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识图谱的中药药物警戒研究
1
作者 张晓朦 贺鑫 +2 位作者 杨莹 张冰 林志健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0期1118-1124,共7页
目的基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期刊文献,构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知识图谱,探讨其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以“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机构发表的相关文献,利... 目的基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期刊文献,构建中药药物警戒研究知识图谱,探讨其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方法在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近10年来国内外以“中药药物警戒”为主题的学术研究机构发表的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其作者分布、关键词共现、关键词聚类、关键词突现等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共纳入2785篇中文文献和229篇英文文献,主要突显出3个研究团队与研究机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于中药不良反应的识别、中药毒性机制的理解、中药风险防范与合理用药转化3个方面,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丰富。国内外发文热点各有侧重,对中药注射剂等安全问题关注持久。结合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思考,建立中药药物警戒发展与研究思维导图。结论中药药物警戒的建设应在传承中医药传统的同时,创新发挥现代技术优势,示范引领国际植物药药物警戒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物警戒 知识图谱 思维导图 中药注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中成药说明书的儿科用药风险分析与管理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洁 张建民 +3 位作者 张晓朦 刘芳 宋远 钟旭丽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4期422-427,共6页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用中成药种类、药品说明书和使用现状,分析临床用药风险,为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使用的128种中成药药品情况,统计分析其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或药理... 目的调查我院儿科用中成药种类、药品说明书和使用现状,分析临床用药风险,为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使用的128种中成药药品情况,统计分析其说明书中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或药理毒理等内容标注情况。随机抽取2021年6月和10月门急诊中成药处方进行点评,判断处方规范性和合理性,挖掘潜在的儿科用药风险。结果128种中成药中,儿童专用品种54种,占42.19%。含有毒性饮片的中成药共计47种,涉及毒性中药材21种。说明书标注内容调查显示,明确儿童用法用量的药品占52.35%,标注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的药品分别占32.03%、32.81%、82.03%,药物相互作用、临床试验或药理毒理标注率不高。我院门急诊中成药处方不合理问题集中于缺少中医诊断和用法用量不适宜,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结论中成药儿童品种少、说明书中儿童用药信息缺失增加了临床用药风险,建议加强儿童专用药物研发,开展多维度研究以补充中成药儿童用药相关信息。药师应针对儿童机体、患病及用药特点,形成针对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药学服务路径,加强对儿童用药的监督和指导,保障儿童合理安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说明书 儿科 儿童 处方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吴茱萸心脏毒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殷晓阳 张晓朦 +4 位作者 刘泽宇 刘亚迪 王雨 林志健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1期1216-1223,共8页
目的以用药历史悠久的吴茱萸为示例,探索其心脏毒性潜在作用机制,为其临床用药安全与风险防控提供警戒。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吴茱萸作用于心脏的靶点通路,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吴茱萸对心脏代谢通路的影响,分析其对心脏毒... 目的以用药历史悠久的吴茱萸为示例,探索其心脏毒性潜在作用机制,为其临床用药安全与风险防控提供警戒。方法利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吴茱萸作用于心脏的靶点通路,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探讨吴茱萸对心脏代谢通路的影响,分析其对心脏毒性的潜在作用机制。结果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吴茱萸和心脏毒性的交集靶点有51个,其中包括TNF、IL-6、IL-1β、TP53、CASP3等核心靶点,涉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嘌呤代谢途径,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柠檬酸盐(TCA)循环途径等关键代谢通路。综合分析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与非靶向代谢组学结果,提示吴茱萸引起的心脏毒性与能量代谢有关,可能通过干扰心肌细胞内TCA循环、嘌呤代谢以及蛋白质的合成分解引起心脏毒性。结论吴茱萸的心脏毒性与影响心肌能量代谢密切相关,且由于其对心脏有双向作用,临床用药应注意用量、证候等,加强用药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心脏毒性 药物警戒 网络药理学 非靶向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源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构建与评价进展
4
作者 蔡海丽 张晓朦 +4 位作者 刘亚迪 刘淑佳 高福君 王雨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765-770,共6页
目的了解药源性心脏毒性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为药源性心脏毒性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以“心脏毒性”和“cardiotoxicity”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 目的了解药源性心脏毒性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为药源性心脏毒性的防治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以“心脏毒性”和“cardiotoxicity”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4日应用药源性心脏毒性模型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应用药源性心脏毒性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文献,并使用分析软件Citespace 6.3R1(64-bit)Basic结合Excel对纳入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结果共纳入731篇文献。应用于药源性心脏毒性研究的模式动物多选用大鼠、小鼠、斑马鱼,造模剂以阿霉素、乌头碱、布比卡因为主,毒性机制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大多采用一般指标、组织病理指标、心脏功能检测指标等多类别指标变化进行综合评价。其应用也较为集中,评价药源性心脏毒性模型的标准存在较大差异。结论目前药源性心脏毒性模型的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为系统开展中医药防治药源性心脏毒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源性 心脏毒性 动物模型 评价指标 药物警戒 大鼠 小鼠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心肝肾毒性的风险分析与机制探讨
5
作者 陈莉娟 张晓朦 +3 位作者 高福君 刘泽宇 王雨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1期1224-1231,共8页
目的以雷公藤为例分析其药源性心、肝、肾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与潜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收集从建库至2024年1月1日的中国知网中关于雷公藤导致心、肝、肾ADR/ADE临床个案报道,采用Apriori关联分析与决... 目的以雷公藤为例分析其药源性心、肝、肾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与潜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收集从建库至2024年1月1日的中国知网中关于雷公藤导致心、肝、肾ADR/ADE临床个案报道,采用Apriori关联分析与决策树CART算法,分析其造成心、肝、肾毒性的原因。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GeneCards数据库等收集雷公藤所含化合物及心、肝、肾作用靶点,采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其导致多脏器毒性的内在机制。结果共收集到雷公藤导致心、肝、肾ADR/ADE 50例,其中累及2种及以上系统-器官20例,造成心、肝、肾毒性与服药剂量、疗程的关联性较强,与患者原患疾病亦有一定关联。筛选出雷公藤化合物51个,有效作用靶点153个。通过Venn图获得987个心、肝、肾毒性共同靶点,PPI网络和GO功能分析揭示了TP53介导的细胞凋亡、AKT1及STAT3介导的炎症反应等过程可能与雷公藤的心、肝、肾多脏器毒性相关。结论雷公藤造成多脏器毒性有着内在关联,有待深入研究,临床需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与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风险分析 风险机制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布司他心脏毒性的风险信号挖掘与实验观察
6
作者 王雪 丁雪丽 +4 位作者 鲁程锦 陈思颖 张晓朦 张冰 林志健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1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非布司他心脏不良事件,并结合实验观察,分析其风险特点,为降尿酸临床用药安全与警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有关非布司他... 目的挖掘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的非布司他心脏不良事件,并结合实验观察,分析其风险特点,为降尿酸临床用药安全与警戒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AERS数据库2004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有关非布司他心脏不良事件报告,挖掘其风险信号。在高尿酸血症状态大鼠模型中,设置非布司他高剂量(7.2 mg·kg^(-1))、低剂量(3.6 mg·kg^(-1))2个组,观察生化检测中尿酸水平及相关心脏指标和组织病理,在降尿酸条件下观察其心脏风险。结果美国FAERS数据库中共得到非布司他5001份不良反应报告、15989例不良反应,其中涉及与心脏相关的不良事件共992例,显示18个心脏风险信号。非布司他心脏毒性较多涉及男性,年龄大多发生在65岁以上。动物实验观察高尿酸状态下给予非布司他后大鼠尿酸水平显著降低,说明其具有良好的降尿酸疗效;心脏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心肌肌钙蛋白Ⅰ(c Tn-I)水平升高,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降低,且Masson染色显示非布司他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蓝色胶原沉积明显。结论临床使用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其心脏风险,针对临床不同人群合理选用非布司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司他 心脏毒性 尿酸 FAERS 风险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霉素心脏毒性的中药防治用药分析及证素实证研究
7
作者 刘亚迪 张晓朦 +3 位作者 蔡海丽 陈思颖 王雨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759-764,共6页
目的基于阿霉素心脏毒性中药防治用药分析,在动物实验上进行阿霉素心脏毒性证素验证,为临床中药防治、警戒阿霉素心脏毒性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自建库起至2024年3月1日中药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相关文献,分析... 目的基于阿霉素心脏毒性中药防治用药分析,在动物实验上进行阿霉素心脏毒性证素验证,为临床中药防治、警戒阿霉素心脏毒性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自建库起至2024年3月1日中药防治阿霉素心脏毒性相关文献,分析其用药规律,并以阿霉素每3 d腹腔注射3.5 mg·kg^(-1)建立阿霉素心脏毒性大鼠模型,观察其证素表现。结果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药防治用药分析中共纳入104味中药,高频药物有黄芪、甘草、麦冬、人参、附子、丹参等。药物功效以补虚为主,活血化瘀为辅,佐以利湿化浊、清热药等。证素实证研究中,阿霉素心脏毒性大鼠较正常组大鼠出现了毛色污秽、掉毛、便溏、瘀血、精神萎靡、倦怠、舌色暗淡表现,血清中抗利尿激素、醛固酮、抗凝血酶Ⅲ含量显著下降,D-二聚体含量显著上升,体现了“虚”“瘀”“湿”的病机特点。结论防范阿霉素心脏毒性发生可从补虚扶正、活血化瘀、利湿化浊入手,为阿霉素心脏毒性的防治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脏毒性 用药分析 证素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医药学古籍文献探析蒙药药物警戒科学内涵
8
作者 阿拉腾花 高磊 +1 位作者 张晓朦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77-682,702,共7页
目的从药物警戒角度对蒙医药学古籍文献进行研究,阐释蒙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为深入开展蒙药安全性评价与蒙药药物警戒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4世纪以来40余本蒙医药学经典著作及史籍文献,挖掘其中蕴含的药物警戒内容,分析蒙医药学... 目的从药物警戒角度对蒙医药学古籍文献进行研究,阐释蒙药药物警戒理论内涵,为深入开展蒙药安全性评价与蒙药药物警戒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梳理4世纪以来40余本蒙医药学经典著作及史籍文献,挖掘其中蕴含的药物警戒内容,分析蒙医药学毒性理论及安全合理用药特点。结果蒙医药学重视药物两重性,即药物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给人体带来危害。蒙药药物警戒主要体现在毒的认识,中毒解毒,饮食禁忌、起居禁忌、体质禁忌、疾病禁忌等用药禁忌,配伍、炮制等减毒方法,药物剂量、疗程的控制原则及剂型特点等方面。结论蒙古族对“毒”的认识和使用历史悠久,加之蒙医药学理论特点和临床用药区别,安全合理用药实践内容丰富且独具特色。挖掘蒙药药物警戒科学内涵,对指导现代临床合理使用蒙药和传承传统医药学都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药 古籍 药物警戒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禁忌 配伍 炮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防治乳腺癌化疗药心脏毒性的系统评价
9
作者 刘淑佳 张晓朦 +2 位作者 陈思颖 蔡海丽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1期1209-1215,共7页
目的以乳腺癌患者化疗为切入,系统评价中药复方防治化疗药心脏毒性的处方应用与疗效,以期为中药防治心脏毒性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自建库至2024年4月1日已公开发表中药复方对抗乳腺癌患者化疗心脏毒性的临床随... 目的以乳腺癌患者化疗为切入,系统评价中药复方防治化疗药心脏毒性的处方应用与疗效,以期为中药防治心脏毒性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内外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收集自建库至2024年4月1日已公开发表中药复方对抗乳腺癌患者化疗心脏毒性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Excel表分析用药情形。采用RevMan 5.4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s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42项RCTs,共计受试者2847例。试验组均在常规化疗用药基础上联用中药复方以对抗化疗药心脏毒性。与仅用化疗药的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显著降低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OR=0.23[95%CI(0.19,0.28),P<0.00001],并且可提升左室射血分数MD=9.02[95%CI(6.45,11.60),P=0.0001],还可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钙蛋白I的表达量。结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脉效用的中药复方在防治化疗药心脏毒性方面有着较好的优势,为化疗药心脏毒性的中药药物警戒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心脏毒性 Meta分析 乳腺癌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化学疗法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心脏器官伤害风险信号挖掘分析
10
作者 阿拉腾花 王振兴 +5 位作者 张晓朦 世伟 席成伟 王聪慧 王立群 张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7期752-758,共7页
目的挖掘与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可能导致心脏器官伤害的药品不良反应(ADR)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某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的ADR报告,进行... 目的挖掘与分析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中可能导致心脏器官伤害的药品不良反应(ADR)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及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某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的ADR报告,进行数据清洗,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进行ADR信号检测,计算ADR累及心脏器官系统药品的R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对挖掘出的风险信号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检索近3年ADR报告共72398例,排除重复报告及不完整报告,最终纳入分析的累及心脏器官系统ADR报告3697例。女性患者数量多于男性患者,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用药后发生ADR的例数最多,原患疾病为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血管与淋巴管类疾病和心脏器官疾病占比近60%,给药疗程1 d以内的报告超过50%,患者用药当天发生ADR的超60%,不良反应转归情况总体良好。263个药品被纳入分析,ROR法挖掘出可能导致心脏器官伤害风险信号共70个,包含62个说明书记载的已知信号和8个说明书未记载的新的信号。结论ROR法挖掘本省可能导致心脏器官伤害ADR风险信号,初步产生风险信号,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予以证实。药物警戒除重点关注可能导致心脏器官伤害的药品外,还应注意患者个体差异、临床用药因素的影响,将药源性心脏风险降至最低,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心脏器官伤害 风险信号 报告比值比法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说明书[禁忌]项的修订完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晓朦 林志健 +3 位作者 周伟龙 张冰 王海南 薛菡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34-637,共4页
目的:针对中成药说明书[禁忌]项标注现状,提出修订完善思考与建议。方法:实地收集与文献检索相结合获取1 618个中成药示例品种的说明书实物,对其[禁忌]项标注率、标注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继而针对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和含... 目的:针对中成药说明书[禁忌]项标注现状,提出修订完善思考与建议。方法:实地收集与文献检索相结合获取1 618个中成药示例品种的说明书实物,对其[禁忌]项标注率、标注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继而针对存在用药安全隐患的中西药复方制剂和含毒性药材中药制剂不同厂家说明书间的差异进行横向对比。结果:1 618个中成药品种的说明书均设置了[禁忌]项,其中43.1%的说明书提示了该药临床需禁用、忌用的内容,56.9%的标注为"尚不明确",且在禁忌程度表述、禁忌内容选择方面存在不足。纳入中西药复方制剂、含毒性药材中药制剂的同品种不同厂家说明书3 562份,其中26个中西药复方制剂和74个含毒性药材中药制剂同品种不同厂家说明书[禁忌]项内容不同。造成[禁忌]项不完善的原因与说明书未能及时修订更新、禁忌内容入选标准不一等直接相关。结论:中成药说明书[禁忌]项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针对其目前的不足,可以从数据来源、数据转化路径以及撰写模式三方面提供了修订完善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药品说明书 禁忌 完善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晓朦 吴嘉瑞 +1 位作者 张冰 林志健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20-525,共6页
目的:调查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5年)和Pub Med(1990~2015年)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提取有关信... 目的:调查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1979~2015年)和Pub Med(1990~2015年)文献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提取有关信息,应用Microsoft Office 2010中Excel软件分析,并用AMSTAR和PRISMA量表对其方法学和发表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纳入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类系统评价/Meta分析224篇,其中中文215篇,英文9篇,发表数量整体呈增长的趋势。出版刊物涉及93种期刊,其中篇数最多的是《中国中医急症》24篇(11.2%)。涉及中药注射剂30余品种,被评价次数最多的为参麦注射液17次(7.6%);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数量相当。方法学质量、发表质量均以中等水平居多。结论:系统评价/Meta分析手段已得到较好的应用,为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循证决策提供了依据,但对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鲜少涉及。因此,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不仅需要进一步提高系统评价、临床试验水平,而且对中药注射剂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 中药注射剂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乌头、雷公藤中药制剂治疗中轴脊柱关节炎的效益与风险对比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晓朦 林志健 +1 位作者 张冰 李敏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2期103-109,共7页
目的定量对比含乌头制剂与雷公藤制剂治疗中轴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 A)的效益与风险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中药治疗ax-Sp A的效益-风险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体系,综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含乌头、雷公藤制... 目的定量对比含乌头制剂与雷公藤制剂治疗中轴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 A)的效益与风险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建立中药治疗ax-Sp A的效益-风险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体系,综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含乌头、雷公藤制剂对比西药治疗ax-Sp 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分别计算乌头、雷公藤治疗ax-Sp A的效益值、风险值及效益-风险总值,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两者出现差异的概率。结果共纳入"含乌头制剂vs.西药"治疗ax-Sp A的RCT 14项,"含雷公藤制剂vs.西药"治疗ax-Sp A的RCT 7项。量化对比含乌头、雷公藤制剂用药效益与风险,两者治疗ax-Sp A的效益差为3[95%CI(-2.19,8.16)],应用含乌头制剂产生效益高于含雷公藤制剂的概率为86.53%;两者风险差为[80,95%CI(73.24,86.48)],含乌头制剂用药风险100%低于含雷公藤制剂。当治疗获益与用药风险对ax-Sp A患者各贡献50%时,两者效益-风险总值差为41[95%CI(35.67,46.23)],产生差异概率为100%。结果稳定。结论基于现有证据表明,含乌头制剂治疗ax-Sp A的效益-风险明显优于含雷公藤制剂,对用药风险接受能力较差的ax-Sp A患者不建议使用雷公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头 雷公藤 中轴脊柱关节炎 效益-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热类毒性中药临床应用的风险效益“阈”探索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晓朦 张冰 +1 位作者 张丹 林志健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6期514-519,524,共7页
目的开展毒性中药风险效益“阈”研究,为该类中药的应用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以辛热类毒性中药川(草)乌用药为示例,综合多准则决策、Meta分析、熵权法等手段,建立契合中药复杂用药特点的效益-风险评价(benefit-risk assessment,BRA)模... 目的开展毒性中药风险效益“阈”研究,为该类中药的应用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以辛热类毒性中药川(草)乌用药为示例,综合多准则决策、Meta分析、熵权法等手段,建立契合中药复杂用药特点的效益-风险评价(benefit-risk assessment,BRA)模型,开展基于评价结果的“阈”探索,发现影响毒性中药效-毒表达的关键因素,并量化区间范围。结果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示例药在其优势治疗领域应用的BRA模型,基于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不同“阈”条件及区间范围对示例药效益-风险表达的影响,进而筛选到证候是影响示例药临床应用的关键核心条件。结论基于BRA开展的风险效益“阈”研究,可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毒性中药的客观依据,并开展针对性的预警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效益 辛热类毒性中药 川乌 草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中成药说明书现状调研与修订完善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朦 周月 +4 位作者 张冰 曹丽丽 王海南 张体灯 刘春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565-567,582,共4页
目的:调研进口中成药说明书现状,提出其修订完善思考与建议。方法: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40个进口中成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与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比其原产地与境内产品性质、说明书差异,境内说明书与我国现行说明... 目的:调研进口中成药说明书现状,提出其修订完善思考与建议。方法: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公布的40个进口中成药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与统计学方法,分别对比其原产地与境内产品性质、说明书差异,境内说明书与我国现行说明书管理的差异。结果:共收集进口中成药说明书64份,其中原产地24份,境内40份。在产品性质方面,3个品种在原产地为保健品,其他均作药物用。对比24组原产地与境内说明书,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表述存在差异。境内说明书的警示语、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等安全性信息存在缺失或描述不当的问题。结论:进口中成药说明书需要加强修订和完善,以保障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中成药 药品说明书 完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类注射液治疗肝癌的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晓朦 吕锦涛 +2 位作者 张冰 林志健 刘荣雪 《中国药物警戒》 2022年第5期469-474,492,共7页
目的探索蟾酥类注射液治疗肝癌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式,为临床提供示范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ino Med、Pub Med等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收集蟾酥类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蟾酥注射液)... 目的探索蟾酥类注射液治疗肝癌的风险评价与预警模式,为临床提供示范研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Sino Med、Pub Med等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收集蟾酥类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蟾酥注射液),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其在不同应用条件下的效益-风险(BRA),基于评价结果采用熵权可拓物元模型预测该类药物应用的风险响应等级。结果共纳入64项蟾酥类注射液治疗肝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结果显示,未联用经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手段的组别BRA值81.55%高于联用者;应用华蟾素注射液的组别BRA值100%高于蟾酥注射液、得力生注射液;常规剂量组优于超说明书用量组;28 d内短疗程组BRA值优于长疗程19[95%CI(9.42,28.88)]。疗程因素需作为一级预警响应,临床给予特别关注。结论多准则决策联合熵权可拓物元模型可作为中药风险评价与预警的研究基础,为临床开展中药药物警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得力生注射液 蟾酥注射液 肝癌 风险评价 风险预警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以“工程塑料”为例
17
作者 崔喆 付鹏 +3 位作者 张晓朦 庞新厂 刘民英 赵清香 《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61-564,共4页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符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核心环节。本文详述了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塑料”课程团队近年来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进行的改革和具体实践,以期为高分子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符合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专业人才的核心环节。本文详述了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塑料”课程团队近年来围绕课程思政教育和人才培养进行的改革和具体实践,以期为高分子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专业人才 工程塑料 课程思政教育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系统评价 被引量:35
18
作者 吴嘉瑞 张晓朦 +2 位作者 张冰 赵梦迪 盛晓光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9-43,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2014年2月,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及半随机临床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采用Cochrane风险评价表评价其研究质量,并提取所需资料,采用Rev 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计受试者114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临床总有效率[RR=1.27,95%CI(1.19,1.35),P<0.000 01]、改善心电图总有效率[RR=1.34,95%CI(1.23,1.46),P<0.000 01]优于对照组,且能更好地降低血浆黏度[MD=-0.15,95%CI(-0.25,-0.05),P=0.004]、纤维蛋白原[MD=-0.96,95%CI(-1.14,-0.78),P<0.000 01]等。临床未见不良反应报告。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且相对安全,但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孟河名医马培之治疗咳嗽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嘉瑞 郭位先 +2 位作者 张晓朦 张冰 黄秀琴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孟河医...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用药经验。方法收集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病案,采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57首处方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18个核心组合和9首新处方。结论孟河医家马培之治疗咳嗽经验丰富,多用疏风宣肺、化痰止咳之品。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于挖掘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具有重要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经验 马培之 咳嗽 关联规则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草纲目》中有毒中药的药物警戒思想:金石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敏 曲聪聪 +3 位作者 张晓朦 张冰 林志健 吴嘉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基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警戒思想,挖掘梳理《本草纲目》中金石部有毒中药药物警戒措施,探析李时珍对金石部有毒中药的应用规律与药物警戒意识。方法系统整理金石部中药的毒性、炮制、配伍、附方应用等情况。结果共录... 目的基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警戒思想,挖掘梳理《本草纲目》中金石部有毒中药药物警戒措施,探析李时珍对金石部有毒中药的应用规律与药物警戒意识。方法系统整理金石部中药的毒性、炮制、配伍、附方应用等情况。结果共录入33味有毒中药,分为有毒、小毒、微毒3种。结论从识毒、用毒、防毒、解毒4个方面诠释《本草纲目》金石部有毒中药的药物警戒思想,可为现代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金石部 药物警戒 有毒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