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遗传算法搜索动态订单下车辆路径最优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二超 张智钊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364,共12页
滚动周期策略是当前学者利用优化算法解决动态车辆路径规划(dynamic vehicle routing planning,DVRP)问题的主要研究策略。预优化算法是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改进。GA易早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特点,使解的质量往往不... 滚动周期策略是当前学者利用优化算法解决动态车辆路径规划(dynamic vehicle routing planning,DVRP)问题的主要研究策略。预优化算法是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进行改进。GA易早熟和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特点,使解的质量往往不能达到最好。针对此问题,在GA算法上提出了贪婪重构策略进行改进。贪婪重构遗传算法(greedy reconstruction genetic algorithm,GRGA)随机剔除每条路径固定数量的客户点,利用贪婪重构策略依次将剔除点插入到各个路径,保留成本最低的解,摒弃了完全随机的策略原则,使解可以跳出局部最优。在每次迭代之后利用变邻域下降搜索算法(variable neighborhood descent,VND)进行深度搜索,完成一次迭代。最后进行三组测试,第一组是在统一平台上采用Solomon数据集测试算法效果,第二组是把预优化改进算法与对比算法得到的数据分别进行保存,利用控制变量法在动态调度周期使用一种动态调度优化算法,分别对每个预优化算法形成的初始路径进行调度,测试改进算法的有效性,第三组是采用实际案例测试预优化算法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窗 遗传算法 变邻域下降搜索算法 贪婪重构策略 滚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耀康 苏瑞鉴 +8 位作者 杨庆达 陈胜琼 曾麟杰 高波 陈善豪 张智钊 卢建国 梁波 梁大喜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8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1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一期急诊手术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1~2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及局部软组织愈合后,将临时外固定支架转换为确定性内固定治疗,一期转换4...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转换内固定分期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1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一期急诊手术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1~2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及局部软组织愈合后,将临时外固定支架转换为确定性内固定治疗,一期转换43例,二期转换8例。其中1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一期转换并皮瓣修复8例,二期转换并皮瓣修复2例。结果 5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8个月。51例伤口全部愈合,其中3例伤口表皮发生坏死,经过换药后愈合。全部患者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愈合的时间为(7.25±1.85)个月,1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将髓内钉的远端交锁钉拆除,改为动力性加压及植入同种异体骨后,骨折在10个月后愈合。结论骨折外固定支架转换为内固定分期治疗复杂性胫腓骨骨折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 内固定 分期 治疗 胫腓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方法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家灵 杨庆达 +3 位作者 卢建国 张智钊 梁波 梁大喜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1487-1490,共4页
目的观察3种方法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指皮肤缺损皮瓣修复的合理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93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应用髂腹部带蒂皮瓣(髂腹皮瓣组,27例)、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皮神经皮瓣组,41例)、游离改良... 目的观察3种方法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手指皮肤缺损皮瓣修复的合理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93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应用髂腹部带蒂皮瓣(髂腹皮瓣组,27例)、掌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带蒂皮瓣(皮神经皮瓣组,41例)、游离改良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皮瓣组,25例)3种皮瓣修复。比较3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93例中有74例皮瓣及所有供区均Ⅰ期愈合,29例移植皮瓣术后出现肿胀、淤血。3种术式手术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游离皮瓣组手术时间最长,术后并发症最少,皮瓣愈合、感觉功能恢复最好(P<0.05)。髂腹部皮瓣及游离皮瓣患者远期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游离皮瓣修复临床效果较好;腹部皮瓣修复简便,但感觉功能恢复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缺损 外科皮瓣 修复 髂腹皮瓣 游离皮瓣 皮神经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11
4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5 位作者 曾麟杰 李文恒 卢家灵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9期565-567,共3页
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 cm×6 cm^7 cm×5 cm,修复受区创面... 目的总结逆行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7例,皮瓣面积为9 cm×6 cm^7 cm×5 cm,修复受区创面大小为8 cm×5 cm^6 cm×5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35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底内侧动脉皮穿支蒂岛状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穿支蒂皮瓣 修复 前足 皮肤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瓣修复重度虎口挛缩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卢家灵 杨庆达 +3 位作者 梁波 卢建国 张智钊 高波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648-650,共3页
目的观察前臂带蒂皮瓣和游离远位皮瓣移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行虎口松解术后分别应用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皮瓣(带蒂皮瓣组19例)、游离改良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皮瓣组13例)移植修复。结果 32例... 目的观察前臂带蒂皮瓣和游离远位皮瓣移植修复重度虎口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行虎口松解术后分别应用桡动脉鼻烟窝上行穿支皮瓣(带蒂皮瓣组19例)、游离改良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皮瓣组13例)移植修复。结果 3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带蒂皮瓣组术后48 h内出现肿胀、皮瓣远端淤血5例,经减张、放血、消肿治疗后皮瓣存活,随访6-25个月,平均11.5个月。游离皮瓣组外形美观,带蒂皮瓣组稍臃肿,在前臂遗留瘢痕。皮瓣感觉恢复按中华医学会标准评定:带蒂皮瓣组S210例,S37例,S3+2例,游离皮瓣组S34例,S3+6例,S43例;功能恢复按胡成栋标准评定:带蒂皮瓣组优9例,良8例,中2例,优良率89.4%,游离皮瓣组优8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两种皮瓣均为修复重度虎口挛缩的有效方法,改良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并发症少,修复质量高,功能恢复好,更好地保护了患手的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口挛缩 手外伤 皮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6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吴耀康 卢建国 梁大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462-3463,共2页
手部皮肤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很多。自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在总结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基础上.开展带皮神经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中、环、小指背部或其近中节掌侧创伤缺损共67例(7... 手部皮肤缺损是手外科常见损伤之一,修复方法很多。自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我院在总结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皮肤缺损的基础上.开展带皮神经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示、中、环、小指背部或其近中节掌侧创伤缺损共67例(70指),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血管皮瓣 动脉穿支 临床应用 掌背 岛状皮瓣修复 手部皮肤缺损 指端皮肤缺损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7
作者 卢建国 杨庆达 +2 位作者 苏瑞鉴 梁波 张智钊 《骨科》 CAS 2015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应用改良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修复85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85例...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4年3月,应用改良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修复85例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85例皮瓣均成活,皮瓣切取面积2.5 cm×1.2 cm^6.3 cm×3.8 cm。2例术后因肿胀引起蒂部卡压,拆除部分缝线后皮瓣肤色逐渐恢复正常,1例术后出现感染,部分边缘坏死,抗感染及换药后愈合。6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获得随访的皮瓣外形及色泽满意,无明显臃肿,重建感觉的皮瓣两点辨别觉恢复至6~10 mm。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53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92.6%(63/68)。结论改良掌背动脉穿支蒂营养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护理简便,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指 软组织损伤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外伤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6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吴耀康 卢建国 梁大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88-190,共3页
目的探讨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筋膜岛状皮瓣、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岛状皮... 目的探讨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外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掌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皮瓣、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筋膜岛状皮瓣、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筋膜岛状皮瓣修复196例手部软织缺损。结果移植皮瓣全部成活,术后出现3例轻度感染,5例皮瓣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良好。随访190例,优105例,良81例,可4例。结论手部外伤后软组织缺损,根据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选用恰当的皮瓣修复方法.具有创面直接覆盖、感染率低、保留手指长度、手部外形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软组织缺损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修复虎口挛缩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庆达 苏瑞鉴 +5 位作者 李文恒 谭勇明 梁波 卢家灵 张智钊 曾麟杰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233-1234,共2页
关键词 虎口挛缩 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 皮瓣修复 手部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建国 杨庆达 +3 位作者 苏瑞鉴 梁波 梁大喜 张智钊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两种方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对35例(46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掌背动脉穿支营养皮瓣或改良游离第1趾蹼皮瓣修复. 皮瓣面积:1.0 cm×2.5 cm-3.5 cm×6.... 目的 观察应用两种方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8月,对35例(46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分别采用掌背动脉穿支营养皮瓣或改良游离第1趾蹼皮瓣修复. 皮瓣面积:1.0 cm×2.5 cm-3.5 cm×6.0 cm. 结果 本组35例(46指)皮瓣均成活,其中1例掌背动脉穿支营养皮瓣远端出现表浅坏死,经换药1周后愈合. 1例改良游离第1趾蹼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危象,给予换药,解除局部压迫,静脉滴注解痉药物等处理后血运恢复正常. 28例(34指)获得了6-24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皮瓣外形及色泽满意,无明显臃肿,两点辨别觉恢复至4.0-8.0 mm,平均5.7 mm,手功能TAM法测定:优15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达85.7%. 结论 两种方法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各有优缺点,针对不同的病例应从多方面权衡利弊,确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以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 显微外科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3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9期706-707,共2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收治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及多处骨折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7-46岁。髋臼骨折行重建钢板内固定,股骨颈骨折行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5例患者随访...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2004年6月至2008年3月收治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及多处骨折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7-46岁。髋臼骨折行重建钢板内固定,股骨颈骨折行空心螺钉内固定。结果5例患者随访8~44个月,平均13.5个月,优2例,良2例,差1例。结论髋臼骨折合并股骨颈骨折是复杂而严重的损伤,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并根据两处骨折的不同类型选择手术次序及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股骨颈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胛骨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5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吴耀康 卢建国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11期854-855,共2页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6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患者,行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16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8~66个月,平均2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 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16例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的患者,行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结果16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16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8~66个月,平均2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15例,差1例。结论肩胛骨骨折合并锁骨骨折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恢复了肩关节的动力平衡及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 锁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底内侧动脉及其穿支蒂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3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2期47-48,共2页
目的总结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28例,皮瓣面积为12cm×7cm~5cm... 目的总结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28例,皮瓣面积为12cm×7cm~5cm×3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足跟及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 足跟及足踝部 皮肤缺损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前臂带蒂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庆达 苏瑞鉴 +5 位作者 李文恒 谭勇明 梁波 卢家灵 张智钊 曾麟杰 《微创医学》 2008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手部创伤致软组织缺损和虎口挛缩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对收治的87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和虎口挛缩的病例,应用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尺动脉腕上皮动脉... 目的探讨手部创伤致软组织缺损和虎口挛缩的理想修复方法。方法对收治的87例手部软组织缺损和虎口挛缩的病例,应用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尺动脉腕上皮动脉升支皮瓣等四种前臂带蒂皮瓣修复,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4例皮瓣完全成活,22例小部分表浅坏死,1例50%以上全层坏死。从皮瓣成活的优良率和出血量上对比,上述四种皮瓣无显著差异(P>0.05);从手术时间上对比,应用桡动脉穿支蒂组优于骨间背动脉蒂组和尺动脉腕上升支蒂组(P<0.05)。结论四种不同类型的前臂带蒂皮瓣对手腕部及虎口软组织的修复提供了多种选择,从手术时间上和移植皮瓣蒂距受区的距离和灵活性上对比,桡动脉鼻咽窝上行穿支逆行皮瓣最具优越性。该皮瓣简单、实用、安全、快捷,可重建感觉功能,是手部创伤修复较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创伤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远端及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5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吴耀康 卢建国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5期2387-2389,共3页
目的观察多种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内踝上皮瓣、外踝上皮瓣、足底内侧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 目的观察多种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内踝上皮瓣、外踝上皮瓣、足底内侧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蒂皮瓣、带旋髂深血管髂骨游离皮瓣、游离的背阔肌皮瓣、股前外侧皮瓣。结果55例皮瓣中完全成活48例,部分坏死7例,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比较柔软,带蒂皮瓣比较薄,相对容易恢复保护性感觉。游离皮瓣一般外形臃肿,恢复保护性感觉差。结论小腿远端及足踝创面修复的皮瓣种类日渐增多,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来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小腿远端及足踝 修复 软组织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庆达 苏瑞鉴 +6 位作者 梁波 张智钊 卢建国 曾麟杰 吴耀康 陈善豪 梁大喜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09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2例四肢关节端复杂骨折采用LCP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按AO分型:B1型18例,B2型22例,B3型35例,C1型28例,C2型29例,C3型2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2例四肢关节端复杂骨折采用LCP接骨钢板内固定治疗(按AO分型:B1型18例,B2型22例,B3型35例,C1型28例,C2型29例,C3型20例),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12.1±2.3)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折断等情况。疗效评分:优105例,良33例,中12例,差2例,优良率90.8%。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关节端复杂性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可靠、利于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关节端 复杂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联合皮瓣修复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腓骨骨折体会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麟杰 苏瑞鉴 +7 位作者 杨庆达 吴耀康 卢建国 陈善豪 张智钊 高波 梁波 梁大喜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皮辩转移修复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开放性胫腓膏骨折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6例,入院后均急诊以外固定支架重建骨稳定性,并根据伤口条件行一期皮瓣转移修复11例,VSD负压引流后行...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皮辩转移修复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开放性胫腓膏骨折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6例,入院后均急诊以外固定支架重建骨稳定性,并根据伤口条件行一期皮瓣转移修复11例,VSD负压引流后行二期皮瓣转移修复创面15例.[结果]一期皮瓣修复的11例中有2例发生皮瓣边缘感染,皮辩无坏死,经换药处置后伤口愈合好;二期皮辩转移修复15例皮辩全部存活.随访6个月~1年6个月,外固定支架针道感染5例,外固定支架拆除后痊愈.骨折愈合后外固定支架拆除的时间为8.25±1.63个月.[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皮辩转移修复治疗伴有皮肤缺损的胫腓骨骨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骨折 皮肤软组织缺损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2例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4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吴耀康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拇指皮肤缺损 食指皮肤缺损 虎口挛缩 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23例前足及足跟部皮肤缺损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3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医学综述》 2009年第18期2877-2879,共3页
目的总结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23例,皮瓣面积为5 cm×3 cm^12 cm×7 cm。... 目的总结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采用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23例,皮瓣面积为5 cm×3 cm^12 cm×7 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不臃肿,供区愈合良好。结论足内侧皮瓣、足底内侧皮瓣血运可靠,手术切取简便安全,是修复前足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及足跟部 皮肤缺损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
20
作者 苏瑞鉴 杨庆达 +5 位作者 曾麟杰 陈善豪 梁波 张智钊 吴耀康 卢建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5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小腿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1例、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10例、腓肠神经... 目的观察小腿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修修复小腿远端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其中包括带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1例、带隐神经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10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18例、带腓肠神经的腓动脉穿支蒂皮瓣3例。结果42例皮瓣中完全成活37例,部分坏死5例,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一般比较柔软,带蒂皮瓣一般比较薄,相对容易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小腿远端及足踝部创面修复的皮瓣种类日渐增多,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皮瓣来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皮神经皮瓣及其穿支皮瓣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