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片钳技术及其在抗菌肽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晶钰 肖向红 柴龙会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10期1585-1587,共3页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等活性的多肽,有关抗菌肽作用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膜片钳技术自发明以来演化出适合不同研究需要的多种记录模式,并成为现代膜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等活性的多肽,有关抗菌肽作用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膜片钳技术自发明以来演化出适合不同研究需要的多种记录模式,并成为现代膜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技术对跨膜离子电流的记录分析,可以对细胞膜离子通道、膜选择性通透以及通道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分类、组成及理化性质,阐述了膜片钳技术在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 膜片钳技术 细胞膜 抗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驯鹿生物多样性研究与疾病概述
2
作者 张晶钰 张慧敏 +3 位作者 李鸿屹 雷林 韩松霖 李和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52-55,169,共5页
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耐寒能力极高的极地动物,目前处于一种野生或半驯化状态,其广泛分布在环极地区,我国大兴安岭鄂温克猎民分布区有人工饲养种群。驯鹿是高寒地区人类的重要伴侣动物和经济动物,具有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近年来... 驯鹿(Rangifer tarandus)是耐寒能力极高的极地动物,目前处于一种野生或半驯化状态,其广泛分布在环极地区,我国大兴安岭鄂温克猎民分布区有人工饲养种群。驯鹿是高寒地区人类的重要伴侣动物和经济动物,具有巨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近年来,气候剧烈变化,食物减少,以及某些寄生虫导致的疾病,使驯鹿的生活周期发生改变,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目前对驯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寒冷耐受、遗传适应性和后基因组学等领域。文章综述了驯鹿生物学特征和种群多样性现状,并对国外近年来的驯鹿高发疾病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科学制订驯鹿的保护措施及哺乳动物的驯化过程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驯鹿 生物多样性 环境 疾病 种群多样性
原文传递
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的表达、纯化及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娜 肖向红 +2 位作者 徐义刚 柴龙会 张晶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246-3251,共6页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分析评价dybowskin-1ST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蛙皮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抗菌肽dybowskin-1ST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 【目的】利用毕赤酵母菌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分析评价dybowskin-1ST的抑菌活性。【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蛙皮总RNA,经RT-PCR扩增获得抗菌肽dybowskin-1ST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菌分泌型表达质粒pPIC9K中,得到重组质粒pPIC9K-1ST。经电转化将pPIC9K-1ST转入到毕赤酵母菌GS115中,获得高效表达dybowskin-1ST的重组菌株。以甲醇诱导重组菌株,上清液经SDS-PAGE检测表明有目的蛋白dybowskin-1ST分泌表达。目的蛋白经Ni-agarose色谱柱分离纯化后,对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和蜡状芽孢杆菌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系统,且dybowskin-1ST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结论】东北林蛙皮肤抗菌肽dybowskin-1ST具有良好的广谱抗菌活性和潜在的研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抗菌肽 毕赤酵母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关于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46
4
作者 柴龙会 肖向红 +2 位作者 张晶钰 张立娜 郝丽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2期50-52,共3页
"互联网+"时代,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合形成的新形态教材,将成为教材建设的一种新趋势。作者结合实践应用,探讨了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视教材纸质部分的编写,充分融合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等在... "互联网+"时代,传统纸质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融合形成的新形态教材,将成为教材建设的一种新趋势。作者结合实践应用,探讨了新形态教材建设与应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重视教材纸质部分的编写,充分融合精品资源共享课、MOOC等在线开放课程已有数字化教学资源,重视读者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意见,开发支持多种智能终端的APP,优化数字资源内容。考虑到数字资源在不同终端运行的兼容性和优化应用模式,提出应建设一支稳定的制作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形态教材 数字化教材 教材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RP-HPLC检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菁菁 肖向红 +3 位作者 柴龙会 张晶钰 刘志平 白玉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6-138,143,共4页
以蓝狐(Alopex lagopus)胆囊胆汁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建立了测定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30mmol/L磷酸二氢钾)=70∶30的溶液(p... 以蓝狐(Alopex lagopus)胆囊胆汁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建立了测定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结果表明,采用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V(甲醇)∶V(30mmol/L磷酸二氢钾)=70∶30的溶液(pH=3.8)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5 nm,柱温为25℃。测得狐胆汁中含有牛磺胆酸和牛磺鹅去氧胆酸,它们的峰面积比分别为35.05%和9.23%,不含牛磺熊去氧胆酸。各组分在3.33~10 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用来分析狐胆汁中结合型胆汁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胆汁 正交试验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结合型胆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后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及其抗微生物肽组分的动态恢复 被引量:1
6
作者 肖向红 马建章 +3 位作者 苗慧敏 申屠德君 张晶钰 柴龙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1-76,共6页
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排空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其皮肤分泌物,分析皮肤分泌物及其中抗菌肽谱的动态恢复规律。结果表明:电刺激排空后的第0~21天时间范围内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总量的恢复呈递增趋势;高效液相色谱显示不同时间收集的皮肤分... 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排空后,在不同时间点收集其皮肤分泌物,分析皮肤分泌物及其中抗菌肽谱的动态恢复规律。结果表明:电刺激排空后的第0~21天时间范围内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总量的恢复呈递增趋势;高效液相色谱显示不同时间收集的皮肤分泌物的组分差异不显著(P>0.05,n=5),但各组分恢复的时间并不同步;用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恢复较快的2个组分峰成分进行抑菌试验,发现2组分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用ESI-MS/MS对2组份进行质谱鉴定,确定其氨基酸序列。东北林蛙皮肤分泌物中抗微生物肽的恢复表达优先于其他多肽,该免疫防御策略可为东北林蛙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皮肤分泌物 抗微生物肽 环境压力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晶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7期75-78,共4页
课程思政作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自提出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中。英语学科自身的人文性决定了其必然是课程思政的“富矿”。然而,高职英语听说课常被认为是单纯的英语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存在学生参与性低、课程思政元素不足或生硬的... 课程思政作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自提出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科中。英语学科自身的人文性决定了其必然是课程思政的“富矿”。然而,高职英语听说课常被认为是单纯的英语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存在学生参与性低、课程思政元素不足或生硬的问题。本文尝试构建课程思政理念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了其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实践案例。该模式由线上线下七个阶段组成,能增加课程思政内容的亲和力,进一步丰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英语听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林蛙GSK3β基因荧光定量PCR引物筛选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宇 巩珊珊 +2 位作者 柴龙会 张晶钰 肖向红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2-245,共4页
为探究低温条件下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肝脏中GSK3β基因表达量变化,需利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GSK3β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而在此过程中PCR引物的筛选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为探究低温条件下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肝脏中GSK3β基因表达量变化,需利用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对GSK3β基因表达量进行检测,而在此过程中PCR引物的筛选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本实验以东北林蛙为实验对象,基于本研究组前期获得的东北林蛙转录组数据库,并参考其他物种GSK3β基因,利用Beacon Designer 7软件设计了6对引物,采用逆转录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筛选出1对GSK3β基因荧光定量PCR引物(F-TCCTACATCTGCTCTCGGTA,R-ACATCTATGCTGGAGGTATAATCA),其扩增效率为E=99.3%、R^2=0.998,可用于东北林蛙GSK3β基因实时表达量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3Β 荧光定量PCR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天然麝香的鉴别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雪飞 张晶钰 金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95,共3页
将已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样品处理过程进行优化改良;采用正交分解法设计实验的色谱条件,确定甲醇与水体积比为90∶10的比例为最优化分离方案;使用改良优化过的HPLC方法分析天然麝香和掺伪麝香的指纹图谱,然后以标准品的数据为参考... 将已有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的样品处理过程进行优化改良;采用正交分解法设计实验的色谱条件,确定甲醇与水体积比为90∶10的比例为最优化分离方案;使用改良优化过的HPLC方法分析天然麝香和掺伪麝香的指纹图谱,然后以标准品的数据为参考确认其中是否掺有人工合成麝香酮。结果表明:使用优化后的方法可对天然麝香中是否掺有人工合成麝香酮进行鉴定,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鉴定的准确性、速度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麝香 麝香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胆汁对蟾蜍离体心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薛艺 肖向红 +2 位作者 张晶钰 刘志平 刘晶晶 《野生动物》 2011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研究狐胆汁对蟾蜍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对蟾蜍离体心脏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法观察狐胆汁对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心率的影响,并通过定磷法检测狐胆汁对离体蟾蜍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狐胆汁使蟾... 目的:研究狐胆汁对蟾蜍离体心脏的作用及对蟾蜍离体心脏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蛙心灌流法观察狐胆汁对离体蟾蜍心脏的收缩力、心率的影响,并通过定磷法检测狐胆汁对离体蟾蜍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狐胆汁使蟾蜍离体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在0.3~4.0g/L浓度范围内,狐胆汁促进心肌收缩力的作用与剂量之间呈量效关系,最大效应可使心肌收缩力提高390%,心率减慢。随狐胆汁浓度提高,心肌细胞膜Ca^(2+)-ATP酶活性提高,Na^+K^+-ATP酶、Mg^(2+)-ATP酶、Ca^(2+)Mg^(2+)-ATP酶活性下降。结论:狐胆汁能提高蟾蜍离体心脏的功能,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狐胆汁 蛙心灌流 心肌收缩力 心率 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化标本在高校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6
11
作者 郝丽 张晶钰 柴龙会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6期79-80,共2页
塑化技术是通过真空物理过程,利用液态高分子多聚物作为生物塑化剂对标本进行浸渗,替代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和脂质,从而使其聚合塑化的技术。本文的教学实践表明,塑化标本具有无毒无味、持久耐用,可触摸,便于携带及维护等特性,摆脱了福尔... 塑化技术是通过真空物理过程,利用液态高分子多聚物作为生物塑化剂对标本进行浸渗,替代组织细胞中的水分和脂质,从而使其聚合塑化的技术。本文的教学实践表明,塑化标本具有无毒无味、持久耐用,可触摸,便于携带及维护等特性,摆脱了福尔马林浸泡式标本的毒性和强烈刺激性,从而改善了实验教学环境,深得学生欢迎,并获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化标本 动物解剖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琥珀水生植物标本在《水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成学 孔石 +1 位作者 张晶钰 于洪贤 《职业教育(汉斯)》 2018年第2期59-62,共4页
水生植物是水生生物学教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制作和运用人工琥珀水生植物标本对教学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其它教学形式替代不了的。
关键词 水生植物 人工琥珀标本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酶活性变化
13
作者 肖向红 王昊 +1 位作者 孙雪玲 张晶钰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1-63,共3页
初步分析了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及酯酶(ES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组的黑龙江林蛙肝脏SOD、LDH—1及EST的酶活性显著高于14℃组(P<0.05),而2组的LDH、G6... 初步分析了低温胁迫下黑龙江林蛙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及酯酶(ES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组的黑龙江林蛙肝脏SOD、LDH—1及EST的酶活性显著高于14℃组(P<0.05),而2组的LDH、G6PDH及EST总酶比活力无显著性差异。为适应低温环境,黑龙江林蛙肝脏某些酶活性显著增加,维持了机体代谢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黑龙江林蛙 SOD LDH G6PDH E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加电磁阻尼器的悬挂结构减震模型自制及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晶钰 董祥晨 裴星洙 《山西建筑》 2017年第9期50-51,共2页
基于电磁阻尼器的应用需求,提出了悬挂结构的模型与减震原理,并通过HY-4调速多用振荡器,对安装阻尼器后的悬挂子结构进行实验对照分析,验证了电磁阻尼器的减震作用。
关键词 电磁阻尼器 悬挂结构 抗震性能 振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对东北林蛙雄性成体GP、PEPCK比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秀峰 肖向红 +1 位作者 柴龙会 张晶钰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67-70,75,共5页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蒽酮比色定糖法分别检测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血糖和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并通过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乳酸脱氢酶偶联比色法分别检测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肌肉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 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蒽酮比色定糖法分别检测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血糖和肝糖原、肌糖原的含量,并通过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偶联比色法、乳酸脱氢酶偶联比色法分别检测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肝脏、肌肉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和肝脏、肾脏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EPCK)的比活性,以探讨低温对东北林蛙GP、PEPCK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降低,东北林蛙血糖水平逐步升高,糖原含量逐步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各低温组血糖升高极显著(P<0.01),而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极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0℃组、-1℃组肝脏、肌肉组织GP比活性升高极显著(P<0.01),且肝脏、肾脏PEPCK比活性升高极显著(P<0.01)。说明低温胁迫促使东北林蛙糖原含量降低,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限速酶比活性升高,进而血糖含量升高,提示血糖作为抗冻保护剂在东北林蛙冬眠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冬眠 血糖 糖原 糖原磷酸化酶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虹彩病毒胁迫下东北林蛙NF-κB和I-κB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旋 肖向红 +3 位作者 张晶钰 柴龙会 牛曙东 吕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根据实验室高通量测序所得核转录因子κB(NF-κB)NF-κB1、NF-κB2和I-κBα部分序列,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虹彩病毒(Rana grylio virus,RGV)胁迫下NF-κB1、NF-κB2以及I-κBαmRNA在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肝脏、脾脏、皮肤中... 根据实验室高通量测序所得核转录因子κB(NF-κB)NF-κB1、NF-κB2和I-κBα部分序列,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虹彩病毒(Rana grylio virus,RGV)胁迫下NF-κB1、NF-κB2以及I-κBαmRNA在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肝脏、脾脏、皮肤中的差异表达,并对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在东北林蛙不同组织中,NF-κB1和NF-κB2的表达水平有差异,NF-κB1表达量约是NF-κB2的2倍,且皮肤和脾脏中的表达量远高于肝脏。在虹彩病毒刺激初,2个基因在3个组织中表达量立即下调,受刺激0.5 h后2个亚基在3个组织中都有上调趋势;肝脏和皮肤中,在刺激后2 h(在肝脏中)和4 h(在皮肤中)快速上调至峰值;在脾脏中,2亚基上调趋势缓慢,分别在16 h(NF-κB2)和24 h(NF-κB1)达到峰值;2亚基表达至峰值后开始下调,并在8 h(在肝脏中)和12 h(在皮肤中)下调至初始水平,在脾脏中2亚基72 h以后才达到初始水平。I-κBα在受刺激初期也立即下调而后上调,上调至峰值的时间点与NF-κB基本相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实验组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虹彩病毒 NF-кB I-ΚB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在两栖类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晴 吴晨薇 +4 位作者 李义军 张晶钰 柴龙会 肖向红 郝丽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75-584,共10页
两栖类处于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阶段,进化地位重要。近年来因疾病的爆发、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紫外辐射增加、人为过度捕捉和生物入侵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全球范围内两栖类种群数量锐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Toll样受体(Tol... 两栖类处于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阶段,进化地位重要。近年来因疾病的爆发、生境破碎化、环境污染、紫外辐射增加、人为过度捕捉和生物入侵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全球范围内两栖类种群数量锐减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家族是一类从线虫到哺乳动物普遍存在的高度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PRRs),可以识别侵入机体病原体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是两栖类先天性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对两栖类TLRs的研究对两栖类TLRs结构特征、进化特点、在两栖类发育早期的差异表达特征和两栖类TLRs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的表达研究进行概述。目前对于两栖类TLRs的研究发现两栖类TLRs兼具鱼类和哺乳类TLRs的特征,并在从鱼类到两栖类到哺乳类的进化过程中,TLRs家族部分成员如TLR2的配体识别功能可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特化;在两栖类早期发育阶段,获得性免疫不够完善,以TLRs为主的先天免疫防御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特定病原菌和病毒的胁迫下,可能激活了TLRs下游不同的途径参与两栖类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类 先天性免疫 TOLL样受体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林蛙PDK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巩珊珊 邵婕 +3 位作者 曲俐俐 柴龙会 张晶钰 肖向红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41-647,共7页
PDK1是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的激酶。在哺乳动物中,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条保守的通路,通过激活下游的因子对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蛋白质代谢,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起调节控制作用。本研究基于东北林蛙转录组数据,从中鉴定... PDK1是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一个重要的激酶。在哺乳动物中,PI3K/Akt信号通路是一条保守的通路,通过激活下游的因子对糖代谢、脂肪代谢以及蛋白质代谢,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起调节控制作用。本研究基于东北林蛙转录组数据,从中鉴定出PDK1基因3条Unigene序列,并通过RACE法克隆了PDK1基因的全长cDNA,命名为rdPDK1,其全长为1 990 bp,开放阅读框长1 674 bp,编码557个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63.7 kD,等电点为7.21。该蛋白第82~344个和443~549个氨基酸是2段保守结构域STKc激酶域和PH调节结构域。同源性分析表明rdPDK1蛋白与HsPDK1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79%,相似率为100%;与MmPDK1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率为80%,相似率为100%。本研究结果有望为进一步研究东北林蛙PI3K/Akt信号通路中PDK1基因的特性及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PDK1基因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东北林蛙GLUT1转录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柏宏 肖向红 +2 位作者 巩珊珊 张晶钰 柴龙会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7,共4页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季节性的低温环境使东北林蛙具有高效的抗冻策略,形成高浓度的葡萄糖保护剂是重要的抗冻机制之一。GLUT1是机体细胞中分布最广泛葡萄糖转运蛋白。本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东北林蛙GL... 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部,季节性的低温环境使东北林蛙具有高效的抗冻策略,形成高浓度的葡萄糖保护剂是重要的抗冻机制之一。GLUT1是机体细胞中分布最广泛葡萄糖转运蛋白。本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东北林蛙GLUT1mRNA片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低温胁迫下(-1℃)东北林蛙随胁迫时间延长,其肝脏、骨骼肌、心脏、脂肪、皮肤组织中GLUT1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肝脏和心脏的GLUT1在低温胁迫24 h达到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9.17倍和5倍;脂肪体和骨骼肌的GLUT1转录水平于48 h达到峰值,为对照组的7.2倍;GLUT1在皮肤中没有显著变化。结果表明,GLUT1参与东北林蛙低温胁迫下的应激反应,并在形成细胞高浓度葡萄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体1 抗冻保护剂 冷刺激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TRIzol法高效提取东北林蛙皮肤总RNA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丹丹 肖向红 +3 位作者 吴立舒 柴龙会 张晶钰 张建平 《野生动物》 2012年第3期127-128,13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从两栖动物皮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总RNA的方法。方法:改良传统TRIzol法,提取皮肤总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纯度和得率,1.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结果:改良方法提取的总RNA,其A260/A280值在1.8~2.1之间,A260/A23... 目的:建立一种从两栖动物皮肤组织中提取高质量总RNA的方法。方法:改良传统TRIzol法,提取皮肤总RNA,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RNA纯度和得率,1.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完整性。结果:改良方法提取的总RNA,其A260/A280值在1.8~2.1之间,A260/A230大于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清晰的28s rRNA和18s rRNA条带,且28s rRNA条带亮度约为18s rRNA的2倍。结论:改良TRIzol法提取的总RNA纯度高、完整性好、杂质少、得率大,易于操作掌握,可以用于相应的分子生物学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林蛙 皮肤 总RNA提取 改良TRIzo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