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三维有限元分析多孔钽块植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生物力学改变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怡元 冯尔宥 +4 位作者 林飞太 陈日齐 苏君 王武炼 李平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3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的生物力学行为;总结最合适的钽块大小、植入位置和植入试验股骨头模型后防止塌陷的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人右侧股骨为研究对象,经层厚2.0mm的螺旋CT扫描得各断面图象,输入计算机识别和提... 目的对比研究3种治疗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法的生物力学行为;总结最合适的钽块大小、植入位置和植入试验股骨头模型后防止塌陷的效果。方法选择健康成人右侧股骨为研究对象,经层厚2.0mm的螺旋CT扫描得各断面图象,输入计算机识别和提取股骨轮廓并行三维重建。按生理状态下股骨力载荷的三维空间分布,施加髋关节接触力1620N,外展肌合力1061N,髂胫束力1720N。对股骨头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求出股骨头受力模型在3种不同处理方法下,不同直径和形状钽金属植入股骨头模型后股骨头负重区表面的塌陷值。结果髓芯减压+植骨+钽块植入组防止股骨头塌陷效果较髓芯减压+植骨组、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组有明显改善,而髓芯减压+植骨组与髓芯减压+植骨+钽棒植入组随坏死角度增大后无明显差异。结论植入钽金属块后尽可能靠近负重区关节面对股骨头予以支撑,能有效阻止和限制坏死继续进展;植骨加钽棒植入在小范围坏死时尚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当坏死范围增大后不能增加股骨头的机械支撑力;钽金属块植入组治疗股头缺血性坏死明显优于钽金属棒植入组;钽块的最佳植入位置在股骨头负重区正下方软骨板下0~3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钽块 生物力学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建髋臼前后柱完整性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怡元 李超雄 +3 位作者 林焱斌 蔡崇旺 刘毓顺 陈日齐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9期607-609,共3页
目的 运用平面有限元及光弹实验原理,研究髋臼负重区前后柱骨折后的应力分布,阐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病理基础和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平面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负重状态,分析髋臼负重区及近负重区在不同骨折类型和... 目的 运用平面有限元及光弹实验原理,研究髋臼负重区前后柱骨折后的应力分布,阐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产生病理基础和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骶髂关节和髋关节平面有限元模型,模拟单腿站立负重状态,分析髋臼负重区及近负重区在不同骨折类型和位移下的应力分布。结果 髋臼负重区的裂缝型和台阶型骨折局部应力增大;负重区内位移一致的台阶型较裂缝型骨折局部出现应力集中。近负重区较负重区内的骨折所产生的应力小。结论 髋臼负重区骨折应尽可能达到解剖复位,尤以台阶型为著。恢复髋臼前后柱的完整性,可减少负重区的应力集中,减小髋臼病损、延缓关节退变的发生。早期的髋臼重建对后期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提供可靠骨性结构,使手术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完整性 生物力学 骨折 有限元 光弹 实验原理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CT重建在髋臼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怡元 林焱斌 +2 位作者 李超雄 蔡崇旺 刘毓顺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6期457-458,共2页
关键词 三维CT重建 髋臼骨折 治疗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微粒对人成骨细胞分化影响的实验
4
作者 张怡元 林煜 +3 位作者 冯尔宥 肖莉莉 陈嵘 王武炼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9-584,共6页
磨损颗粒是假体周围骨溶解,直接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取人工髋关节置换中截除的松质骨提取成骨细胞,分别加入常规培养基、含钽(tantalum,Ta)微粒悬液培养基、含钛(titanium,Ti)微粒悬液培养基混合培养.观察微粒对共培养的人成骨... 磨损颗粒是假体周围骨溶解,直接影响假体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取人工髋关节置换中截除的松质骨提取成骨细胞,分别加入常规培养基、含钽(tantalum,Ta)微粒悬液培养基、含钛(titanium,Ti)微粒悬液培养基混合培养.观察微粒对共培养的人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Ta微粒和Ti微粒样品内毒素含量符合USP规定,常规培养基组细胞液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Ⅰ型胶原(type I collagen,ColⅠ)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最高,Ta微粒组次之,Ti微粒组最低(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各组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binding factorα1,Cbfa1)、ColⅠ、Osterix(OSX)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常规培养基组、Ta微粒组、Ti微粒组(p<0.05).以上指标正常组均随天数的增加表达水平逐渐增强;而Ta微粒组有所升高,Ti微粒组则有所下降.提示与Ti微粒相比,Ta微粒对人成骨细胞的分化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Ta微粒 Ti微粒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钛微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 264.7分化的影响
5
作者 张怡元 林煜 +2 位作者 肖莉莉 王武炼 冯尔宥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第3期5-9,18,共6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钛微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 264.7分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 264.7。制备钛微粒,MTT法检测绘制RAW 264.7细胞增殖曲线,寻找唑来膦酸最佳干预...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对钛微粒诱导的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 264.7分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培养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 264.7。制备钛微粒,MTT法检测绘制RAW 264.7细胞增殖曲线,寻找唑来膦酸最佳干预浓度。将RAW 264.7分为3组:Ti微粒组(0.1%体积比钛微粒+含质量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培养基)、Ti+唑来膦酸组(0.1%体积比钛微粒+含质量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培养基+最佳浓度唑来膦酸)和对照组(含质量分数为10%的胎牛血清的常规培养基)。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液中细胞核因子κB活化因子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的浓度,生化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RAP活力,用qPCR法检测TRAP、基质外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碳酸酐酶Ⅱ(carbonic anhydraseⅡ,CAⅡ)、磷酸酶-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cl)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RAP、RANK、Cts K蛋白的表达。结果:钛微粒能刺激RAW 264.7分泌促破骨细胞分化的因子,并能促进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转化。唑来膦酸可明显下调钛微粒诱导的RAW 264.7 RANK的表达,以及TRAP、MMP-9、CAⅡ、NFATcl mRNA和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细胞RAW 264.7分化,减少破骨细胞的形成,下调RANK、TRAP等破骨细胞特异细胞表型和功能基因mRNA的转录水平,有望成为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钛微粒 RAW 264.7 共培养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Richard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21例
6
作者 张怡元 蔡崇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 观察Richard钉在股骨粗降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1995年1月 ̄1999年12月用Richard钉治疗的1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76例得... 目的 观察Richard钉在股骨粗降璋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1995年1月 ̄1999年12月用Richard钉治疗的12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76例得到随访,骨折均愈合,1例螺钉断裂。术后起床活动时间4 ̄6周。患髋功能优良率达94.7%。结论 Richard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固定牢靠,并发症少,能早期起床活动暗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RICHARD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2例
7
作者 张怡元 蔡崇旺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0年第1期32-33,共2页
自1995年2月以来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总优良率达90%。作者认为通过关节韧带牵引复位原理,外固定支架能较稳固地维持已复位的骨折直至愈合,比传统的石膏固定在解剖上及功能上均有明显的优势,尤... 自1995年2月以来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总优良率达90%。作者认为通过关节韧带牵引复位原理,外固定支架能较稳固地维持已复位的骨折直至愈合,比传统的石膏固定在解剖上及功能上均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对开放性骨折更是无法比拟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不稳定固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退变软骨细胞细胞色素C及pro-Caspase-9、3的影响 被引量:27
8
作者 王武炼 林煜 +2 位作者 张怡元 肖莉莉 冯尔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5269-5273,共5页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关节软骨细胞的中心性特征,对软骨破坏起着支配性的作用,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病理因素之一。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释放细胞色素C、pro Caspase-9和pro Caspase-3的影响,探讨独...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细胞凋亡是关节软骨细胞的中心性特征,对软骨破坏起着支配性的作用,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的病理因素之一。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对大鼠退变软骨细胞释放细胞色素C、pro Caspase-9和pro Caspase-3的影响,探讨独活寄生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可能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建立体外退变软骨细胞模型,分别给予独活寄生汤含药血清或空白血清干预24,48 h,收集软骨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干预后退变软骨细胞细胞色素C、pro Caspase-9和pro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在胞浆中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细胞色素C蛋白释放均逐渐降低,含药血清组释放较空白血清组明显减少(P<0.05);线粒体中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细胞色素C蛋白外漏均逐渐降低,含药血清组外漏较空白血清组明显减少(P<0.05)。空白血清组和含药血清组pro Caspase-9、pro Caspase-3蛋白量均逐渐升高,含药血清组升高更显著,且24 h组与48 h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独活寄生汤可以通过减少细胞色素C的释放,减少Caspase-9、Caspase-3的前体裂解,推测能有效抑制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关节 中草药 细胞色素C类 组织构建 软骨细胞 独活寄生汤 膝骨性关节炎 细胞色素C proCaspase-9 proCaspase-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仑膦酸钠对成骨细胞BMP-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冯尔宥 林煜 +2 位作者 张怡元 肖莉莉 王武炼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0-435,共6页
二膦酸盐不仅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同时对成骨细胞也起一定的作用.用酶消化法取乳鼠颅盖骨进行成骨细胞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阿仑膦酸钠高、中、低剂量组.从BMP-2/Smads/Runx2/Osterix信号通路角度观察二膦酸盐对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结... 二膦酸盐不仅特异性抑制破骨细胞,同时对成骨细胞也起一定的作用.用酶消化法取乳鼠颅盖骨进行成骨细胞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阿仑膦酸钠高、中、低剂量组.从BMP-2/Smads/Runx2/Osterix信号通路角度观察二膦酸盐对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结果显示:比色法结果显示干预2和4d后各剂量阿仑膦酸钠组的碱性膦酸酶(AKP)显著增加,其中中剂量组表达最高,各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第6天各剂量阿仑膦酸钠组AKP逐渐下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随着天数增加各剂量阿仑膦酸钠组的BMP-2逐渐增加,其中中剂量组表达最高,各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干预2和4d后各剂量阿仑膦酸钠组的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显著增加,其中中剂量组表达最高,各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第6天各剂量阿仑膦酸钠组Collagen Type I逐渐下降,空白对照组随着天数逐渐增加,但均低于同时期用药组(p<0.05);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结果显示BMP-2、Smad1/5、Runx2和Osterix mRNA表达在干预后,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阿仑膦酸钠组的含量高于同期的空白对照组.提示阿伦膦酸钠能刺激成骨细胞增殖,增强BMP、AKP活性,通过BMP-2/Smads/Runx2/Osterix通路上调相关基因表达,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分化 BMP 2 SMADS RUNX2 OSTERIX 信号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林焱斌 张怡元 +2 位作者 冯尔宥 肖莉莉 李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6期498-499,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均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结果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 目的分析应用AO股骨近端髓内钉-抗螺旋刀片(PFNA)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7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28例,均经闭合复位、小切口置入PFNA固定。结果X线片示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个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脱出或再骨折等并发症。根据Harris功能评分,优良率96.4%。结论PFNA能很好地防止旋转及塌陷,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负重,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股骨转子间 骨折 骨质疏松症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28
11
作者 何文 郑明 +4 位作者 冯尔宥 林煜 张怡元 范超领 徐杰 《中医正骨》 2017年第4期23-30,共8页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S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SCHF)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Medline、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0期)、CBM、CNKI、Wan Fang Data、VIP建库至2015年10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所有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GarlandⅡ、Ⅲ型SCHF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同时手工检索本专业相关期刊从创刊至2015年10月的所有相关文献。由2位检索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依据Cochrane系统进行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相关文献559篇,最终纳入14篇文献,仅1篇文献为随机对照试验,其余均为半随机对照试验;共涉及917例患者,其中闭合复位组471例、切开复位组4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闭合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在术后Flynn肘关节功能优良率、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及手术时间方面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1.460,95%CI(0.95,2.25),Z=1.750,P=0.080;MD=0.570,95%CI(-8.69,9.83),Z=0.120,P=0.900;MD=-6.350,95%CI(-64.07,51.37),Z=0.220,P=0.830];在术后发生肘内翻、针道或切口感染、尺神经损伤及骨化性肌炎方面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0.870,95%CI(0.35,2.20),Z=0.290,P=0.770;OR=0.620,95%CI(0.31,1.21),Z=1.400,P=0.160;OR=1.980,95%CI(0.88,4.49),Z=1.640,P=0.100;OR=0.150,95%CI(0.02,1.39),Z=1.670,P=0.100]。结论:对于儿童GarlandⅡ、Ⅲ型SCHF,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在临床疗效、安全性、手术时间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这可能与本研究所纳入的符合条件的文献数量较少及其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闭合复位术 切开复位术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生强 冯尔宥 +4 位作者 张怡元 邱龙龙 谢冰颖 谢丽华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5-1218,125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证组3例、肾阳虚证组3例、无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正常骨密度人群3例设...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证组3例、肾阳虚证组3例、无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正常骨密度人群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人群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通路等相关功能分析。结果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组、无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378、4026、4071条,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44条,这些差异基因参与免疫调节、矿物质吸收、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等11条信号通路。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相关基因主要与免疫调节、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矿物质吸收等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至丸促进围绝经期妇女成骨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振涛 张怡元 +4 位作者 林煜 王武炼 冯尔宥 林丽琼 肖莉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4-529,共6页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围绝经期妇女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收集临床不同年龄段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妇女松质骨,分为绝经前骨量正常组、绝经前骨量减少组、绝经后骨量正常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组,分离培... 目的观察二至丸对围绝经期妇女成骨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随机收集临床不同年龄段符合纳入标准的围绝经期妇女松质骨,分为绝经前骨量正常组、绝经前骨量减少组、绝经后骨量正常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组,分离培养体外成骨细胞,对二至丸干预前后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色法测AKP,ELISA法检测BMP-2和OCN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SYBR GREEN法检测核心结合因子BMP-2mRNA、ER-αmRNA、OCNmRNA的表达。结果二至丸干预后,各组成骨细胞增殖能力、AKP、BMP-2和OCN的表达量及BMP-2mRNA、OCNmRNA和ER-αmRNA的表达量总体由高到低依次为绝经前骨量正常组、绝经后骨量正常组、绝经前骨量减少组、绝经后骨质疏松组,且均较同组干预前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丸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对防治骨质疏松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至丸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o-C臂三维导航系统指导下的脊柱侧弯椎弓根钉内固定:问题与优势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强 张怡元 +1 位作者 林妙阔 冯尔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6385-6389,共5页
背景:由于脊柱侧弯患者脊柱解剖结构的变异、椎体旋转、椎体缺如、椎管变形等异常情况,椎弓根螺钉一旦置入发生偏差,即可导致灾难性结果。近年来随着椎弓根螺钉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导航的不断发展,使脊柱侧弯修复手术更加精确、安全。目... 背景:由于脊柱侧弯患者脊柱解剖结构的变异、椎体旋转、椎体缺如、椎管变形等异常情况,椎弓根螺钉一旦置入发生偏差,即可导致灾难性结果。近年来随着椎弓根螺钉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导航的不断发展,使脊柱侧弯修复手术更加精确、安全。目的:综述Iso-C臂三维导航系统指导脊柱侧弯椎弓根钉置入内固定存在的问题及优势。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至2012年12月为止Pub Med数据(http://www.ncbi.nlm.nih.gov/Pub Med)及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以"计算机导航,脊柱侧弯,椎弓根钉"为检索词,检索摘要内同时包含上述检索词的文献。共检索到50多篇相关文献,13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应用Iso-C臂三维导航系统进行脊柱侧弯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具有显著优势。它充分结合了CT三维导航和术中透视导航的优点,可快速、准确的采集术中影像数据,通过影像实时显示,从而确保修复手术的安全。Iso-C臂三维导航其自动注册的功能无疑提高了修复效率和精确性,帮助术者以更加精确、安全的方式进行各种复杂的脊柱侧弯修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骨钉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计算机导航 术中即时 脊柱侧弯 椎弓根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和手术下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各型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强 叶哲伟 +1 位作者 夏天 张怡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和常规手术下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各型骨折疗效比较。方法: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共收集20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标准共126例,其中在关节镜下治疗有67例(s组),在常规手术下治疗共59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和常规手术下治疗胫骨平台Schatzker各型骨折疗效比较。方法:我院从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共收集20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符合标准共126例,其中在关节镜下治疗有67例(s组),在常规手术下治疗共59例(O组)。除2例外,其余病例均获得11-16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结果:2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nss)膝关节功能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I~Ⅲ型比常规手术具有诊断准确、创伤小、功能恢复早,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在Ⅳ~Ⅵ型骨折中,常规手术比关节镜辅助下治疗功能恢复要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 常规手术 SCHATZKER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假性软骨发育不全双膝骨性关节炎1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许志庆 张怡元 王武炼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7期4360-4365,共6页
背景: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病,这类患者由于骨骼畸形、韧带松弛、骨骼小等系列骨骼并发症造成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复杂及充满挑战。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双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例假... 背景: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骨病,这类患者由于骨骼畸形、韧带松弛、骨骼小等系列骨骼并发症造成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复杂及充满挑战。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双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应用3D打印技术行双全膝关节置换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X射线观察双膝置换后假体位置,并进行膝关节KSS评分。结果与结论:①患者双膝置换后双下肢站立位全长X射线片显示:假体位置及双下肢力线良好。1年后复查X射线显示:假体位置良好,胫骨截骨处骨折线消失;②置换后右膝KSS临床评分94分,功能评分90分,活动度:95°-0°-0°;左膝KSS临床评分93分,功能评分90分,活动度:90°-0°-0°;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③结果说明,应用3D打印技术治疗可以根据个体需求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手术难度,提高手术操作准确性,减少手术副损伤,利于患者恢复;同时矫正畸形,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植入物 数字化骨科 3D打印技术 假性软骨发育不全 膝骨性关节炎 遗传性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塞来昔布镇痛疗效评估 被引量:21
17
作者 林焱斌 李仁斌 +4 位作者 张怡元 肖莉莉 李平 宋卫 熊国胜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围手术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TKR病人148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A组)、镇痛泵组(B组)、度冷丁组(C组)和塞来昔布加度冷丁组(D组),每组37例...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应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围手术期的疗效、安全性及合理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TKR病人148例。随机分为塞来昔布组(A组)、镇痛泵组(B组)、度冷丁组(C组)和塞来昔布加度冷丁组(D组),每组37例。A组手术前3天起开始给药(200mg,每日2次),术后6小时患者可进食后给药(首次剂量400mg,4小时后可再次服用200mg),24小时内不超过800mg,根据病人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B组在麻醉作用消失前即开始给药,维持术后2天。C组术后按每公斤体重1mg肌肉注射,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D组塞来昔布给药时间及给药剂量与A组完全一样,术后按需要给予肌注度冷丁。术后第1天和第2天观察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药物不良反应、病人满意程度。结果病人VAS显示,术后第1天和第2天,D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和C组,B组和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无一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余3组均不同程度地发生不良反应。术后第1天,B组和D组病人满意度高于A组和C组,B组和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后第2天,D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其他3组。结论TKR围手术期合理应用塞来昔布,镇痛疗效可靠、安全,适当加用度冷丁能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全膝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4D基因沉默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及成脂肪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韬 陈冬冬 +2 位作者 翁艳 冯尔宥 张怡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7,共5页
为了探讨Sema4D基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及成脂肪分化能力的影响,设计3条Sema4D基因的siRNAs,分别通过显微观察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鉴定其对BMMSCs生长形态以及对Sema4D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 为了探讨Sema4D基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及成脂肪分化能力的影响,设计3条Sema4D基因的siRNAs,分别通过显微观察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鉴定其对BMMSCs生长形态以及对Sema4D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ema4D基因沉默对成骨指标抗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和成脂肪分化指标脂蛋白酶(LPL)、脂肪细胞结合蛋白2(AP-2)、瘦素(Leptin)表达的影响以及对骨保护素和可溶性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及配基(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Sema4D基因沉默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BMMSCs中ALP、BGP、CollagenⅠ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PL、AP-2、Leptin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OPG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RANKL和RANK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由上述结果可知,Sema4D基因可以抑制BMMSCs成骨分化和成脂肪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通过下调OPG/RANKL/RANK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a4D 基因沉默 骨质疏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中多糖抑制骨肉瘤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韬 陈冬冬 +2 位作者 翁艳 冯尔宥 张怡元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01-505,共5页
为探讨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活性成分对骨肉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对白花蛇舌草中分别提取的黄酮类、三萜酸类、香豆素类和多糖类化合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提取物对MG-63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建立裸鼠骨肉瘤移植瘤模型,观察不... 为探讨白花蛇舌草(Hedyotis diffusa)活性成分对骨肉瘤的作用及其机制,对白花蛇舌草中分别提取的黄酮类、三萜酸类、香豆素类和多糖类化合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提取物对MG-63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建立裸鼠骨肉瘤移植瘤模型,观察不同提取物对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变化,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检测Bax及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4种提取物都对MG-63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最优药物质量浓度为80μg/mL;在此质量浓度下4种提取物对裸鼠移植骨肉瘤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多糖类对MG-63细胞活性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明显促进MG-63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Bax表达量在48h内随着白花蛇舌草多糖类提取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而Bcl-2表达量则降低.由上述结果可知,白花蛇舌草活性成分中多糖类的抗肿瘤活性最强,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来达到抑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骨肉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莱昔布(celecoxib)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冯尔宥 夏仁云 +2 位作者 张怡元 盛健 林焱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53-855,共3页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elecoxib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比色观察celecoxib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浓度依赖性;Hoe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和TUNEL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 目的:研究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celecoxib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比色观察celecoxib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其浓度依赖性;Hoechst33258荧光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和TUNEL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其时间依赖性。结果:celecoxib分别以10、20、40、80μmol/L作用后,细胞生长受到不同程度抑制;荧光显微镜、电镜和TUNEL观察到细胞胞浆浓缩、核凝聚、核碎裂和凋亡小体形成。流式细胞仪显示celecoxib40μmol/L作用24、48、72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elecoxib能抑制人MG6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骨肉瘤MG-63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