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权”一席谈——访张文木教授
1
作者 张文木 《海洋世界》 2010年第6期23-27,共5页
海:张教授,知道您去年出版的《论中国海权》今年再版,令人高兴。记得您在书的开篇就写到:"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您能否简要解释一下这句... 海:张教授,知道您去年出版的《论中国海权》今年再版,令人高兴。记得您在书的开篇就写到:"海权,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从鸦片战争开始认识而到今天仍未被充分理论消化、而在实践上又迫切需要理论回答的问题。"您能否简要解释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权 鸦片战争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金水道”上的国家安全--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2
作者 张文木 《中国工程咨询》 2018年第2期20-22,共3页
被称为"黄金水道"的长江除经济价值外,还具有重要的国防价值。就这一问题,2017年12月13日《解放军报》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进行了专访。经张文木教授同意,本刊现予转载。
关键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家安全 黄金水道 文本 地缘政治 国家战略 安全战略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文木——追求“学问与国家共命运”的学者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木 陆昕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5-60,共6页
关键词 张文木 中国 国家安全 战略研究 经济发展 学者
原文传递
国家战略能力的提高需要提升哲学境界——对话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文木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4-71,共8页
学问要与国家的前途共命运,只有如此,我们的学问才能有可持续的深入。国家发展的好坏与其战略哲学的高度息息相关。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战略不仅是研究打仗的学问,更是研究国家张力底线和极限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哲学是不行的... 学问要与国家的前途共命运,只有如此,我们的学问才能有可持续的深入。国家发展的好坏与其战略哲学的高度息息相关。战略是刀尖上的哲学,战略不仅是研究打仗的学问,更是研究国家张力底线和极限的学问,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没有哲学是不行的。刀子容易锻造,而哲学却不能一蹴而就。古今国家的失败多不是没有刀子而是没有哲学,其创伤恢复的速度更是取决于该国公民哲学素养的深浅。同样的战败创伤,在黑格尔的故乡就容易平复,而在富士山脚下迄今仍在频频作痛。战略哲学就是在战略力量使用上拿捏分寸的学问。好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少,坏的军事方案是敌人越打越多。不斗争则不能进步,但不善于斗争即没有哲学高度的"斗争"也不能进步。美国目前的衰变是说明国家战略能力与国家命运的生动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战略 能力 哲学
原文传递
张文木:多数人享受GDP才有可持续发展
5
作者 张文木 《金融博览》 2006年第1期39-39,共1页
日前撰文指出.现在对“国民收入”的理解应有所调整,要考虑介入基尼系数。换句话说,中国GDP成果是谁在享受,是大多数人还是少数人?市场不应是由少数人的消费拉动,必须有人民参与,才有强大的市场拉动力,才有全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GDP 享受 市场拉动力 张文 国民收入 基尼系数 消费拉动 少数人
原文传递
张文木: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消费的概念,它更是一个生产的概念
6
作者 张文木 《政治经济学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76-177,共2页
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消费的概念,它更是一个生产的概念。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人农民不仅是消费者,他们更是生产者和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表明,劳动人民一旦失去生产资料和市场,其身份立即转变为流民。流民人数的增长是社会动荡乃至社会革... 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一个消费的概念,它更是一个生产的概念。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工人农民不仅是消费者,他们更是生产者和历史的创造者。历史表明,劳动人民一旦失去生产资料和市场,其身份立即转变为流民。流民人数的增长是社会动荡乃至社会革命产生的根本原因。因此,只在分配领域谈论“公平正义”还是不够的,毛泽东批评这是“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领域 流民 社会动荡 生产资料 公平正义 消费 社会主义 生产者
原文传递
战略科学家的哲学素养
7
作者 张文木 《人民周刊》 2024年第13期49-51,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科学家如果缺少战略意识,所谓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科学”可能就是科学家的“天花板”。毛泽东同志曾说,他要用“文房四宝”打败国民党“四大家族”。这里的“文房四宝”指的就是哲学思想。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物的边界及其本质转化的学问,边界是事物相对性和差异性的界定,是对立面的规定,同时也是事物性质转化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素养 战略科学家 战略意识 事物性质 文房四宝 四大家族 相对性 天花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海权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文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85-91,共7页
海权应是国家“海洋权利”(searight)与“海上力量”(seapower)的统一 ,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条件下追求“海上权力”(seapower)的行为是霸权行为。中国海权 ,确切理解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海上... 海权应是国家“海洋权利”(searight)与“海上力量”(seapower)的统一 ,是国家主权概念的自然延伸。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条件下追求“海上权力”(seapower)的行为是霸权行为。中国海权 ,确切理解是一种隶属于中国主权的海洋权利而非海上权力 ,更非海上霸权。中国海权是有限海权 ,其特点是它不出主权和国际海洋法确定的中国海洋权利范围 ,海军发展不出自卫范围。开发深海可考虑为中国海军建设的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洋权利 国家主权 霸权行为 军事变革 海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的大国战略与南亚地缘政治格局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4期85-90,共6页
关键词 印度 大国战略 地缘政治 南亚国家 政治格局 外交政策 军事安全战略 核武器 美国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区域的大国政治——兼论印度与中国安全合作的战略互补意义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50,共13页
本文提出如下观点:1.资源是地缘政治及其制权理论演绎的逻辑原点;2.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本质特征;3.现代世界地缘政治是一个体系,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则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4."中亚是... 本文提出如下观点:1.资源是地缘政治及其制权理论演绎的逻辑原点;2.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现代地缘政治学说的本质特征;3.现代世界地缘政治是一个体系,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则是这个体系的基本特征;4."中亚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中枢,也是世界霸权的坟墓"。本文认为:位于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印度的国家安全产生了更大压力,因此,印度未来安全依赖于中国的发展,而印度扩大在印度洋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大国政治 印度洋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的本质及其中国运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4,共14页
学者与政治家对地缘政治的认识有着重大的差别:学者注重并能较好的把握地理中的点与面的关系,他们理论的缺点是其优点的过度延伸。结果他们书中那一个接一个的"枢纽地带"诱使着他们的国家为争地而四处"拼命",由此... 学者与政治家对地缘政治的认识有着重大的差别:学者注重并能较好的把握地理中的点与面的关系,他们理论的缺点是其优点的过度延伸。结果他们书中那一个接一个的"枢纽地带"诱使着他们的国家为争地而四处"拼命",由此拉长战线、透支国家资源并导致国家的衰落。地缘政治本质上应被理解为国家"养生"和争取有方向的世界和平的学问;其要义是正确地认识国家目标与资源在特定地理空间相互匹配关系及其矛盾转化的学问。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人物集中于优秀政治家群体,他们伟大并不在于他们对本国战略目标的认识和把握能力,而在于对本国战略目标与战略资源匹配关系及其矛盾转化节点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与任意一边过度拉伸会导致平行四边形稳定性受到破坏的道理一样,中国在四边任意方向的过度扩伸都会在另一方向受到相应挤压而不得不做出相应的战略收缩。根据亚洲地缘政治的特点,伴随国力增长,未来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要在不失国重、保持国力支出不失衡的原则下进行,笔者认为:"国家保主权、国内保政权、周边保格局、全球稳利益"应是这一原则的具体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中国 国家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海权 被引量:41
12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3年第1期86-94,共9页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中国海权 海军 海权理论 中美关系 制海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气候变化与中国国家安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51-63,共13页
目前学界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做了两种观点完全相反的预判。其中,气候变暖的趋势对世界地缘政治及其安全的影响是很大的。气候变暖造成北极解冻速度加快,北极航道通航时间日益延长使俄罗斯整个北线破天荒地面临更大的安全压力,它将改变... 目前学界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做了两种观点完全相反的预判。其中,气候变暖的趋势对世界地缘政治及其安全的影响是很大的。气候变暖造成北极解冻速度加快,北极航道通航时间日益延长使俄罗斯整个北线破天荒地面临更大的安全压力,它将改变俄罗斯原有的三面防御而无"后顾之忧"的国防结构。北极航道通航时间延长,也将极大地改变欧亚大陆及北极航道沿岸国家乃至印度洋、太平洋的物流版图。同时,北极航道通航时间的延长,将使苏伊士运河的地缘政治作用部分转移至白令海峡,与此相应,世界大国的地缘政治冲突密集区也将由南至北转移到北太平洋区域。俄国北线与日本东线在世界地缘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上升将使中国成为俄国和日本的战略后方。届时台湾地区在美国、日本等地缘战略中的地位将会下降,中国东部安全边界会进一步向东拓展,台海统一的条件将水到渠成,南海问题解决的条件也将更加成熟。另一方面,海平面上升也会使海水向中国腹地侵入,这将导致中国东部海域纵深加大,并对中国海防造成极为巨大的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国家安全 地缘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新疆地区安全──从美国南亚和中亚外交新动向谈起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8年第2期100-104,共5页
关键词 地缘战略 新疆地区 新动向 中亚国家 中国西藏 南亚 石油运输 巴基斯坦 外交 中亚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谈谈“一带一路”的政治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8,共13页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说得通俗点,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让我们的敌人少少的,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在历史...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于维护中国政治安全有着极大的政治意义。它的最高政治目标,说得通俗点,就是让我们的朋友多多的,让我们的敌人少少的,为我们的国家发展战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交环境。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持中道的人,才能为别人留有余地;只有为别人考虑的人,才能广交朋友。今天中国发展了,我们的姿态要因此放低一点。友谊第一,利润第二,财大不可气粗,要汲取历史上俄国在中东铁路和德国在巴格达铁路上越帮越忙、交友不成反为仇的教训;深入体会和总结毛泽东"坦赞铁路"将中国和非洲人民友谊联结迄今的成功经验,用丝绸之路连起中国与世界、尤其是与第三世界的友谊,再造"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大好环境,中国就可以行稳致远,为中国和世界的社会主义前途赢得明天的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地缘政治 命运共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地缘政治体系与印度未来安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1年第3期43-52,共10页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印度 国家安全 安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三大洲地缘政治特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兼谈大西南的战略地位与经营印度洋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木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40,共21页
一、战略研究及其哲学 我们现在研究国际政治的时候,往往带有唯心论的成分,总有幻想,觉得人类总在进步,不一定总要斗争。其实,在阶级的社会里,斗争是永远的主题。要学国际政治,先看《动物世界》,理论放到第二步。面对一个馒头,吃饱的... 一、战略研究及其哲学 我们现在研究国际政治的时候,往往带有唯心论的成分,总有幻想,觉得人类总在进步,不一定总要斗争。其实,在阶级的社会里,斗争是永远的主题。要学国际政治,先看《动物世界》,理论放到第二步。面对一个馒头,吃饱的时候叫它馒头、叫汉堡,叫什么都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国际政治 战略地位 动物世界 印度洋问题 战略研究 海权 苏联人 诺门罕战役 国民党军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家安全哲学 被引量:24
18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0年第1期24-32,共9页
在以往形而上的学科中,少有对国家安全问题,尤其少有对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学理性研究。这是由于现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此问题提出特别的需要。国家安全问题与其他一切学科一样,都有自身认识发生和发展的思想体系。认识发生和发展的问... 在以往形而上的学科中,少有对国家安全问题,尤其少有对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学理性研究。这是由于现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此问题提出特别的需要。国家安全问题与其他一切学科一样,都有自身认识发生和发展的思想体系。认识发生和发展的问题,属哲学的范畴。由此本文提出“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国家安全 世界性发展权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的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问题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8年第5期105-109,共5页
关键词 印度洋 地缘战略 中国西藏 印度人民党 尼赫鲁 巴基斯坦 伊拉克 西藏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 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利益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文木 《战略与管理》 CSSCI 2002年第1期52-64,共13页
关键词 全球化进程 中国 国家利益 国家主权 美国因素 国家安全 国家主义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