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oll样受体4在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殿增 孟列素 王红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 目的研究佛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AIA)大鼠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TLR4 mRNA的表达及其与关节炎评分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CD14+TLR4+细胞占CD14+细胞的比例和TLR4-PE的平均荧光强度(MIF);Northern blot法测定PBMC TLR4 mRNA的表达量。比较造模后15 d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时CD14+TLR4+/CD14+、MIF及其TLR4 mRNA表达量的差异,并用Mann-WhiteyU检验分析关节炎评分与TLR4 MIF的相关性。结果在造模后1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后25 d明显增高(P<0.01),而且TLR4 MIF与关节炎的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15 d:r=0.826,P<0.01;25 d:r=0.688,P<0.05)。但造模后25 d,CD14+TLR4+/CD14+、TLR4 MIF和PBMC TLR4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和造模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4与AIA发病有密切关系,提示固有免疫反应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大鼠 TOLL样受体4 外周血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冠心病的药理与临床 Ⅲ对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殿增 王美纳 邱培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2年第1期17-19,共3页
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A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中药活血化瘀方药研究表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已成为活血化瘀方药的主要作用方式和机制。自古以来,人们根据大黄(麻虫)虫丸的活血化瘀、祛瘀生... 血小板在动脉血栓形成及动脉粥样硬化的(AS)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的中药活血化瘀方药研究表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已成为活血化瘀方药的主要作用方式和机制。自古以来,人们根据大黄(麻虫)虫丸的活血化瘀、祛瘀生新之治则,在临床上广为应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大黄蜇虫丸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本文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的影响。实验材料大黄(麻虫)虫丸,为西安自力中药厂产品,批号:891219。实验用其12.8%的水溶液。二磷酸腺苷(ADP),为中国科学院东风试剂厂产品。花生四烯酸(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Zhe虫丸 冠心病 血小板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殿增 王红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15-516,519,共3页
目的以青蒿素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为例,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方法将用青蒿素处理过的、悬浮培养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用液氮冻融,然后加入3mmol/L的PI30μL,室温下放置5min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倍体特性,计算... 目的以青蒿素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为例,介绍一种简单易行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方法将用青蒿素处理过的、悬浮培养的人胶质瘤U251细胞,用液氮冻融,然后加入3mmol/L的PI30μL,室温下放置5min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的倍体特性,计算细胞凋亡率。结果在1×10-4、1×10-5和1×10-6mol/L剂量下,青蒿素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33.2%、24.0%和8.0%。结论本实验结果显示,青蒿素有明显的诱导人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显示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本方法简化了细胞处理过程,避免了许多影响因素,不失为一种简单、准确、快速的细胞凋亡检测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仪 凋亡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组胺受体:H_3受体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殿增 赵更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6-78,共3页
组胺受体有H_1、H_2两种亚型。最近又发现,组胺还有一种新型的受体,即H_3受体,它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末梢,参与组胺的合成和释放的负反馈调节过程。H_3受体的功能、性质类似于H_2受体,但它对组胺的敏感性要比H_1、H_2受体强。... 组胺受体有H_1、H_2两种亚型。最近又发现,组胺还有一种新型的受体,即H_3受体,它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和外周神经末梢,参与组胺的合成和释放的负反馈调节过程。H_3受体的功能、性质类似于H_2受体,但它对组胺的敏感性要比H_1、H_2受体强。H_3受体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组胺的生理、病理生理作用提供了新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组胺受体 H3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胺碘呋酮的临床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殿增 赵更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4期232-234,共3页
乙胺碘呋酮(Amiodroine,Ami)是唯一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AAD),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VAS)及其复发的预防,特别是对危及生命的恶性VAS 的治疗。近年,Ami 还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绞痛的治疗。但由于Ami 有比较... 乙胺碘呋酮(Amiodroine,Ami)是唯一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AAD),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VAS)及其复发的预防,特别是对危及生命的恶性VAS 的治疗。近年,Ami 还广泛地应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和心绞痛的治疗。但由于Ami 有比较复杂的药代学和药效学过程,如分布、吸收半衰期长,作用时间长,毒副作用多且严重等,对它的广泛应用带来诸多困难和限制,并引起许多争议。在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胺碘呋酮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砷的新用途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殿增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1999年第1期27-28,37,共3页
以往人们认为砷剂为有毒物品,但近年人们发现,小剂量As2O3静脉注射可用于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有低毒高效的特点。有人认为还可用于治疗其它恶性肿瘤。本文主要介绍了As2O3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可... 以往人们认为砷剂为有毒物品,但近年人们发现,小剂量As2O3静脉注射可用于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并有低毒高效的特点。有人认为还可用于治疗其它恶性肿瘤。本文主要介绍了As2O3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作用、机制及其可能的发展前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白血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胺与植物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7
作者 张殿增 赵东科 赵更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0年第3期42-45,共4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组胺在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肯定了它在全身性过敏反应、胃酸分泌及某些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近年的许多研究发现,组胺与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有着广泛的联...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组胺在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肯定了它在全身性过敏反应、胃酸分泌及某些心律失常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近年的许多研究发现,组胺与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有着广泛的联系,本文主要综述这方面研究的进展。组胺与植物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形态学基础体内组胺的贮存部位主要有两个:一是血液循环中的嗜碱性粒细胞,一是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肥大细胞质膜表面有M、α或β-受体。Neuson(1983)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豚鼠回肠隐窝神经-肥大细胞接触处存在有终扣,这些终扣与细胞器的结构不同,一些充满许多小而清晰的囊泡(Φ=40~50nm)和少量较大的囊泡(Φ=80~10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胺 植物神经系统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上的氯电流
8
作者 张殿增 袁秉祥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7年第S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动作电位 时间依赖性 心室肌细胞 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房肌细胞 膜电位 心脏 通道 调节机制 心肌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9
作者 张殿增 赵更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13-115,118,共4页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PDEⅢ-Ⅰ)是一类非儿茶酚胺、非洋地黄类的新型强心药。它们通过对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PDEⅢ活性的抑制,产生正性变力、变时、舒张(positi-Ye lusitropism)及扩血管作用,对急、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望... 磷酸二酯酶Ⅲ抑制剂(PDEⅢ-Ⅰ)是一类非儿茶酚胺、非洋地黄类的新型强心药。它们通过对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PDEⅢ活性的抑制,产生正性变力、变时、舒张(positi-Ye lusitropism)及扩血管作用,对急、慢性心力衰竭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望成为较理想的强心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酯酶 抑制剂 药理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与药物交联的方法学简述
10
作者 张殿增 赵更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3年第2期93-96,共4页
长期以来,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因毒性大,选择性低,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近十几年来,人们将这些药物与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相连接,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导向作用,将药物运载到肿瘤病灶处,增加其中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减少全... 长期以来,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因毒性大,选择性低,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近十几年来,人们将这些药物与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相连接,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导向作用,将药物运载到肿瘤病灶处,增加其中的药物浓度,提高疗效,减少全身性毒性作用。但是,药物与单克隆抗体(McAb)的结合,需要特定的化学反应过程来完成,结合后的交联体,既要保持药物的活性,又要保证抗体的活性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药物交联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与脑卒中发生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殿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眼科学分册)》 2003年第3期668-671,共4页
0 引言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细胞因子,它确实参与了卒中的许多病理过程,但它的作用常常很矛盾。分析TNF受体信号转导的方式,了解TNF与其他中风介质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TNF的这些表面上的差异。细胞因子是一种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质... 0 引言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细胞因子,它确实参与了卒中的许多病理过程,但它的作用常常很矛盾。分析TNF受体信号转导的方式,了解TNF与其他中风介质的相互作用,有助于了解TNF的这些表面上的差异。细胞因子是一种细胞外可溶性蛋白质和糖蛋白,它是各种有核细胞对损伤性刺激反应的产物,而激素是由构成腺体的细胞株产生。细胞因子常以旁分泌或自分泌形式作用于表达补充受体的局部细胞上,而不是作用于全身。细胞因子一般包括白介素、TNF有关的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 信号转导 胶质细胞 自分泌 局部细胞 细胞保护作用 刺激反应 旁分泌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氧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12
作者 张殿增 邱培伦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2年第3期39-42,共4页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及其发病机制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AS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高于健康人;AS病变部位LPO的含量也高于正常部位。并且认为LPO是AS的始动因子。在许多临床和实验... 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及其发病机制是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的许多研究表明,AS患者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含量高于健康人;AS病变部位LPO的含量也高于正常部位。并且认为LPO是AS的始动因子。在许多临床和实验治疗研究中亦发现,使用抗氧化药物和过氧化自由基清除剂,而不用降脂药物,同样可以抑制AS的产生和发展。所以LPO作为A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作为抗AS治疗和药物研究中的方向。一、LPO对内皮细胞的直接损害作用在AS形成过程中,血液中的LPO直接作用于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脂蛋白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药物交联的方法简介
13
作者 张殿增 赵更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6期355-358,共4页
长期以来,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因毒性大,选择性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十几年来,人们将这些药物与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连接,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导向作用,将药物运载至肿瘤病灶处,增加其中的药物浓度,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全身... 长期以来,细胞毒类抗肿瘤药物因毒性大,选择性低,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近十几年来,人们将这些药物与针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连接,利用抗体的特异性导向作用,将药物运载至肿瘤病灶处,增加其中的药物浓度,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全身性毒性,扩大了临床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药物 临床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米利酮对豚鼠乳头肌慢反应动作电位和细胞内cAMP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张殿增 付杰民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4年第1期85-89,共5页
在豚鼠乳头肌上观察了米利酮的衍生物去甲米利酮(DMR)对高K^+除极引导的慢反应动作电位及其cAMP含量的影响,在高K^+除极的豚鼠心乳头肌标本上,DMR诱发出了慢反应动作电位,并增加其APA,Vmax和APD50,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DMR使... 在豚鼠乳头肌上观察了米利酮的衍生物去甲米利酮(DMR)对高K^+除极引导的慢反应动作电位及其cAMP含量的影响,在高K^+除极的豚鼠心乳头肌标本上,DMR诱发出了慢反应动作电位,并增加其APA,Vmax和APD50,呈剂量依赖关系。同时,DMR使同一标本上的cAMP含量明显增加。结果与异丙肾上腺相似,但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对DMR的作用无明显影响,说明DMR的作用与β-受体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米利酮 慢反应动作电位 CAM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凋亡及其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20
15
作者 陈明伟 马爱群 +3 位作者 倪磊 黄晨 张殿增 牛小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20(R) 人参皂甙Rg3(Rg3)对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HUVEC304细胞培养,不同浓度Rg3干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等技术,了解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中药20(R) 人参皂甙Rg3(Rg3)对肺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HUVEC304细胞培养,不同浓度Rg3干预,采用MTT法、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等技术,了解不同浓度Rg3对上述细胞增生、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3×10 6mol/L的Rg3可导致A549细胞明显凋亡,凋亡率为29. 8%,与对照组( 15. 0% )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Rg3对A549细胞周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1×10 4 mol/L的Rg3对内皮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12. 53%,显著高于其它组(P<0. 05),不同浓度Rg3对条件培养液(CM)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 05),电镜下可见10 6 mol/L浓度的Rg3可使CM诱导的内皮细胞出现凋亡小体。结论:适当浓度的Rg3有抗肿瘤作用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肺癌细胞 人参皂甙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细胞株A549 mol/L 细胞周期 不同浓度 A549细胞 流式细胞术 生长抑制率 条件培养液 moL/L 抗肿瘤作用 Rg3 人肺腺癌 细胞培养 人脐静脉 MTT法 透射电镜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军 张殿增 +5 位作者 刘晓瑾 白转丽 郭敏峰 王瑞 彭慧子 段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02-1405,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深Ⅱ度大鼠背部皮肤圆形创面,直径2.5cm,共3个,行同体对照实验.分别外用烧伤油,磺胺嘧啶锌软膏和基质软膏,1次/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留取不同时相的创面组织,进行组织病理... 目的:探讨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制备深Ⅱ度大鼠背部皮肤圆形创面,直径2.5cm,共3个,行同体对照实验.分别外用烧伤油,磺胺嘧啶锌软膏和基质软膏,1次/d.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留取不同时相的创面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创面羟脯氨酸含量检测,ELISA法测定创面Ⅰ/Ⅲ型胶原比例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创面真皮成纤维细胞周期.结果:外用烧伤油使创面肿胀和渗出减轻,无感染迹象及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烧伤油组创面的局部组织炎症反应较轻,愈后表皮各层分化良好.羟脯氨酸和Ⅰ/Ⅲ型胶原测定显示烧伤油能促进创面胶原增生,减轻瘢痕增生.创面真皮成纤维细胞周期提示烧伤油能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结论:中药烧伤油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具有保护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油类 挥发 烧伤/中药疗法 烫伤 创面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红景天片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段泾云 张殿增 +1 位作者 高小利 范引科 《中成药》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588-591,共4页
以垂体后叶素及结扎冠脉主干引起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复方红景天片的药效。结果表明,复方红景天片3 .6g/kg、1 .8g/kg 和0 .9g/kg 灌胃给药,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性ST 段、T波抬高;明... 以垂体后叶素及结扎冠脉主干引起大鼠心肌缺血模型,观察了复方红景天片的药效。结果表明,复方红景天片3 .6g/kg、1 .8g/kg 和0 .9g/kg 灌胃给药,明显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性ST 段、T波抬高;明显降低结扎冠脉主干引起的ST 段抬高、减少缺血面积、降低血清肌酸酶(CPK) 和乳酸脱氢酶(LDH) 水平。明显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粘附聚集性,改善大鼠血液流变学状态;同时可明显增强小鼠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对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红景天 片剂 血液流变学 免疫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肿胀度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红英 王瑾 +2 位作者 马文卓 张殿增 赵正杭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与足跖肿胀度的相关性。方法 36只Bal 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紫花牡荆素12.5,25.0和50.0mg·kg^(-1)剂量组;小鼠右足垫皮内注... 目的研究紫花牡荆素对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浆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与足跖肿胀度的相关性。方法 36只Bal b/c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紫花牡荆素12.5,25.0和50.0mg·kg^(-1)剂量组;小鼠右足垫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后连续灌胃给药12d,每日1次。第13天测量小鼠后足爪的肿胀度,第14天采血,用流式细胞仪的微球阵列(CBA)法检测佐剂性关节炎小鼠外周血中的致炎性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和IL-5)的水平。结果紫花牡荆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al b/c小鼠后足爪的肿胀度;明显降低致炎性Th1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显著提高抗炎性Th2细胞因子IL-4和IL-5的水平;小鼠后足爪肿胀度与血清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水平呈正相关,与IL-4和IL-5的水平呈负相关。结论紫花牡荆素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足跖肿胀度,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液IL-4和IL-5含量,降低IL-2、IFN-γ和TNF-α含量,调节细胞因子平衡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牡荆素 佐剂性关节炎 足跖肿胀 细胞因子 BAL b/c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米利酮对犬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庄斐尔 张殿增 +3 位作者 赵更生 丁宝兴 王本兰 高晓利 《西北药学杂志》 CAS 1992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采用八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方法,观察国产米利酮对MR实验性心衰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慢静注MR后,血流动力学参数LVSP、+dp/dt_(max)、Vce-+dp/dt_(max)及Cl显著增加,T Value及TPR明显降低,SBP、DBP及MAP不同程度降低,... 本文采用八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方法,观察国产米利酮对MR实验性心衰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缓慢静注MR后,血流动力学参数LVSP、+dp/dt_(max)、Vce-+dp/dt_(max)及Cl显著增加,T Value及TPR明显降低,SBP、DBP及MAP不同程度降低,而HR变化不显著。说明:国产MR能明显增强衰心的舒缩功能,又能降低外周阻力,不增加心肌耗氧量,可望成为一种改善心功障碍较理想的强心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利酮 血流动力学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oxiredoxin 1基因沉默对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放射增敏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高麦仓 张龙 +1 位作者 张殿增 张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Prx)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 RN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逆转录PCR方法研究Prx家族(Prx1~6)在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中的mRNA表达谱;使用si RNA敲低HepG2和S...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Prx)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 RNA)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逆转录PCR方法研究Prx家族(Prx1~6)在人肝癌细胞HepG2和SMMC-7721中的mRNA表达谱;使用si RNA敲低HepG2和SMMC-7721细胞高表达的Prx1亚型为Prx1 si RNA转染组,另设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Prx1si Neg),分别经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后,克隆形成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 HepG2和SMMC-7721细胞均高表达Prx1、Prx3和Prx5。与对照组相比,两种细胞Prx1 si RNA转染组在8 Gy X线照射后其剂量生存曲线明显左移,照射12 h后细胞周期出现G2-M阻滞,24 h后细胞凋亡率及1 h后细胞内ROS水平明显升高(P〈0.05)。Prx1 si RNA转染组放射增敏比在1.38~1.45之间。结论小分子干扰RNA对人肝癌HepG2和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放射敏感性 PEROXIREDOXIN 1 RNA干扰 细胞内活性氧 细胞周期阻滞 放射增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