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LCORS观测数据质量检测与评估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晨侠 刘俊清 丁广 《防灾减灾学报》 2015年第3期71-75,共5页
利用teqc软件对JLCORS网络系统的49个连续运行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与评估,包括数据完整性、电离层延迟及变率、多路径效应等,数据采样率选用3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0度。结果显示,95%的观测站采样效率分布在0.9~... 利用teqc软件对JLCORS网络系统的49个连续运行观测站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全面的检测与评估,包括数据完整性、电离层延迟及变率、多路径效应等,数据采样率选用30秒,卫星截止高度角为10度。结果显示,95%的观测站采样效率分布在0.9~1之间,80%的观测站CSR值分布在0.0.0.35之间;所有站点多路径MP1、MP2指标的RMS在0.15—0.45m范围内,网络系统内MP1、MP1的最大值分别是SLAN站0.45m和DEFN站0.42m。接收机运行状态良好,观测环境和观测数据质量完全符合《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技术规程》要求,而且均优于国际IGS站点标准,对于电离层延迟较严重的时段和不健康的卫星进行了统计,可为GNSS后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CORS TEQC 多路径效应 地壳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地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晨侠 丁广 温岩 《防灾减灾学报》 2012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地震数据容灾备份技术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地震数据容灾备份的重要性及设计方案,及开展此项工作的技术和流程。详细介绍了地震数据容灾备份所需的网络备份技术、数据复制技术、灾难检测技术和系统迁移技术。
关键词 地震数据 容灾备份 系统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gis与Weblogic在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晨侠 郑国栋 张宇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38-41,66,共5页
针对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的实际要求,提出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以Arcgis与Weblogic技术为基础,分别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速报快速响应触发与控制系统、震害动态评估系统和自动群呼与短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给出具体方案与软件流... 针对地震应急快速响应的实际要求,提出系统设计的整体方案,以Arcgis与Weblogic技术为基础,分别对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速报快速响应触发与控制系统、震害动态评估系统和自动群呼与短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给出具体方案与软件流程,为现实地震境况的合理、正确处理提供了一个高性能的工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ARCGIS WEBLOGIC 应急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前郭M_s5.8震群矩张量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俊清 刘财 +3 位作者 雷建设 甘卫军 杨清福 张晨侠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418-3431,共14页
2013年吉林前郭M_s5.8震群为爆发性震群,目前余震活动仍然在持续.基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地震台网记录的前郭震群波形资料,利用波形信噪比、震源类型、台站及速度模型组合的指标选择最佳的反演方案,应用矩张量的三种反演模... 2013年吉林前郭M_s5.8震群为爆发性震群,目前余震活动仍然在持续.基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四省地震台网记录的前郭震群波形资料,利用波形信噪比、震源类型、台站及速度模型组合的指标选择最佳的反演方案,应用矩张量的三种反演模式,对序列中5个M_s≥5.0地震进行矩张量反演研究,获得了全矩张量、偏矩张量和纯双力偶的矩张量.使用F-test对地震的三种模式的矩张量反演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来确定最佳反演模式.结果显示,5个地震的最优矩张量解均为全矩张量模式反演获得的结果,其双力偶分量仅有20%~65%,矩心深度位于地下3~4 km处,地震在Hudson震源类型图上的投影远离双力偶震源类型区域.这些结果表明,震源类型并非典型的构造地震,推断前郭地震可能是与人类活动有关的诱发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全矩张量解 F-test 前郭5.8级震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吉林前郭M_S5.5震群的双差法重新定位及震源机制 被引量:8
5
作者 刘俊清 甘卫军 +3 位作者 刘财 张晨侠 高金哲 梁诗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81-993,共13页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震相资料、松辽盆地中部地壳速度结构,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3年10月31日开始的吉林省前郭爆发性震群序列进行重新定位。根据重新定位后的地震群空间分布图像结合震中区附近的物探资料探讨发震构造的特征。重定位... 基于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震相资料、松辽盆地中部地壳速度结构,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2013年10月31日开始的吉林省前郭爆发性震群序列进行重新定位。根据重新定位后的地震群空间分布图像结合震中区附近的物探资料探讨发震构造的特征。重定位后EW、NS和UD 3个方向大致的定位精度分别为0.9km、0.7km和1.2km,地震序列震呈NW向密集条带状分布,长度约12km,正交NE向,宽约6km。震群序列中地震震源深度较浅,80%的地震分布在6~8km深度范围内,在深度剖面上震群序列表现为明显的密集现象。根据重新定位后震群序列的空间分布特征、序列中等震连发特征以及较大级别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推断发震构造为克山-大安断裂带内的推覆逆冲构造。冲断面向E倾斜,近地表倾角较陡,深部几乎平直,表现为典型的铲形逆冲断层的特征,断层面纵向破裂长度大于横向破裂长度。根据发震构造的特征可以推断3个5级地震发生在下层冲断面上,余震主要在冲断面上部触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郭震群 双差定位方法 松辽盆地 推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地区波速比分布特征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洪艳 张广伟 +2 位作者 王晓山 张晨侠 康建红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29-839,共11页
利用吉林地区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模拟和数字化资料(共254次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计算每个事件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吉林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变化特征。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对收集到的震相数据和计算结... 利用吉林地区2001年1月至2013年6月模拟和数字化资料(共254次地震事件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采用单震多台和达法计算每个事件的平均波速比,重点分析吉林地区波速比的空间变化特征。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可信度,对收集到的震相数据和计算结果进行严格筛选和限定。结果表明,吉林地区波速比横向不均匀性显著,南北部差异较大。伊通-舒兰断裂带北侧波速比横向不均匀性突出,高低值异常区方向与NE向扶余-肇东断裂带一致;伊通-舒兰断裂带南侧波速比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火山区,其中长白山火山区北侧波速比低而西南侧较高,可能表明长白山下方低速异常体位于火山口的西南侧。通过分析波速比分布特征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认为在波速比高值区和高、低值过渡区为地震易发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震多台和达法 波速比 高、低值过渡带 吉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LCORS网络参考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类型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俊清 肖辉峰 +1 位作者 张晨侠 丁广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利用吉林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JLCORS)近3年的观测资料,使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后处理,解算时用吉林省周边IGS及陆态网络站点作为控制点,获得41个站单日松弛解的坐标时间序列。用最大似然法拟合经典的噪声模型,根据噪声模型是否能够... 利用吉林省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JLCORS)近3年的观测资料,使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后处理,解算时用吉林省周边IGS及陆态网络站点作为控制点,获得41个站单日松弛解的坐标时间序列。用最大似然法拟合经典的噪声模型,根据噪声模型是否能够取得似然函数的最大值,获得不同噪声模型及其组合的参数估计。结果表明,JLCORS全部参考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含有幂律噪声及白噪声,可用二者的组合噪声模型来描述,不含带通滤波噪声及各阶高斯-马尔科夫噪声。幂律噪声模型部分的谱指数集中分布在-2附近,表明幂律噪声的特例随机游走噪声占有主导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IGS 陆态网 噪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龙岗火山群现今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俊清 丁广 +1 位作者 张晨侠 武成智 《华北地震科学》 2013年第1期31-33,44,共4页
吉林省龙岗火山区30多年构造地震活动一直很频繁,地震活动性明显强于附近的构造单元;通过对50年来的一等精密水准复测资料和该地区地震活动分析,发现龙岗火山群地区地壳整体上升,累计上升速度达40cm,明显大于其它地区地壳运动速率。这... 吉林省龙岗火山区30多年构造地震活动一直很频繁,地震活动性明显强于附近的构造单元;通过对50年来的一等精密水准复测资料和该地区地震活动分析,发现龙岗火山群地区地壳整体上升,累计上升速度达40cm,明显大于其它地区地壳运动速率。这一现象可能预示龙岗火山的活动性有增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岗火山群 火山地震 火山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接收机噪声及天线相位中心偏差检测技术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刘俊清 丁广 +1 位作者 张晨侠 张宇 《防灾减灾学报》 2012年第3期77-81,共5页
采用"零基线检验法"对6台套Leica GRX1200系列仪器内部噪声水平和天线相位中心偏差进行检验。使用TEQC和GAMIT/GLOBK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文章中结合leica机器检测流程,在没有测量部门标准检定试验场的情况下,阐述如... 采用"零基线检验法"对6台套Leica GRX1200系列仪器内部噪声水平和天线相位中心偏差进行检验。使用TEQC和GAMIT/GLOBK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评价。文章中结合leica机器检测流程,在没有测量部门标准检定试验场的情况下,阐述如何按照规范对GPS仪器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线 GPS接收机 噪声水平 扼流圈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清7.2级深震地下流体动态异常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富 刘俊清 +1 位作者 张晨侠 张洪艳 《华北地震科学》 2003年第3期19-22,共4页
2002年6月29日汪清7.2级深震前,吉林省地下流体观测网部分井孔观测到一组从趋势到短期前兆异常。本文阐述这些异常出现的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认为异常出现的时间与震中距密切相关,其空间展布具有迁移性,中期异常由外围向震中收缩,其速... 2002年6月29日汪清7.2级深震前,吉林省地下流体观测网部分井孔观测到一组从趋势到短期前兆异常。本文阐述这些异常出现的特征和时空演化过程。认为异常出现的时间与震中距密切相关,其空间展布具有迁移性,中期异常由外围向震中收缩,其速率很小,进入短期阶段,岩石处于失稳、临失稳状态,水位异常由震中向外围发散,速率迅速加大。同时发现了异常盲区即深震的震中区,它对预测深震中有非常实际的意义,同时对研究板块运动、地球动力学过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震 地下流体 前兆异常 时空演化 异常盲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安-前郭5.0级地震的构造背景分析 被引量:22
11
作者 盘晓东 王军亮 +3 位作者 孙旭丽 卢燕红 张晨侠 康建红 《东北地震研究》 2007年第1期8-15,共8页
乾安—前郭Ms5.0级地震是吉林省40年来发生的最大一次中强地震。本文从地震烈度考察、地震活动性分析、地震地质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此次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并对此次地震成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乾安-前郭5.0级地震 地质构造 发震背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台网测震台站监测效能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康建红 张宇 +1 位作者 郑国栋 张晨侠 《防灾减灾学报》 2014年第4期74-77,共4页
由于种种原因,台站地震计的固有周期、阻尼、灵敏度、观测动态范围等参数和台基噪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本文用阶跃标定和计算观测动态范围、台基噪声功率谱的方法,得到吉林测震台网各台站地震计参数和台基噪声的变化情况,掌握... 由于种种原因,台站地震计的固有周期、阻尼、灵敏度、观测动态范围等参数和台基噪声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本文用阶跃标定和计算观测动态范围、台基噪声功率谱的方法,得到吉林测震台网各台站地震计参数和台基噪声的变化情况,掌握吉林测震台网各台站的监测能力,为以后吉林测震台网的建设和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震台站 地震计参数 脉冲标定 台基噪声功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掌上电脑开发水准测量记簿软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俊清 李克 +3 位作者 郭锋 卢燕红 张晨侠 温洪涛 《东北地震研究》 2006年第1期52-56,共5页
采用嵌入式程序设计的方法,在掌上电脑开发水准测量记簿软件,使野外观测数据记录更加方便。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程序的设计构思和一些技术问题。
关键词 嵌入式编程 模拟器 测站检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前郭-乾安M_S5.0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洪艳 卢燕红 +3 位作者 康建红 张晨侠 刘俊清 盘晓东 《东北地震研究》 2007年第3期38-44,共7页
2006年3月31日在吉林前郭-乾安发生Ms5.0地震(443°6′N,1240°3′E)。本文对震前白城、前郭、四平、敦化4个台站出现的地下流体各测项异常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 吉林前郭-乾安Ms5.0地震 地下流体 前兆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LCORS观测站时间序列随机游走噪声幅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广 刘俊清 张晨侠 《防灾减灾学报》 2016年第1期64-68,共5页
为获得JLCORS观测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选取网内基岩站、土层站以及楼顶站三种不同类型的观测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GNSS数据后处理获得站坐标时间序列,然后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对时间序列中随机游走噪声的幅度进... 为获得JLCORS观测站坐标时间序列噪声特征,选取网内基岩站、土层站以及楼顶站三种不同类型的观测站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GNSS数据后处理获得站坐标时间序列,然后利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进行参数估计,对时间序列中随机游走噪声的幅度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基岩站具有最高的稳定性,随机游走噪声幅值约1.73 mm/yr1/2,土层稳定性最低,随机游走噪声幅值约2.24 mm/yr1/2,楼顶站稳定性介于其中,随机游走噪声幅值约2.19 mm/yr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时间序列 噪声 观测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织竞争网络模型在地震预报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温岩 张晨侠 《东北地震研究》 2003年第4期18-23,共6页
本文简述了自组织竞争模型的原理,研究了其在地震预报样本分类中的应用。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对输入样本参数进行优选。震例检验结果显示自组织竞争网络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经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模型分类效果得到进... 本文简述了自组织竞争模型的原理,研究了其在地震预报样本分类中的应用。并采用遗传算法对其网络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对输入样本参数进行优选。震例检验结果显示自组织竞争网络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经遗传算法优化后的模型分类效果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网络 遗传算法 显示 自组织 分类效果 模型分类 输入 地震预报 震例 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双差定位法对吉林区域中小地震及乾安-前郭5.0级地震余震的重新定位 被引量:3
17
作者 温岩 温洪涛 张晨侠 《东北地震研究》 2007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对发生在吉林区域317次中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265次地震定位结果,显示震中分布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但局部地区地震有向构造带及其交汇处集中的变化,震群分布更加集中,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0~25km。对乾安—前郭M5.0... 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对发生在吉林区域317次中小地震进行重新定位,得到265次地震定位结果,显示震中分布总体格局变化不大,但局部地区地震有向构造带及其交汇处集中的变化,震群分布更加集中,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0~25km。对乾安—前郭M5.0级地震余震序列双差定位,结果显示地震更加集中于极震区,方向呈北偏东,深度分布在10KM左右。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该方法定位精度比较高,无论在残差、测定误差、震中分布还是震源深度方面,都比原来定位结果有较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定位法 地震定位 余震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gi模型在长白山天池火山GNSS监测网布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俊清 丁广 +2 位作者 张晨侠 张宇 郑国栋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2年第5期296-300,共5页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天池火山口附近8—10 km深度下存在与高温物质或岩浆囊有关的低速结构。根据这一结果,利用Mogi模型对该深度岩浆囊变形产生的地表形变敏感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垂直变形敏感区主要集中在火山口周缘... 长白山天池火山地球物理探测结果显示,天池火山口附近8—10 km深度下存在与高温物质或岩浆囊有关的低速结构。根据这一结果,利用Mogi模型对该深度岩浆囊变形产生的地表形变敏感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垂直变形敏感区主要集中在火山口周缘,水平变形敏感区位于距火山口中心5.6—7 km处,这一结果对建立长白山天池火山GNSS监测网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火山活动 岩浆囊 Mogi模型 地壳形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兆定点形变观测数据噪声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俊清 丁广 +1 位作者 张晨侠 王雨萌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3年第5期182-187,共6页
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可以构造或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模拟观测噪声,从而了解噪声特性,获得噪声谱及其含量。对吉林省5个台站的倾斜观测共18个测项产出的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观测噪声可用带通噪声和随机游走噪声的组合模型模... 地球物理研究表明,可以构造或选择合适的统计模型模拟观测噪声,从而了解噪声特性,获得噪声谱及其含量。对吉林省5个台站的倾斜观测共18个测项产出的时间序列进行噪声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观测噪声可用带通噪声和随机游走噪声的组合模型模拟,短时间观测噪声可用谱指数介于-1至-2的幂律噪声模型模拟。该结论对定点形变观测噪声的认识、噪声源的研究以及地壳构造信息的提取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形变 噪声 功率普密度 最大似然估计 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克 盘晓东 +3 位作者 康建红 张晨侠 卢艳红 丁广 《东北地震研究》 2008年第4期37-40,共4页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的系统构成、技术框架,系统的主要功能特点及相关的技术指标,应用前景及系统评价。
关键词 吉林 地震 应急指挥技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