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海拔高速运行高铁车顶绝缘子风压分布及海拔修正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劲 杨松澎 +3 位作者 万小东 蒋兴良 胡建林 胡琴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5-433,共9页
车顶绝缘子是高铁动车组列车重要的组成部件,高海拔地区运行中车顶绝缘子在高速气流作用下周围风压分布形成负压区导致其综合气压远低于实际海拔对应的气压进而影响车顶绝缘子电气性能。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 车顶绝缘子是高铁动车组列车重要的组成部件,高海拔地区运行中车顶绝缘子在高速气流作用下周围风压分布形成负压区导致其综合气压远低于实际海拔对应的气压进而影响车顶绝缘子电气性能。该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建立仿真模型,分析高速气流作用下车顶绝缘子周围风压分布特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高海拔高速气流综合作用下车顶绝缘子电气强度修正方法。结果表明:车顶绝缘子的风压低值分布在侧风面伞裙根部(大伞在下表面根部,小伞在上表面根部);迎风面风压、背风面和侧风面风压的绝对值都随风速的增大呈指数增长,且海拔越低,增长越快;攻角为80°左右时将形成更明显的低压区;海拔4000m、运行速度为360km/h综合作用下车顶绝缘子形成负压相当于4599米海拔对应的气压,车顶绝缘子外绝缘修正应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顶绝缘子 海拔 风速 攻角 风压 海拔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记忆合金双程形状记忆效应的导线雾凇防冰方法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曾伟 蒋兴良 +2 位作者 杨国林 潘碧宸 张志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174-2183,共10页
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外学者对抑制导线覆冰的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基于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保持不同形状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提出在导线表面布置形状记忆合金,利用其形状变化改变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抑... 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外学者对抑制导线覆冰的方法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基于形状记忆合金在不同温度下保持不同形状的双程形状记忆效应,提出在导线表面布置形状记忆合金,利用其形状变化改变导线表面电场强度抑制导线覆冰的方法,实现输电线路不停电非人工干预式防冰。建立布置形状记忆合金导线的三维模型,并仿真分析其表面电场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形状记忆合金形变量增大,导线表面电场强度逐渐增大。用两端向上弯曲的圆柱形铝条代替形状发生变化后的形状记忆合金,将其布置在LGJ-150/25导线表面,在重庆大学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野外自然覆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导线表面布置代替形变后的记忆合金的铝条能够抑制导线的雾凇覆冰,且在导线初始表面电场强度为10 kV/cm时,效果最佳,覆冰质量和厚度分别降低了57.1%和4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程形状记忆效应 电场强度 非人工干预式 防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地区隧道净空绝缘间隙修正
3
作者 蒋兴良 胡松林 +3 位作者 杨国林 李雨泰 张志劲 胡建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89-3597,共9页
高原地区雷害频繁,电气外绝缘性能降低。修建高原铁路隧道需要对隧道净空绝缘间隙进行修正,其中隧道-架空接触网气隙间距是确定隧道净空间隙的重要依据,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是确定该气隙最小间距的控制因素。国内外现有高海拔修正系列标准... 高原地区雷害频繁,电气外绝缘性能降低。修建高原铁路隧道需要对隧道净空绝缘间隙进行修正,其中隧道-架空接触网气隙间距是确定隧道净空间隙的重要依据,雷电冲击放电电压是确定该气隙最小间距的控制因素。国内外现有高海拔修正系列标准均不适用于3000 m以上地区,考虑放电基本特性和原理,在人工气候实验室搭建铁路隧道的典型结构,并模拟高原地区气候特点,研究300~700 mm 5个短间隙在243~4000 m 5个海拔条件下的正、负极性雷电冲击放电特性。基于大气实际参数提出了3种隧道净空绝缘间隙修正方法,建议在2、3、4 km海拔处分别按照340、390、440 mm进行隧道-架空接触网绝缘间隙修正,从而确定最小隧道净空高度。该方法可为高海拔地区铁路的电气化设计和改造提供指导,具有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隧道净空 空气绝缘间隙 雷电冲击放电 修正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单导线覆冰形状对直流大电流融冰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国林 蒋兴良 +2 位作者 王茂政 胡建林 张志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16-2924,共9页
直流大电流融冰是输电线路冰灾防御的有效手段。根据实际运行条件下输电线路单导线覆冰形状在导线各处不一的情况,计算分析单导线圆形覆冰和翼形覆冰的直流大电流融冰时间。计算结果表明,翼形冰融冰时间仅为圆形冰融冰时间的10%左右。... 直流大电流融冰是输电线路冰灾防御的有效手段。根据实际运行条件下输电线路单导线覆冰形状在导线各处不一的情况,计算分析单导线圆形覆冰和翼形覆冰的直流大电流融冰时间。计算结果表明,翼形冰融冰时间仅为圆形冰融冰时间的10%左右。在重庆大学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对LGJ—300/50和LGJ—400/35两种型号单导线进行直流大电流融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LGJ—300/50导线翼形冰融冰时间为圆形冰融冰时间的10.6%,LGJ—400/35导线翼形冰融冰时间为圆形冰融冰时间的8.3%。基于此,该文提出抑制导线形成圆形冰促使其生长为翼形冰可降低直流大电流融冰时间,减少融冰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圆形冰 翼形冰 融冰时间 直流大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污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时频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东东 罗威 +2 位作者 黄宵宁 张志劲 韩学春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73-2886,共14页
恶劣气象条件地区的污闪事故时有发生,而目前对污秽外绝缘放电机制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为揭示污秽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污闪预警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染污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波形监测试验,重点研究了空间... 恶劣气象条件地区的污闪事故时有发生,而目前对污秽外绝缘放电机制的理解还不够全面。为揭示污秽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污闪预警方法。在前期研究基础上,开展了染污绝缘子放电空间电场波形监测试验,重点研究了空间电场波形的时频特征参量。对于时域特征,对空间电场信号有效值、峰峰值、峰值因子三个时域特征量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其与盐密、绝缘子闪络状态的关系;对于频域特征,对空间电场信号进行傅里叶分解,获得了不同试验条件下的频谱图,发现发生闪络时,绝缘子空间电场信号中谐波分量占比升高,并提出可用三次谐波因子来描述绝缘子污闪放电发展程度。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揭示污闪放电机制,并为解决恶劣环境下输电线路污闪预警的实际工程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秽 非接触式监测 空间电场 时频特性 污闪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分析的输电线路覆冰微地形分类识别及验证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邓颖 蒋兴良 +2 位作者 张志劲 曾蕴睿 马龙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971-4980,共10页
普遍存在的微地形小气候是导致输电线路覆冰的严重隐患,但目前的微地形定义仍为模糊的描述性定义,现有的量化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大量观测样本和经验知识。为此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覆冰灾害故障统计数据,提... 普遍存在的微地形小气候是导致输电线路覆冰的严重隐患,但目前的微地形定义仍为模糊的描述性定义,现有的量化分类方法主要依赖于大量观测样本和经验知识。为此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和覆冰灾害故障统计数据,提取地形特征线和地形表面参数,提出了微地形的分类识别条件。根据各类微地形的地理特征边界条件构建了简化地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风洞试验对分类识别条件进行验证,模拟计算不同微地形条件下的微气象特征,验证了覆冰微地形识别条件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覆冰微地形通常为连续分布,较少孤立存在,且容易出现多种类型微地形同时存在的复杂微地形;符合识别条件的典型覆冰微地形具有明显的微气象特征,迎风入口处受到的影响最明显,除垭口微地形外最大风加速效应均出现在山顶位置。该方法克服了聚类法在地理意义上的不可描述性,降低了样本依赖性,为缺乏覆冰观测条件的输电线路提供了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覆冰微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地形特征 计算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单导线自由扭转覆冰动态仿真研究
7
作者 杨国林 蒋兴良 +2 位作者 廖乙 胡建林 张志劲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4079-4089,共11页
输电线路冰灾长期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结合输电线路实际覆冰情况,建立准确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模型对电网冰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模型多忽略了输电线路自由扭转覆冰过程。该文基于野外自然环境下输电线路单导... 输电线路冰灾长期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结合输电线路实际覆冰情况,建立准确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模型对电网冰灾防御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的输电线路覆冰增长模型多忽略了输电线路自由扭转覆冰过程。该文基于野外自然环境下输电线路单导线自由扭转覆冰的观测结果,建立了反映导线自由扭转覆冰动态过程的仿真分析模型。在重庆大学雪峰山能源装备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GJ50导线自由扭转覆冰实验,将实验结果与数值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线扭转角度和单位覆冰质量沿单导线中心点对称分布;仿真获得的导线覆冰形状与实际情况吻合;导线扭转角度和单位覆冰质量仿真值与测量值误差平均值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导线 扭转覆冰 数值仿真 野外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天气的区域电网负荷预测
8
作者 董莉娜 张志劲 王茂政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0,共8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要日益增加,但是在电网运行中,常常会出现电力产能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就必须掌握各种区域电网负荷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论文对重庆市区供电分公司供电区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要日益增加,但是在电网运行中,常常会出现电力产能过剩或者不足的情况,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就必须掌握各种区域电网负荷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论文对重庆市区供电分公司供电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进行预测,提出一种预测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的方法,即一种基于前12个月历史天气条件和区域电网负荷关联关系的多元非线性拟合的特征参数因子曲线的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建立基于不同算法的多种预测模型,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的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精度高,与实际区域电网负荷之间的误差小,对于区域电网中长期负荷预测分析具有重要参考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负荷预测 归一化 多元非线性拟合 历史天气条件 区域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锌线夹大气腐蚀温升特性及表征特征量研究
9
作者 廖乙 蒋兴良 +2 位作者 赵嘉诚 张志劲 黄武鸿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7592-7604,共13页
大气化合物会腐蚀输电线路的镀锌线夹,造成不可逆损伤,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及时且准确地评估其腐蚀状态对输电线路运维具有重要意义。带电条件下,不同状态的线夹温升各异,可利用该特性进行腐蚀程度判断和定级。该文以镀锌并沟线夹为... 大气化合物会腐蚀输电线路的镀锌线夹,造成不可逆损伤,严重威胁电网安全运行。及时且准确地评估其腐蚀状态对输电线路运维具有重要意义。带电条件下,不同状态的线夹温升各异,可利用该特性进行腐蚀程度判断和定级。该文以镀锌并沟线夹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室加速腐蚀试验与热循环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线夹在不同电流下被不同酸碱度、不同浓度腐蚀液腐蚀时,其外表面的腐蚀过程及温升特性。基于试验结果,定义表征腐蚀程度的特征量k,给出k值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酸性和碱性环境腐蚀过程类似,但酸性产物会加重腐蚀,碱性产物对铝层有保护作用,盐雾腐蚀性最低,线夹在酸、碱和盐性环境中温升也逐渐降低;同一腐蚀环境中,溶液电导率和电流与线夹表面温升呈正相关。提取的k值可客观地量化镀锌线夹腐蚀程度,基于此提出了腐蚀定级方法和便于工程应用的拟合方程。该文可为镀锌线夹实际腐蚀检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镀锌线夹 加速腐蚀试验 温升 红外热成像 腐蚀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 kV复合避雷器组合绝缘子雷电冲击污闪特性及模型
10
作者 乔新涵 张志劲 +2 位作者 蒋正龙 蒋兴良 庞国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6932-6940,共9页
雷击与污秽会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因此,该文对具有雷电防护功能的复合避雷器组合绝缘子的冲击污闪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适用于组合绝缘子的冲击电压闪络模型;其次,以双指数波形为输入,基于双指数函数与伏秒特性交点法建立了组... 雷击与污秽会威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因此,该文对具有雷电防护功能的复合避雷器组合绝缘子的冲击污闪模型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适用于组合绝缘子的冲击电压闪络模型;其次,以双指数波形为输入,基于双指数函数与伏秒特性交点法建立了组合绝缘子冲击闪络电压与电弧路径计算模型,并从迭代求解变量U(冲击闪络电压)出发,将单方程两未知量问题转换为单未知量的非线性方程求解问题以实现模型求解;最后,进行了复合避雷器组合绝缘子雷电冲击污闪试验。研究发现,复合避雷器组合绝缘子闪络路径分为绝缘和间隙两类,且随着等值附盐密度在0.03~0.2 mg/cm^(2)范围内增加,污闪电压在90.79~97.15 kV之间先增加后降低,并对闪络电压随着等值附盐密度增加呈现非单调递增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对该文所提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基于交点法的冲击闪络电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最大误差为8.1%,平均误差为4.5%,且可以判断电弧路径的位置。该文揭示了复合避雷器组合绝缘子特殊的放电特性,研究结果可为组合绝缘子的设计、优化及运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避雷器 组合绝缘子 电弧路径 污闪特性 闪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雷电绕击防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184
11
作者 张志劲 司马文霞 +2 位作者 蒋兴良 孙才新 舒立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6,共6页
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是雷击闪络,这与线路现有雷击跳闸模型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关。文中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对高杆塔下击距系数进行研究,利用自编程序仿真,结果表明击距系数随着杆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雷电流幅值对击... 输电线路跳闸的主要原因是雷击闪络,这与线路现有雷击跳闸模型与线路实际运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有关。文中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对高杆塔下击距系数进行研究,利用自编程序仿真,结果表明击距系数随着杆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雷电流幅值对击距系数没有影响,利用线性拟合方式得击距系数β与杆塔高度H的关系式为:β=1.18?H/108.69。引入击距系数,提出利用改进的电气几何模型对超特高压线路绕击耐雷性能进行分析,并以500kV鸭福线路为例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根据文中仿真模型所推导的β公式计算该线路的跳闸率与实际线路运行情况比较吻合。同时,分析了杆塔高度、地面倾角、线路保护角、线路绝缘强度等对输电线路绕击耐雷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特高压输电线路 雷电绕击 防护性能 耐雷性 击距系数 避雷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2
作者 张志劲 孙才新 +2 位作者 蒋兴良 舒立春 胡建林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68-72,共5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用于评估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以某220kV实际线路为例对各种措施进行综合评估和计算,得到了该线路防雷改造方案的优先次序:降低接地电阻、架设耦合... 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用于评估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以某220kV实际线路为例对各种措施进行综合评估和计算,得到了该线路防雷改造方案的优先次序:降低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增加避雷线根数、安装线路型避雷器、增加两片绝缘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高电压技术 防雷保护 层次分析法 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秽不均匀度对XP-160绝缘子串交流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志劲 刘小欢 +2 位作者 蒋兴良 袁超 胡建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0-286,共7页
实际运行中的绝缘子上/下表面的污秽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对不均匀污秽下绝缘子的污闪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片XP-160标准瓷绝缘子串在污秽分布不均匀时的交流闪络特性进行试验,得到了不同盐密、不同污秽不均匀度(上、下表面盐密比,T... 实际运行中的绝缘子上/下表面的污秽分布并不是均匀的,因此对不均匀污秽下绝缘子的污闪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7片XP-160标准瓷绝缘子串在污秽分布不均匀时的交流闪络特性进行试验,得到了不同盐密、不同污秽不均匀度(上、下表面盐密比,T/B)下的绝缘子串闪络特性。对不同污秽不均匀度下表面污层电导和泄漏电流与绝缘子串污闪电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盐密和污秽不均匀度对绝缘子串的污闪电压都有影响,且两者的影响互相独立;绝缘子串的污闪电压会随着T/B的减小而增大;7片XP-160绝缘子串的污闪电压(Uf)与附盐密度(ρSDD)、T/B分别满足幂函数和对数函数关系,通过数据拟合得到污秽影响特征指数b及不均匀污秽下修正系数C分别为0.365和0.501;不均匀污秽下,绝缘子表面污层电阻增大是导致XP-160绝缘子串交流污闪电压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闪 泄漏电流 附盐密度 污秽不均匀度 闪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电场的零值绝缘子检测技术研究
14
作者 张东东 常泽中 +2 位作者 万武艺 张志劲 陈久林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1,共9页
采用电场法可检测出绝缘子串零值片,而现有技术通常通过扫测整串绝缘子的电场分布曲线来找出绝缘子串零值片,这一方法操作难度大、效率低。文中提出通过探测绝缘子局部电场的方法来识别零值绝缘子,首先建立零值绝缘子检测仿真模型,得到... 采用电场法可检测出绝缘子串零值片,而现有技术通常通过扫测整串绝缘子的电场分布曲线来找出绝缘子串零值片,这一方法操作难度大、效率低。文中提出通过探测绝缘子局部电场的方法来识别零值绝缘子,首先建立零值绝缘子检测仿真模型,得到含检测装置的绝缘子串电场畸变特性;然后,通过该特性获得零值片的局部电场识别判据;最后,通过设计传感器、探测装置验证仿真结果,并实现零值绝缘子的点测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阵列电场法可以实现零值绝缘子检测。装置长度应大于电场的畸变区间长度,对于文中研究对象可取130 mm;识别判据为探头1、3变化率小于10%,探头2偏差率小于50%。检测时,对于高压端和中压端,检测装置应为正对钢脚,在低压端应为正对伞裙。研究结果可为输配电外绝缘智慧运维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电检测 绝缘子 零值 电场 阵列传感器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气压下特高压直流污秽复合绝缘子覆冰闪络特性 被引量:29
15
作者 张志劲 蒋兴良 +3 位作者 孙才新 舒立春 苑吉河 王波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2,共6页
复合绝缘子耐污性能好,我国在建的云广±800kV直流特高压线路将采用复合绝缘子,但该线路面临覆冰和高海拔的影响。该文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海拔的低气压研究了2种不同伞型结构的染污复合绝缘子直流冰闪特性。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复... 复合绝缘子耐污性能好,我国在建的云广±800kV直流特高压线路将采用复合绝缘子,但该线路面临覆冰和高海拔的影响。该文在人工气候室模拟高海拔的低气压研究了2种不同伞型结构的染污复合绝缘子直流冰闪特性。结果表明:特高压直流复合绝缘子冰闪电压随冰厚和污秽程度增加均呈幂函数规律下降,2种绝缘子冰厚影响特征指数分别为0.246、0.212,污秽影响特征指数则分别为0.1742、0.1784。而冰闪电压与高海拔低气压之间满足幂函数关系,其气压影响特征指数与绝缘子型式、覆冰状态和覆冰量、污秽程度等有关。在中等覆冰条件下,五三型结构复合绝缘子具有较好的覆冰电气性能。在严重覆冰条件下,复合绝缘子伞裙结构对直流冰闪电压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特高压 复合绝缘子 直流 覆冰闪络 低气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秽成分对XP-160绝缘子串交流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8
16
作者 张志劲 张东东 +3 位作者 袁超 蒋兴良 刘小欢 胡建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70-1976,共7页
为研究不同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以XP-160标准瓷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污秽试验测量了不同盐密、不同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闪络电压和积分电导率,分析了盐密以及污秽成分对2者的影响,并得到了其污闪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 为研究不同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污闪特性,以XP-160标准瓷绝缘子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污秽试验测量了不同盐密、不同污秽成分下绝缘子的闪络电压和积分电导率,分析了盐密以及污秽成分对2者的影响,并得到了其污闪特性。结果表明:随着NaCl质量分数的减小和CaSO4质量分数的增加,绝缘子串闪络电压将明显提高;当可溶性物质污秽密度一定时,随着污秽成分中CaSO4质量分数的增加,积分电导率值减小;根据不同污秽成分对电导率的贡献,混合盐换算为等价的NaCl无法完全解释污秽成分对绝缘子污秽闪络电压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自然污秽测试时需考虑不同成分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对电弧发展影响等因素。该研究结果可供输电线路外绝缘的设计和选择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污秽成分 污层电导率 积分电导率 闪络电压 等值盐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39
17
作者 张志劲 蒋兴良 孙才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40,共6页
文章综述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对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的研究状况,包括污秽绝缘子运行状态的表征方法、污秽绝缘子闪络电压与污秽或气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绝缘子污秽特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污秽绝缘子人工试验方... 文章综述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对污秽绝缘子闪络特性的研究状况,包括污秽绝缘子运行状态的表征方法、污秽绝缘子闪络电压与污秽或气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尚未解决的问题。同时对未来绝缘子污秽特性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污秽绝缘子人工试验方法、低气压、覆冰(雪)、酸雨(雾)等复杂环境下的长串绝缘子闪络特性、污秽等级划分的修订等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秽绝缘子 闪络特性 研究现状 高电压与绝缘 技术 输电线路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流输电导线覆冰增长及临界防冰电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志劲 黄海舟 +2 位作者 蒋兴良 孙才新 胡建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9-475,共7页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荷载和导线覆冰后舞动产生的荷载均可能引起倒塔或导线断线事故,从而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此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开展不同型号导线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覆冰增长和临界防冰电流试验研究,得到不同条件下导线覆... 输电线路导线覆冰荷载和导线覆冰后舞动产生的荷载均可能引起倒塔或导线断线事故,从而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为此在大型多功能人工气候室开展不同型号导线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覆冰增长和临界防冰电流试验研究,得到不同条件下导线覆冰增长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分析影响其覆冰增长和临界防冰电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运行电流可延缓导线的覆冰增长;同等覆冰条件下,直径小的导线覆冰增长较快;环境温度和风速对导线覆冰增长均有明显影响,且环境温度将决定导线表面的覆冰类型;导线运行电流达到一定值可使其不覆冰且临界防冰电流值与气象参数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导线覆冰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 交流 覆冰 增长过程 温度 风速 防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参数对绝缘子表面覆冰增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志劲 蒋兴良 +3 位作者 胡建林 申强 陈凌 刘贵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418-2423,共6页
覆冰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覆冰机理、增长过程和覆冰闪络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绝缘子覆冰增长预测模型及相关试验研究甚少,因此开展了LXP-160玻璃绝缘子在不同覆冰环境参数下其表面覆冰增长的试验研究,分析... 覆冰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国内外对输电线路覆冰机理、增长过程和覆冰闪络特性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绝缘子覆冰增长预测模型及相关试验研究甚少,因此开展了LXP-160玻璃绝缘子在不同覆冰环境参数下其表面覆冰增长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温度、水滴颗粒直径(MVD)、风速等对绝缘子表面覆冰增长的影响,得到了采用旋转监测导体覆冰厚度d1、绝缘子表面覆冰厚度d或绝缘子覆冰质量m来表征绝缘子的覆冰程度之间的等价性关系。结果表明:水滴颗粒直径、风速越大或温度越低,绝缘子表面覆冰增长越快,其冰棱越长且越粗;温度对绝缘子覆冰类型有影响,当风速小于0.5m/s、液态水质量浓度110g/m3,MVD为130μm,温度小于-8°C时,绝缘子表面覆冰类型为雨凇,温度为-11°C时,绝缘子表面覆冰类型为硬雾凇;d1、d和m之间关系为d=0.684d11.09和m=0.828lnd1-1.186。研究结果可为揭示绝缘子覆冰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子 环境参数 覆冰类型 覆冰增长 覆冰质量 覆冰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XLPE电缆电树枝特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刘亚茹 张雨若 +5 位作者 郭子晗 万武艺 程艺茹 张志劲 马壮 张东东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9-288,共10页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绝缘电缆受长期热老化的影响,其理化特性和介电性能会发生改变,影响电树枝的生长过程等电学行为。该文研究热老化对XLPE电缆绝缘电树枝生长特性的影响。对加速热老化样品进行电树枝生长试验... 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绝缘电缆受长期热老化的影响,其理化特性和介电性能会发生改变,影响电树枝的生长过程等电学行为。该文研究热老化对XLPE电缆绝缘电树枝生长特性的影响。对加速热老化样品进行电树枝生长试验,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测试和宽频介电谱测试研究XLPE材料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重结晶反应和热氧反应是导致结晶度J_(c)和羰基指数Q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XLPE中的极性分子发生变化,使介电参数呈先缓慢下降,后迅速上升的趋势。研究还发现热老化评价指标J_(c)、ε_(r)和tanδ与电树枝生长速率G_(10)(10 kV时电树枝的生长速率)、G_(12)(12 kV电树枝的生长速率)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通过多项式拟合分析,在G_(10)、G_(12)与热老化评价指标之间建立等效关系。该研究在已知XLPE材料理化特性和介电性能的前提下,可判断XLPE电缆材料电树枝老化程度,为电缆绝缘和寿命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热老化 理化特性 介电性能 电树枝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