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 被引量:767
1
作者 张殿忠 汪沛洪 赵会贤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0年第4期62-65,32,共5页
在测定样品游离脯氨酸含量时,现多采用Troll的酸性茚三酮显色法,而对样品的前处理(提取和纯化脯氨酸)却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即Troll的80%乙醇浸提法,Singh的甲醇-氯仿-水浸提法和Hanson的水浸提法。前两种方法的共同... 在测定样品游离脯氨酸含量时,现多采用Troll的酸性茚三酮显色法,而对样品的前处理(提取和纯化脯氨酸)却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即Troll的80%乙醇浸提法,Singh的甲醇-氯仿-水浸提法和Hanson的水浸提法。前两种方法的共同点是程序复杂,费时,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批材料,且涉及试剂种类多,用量较大,成本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叶片 游离脯氨酸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煅烧骨颗粒复合骨水泥的生物力学性能评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殿忠 范清宇 +3 位作者 周勇 赵廷宝 何一成 王育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4期48-49,共2页
目的 分析不同质量比的牛煅烧骨颗粒复合骨水泥结构特征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把提取过 bBMP的牛骨颗粒制成煅烧骨,以不同的质量比与骨水泥混合制成复合材料,测定其生物力学性能与电镜下结构。结果 复合材料呈均匀混合分布并多点状结... 目的 分析不同质量比的牛煅烧骨颗粒复合骨水泥结构特征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把提取过 bBMP的牛骨颗粒制成煅烧骨,以不同的质量比与骨水泥混合制成复合材料,测定其生物力学性能与电镜下结构。结果 复合材料呈均匀混合分布并多点状结合,其中存在较多的裂隙;含牛煅烧骨颗粒质量比为 500mg/g的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最为适宜。结论 牛煅烧骨颗粒复合骨水泥后具有新骨长入的通道,含煅烧骨质量比为 500mg/g的复合材料生物力学性能良好,能作为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煅烧骨颗粒复合抗生素骨形态发生蛋白和骨水泥修复兔感染性骨缺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殿忠 范清宇 +3 位作者 周勇 赵廷宝 王育才 文艳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牛煅烧骨颗粒复合抗生素、bBMP和骨水泥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制成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A组用煅烧骨和骨水泥修复;B组用煅烧骨复合bBMP和骨水泥修复;C组用煅烧骨复合抗生素、bBMP和骨水泥修... 目的探讨牛煅烧骨颗粒复合抗生素、bBMP和骨水泥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制成桡骨感染性骨缺损的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3组,A组用煅烧骨和骨水泥修复;B组用煅烧骨复合bBMP和骨水泥修复;C组用煅烧骨复合抗生素、bBMP和骨水泥修复,术后不同时间进行X线、组织形态学、ECT观察,比较3组相同时间的成骨能力和修复方式。C组耳缘静脉取血测抗生素浓度。结果C组较A、B组成骨能力强,伤口愈合快,修复情况良好。B组的成骨能力略强于A组。结论牛煅烧骨是抗生素和bBMP的良好载体。复合后能缓慢释放抗生素和bBMP,此种复合材料既有成骨活性,又有抗炎作用,是修复感染性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抗生素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水泥 骨缺损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物质累积和脯氨酸累积的水势阈值与小麦抗旱性的关系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殿忠 汪沛洪 席连喜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6-71,共6页
在土壤干旱条件下,对水地和旱地小麦品种的叶水势和干物质累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类品种在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和其大量累积的水势阈值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水地品种较旱地品种在叶水势和干物质累积上受水分胁... 在土壤干旱条件下,对水地和旱地小麦品种的叶水势和干物质累积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类品种在叶片游离脯氨酸累积量和其大量累积的水势阈值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水地品种较旱地品种在叶水势和干物质累积上受水分胁迫影响较大。在脯氨酸累积的水势阈值上,旱地品种高于水地品种,即旱地品种在较高的叶水势时就已开始累积脯氨酸,而水地品种则开始于较低的叶水势。这反映了两类品种感受干旱信号的能力是不同的。故建议以脯氨酸大量累积的水势阈值作为评价品种抗旱性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早性 干物质 脯氨酸 水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脱钙骨基质颗粒的制备及对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殿忠 范清宇 +1 位作者 赵廷宝 文艳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51-52,共2页
目的为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特别是修复微波诱导高温灭活后遗留的骨缺损提供修复材 料。方法取健康成人新鲜尸骨,用改良的Urist 方法制备成直径2.5mm的脱钙骨基质颗粒(D BM),γ-射线(100万拉德)辐射消毒。小白鼠股部肌袋埋入行成... 目的为临床上修复骨缺损,特别是修复微波诱导高温灭活后遗留的骨缺损提供修复材 料。方法取健康成人新鲜尸骨,用改良的Urist 方法制备成直径2.5mm的脱钙骨基质颗粒(D BM),γ-射线(100万拉德)辐射消毒。小白鼠股部肌袋埋入行成骨诱导活性测定。置8 0℃冰箱保存备用。结果自制的DBM(20g/袋)供应临床使用,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自制 的人DBM完全能达到临床骨缺损修复应用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脱钙骨基质颗粒 制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肉瘤细胞系OS-9901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殿忠 范清宇 +3 位作者 马保安 周勇 张惠中 裘秀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2期1048-1050,共3页
建立人骨肉瘤细胞系,为骨肉瘤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模型.方法: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骨肉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快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核型分析、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结果:建成细胞系O... 建立人骨肉瘤细胞系,为骨肉瘤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模型.方法: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骨肉瘤手术标本,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快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核型分析、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结果:建成细胞系OS-99o1,其形态学表现、组化染色、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均符合骨肉瘤细胞特征.经半年多体外培养,已连续传代7O余次.细胞倍增时间为33h,细胞周期测定:GI期6o.2%、GZ期17.3%、S期22.6%.染色体具有亚三倍体核型,众数为62~65条.异种移植成瘤率IOo%,无支原体污染.结论:OS-99o1是一株人骨肉瘤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细胞系 生物学特性 OS-99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煅烧骨和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学安全性评定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殿忠 范清宇 +2 位作者 马保安 赵廷宝 尹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4期2060-2061,共2页
目的评定活性煅烧骨和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学安全性。方法提取牛骨形成蛋白,制备活性煅烧骨颗粒,与骨水泥按不同质量比复合后植入小鼠腹腔内行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植入小鼠后腿股部肌肉内行肌肉刺激试验,体外行溶血、凝血试验等。结... 目的评定活性煅烧骨和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学安全性。方法提取牛骨形成蛋白,制备活性煅烧骨颗粒,与骨水泥按不同质量比复合后植入小鼠腹腔内行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植入小鼠后腿股部肌肉内行肌肉刺激试验,体外行溶血、凝血试验等。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无死亡,亚急性毒性试验术前、术后动物体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别(t检验,P>0.05),对肌肉无刺激,无致热作用,体外对溶血、凝血功能无影响。结论该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好,易塑形,具有很强的成骨诱导活性,能满足修复不同部位、不同形状骨缺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水泥 生物学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煅烧骨颗粒与骨水泥修复微波灭活后骨缺损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殿忠 范清宇 +3 位作者 赵廷宝 周勇 王育才 尹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01年第20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活性煅烧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修复微波灭活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用复合材料修复兔右侧股骨中段微波灭活后的骨缺损,左侧单纯植入骨水泥做对照。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行X-射线照相、99mTc-MDP骨扫描、组织学观察。结果4周开始形... 目的探讨活性煅烧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修复微波灭活后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用复合材料修复兔右侧股骨中段微波灭活后的骨缺损,左侧单纯植入骨水泥做对照。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行X-射线照相、99mTc-MDP骨扫描、组织学观察。结果4周开始形成骨痂,12周骨痂最丰富,24周复合材料与宿主骨边缘模糊,边缘部分的煅烧骨颗粒被新生骨替代,并与宿主骨融合。结论活性煅烧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易塑形,能修复骨肿瘤微波灭活后的骨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骨 骨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 微波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复合骨水泥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放射影像学和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殿忠 薛振恂 +3 位作者 范清宇 杨连甲 赵廷宝 文艳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2期198-199,共2页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修复下颌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用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复合骨水泥修复兔右下颌骨的骨缺损,左侧单纯植入骨水泥做对照。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行X-射线照相、99mTc-MDP骨扫描、组织学观察。结果4周开...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修复下颌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用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复合骨水泥修复兔右下颌骨的骨缺损,左侧单纯植入骨水泥做对照。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行X-射线照相、99mTc-MDP骨扫描、组织学观察。结果4周开始形成骨痂,12周骨痂最丰富,24周复合材料与宿主骨边缘模糊,边缘部分的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被新生骨替代,并与宿主骨融合。结论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和骨水泥复合易塑形,还具有生物学活性,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 复合骨水泥 放射影像学 组织学 下颌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形成蛋白2反义RNA对骨肉瘤细胞OS-9901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殿忠 岳文 +3 位作者 范清宇 杨连甲 张惠中 裘秀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12期S123-S125,共3页
探讨骨形成蛋白(BMP)对人骨肉瘤细胞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重组人BMPZ基因的反义核酸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AB用脂质体导入BMP表达阳性的骨肉瘤细胞OS-99OI,观察骨肉瘤细胞OS-99OI的BMP表达、增殖活性、肿瘤抑制基因"m23的表... 探讨骨形成蛋白(BMP)对人骨肉瘤细胞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重组人BMPZ基因的反义核酸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DOR-AB用脂质体导入BMP表达阳性的骨肉瘤细胞OS-99OI,观察骨肉瘤细胞OS-99OI的BMP表达、增殖活性、肿瘤抑制基因"m23的表达、细胞周期和电镜下形态改变.结果:转染后,OS-99o1细胞中内源性的BMP表达产物明显下降;增殖活性明显下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m23表达未见改变;细胞周期分析表明:GI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比例下降;电镜观察可见细胞质中溶酶体增多,染色质有断裂现象.结论:反义核酸技术阻断BMPZ在OS-99o1细胞中的表达后,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降低,证实骨肉瘤细胞中BMP的表达增加了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骨肉瘤 反义RNA 细胞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脊索瘤细胞系CM-319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观察(英文)
11
作者 张殿忠 马保安 +2 位作者 范清宇 常恒 文艳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7期2420-2421,T003,共3页
目的建立人脊索瘤细胞系,为脊索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脊索瘤手术标本(取自于1例42岁男患者行手术切除后的肿瘤),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块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分析、... 目的建立人脊索瘤细胞系,为脊索瘤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取经病理证实的新鲜脊索瘤手术标本(取自于1例42岁男患者行手术切除后的肿瘤),进行体外原代组织块培养。对存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组织化学染色、细胞周期检查、染色体分析、电镜观察、异种移植和体外侵袭实验等。结果建成细胞系CM-319,经近两年的体外培养,已连续传代百余次。其形态学表现、组织化学染色、电镜观察和异种移植等均符合脊索瘤细胞特征。细胞倍增时间为33h,细胞周期测定显示:G1期为55.6%,G2期为21.9%,S期为22.5%,G2/G1为1.90。染色体具有亚三倍体核型。异种移植成瘤率100%,具有侵袭性。结论CM-319是一株人脊索瘤细胞系,可用于对脊索瘤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脊索瘤 细胞系 CM-319 生物学特性 临床观察 病理学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的心电图Q-T离散度探讨
12
作者 张殿忠 李根起 韩力军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与心电图 Q- 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6 2例精神分裂症按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加以分型 ,并作了心电图 Q- T离散度检测的对照研究。结果 :病...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与心电图 Q- 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 :6 2例精神分裂症按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修订的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标准加以分型 ,并作了心电图 Q- T离散度检测的对照研究。结果 :病人组中痰火内扰型和阴虚火旺型者 Q- T离散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 ,而痰湿内阻型和阳虚亏损型者 Q - T离散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改变。结论 :精神分裂症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与心电力Q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辨证分型 Q-T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法建立人成骨肉瘤转移模型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杨宁 范清宇 +2 位作者 殷剑宁 张殿忠 文艳华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843-846,共4页
目的:建立人成骨肉瘤裸鼠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法获得裸鼠自发性肺转移模型,并对转移模型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及 PCR同源性分析。 结果: 建立裸鼠体内人成骨肉瘤转移模型,其自发性肺转移率达到 100%,... 目的:建立人成骨肉瘤裸鼠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完整瘤组织块原位移植法获得裸鼠自发性肺转移模型,并对转移模型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及 PCR同源性分析。 结果: 建立裸鼠体内人成骨肉瘤转移模型,其自发性肺转移率达到 100%,肝转移率达 30%。影像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均与人成骨肉瘤临床情况相似, PCR同源性分析证实裸鼠肺部转移灶为人成骨肉瘤细胞。结论:裸鼠体内人成骨肉瘤自发性转移模型模拟了临床发病过程,对人成骨肉瘤的治疗、局部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理想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裸鼠 原位移植 肿瘤转移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骨形成蛋白骨修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赵廷宝 范清宇 +3 位作者 周勇 张殿忠 裘秀春 文艳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的 :近年来脱钙骨基质颗粒复合骨水泥已用于修复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肿瘤性骨缺损 ,在此基础上再复合骨形成蛋白可提高其成骨诱导活性。为推广临床应用 ,本文拟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 :制备脱钙骨基质颗粒 ,提取牛骨形成蛋... 目的 :近年来脱钙骨基质颗粒复合骨水泥已用于修复微波诱导高温原位灭活骨肿瘤性骨缺损 ,在此基础上再复合骨形成蛋白可提高其成骨诱导活性。为推广临床应用 ,本文拟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研究。方法 :制备脱钙骨基质颗粒 ,提取牛骨形成蛋白 ,与骨水泥按不同质量比复合后植入小白鼠腹腔内行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 ,植入小白鼠后腿股部肌肉内行肌肉刺激试验 ,体外行溶血、凝血试验和骨内埋入试验。结果 :急性毒性试验动物无死亡 ,亚急性毒性试验术前、术后动物体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无统计学差别 (t检验 ,P >0 .0 5 ) ,对肌肉无刺激 ,体外对溶血、凝血功能无影响 ,植入骨内无不良反应 ,6个月即可与宿主骨形成“生物铆定”。结论 :该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好 ,易塑形 ,具有很强的成骨诱导活性 ,能满足修复不同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脱钙骨基质颗粒 骨水泥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例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玉宝 李栗 +2 位作者 王宽 吴志民 张殿忠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829-830,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方法,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至1999年间,我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180例乳头溢液病例。结果:1)在非哺乳期间发生乳头溢液多属病理性溢液,常见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51.1...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溢液的外科治疗经验和方法,为临床更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至1999年间,我院外科住院手术治疗180例乳头溢液病例。结果:1)在非哺乳期间发生乳头溢液多属病理性溢液,常见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51.1%),乳腺癌(13.9%),囊性增生症(10.0%),导管扩张症(9.4%),炎性疾病(2.2%),乳腺增生(13.3%),其中导管内乳头状癌加上乳腺癌占65.0%。2)通过美蓝法或平针头指示法行区段切除术,病理检查,安全准确。结论:1)对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溢液外科治疗应持积极态度,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癌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不论年龄大小和溢液性质如何均应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溢液 外科治疗 乳腺疾病 病理性溢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材料修复兔皮质骨缺损 被引量:20
16
作者 汤国良 范清宇 +2 位作者 张殿忠 周勇 文艳华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1期1630-1631,共2页
目的通过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DBM)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修复皮质骨缺损,探讨其对骨缺损的修复情况。方法在兔前肢桡骨制作长1cm的骨缺损,填充CPC与复合bBMP异体同种的DBM的复合物,应用大体标本观察、X线摄... 目的通过磷酸钙骨水泥(CPC)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DBM)及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修复皮质骨缺损,探讨其对骨缺损的修复情况。方法在兔前肢桡骨制作长1cm的骨缺损,填充CPC与复合bBMP异体同种的DBM的复合物,应用大体标本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测、印度墨汁灌注等方法观察其对骨缺损的修复情况,对侧以单纯的CPC做对照。结果第2周开始复合材料组有血管长入,第4周X线片上显示可见、骨痂形成,12周后,复合材料与两端的骨质愈合良好,局部板层骨致密,哈夫氏系统排列整齐。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复合bBMP及同种异体脱钙骨颗粒修复、皮质骨缺损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 骨形态发生蛋白 骨缺损 骨1Q合剂 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颗粒 人工骨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锡山 王宽 +3 位作者 张岂凡 陈峰 张殿忠 傅松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方法,定量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分别按计数...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ELISA(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反应)方法,定量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分别按计数和计量资料统计。结果:68例胃癌组织中,60例端粒酶活性表达(88.24%),而40例癌旁非癌组织中,6例端粒酶低活性表达(15%),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呈正相关(χ2=4.87 u=2.01 P<0.05);与组织分化呈负相关(χ2=4.34 u=2.17 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统计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有可能成为临床胃癌诊断的辅助方法,且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术式及预后评估的意义。定量检测端粒酶活性可能更有利于揭示其在恶性肿瘤中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端粒酶活性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生物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江逊 崔鹏程 +3 位作者 陈文弦 赵大庆 张殿忠 张志培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 :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在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和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 :将人骨髓MSCs自骨髓中分离、纯化和培养 ,观察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增殖及生长特征 .结果 :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 目的 :观察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在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和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的可能性 .方法 :将人骨髓MSCs自骨髓中分离、纯化和培养 ,观察原代和传代培养的增殖及生长特征 .结果 :原代培养及传代培养显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骨髓MSCS有活跃的增殖能力 .结论 :体外获得的人骨髓MSCs的生物年龄较为年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培养 生物特性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复合材料修复狗椎板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廷宝 范清宇 +3 位作者 张殿忠 周勇 文艳华 何一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与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复合后修复狗腰部椎板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异体狗脱钙骨基质颗粒,提取牛骨形成蛋白并行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将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与骨形成蛋白复合后行扫描电镜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无...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与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复合后修复狗腰部椎板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异体狗脱钙骨基质颗粒,提取牛骨形成蛋白并行成骨诱导活性测定。将脱钙骨基质颗粒、骨水泥与骨形成蛋白复合后行扫描电镜观察和生物力学测定。无菌操作造成狗腰部椎板缺损,用复合材料覆盖修复,术后不同时间进行X射线照相、99mTc-MDP骨显像和组织学观察。结果自提的牛骨形成蛋白具有很强的成骨诱导活性。脱钙骨基质颗粒质量比为60%的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力学强度,复合材料内部有新生血管和新生骨形成。结论该种复合材料极易塑形,能满足修复不同部位、不同形状骨缺损的需要。有利于新骨形成和新生血管长入,最终与宿主骨形成“生物铆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脱钙骨基质颗粒 骨水泥 椎板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运生 范清宇 +2 位作者 周勇 刘高杰 张殿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比的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力学性能 ,初步分析与复合比例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 Urist等的方法制备异体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再与骨水泥按不同比例混和制成含...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比的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及生物力学性能 ,初步分析与复合比例的关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按 Urist等的方法制备异体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再与骨水泥按不同比例混和制成含骨粒质量比分别为 0、4 0 0、5 0 0及 6 0 0 m g/ g的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 ,对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和抗压极限强度、抗弯极限强度测定。结果 不同复合比例材料中骨粒与骨水泥均匀混合分布 ,呈多点面状接触 ,无序排列 ,其中骨水泥相互延续构成材料的骨架 ,不同大小的骨粒分布其间 ;材料间存在较多 10 0~ 4 0 0 μm不规则相互连通的自然裂隙 ,随材料中骨粒所占比例增加 ,骨水泥含量减少 ,自然裂隙增多。含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质量比为 0、4 0 0、5 0 0及 6 0 0 mg/ g的复合材料的抗压极限强度分别为 (71.1± 2 .0 ) MPa,(46 .9± 3.3) MPa,(39.8± 4 .1) MPa和 (32 .2± 3.4 ) MPa;抗弯极限强度分别为 (6 5 .0± 3.4 )MPa,(38.2± 4 .0 ) MPa,(33.1± 4 .3) MPa和 (2 5 .3± 4 .6 ) MPa。结论 部分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性能 ,且制备简便 ,易于塑形 ,其中以 10 0~ 4 0 0 μm自然裂隙有利于宿主骨的长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脱钙骨基质明胶骨粒 骨水泥 生物力学 骨移植替代材料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