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要标本兼治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张成廉
吴静潮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
出处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1,共2页
-
文摘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是“形备而实不至” ,没有形成各负其责而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改制不彻底 ,股权结构不合理。完善治理结构要标本兼治 ,既要认真落实《准则》 ,又要调整股权结构 ,坚持国有股减持。
-
关键词
治理结构
股权结构
国有股
上市公司
-
分类号
F276.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上市公司工会职代会状况调查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张成廉
齐燕庆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工运研究室
-
出处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7-50,共4页
-
文摘
调查表明 ,上市公司普遍建立了工会组织 ,工会在维护职工的劳动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在通过职代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参与公司民主管理方面还不规范。
-
关键词
工会组织
职工董事
职工监事
职代会
劳动权益
不规范
普遍
上市公司
民主管理
调查表
-
Keywords
governance structure
trade unions
workers' congress
the workers' sitting i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 board of supervisors
-
分类号
D41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92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落实“三会四权”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组织结构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57-59,共3页
-
文摘
按照 《公司法》的规定, 上市公司实行 “三会四权”制度, 这种制度基本上能够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但在实践过程中, 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作者根据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倡导多元化股东持股、建立董事长与总经理分离的体制。
-
关键词
上市公司
“三会四权”
组织结构
工会组织
职代会
民主管理
-
分类号
F279.24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 4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劳经系
-
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52-54,37,共4页
-
文摘
一、生产的全面回升,标志着国民经济转人正常发展轨道 1991年,国家继续采取调整紧缩力度,适当增加需求的方针,积极开拓市场,促进经济正常循环。同时,围绕着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狠抓了“三角债”清理,疏通流通渠道,促进了生产的增长,使国民经济逐步摆脱了前两年低速增长的局面,预计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比上年增长7%以上。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有以下特点:(1)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虽然去年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但由于各级党委。
-
关键词
国民经济发展
大中型企业
国民收入
三角债
调整结构
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经济基础
自然灾害
低速增长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新技术革命与工会
- 5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经济管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22-25,共4页
-
文摘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工会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团体之一。工会的产生和发展,归根结底,都是由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工会都是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而工人阶级是工业发展的产物,是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技术革命对资术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影响具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由于不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处于完全不同的地位,因此,新技术革命对不同国家工会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新技术革命对工人阶级和工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关键词
工人阶级
新技术革命
工会组织
科学技术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生产力发展水平
群众组织
工会会员
马克思主义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实现企业自主分配的关键
- 6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
-
出处
《中国劳动》
1988年第7期13-16,共4页
-
文摘
我们过去讨论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往往只从“按劳分配”的理论去分析。这种方法并不科学。赵紫阳同志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必须统一起来加以考察。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宣传、理论、新闻、党校干部会议上的讲话,见《坚持改革、开放、搞活》
-
关键词
工资制度改革
资产经营公司
干部会议
终极所有权
利润分配
赵紫阳
分配行为
生产要素
经济活动
承包经营责任制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从根本上改革全民所有权的行使方式
- 7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劳动经济系
-
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75-78,82,共5页
-
文摘
自1979年以来,我国按照“两权”分离的思路改革了国家和全民企业的关系。改革使企业独立经营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仍然相距甚远。实践要求我们从理论上探讨“两权”分离的实质,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找出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一、“两权”分离的实质是改变了所有者行使所有权的方式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具有十分复杂的内涵。所有权的核心是所有者对其财产的支配权。所有者可以排他地支配其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
-
关键词
资产所有权
所有者
行使方式
企业改革
全民企业
生产经营者
全民所有制
企业制度改革
法人所有权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对企业工资理论和工资改革的探讨
- 8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经济管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劳动》
1987年第4期21-22,共2页
-
文摘
(一) 传统的工资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的工资是实现按劳分配的经济形式,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的规律。这种理论是建立在产品经济的基础上。在全社会实现了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中,劳动者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个人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每一个劳动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
-
关键词
工资关系
个人劳动
个人消费品
社会范围
个人工资
职工工资
工资水平
产品经济
工资制度
税后利润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论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和企业领导制度
- 9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企业管理教研室
-
出处
《中国工运学院学报》
1987年第2期53-57,共5页
-
文摘
企业领导制度是企业组织结构的核心。合理的企业领导制度,不仅要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而且要反映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本文首先分析国有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然后再根据这种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探讨我国大中型企业领导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一过去我们一直认为:在全民所有制企业中,企业职工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所有者和劳动者之间不再存在什么利益差别,他们的利益都可由国家作为统一的代表,国家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唯一利益主体,除此之外,不再存在其他利益主体。
-
关键词
企业领导制度
客观要求
劳动者
经营者
利益主体
企业内部
全民所有制企业
社会主义企业
企业职工
社会化大生产
-
分类号
D41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24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沈阳市一些大型企业搞活内部分配的三个基本特点
- 10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
-
出处
《中国劳动》
1987年第8期16-17,共2页
-
文摘
最近,我调查了沈阳市几个搞得较活的全民所有制大型企业。这些企业搞活内部分配的做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一、划小核算单位,实行总厂、分厂(或车间)、以及有条件的工段或班组三级核算,三级分配。大型企业职工人数众多。
-
关键词
内部分配
企业职工人数
三级核算
组织机构
分权管理
机构庞大
可比产品成本
厂内银行
分配关系
新产品开发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试论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
- 11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
-
出处
《中国劳动》
1986年第9期11-14,22,共5页
-
文摘
近几年来,为了克服旧体制中两个“大锅饭”的弊端,全国各地都在部分全民所有制企业中进行了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以下简称“挂钩”)的试点。从试点情况看,总的来说效果是好的,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对于“挂钩”是否可以作为我国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目前国内理论界还认识不一;有些国外专家也认为:“
-
关键词
工资制度改革
试点情况
个人工资
国外专家
“大锅饭”
国内理论界
个人劳动
职工工资
税收手段
劳动能力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治理结构·股权结构·国有股减持
- 12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工运研究室
-
出处
《工会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6-59,共4页
-
文摘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是“形备而实不至” ,没有形成各负其责而又相互制衡的机制。根源在于改制不彻底 ,股权结构不合理。要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必须调整股权结构 ,坚持国有股减持。
-
关键词
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
中国
股权结构
国有股减持
《公司法》
-
Keywords
governance
“three meetings and one layer”
there are only forms but not reality
“inside persons'” control
great shareholders' control
share rights' structure
government shares in enterprises that be sold off
-
分类号
F279.246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两权分离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过渡的设想
- 13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
-
出处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1987年第11期17-19,共3页
-
文摘
一目前,我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大约有50%以上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其基本特征是:把经营者的利益从一般企业职工利益中分离出来,经过考评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同意,主管部门代表所有者与经营者签订合同,明确地规定经营者的责权利,把企业委托给经营者经营。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也更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
关键词
承包经营责任制
有计划商品经济
终极所有者
企业内部改革
资产经营公司
职工奖励基金
基期利润
生产发展基金
利润分配
投资分散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适应入世要求学习国际经贸知识
- 14
-
-
作者
吴静潮
张成廉
-
机构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中国工运学院
-
出处
《求知》
2002年第8期14-15,共2页
-
文摘
入世以后,面对复杂的世界市场变化和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我们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是对于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是树立紧迫感、危机感,首先要加快熟悉WTO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国际经贸知识。
-
关键词
国际经贸知识
入世
人才素质
品牌战略
经营策略
-
分类号
F74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
-
题名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
- 15
-
-
作者
张成廉
-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1997年第5期56-59,共4页
-
文摘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张成廉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现状十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已经经历了三次大变革,先是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润留成制度),接着实行利改税和承包经济责任制,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国有企业的股...
-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份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公司
上市公司
有效途
国有企业改组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经济责任制
国有经济
-
分类号
F279.24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企业制度改革目标的探讨
- 16
-
-
作者
郝明道
张成廉
-
出处
《经济问题》
1987年第11期22-24,共3页
-
文摘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企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但由于我们对国家和企业,以及企业内部的经济关系认识不清,至今尚未找到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 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本来含义是:盈利除纳税之外主要归所有者所有,企业亏损和其他经营风险亦由所有者承担。要达到这一点,在企业内部必须要有所有者的全权代表,
-
关键词
企业职工
资产经营公司
自负盈亏
自主经营
所有权
经营风险
所有者
经济实体
法人
企业制度改革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对国有企业领导体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2
- 17
-
-
作者
张成廉
-
机构
中国工运学院
-
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81-89,共9页
-
文摘
本文作者根据沈阳市试行租赁经营和股份制的经验,认为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劳动者和经营者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由于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又各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领导体制的目标模式和经营形式只有符合这样的要求,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促使企业行为合理化。
-
关键词
企业领导体制
劳动者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所有者
企业生产
调查研究
厂长负责制
相对独立
租赁经营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 18
-
-
作者
张成廉
-
出处
《经济管理》
1987年第6期26-28,共3页
-
文摘
一我国现行的企业工资制度,是根据产品经济的理论建立的,其基本特征是:根据职工的潜在劳动和劳动量,由国家直接分配职工个人工资。实践证明,这种工资制度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的。首先,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职工工资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由企业从自己的经营成果中进行补偿,这就决定了工资与效益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而由国家直接分配个人工资。
-
关键词
企业工资制度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工资制度改革
个人工资
工资总额
客观要求
直接分配
工资分配
企业内部
职工工资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