(CH_(4)),共存的产物CH_(3)OH和CH_(3)(CH_(4))为后续的碳链增长提供了可能.Mo/sv-graphene上CO加氢反应的各基元步骤的活化自由能垒总体低于Mo/pri-graphene,其原因是Mo/sv-graphene与反应底物分子间的作用强度低于Mo/pri-graphene与底物分子的作用,Mo/sv-graphene中碳组分可以参与底物分子的活化与转化.因此,催化剂中的碳组分可以调控(和/或参与)底物分子与催化剂间的作用,继而改变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原子 钼/石墨烯 合成气转化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长期评估和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5
作者 周一博 崔雅婷 +4 位作者 郝济伟 张庆红 李青霖 毛智 周飞虎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16-521,共6页
背景烧伤患者预后与健康人群相比具有较高的糖尿病风险。既往研究多聚焦于短期内患者的血糖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目的观察烧伤小鼠长期的血糖调控和脾T细胞靶向代谢水平,为探讨烧伤患者长期免疫力低下的代谢机制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将雄... 背景烧伤患者预后与健康人群相比具有较高的糖尿病风险。既往研究多聚焦于短期内患者的血糖以及免疫功能的改变。目的观察烧伤小鼠长期的血糖调控和脾T细胞靶向代谢水平,为探讨烧伤患者长期免疫力低下的代谢机制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假伤组(n=44)和烧伤组(n=46),烧伤组建立小鼠15%全身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烧伤模型,另取7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作为对照组。造模24 d时,随机选取对照组2只、假伤组4只、烧伤组6只处死,磁珠分选脾CD3+T细胞,高压液相色谱结合质谱仪检测T细胞靶向代谢产物果糖1,6-二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顺乌头酸、异柠檬酸、琥珀酸、乳酸和腺苷酸荷能。造模3个月时,比较各组小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的水平以及对葡萄糖耐受性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烧伤后24 d的小鼠脾T细胞的靶向代谢组学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假伤组相比,烧伤组小鼠T细胞糖酵解途径中的果糖1,6-二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琥珀酸、乳酸和腺苷酸荷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顺乌头酸和异柠檬酸减少(P<0.05)。烧伤后3个月烧伤组小鼠的血糖水平高于假伤组小鼠(P=0.022),但血浆胰岛素水平与假伤组小鼠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73)。萄糖耐受性试验中烧伤模型对于烧伤组血糖的影响高于假伤组(P<0.001),但是在胰岛素敏感实验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683)。结论小鼠烧伤后血糖在较长期处于升高水平,且存在T细胞葡萄糖代谢缺陷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血糖调控 T细胞葡萄糖代谢 胰岛素敏感性试验 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解释机器学习模型的电信行业客户流失预测研究
6
作者 王圣节 张庆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33,共13页
在电信行业中,客户流失的准确预测对于相关企业维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收益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个结合CatBoost算法和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模型的客户流失预测框架,旨在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利用新... 在电信行业中,客户流失的准确预测对于相关企业维持市场竞争力和增加收益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个结合CatBoost算法和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模型的客户流失预测框架,旨在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同时增强模型的可解释性。利用新疆某通信公司的实际营业数据,通过数据预处理及特征工程,构建预测模型,选取5种主要关键性能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模型在选取的评价指标上均优于当前主流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最后引入SHAP框架增强模型可解释性,揭示影响客户流失的关键因素,并提供具体的因素影响程度,为电信企业制定针对性的客户保留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CatBoost算法 SHAP 预测模型 电信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权重的隐私聚类和改进相似度的推荐算法
7
作者 王圣节 张庆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12623-12630,共8页
针对当前推荐系统中所面临数据稀疏、冷启动、时效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权重的隐私聚类和改进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方法结合了差分隐私保护聚类与改进的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旨在提高推荐系统的精准度,同... 针对当前推荐系统中所面临数据稀疏、冷启动、时效性和隐私保护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权重的隐私聚类和改进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该方法结合了差分隐私保护聚类与改进的相似度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旨在提高推荐系统的精准度,同时确保用户数据的隐私安全。通过数据预处理构建用户-项目评分矩阵,并运用Weight Slope One算法智能填充空值,使用DWDPK-medoids隐私聚类算法对矩阵进行精确聚类,融合时间因素和用户兴趣偏好因素,改变相似度的计算,从而提高推荐相关性,最后预测目标用户对项目的评分。在MovieLens数据集,通过和当前学者提出的5种隐私推荐算法进行对比实验验证,该算法在评价指标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上均有所降低,表明所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稀疏、冷启动和时效性等问题,并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基础上提升了推荐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隐私保护 聚类 协同过滤 相似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庆红 曹军 +4 位作者 胡玉珍 黄艳红 熊晓云 吕顺艳 韦耿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7-280,共4页
新近研究证明 ,雌激素及其受体 (ER)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在造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都有ERα和ERβ的表达。ERα缺乏 (ERα- / - )导致胸腺和脾脏发育不全 ,不成熟的CD4 + CD8+ 双阳性细胞所占的比... 新近研究证明 ,雌激素及其受体 (ER)参与造血和免疫功能调节。在造血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都有ERα和ERβ的表达。ERα缺乏 (ERα- / - )导致胸腺和脾脏发育不全 ,不成熟的CD4 + CD8+ 双阳性细胞所占的比例增加。卵巢切除的ERβ基因敲除小鼠(ERβ- / - )给予雌激素后的表型和野生型相似 ,虽然胸腺皮层有少许退化 ,但CD4 /CD8表型没有改变。ERα- / - 小鼠骨髓细胞数稍有增加 ,而骨髓的原 /前 (pro/pre)B淋巴细胞 (B2 2 0low/IgM- )和成熟的B淋巴细胞数减少 ,而ERβ- / - 小鼠原 /前B淋巴细胞总数在骨髓和脾脏都高于野生型。ERβ- / - 小鼠还表现出髓样细胞增生性疾病 ,伴随淋巴细胞危像 ,和人慢性髓样淋巴细胞白血病相似 ,提示ERβ有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对ER基因多态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易感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造血干细胞 胸腺 自身免疫性疾病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69
9
作者 张庆红 张克民 谷洪燕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777-1779,共3页
目的:研究与分析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 目的:研究与分析麝香保心丸与瑞舒伐他汀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与观察组5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情况、血脂水平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10.02±4.53)m Pa·s、血浆黏度(1.78±0.02)m Pa·s、纤维蛋白含量(2.32±1.54)g/L、TC(6.57±1.84)mmol/L、TG(2.78±1.05)mmol/L、LDL-C(1.65±0.51)mmol/L、HDL-C(1.42±0.40)mmol/L、IL-1(30.82±7.69)mmol/L、IL-6(36.05±8.25)mmol/L、IL-10(33.35±5.27)mmol/L、TNF-α(38.75±6.40)mmol/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全血黏度(12.19±5.02)m Pa·s、血浆黏度(2.33±0.09)m Pa·s、纤维蛋白含量(3.32±1.38)g/L、TC(8.46±1.55)mmol/L、TG(3.30±1.09)mmol/L、LDL-C(2.33±0.38)mmol/L、HDL-C(3.05±0.44)mmol/L、IL-1(44.68±9.37)mmol/L、IL-6(49.96±9.96)mmol/L、IL-10(44.67±6.52)mmol/L、TNF-α(48.32±8.7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其血流变及心肌功能,同时还有较优的降脂及抗炎作用,应用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麝香保心丸 冠心病心绞痛 瑞舒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集合预报中的不确定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庆红 张春喜 +1 位作者 张中锋 万齐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1-706,共6页
综合考虑了数值天气预报过程中的两种不确定性:初值和模式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个拥有20个成员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来模拟1997年热带气旋Danny的路径和对流系统.发现模拟气旋路径的集合平均误差在12h以后比所有成员的误差都小.通过考察... 综合考虑了数值天气预报过程中的两种不确定性:初值和模式的不确定性,建立了一个拥有20个成员的中尺度集合预报系统来模拟1997年热带气旋Danny的路径和对流系统.发现模拟气旋路径的集合平均误差在12h以后比所有成员的误差都小.通过考察模拟结果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敏感性,发现两种不确定性在模拟中都很重要,但不同的不确定性对模拟结果的贡献是不同的.初值的不确定性主要影响模式积分的前12h,模式的不确定性在整个积分过程中始终存在.不确定性最敏感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气旋附近的强天气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集合预报 不确定性 初值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分布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庆红 陈亚琼 +3 位作者 胡玉珍 张万会 陈健康 王复周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2-353,T014,共3页
目的 观察ERα和 β两个亚型在大鼠垂体前叶的表达及两者是否共存。  方法 用种属特异性抗体 (兔抗大鼠ERα和羊抗大鼠ERβ抗体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ERα免疫反应物质位于细胞核内 ,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和后... 目的 观察ERα和 β两个亚型在大鼠垂体前叶的表达及两者是否共存。  方法 用种属特异性抗体 (兔抗大鼠ERα和羊抗大鼠ERβ抗体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结果 ERα免疫反应物质位于细胞核内 ,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和后叶 ,中间叶极少。ERβ免疫反应物质位于胞浆和胞膜 ,其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垂体前叶和中间叶 ,后叶不表达。ERα和ERβ可共存于同一细胞。 结论 ERα和ERβ在大鼠垂体前叶分布不同 ,但部分细胞有共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在大鼠垂体的表达及其调控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庆红 朱运龙 +4 位作者 张万会 陈健康 胡玉珍 王高峰 王复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大鼠垂体的分布 ,并初步探讨其调控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结果 :①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和后叶有丰富的ERα阳性细胞 ,ERα在出生 3d即有表达 ,一... 目的 :观察雌激素受体α(ERα)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大鼠垂体的分布 ,并初步探讨其调控因素。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代细胞培养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结果 :①正常大鼠垂体前叶和后叶有丰富的ERα阳性细胞 ,ERα在出生 3d即有表达 ,一月龄大鼠己达到成年大鼠水平 ;②卵巢切除大鼠ERα表达减少 ,补充雌激素后其表达有所增高 ,但仍末达到正常水平 ;③动情期大鼠垂体前叶ERα表达最高 ,动情后期逐渐减少 ,动情间期达最低值 ;④白细胞介素 2可促进ERα表达 ,但雌激素在离体情况下未能促进其表达 ;⑤Tamoxifen可能通过阻断ERα表达而导致垂体细胞死亡。结论 :ERα作为信号转导通路的重要环节 ,在垂体细胞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Α 垂体 免疫组织化学 信导转导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3
作者 张庆红 郭春蕊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共11页
由于热带海洋上观测资料的稀缺和热带气旋系统本身发生发展的复杂性,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的研究领域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工作者们利用有限的船舶、探空仪、雷达、卫星、飞机等观测资料以及数值天气模式,对热带... 由于热带海洋上观测资料的稀缺和热带气旋系统本身发生发展的复杂性,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的研究领域至今仍然存在很多未解之谜。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工作者们利用有限的船舶、探空仪、雷达、卫星、飞机等观测资料以及数值天气模式,对热带气旋生成的气候背景场、扰动源和触发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介绍了近50年来国内外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指出热带气旋生成机制研究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同时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气旋 生成 气候背景场 扰动源 触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垂体前叶中一些免疫内分泌物质的共存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庆红 胡玉珍 +3 位作者 陈亚琼 张万会 陈健康 王复周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0-351,T005,共3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2 (IL 2 )以及其受体和雌激素受体 (ERα或 β)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共存。  方法用种属特异性抗体 (兔抗大鼠ERα或IL 2Rβ,羊抗大鼠ERβ或IL 2抗体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  结果 在大鼠垂体前叶有ERα、ER...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2 (IL 2 )以及其受体和雌激素受体 (ERα或 β)在大鼠垂体前叶的共存。  方法用种属特异性抗体 (兔抗大鼠ERα或IL 2Rβ,羊抗大鼠ERβ或IL 2抗体 )进行免疫细胞化学双重染色。  结果 在大鼠垂体前叶有ERα、ERβ、IL 2和IL 2Rβ免疫反应细胞 ,ERα位于胞核内 ,IL 2和ERβ免疫反应物质位于胞浆内 ,IL 2Rβ位于胞膜。ERα或 β和IL 2共存于同一细胞 ,ERα和IL 2Rβ无共存 ,而ERβ和IL 2Rβ共存。  结论 在大鼠垂体前叶ER和IL 2以及膜受体IL 2Rβ和核受体ERβ共存于同一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 雌激素受体 白细胞介素2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受体样免疫反应性细胞在大鼠脑内的分布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庆红 张万会 +2 位作者 朱运龙 陈健康 王复周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305,I003,I004,共5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 受体(IL-6R和gp130)免疫反应性细胞在大鼠脑内的分布。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IL-6R免疫反应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视前区、腹内侧核、室旁核和弓状核;在海马,IL-...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 受体(IL-6R和gp130)免疫反应性细胞在大鼠脑内的分布。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IL-6R免疫反应性细胞主要分布在下丘脑的视前区、腹内侧核、室旁核和弓状核;在海马,IL-6R阳性细胞呈强阳性,密集分布于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CA1 ~CA2 锥体细胞层;在大脑皮层、嗅结节、丘脑腹内侧核、终纹床核等处也有IL-6R阳性细胞。gp130 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下丘脑的室周核、室旁核的内侧小细胞部、弓状核及视上核,在大脑皮层也有gp130 阳性大锥体细胞的分布。gp130 阳性细胞亦见于尾壳核、杏仁核区、终纹床核,在海马结构内的gp130 阳性细胞较IL-6R染色较浅。此外,IL-6 两种受体亚单位的免疫反应性细胞也散在分布于小脑皮层、小脑外侧核以及延髓/脑干。结论 在大鼠脑内广泛分布着IL-6 两种受体亚单位的免疫反应性细胞,提示IL-6 及其受体可能具有重要的神经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IL-6R GP130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对大鼠垂体前叶细胞雌激素受体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庆红 朱运龙 +3 位作者 胡玉珍 张万会 陈健康 王复周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87-490,共4页
采用原代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免疫组织 (细胞 )化学和半定量反转录 PCR方法 ,观察白细胞介素2 (IL 2 )对大鼠垂体前叶雌激素受体 (ER)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IL 2和ER在大鼠垂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在大鼠垂体前... 采用原代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结合免疫组织 (细胞 )化学和半定量反转录 PCR方法 ,观察白细胞介素2 (IL 2 )对大鼠垂体前叶雌激素受体 (ER)蛋白含量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IL 2和ER在大鼠垂体前叶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在大鼠垂体前叶细胞有IL 2受体表达。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 ,IL 2能增加ERα蛋白含量 ,促进ERα基因表达 ,而对ERβ的作用正好相反。rhIL 2 (10 μg/L)作用 48h后 ,ERα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值从 48 740±4 5 6 7增高到 81 188± 6 6 19,ERβ从 10 2 5 6 0± 6 2 5 0减少到 72 718± 7 6 2 3 ;ERα/β actinmRNA比值从 0 15 11增加到 0 4334,ERβ/β actinmRNA比值从 0 382 2降低到 0 15 2 8。结果表明 :在无血清细胞培养条件下 ,IL 2可影响大鼠垂体前叶ERα和ERβ蛋白水平和基因表达 ,提示在大鼠垂体前叶IL 2对ER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雌激素受体 信号转导 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膏方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庆红 武雯华 张庆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8-19,共2页
目的:讨论中药膏方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方法:中药膏方是按中医理论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服用膏方者治疗和保健的需求,组成一个适宜于制备膏剂的方子,经过备料、浸泡、煎煮、过滤、沉淀、压榨、浓缩、收膏、盖装、凉膏、包... 目的:讨论中药膏方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时注意的问题。方法:中药膏方是按中医理论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服用膏方者治疗和保健的需求,组成一个适宜于制备膏剂的方子,经过备料、浸泡、煎煮、过滤、沉淀、压榨、浓缩、收膏、盖装、凉膏、包装等十一道工序加工成膏剂,统称为膏方。定制中医膏方因人而异,一人一方、一方一锅,量身订做。结果:膏方作业传统的中药制剂备受人们喜爱,然而膏方制备和服用方法不当对其功效有直接的影响。结论:该文对中药膏方的制备工艺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方 制备工艺 临床应用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istein对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庆红 胡玉珍 +1 位作者 周士胜 王复周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1-54,共4页
应用细胞培养、3H TdR掺入、流式细胞和电镜技术 ,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抑制剂genistein对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和垂体瘤细胞株AtT 2 0增殖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 :genistein作用 48h后可明显抑制正常大鼠垂体前叶... 应用细胞培养、3H TdR掺入、流式细胞和电镜技术 ,观察酪氨酸蛋白激酶 (PTK)抑制剂genistein对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和垂体瘤细胞株AtT 2 0增殖的影响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结果显示 :genistein作用 48h后可明显抑制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和垂体瘤细胞株AtT 2 0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 ,5 0和 10 0 μmol/Lgenistein可将AtT 2 0细胞阻断于G0 /G1期及G2 /M期 ,并出现凋亡峰 ,凋亡率分别达 19 9%和 36 4%。电镜照片显示有凋亡细胞。结果表明 ,PTK抑制剂可以明显抑制正常大鼠垂体前叶细胞和垂体瘤细胞株AtT 2 0的增殖 ,并诱导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垂体 增殖 凋亡 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前叶细胞 垂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对大鼠脾脏单核细胞衍生的树突状细胞分化和功能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庆红 曹军 +4 位作者 胡玉珍 黄艳红 吕顺艳 韦耿泽 赵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 :研究雌激素是否可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 (DC)而调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EAE)大鼠的免疫应答。方法 :在细胞因子和不同浓度的 17β 雌二醇存在下 ,从大鼠脾脏单核细胞培养DC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 ,通过抗原提呈实... 目的 :研究雌激素是否可通过影响树突状细胞 (DC)而调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EAE)大鼠的免疫应答。方法 :在细胞因子和不同浓度的 17β 雌二醇存在下 ,从大鼠脾脏单核细胞培养DC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 ,通过抗原提呈实验观察雌二醇处理的DC(E2 DC)抗原提呈能力是否改变。用含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6 8- 86)的佐剂免疫大鼠 ,观察皮下或静脉注射E2 DC对EAE大鼠免疫应答是否有影响。结果 :17β 雌二醇可加速DC分化 ,特征性表现为CD11c、共刺激分子B7 2和CD40的上调 ,而抗原提呈能力未有改变。在DC和T细胞共培养的上清液中 ,IFN γ分泌下降而IL 10水平升高。给免疫 5d的EAE大鼠静脉注射E2 DC ,可激活淋巴结细胞的免疫应答 ,如提高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因子产生 ,而脾脏产生MBP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数量减少。结论 :雌激素能影响DC的分化和功能 ,导致Th2细胞因子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症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膜炎 树突状细胞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髓芯减压骨形态发生蛋白填塞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庆红 张克民 高建军 《中医正骨》 2007年第8期10-11,共2页
为探讨应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并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配合自拟补肾活血生骨丸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采用髓芯减压术腔内填塞BMP,术后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6例(治疗组),并与同期单纯应用髓芯减压术治疗的25例(西医组)进行对... 为探讨应用股骨头髓芯减压并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配合自拟补肾活血生骨丸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效果。采用髓芯减压术腔内填塞BMP,术后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26例(治疗组),并与同期单纯应用髓芯减压术治疗的25例(西医组)进行对照研究。经2.5~4.5年,平均3.6年的随访,治疗组优良率为79.49%,对照组为62.86%。表明股骨头髓芯减压骨形态发生蛋白植入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髓芯减压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坏死 髓芯减压 骨形态发生蛋白 补肾活血生骨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